20080703/西安的“闲人”与“新闲人”

话说西安的“闲人”

文/寒仁

西安有一种超极品的悠闲,也是西安特产,那就是“闲人”。去过陕西的人大都知道,“闲人”在西安话里读音“寒人”,意思和北京人说的痞子、混混之类的差不多。就是指那些闲着没事干,天天在外闲逛、惹事生非的主。

出门去当街闲晃着,没事吊着脸闲呆着,芝麻绿豆大的口角凑着脸闲看,看到打起来时便远远地闲喊,最不济的时候逮住路边的孩子闲玩,那张闲脸如果黑了下来,聪明人会聪明地绕过去。

闲人的首要特征便是闲着,但是闲得久了,便会心痒肉跳──闲出事来。闲人滋事,算是经验谈。恶少闲着免不了游蝶戏凤,纨绔闲着还可以提笼架鸟,毕竟算有个事儿可做。真正的闲人都到街面上去了,不为什么,寻事呢──寻衅滋事,闲人之所为也。

当然这都是旧时说法。游蝶戏凤、提笼架鸟早过时了,现在是酒吧保铃高尔夫,想刺激一点的也可以上高速去飙车;至于闲在街面上的主儿,因为车太多了,当街晃着显然已经不可行,掂脸闲呆着有点痴傻,凑着脸闲看已无风景,远远地闲喊类同于半疯,路边的孩子警惕性更高,黑下脸也由你黑着,大家都知道你闲着呢,谁理你呀。所以,闲人现在都钻进酒吧茶秀咖啡屋之类的地方去了。

话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这西安城里到处都是闲人:长头发、黄大裆、白塑料底儿的汗布鞋,走起路来清一色的外八字,撇的越厉害越显得是个恨主。当然,时代不同了,现在的闲人可都文气多了。我今儿要说的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这闲人惹事有一特点,事先没有任何迹象,你可能和他从无干系,大马路上各走各的,也不知什么时侯,你都不知道你干了什么事让闲人们看着不顺眼了,你可就大祸临头了,这时候会有人从你身边走过并轻轻地碰你一下,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看他一眼。

好,就这一眼,打你没商量!先给你来个青眼窝,随后就会呼啦一下上来一群小闲人叮铛二五地将你爆锤一顿,等你抱头倒地时,还会有五六个小碎松(西安方言小喽啰的意思)对着你没头没脸地一通狠踹,直到人群中有人说上一句:“伙计,差不多就行了。”闲人们又会呼啦一下全散开了,八字步一迈,继续闲逛……从头到尾没有一个闲人会多对你说一句话。

闲人和闲人更是经常打架,也不为啥,就为个谁看谁都不顺眼。

一般都是你这一片的哪个闲人在别的地方被人拾剁了(收拾),这可不能就这样完了,回家叫人去。寻到老闲人把事一学,老闲人一声招呼,呼啦啦就会来上三、四十号,家具全是现成的,大号切面刀是常用工具,板砖不用抗,满地都是。不出二十分钟就会杀个回马枪,没啥说地,人都不用认,见了沾点闲人气儿的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一顿爆锤。

对方一时组织不起多少人马,少不了吃亏挨打。最多十来分钟,战斗结束,呼啦一下全部撤回。有时也会有那么一两个昏捻子,大队人马全撤了他还在那来回示威,这种人回去的时候脑袋肯定是是大了一号。完不了!你来我往一两个回合,要是还不服,行!那就约场子。

西北体育场一般是摆场子的好地方,“怕家”(公安)一半个小时不会来,前后全是空场地,打的开,又没人点炮(报公安)。这就是打群架。双方约好时间人数,到点儿了各自骑着破旧不堪的自行车,那时还没听说过出租车这个词,自行车也不是人人都有,一般一辆车都是三个人骑。真是条件越艰苦,斗争越残酷啊。

双方开练后,切面、棍棒来回舞,石头、板砖满天飞。只听嗷嗷狂嚎,不闻哭爹喊娘,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不为啥,就为了这一身闲(寒)气。为了今后闲(寒)气逼人。说来也怪,打群架时很少打死人,为啥?大家都挺光棍(意气)——从来不打倒在地上的人。打架打到这个份儿上,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不打不成交,再要发生大规模打群架时一定是二合一,一叫一个准儿。

这闲人要想闲的出名,一般有两种出名法:逐步成名法和快速成名法。

逐步成名法没什么,只要你经常打架,打多了就出名了,但时间很长,而且不能服众,这种人一般也就是个地头蛇之类的。快速成名法虽然可让你闲的很快,但对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心理素质、打斗能力等等,你都必须高人一等。

怎么快速成名呢?也简单,只要你素质高人一等,好,你就去拾剁老闲人!老闲人越出名越好!专找人多的时候找他的差儿,这可要求你有一人战十人的本领,没这两下子你还是慢慢的去混吧。人多的时侯,别人都毕恭毕敬,就你给他办个难堪,老闲人一定会当众教训你,这时你就当众和他对练,会有小闲人帮老闲人打你,没关系,你来他个老少一锅烩。

这时候和街上惹事、打群架不一样,可不能只打不说了,要边打边说“打的就是你!”一直打到老小闲人不敢动手,老闲人被制服在地,你要逼着老闲人说出“服了”才行,否则,你就继续打,打一下问一声,直到老闲人说出“服了”二字,不然就照死里打。这样,你就肯定一仗出名。

这时侯,你才是个小有名气,你要想威震四方名扬天下的话,这还不能完,你得打听这西安城里那儿还有屁干(牛B)的人,你要做到听说一个收拾一个,记注,收拾完了一定要报上大名,“我是XXX,XX地方的,你要不服,来这找我!”直到把这满西安城的知名闲人全都收拾遍了,大小闲人无人不知你的闲名的时侯,那你就威名震天。

好了,就写这么多了。大家可以细心比较一下,现在的网络上是不是也有不少“闲人”?这样说好象不太合适,毕竟这里都是知识分子或自认为是知识分子的人,知识分子怎么能和闲人相提并论呢?那就加个引号吧。或者这样说,看看网络上是不是有不少寒气逼人的人?

西安新闲人

文/局外人的眼

西安的“闲”大概和成都的“闲”是有本质区别的,成都的“闲”是休闲、悠闲,所以就有了中国的“休闲之都”的称谓。而西安的“闲”,却是历史积郁下来的几千年无奈的某种城市气质,是沧桑的、回忆的止步不前的那种忧愁,这种忧愁是城市的基本格调,亦或是某种沉重,压抑着人的思维、行动,让这座城市的人踌躇不前。

说有文化底蕴,真有那么点感觉。不管是常住居民,或者是城市新近来的人口,自一踏进那城门,呼吸也会变得急促,多了几份思考,少了几份行动,仰望、注视,这城市过去的一切皆是光荣,唯有现在,我们只能闲闲的瞻仰,羁绊了行动。

闲人文化注定若干年后会被写入这城市的历史。先前这座城市的闲人早已退出历史的舞台,垂垂老去了,新一代的闲人又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重写着新时代西安闲人新文化的篇章。

相对于西安的老闲人,目前新生代的闲人更具时代特征。从职业构成来看,西安新闲人已不是一群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他们一般有正当的职业,收入很高,类似于所谓的“金领”,又或者说是家庭背景显赫,娱乐休闲的时间很充裕,不用为了生活每日劳苦奔波着。茶秀、酒吧,迪厅一般是他们的活动场所,娱乐项目大致分为挖坑、购物、上网,聊天是他们放松的途径之一,更是他们获取社会信息的重要渠道。

从性别来看,新闲人的男女比例相当,和过去老闲人比,女人撑起了闲人文化的半壁江山,尤其在酒桌、茶秀,大段大段的黄段子被那一个个貌美如花的姑娘讲出来时,简直声色并貌极了。可说者总是一脸的镇静,听者笑得前叉八仰的时候,说者就会数落听者的无知和少见多怪。

不管是哪个时代的闲人,他们的语言功底总是了得。平时是很溜的普通话,扎堆的时候是陕西话,急了、翻脸的时候就是河南话。由于新生代闲人大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碰上谈生意,夹生的粤语也会脱口而出,一点都不含糊,总之闲人的语言天赋十分了得。

从年龄来看,新闲人大都是70年代到80年代这个阶段,基本上都受过高等教育,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感知能力,尤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更是独树一帜。广告业、IT、通讯、中介等都是新闲人最热门从事的行业。他们大都是一个部门或者单位的领军人物、业务骨干,对行业发展动向相当敏锐,能适时感知行业内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

闲人的“闲”,是建立在常人无法看见他们忙的基础之上的,说他们闲,是他们乐意给别人展示自己很闲的愿望之下的。就如某天在上班时忙得不亦乐乎,忽接到一个电话说,伙计,走,喝茶去。于是就很纳闷的回答,在上班,忙,走不开。那边就说,这年头谁还上班啊,把人都累成马咧,挣批来点钱,有鸟意思!于是答应下班去,去了之后,果不然说昨晚干了个通宵,累的不行了,找伙计出来聊天散散心。

所以说闲人一点都不闲,他们闲的点和正常人不一样,别人忙的时候,他们闲,别人闲的时候,他们忙,他们总是喜好在晚上活动,不管工作或者娱乐,晚上是他们白天的开始。和闲人聊天,不管在网上,或者现实中,都是一件特费劲的事,可虽然费劲,每次都喜欢和他们聊。他们聊天的感觉很严肃,很正经,总是要把一件特简单的事说得特复杂,绕来绕去,就如和哲学家一样在进行诡辩。其实这就是闲人聪明的表现之一,当他们把你绕进去以后,你再试图用最通俗的语言在给他解释时,他已经从你的谈话中完完全全的获得了信息量,每次都能让你上套,可他们总是很平静,聊天,也就成了闲人学习的方式之一。

每个城市都有闲人这个群落,而西安的闲人,一拨一拨的,却总带着西安这座城市深深的烙印。从最早的老闲人,再到现在的新闲人,他们处世的基调一般都很高,爱扎势,胡吹嘘,把自己包褓的很严实。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在公众场合什么话都敢讲,上到中央部委认识人,下到基层黑社会,谁都有可能是他伙计。可新生代闲人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从不打架,他们的原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和老闲人的粗野、血腥有明显区别,略带智慧。

新生代闲人的择偶标准十分新潮,男女之间,不存在谁追谁,只要对上眼,就有可能上床,干净利索,绝不拖泥带水。另一个重要原则是闲人之间,男女绝不乱搞,据说一是因为太熟,不好意思下手,浪费时间,而是因为怕出事以后,双方都摔不离手,可见闲人处世还是很有原则的,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饥不择食。

西安的新闲人基本上到目前还都未成事,可能还是由于年轮的沉积不够,要想有老闲人一样成大器者,还有待于时日的磨砺,他们满足于目前这种富裕的时间和金钱的“闲”的状态,穿名牌,装深沉,做智慧,其实都是借助了时代发展的某个空隙,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能在这个城市一代一代的生生不息,与这座城市的政治氛围、文化背景等有相当密切关系,只道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来去去之间,孤寂的城市永远只是座废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