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4/朱建国忍泪按快门震灾照上《时代》

本期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中国心碎了」,拍摄者是华西都市报摄影记者朱建国,51岁的朱建国,是本次抗震救灾报导中年龄最大的摄影记者之一。在众多反映灾难的震撼照片中,《时代杂志》选择了这张强调人性美的照片,朱建国说,「我是忍着眼泪无力地按著快门。」

华西都市报报导,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报社第一时间组织记者采写抗震救灾报导,由于山体滑坡道路受阻无法进入映秀,他们去都江堰拍摄采访。朱建国用镜头第一时间记录灾情和群众自发救援的紧张场面。

13日在救灾现场,数百名官兵冒著大雨寻找生还者,更多的人们在隔离线外焦急地等待亲人的消息。每抬出一名幸存者或遇难者,亲属们都会拥上前辨认是否是熟悉的面孔。抬出遇难者时,总有人哭喊著扑向担架。据报导,朱建国说:「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不忍心举起手中的相机,对准那些遗体和痛苦的面孔,但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客观真实地记录现场是我的职责使命,我别无选择。」

人群中一对中年夫妇跌跌撞撞地跟在后面,当掀开盖在遇难者面部的报纸确认出他的相貌后,他们瘫软跪在地上,失声痛哭。「我知道,那就是他们的儿子。我忍著眼泪无力地按著快门。母亲一边哭著,一边收拾孩子身旁散落的遗物,父亲紧紧地握住儿子沾满泥沙的嫩手,彷佛要从死神手中拽回儿子宝贵的生命。」朱建国说,一边是温暖的父亲的手,一边是冰冷的儿子的手;一边是生,一边是死……我连续不断地按动快门,记录下这「心手相连」的全部过程。

这张照片第二天发表在华西都市报,随即被国内外多家媒体转载,最近一期的美国《时代杂志》亚洲版也将这幅「心手相连」的照片选为封面,网民对它评价:「在众多反映灾难的震撼照片中,《时代杂志》选择了这张强调人性美的,可见它的眼光真的与众不同。」

us_time.jpg
忍住眼泪按下快门 我拍下了《心手相连》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记者朱建国

“在众多反映灾难的震撼照片中,《时代周刊》选择了这张强调人性美的,构图酷似《辛德勒名单》的一张海报,可见它的眼光真的与众不同。”这是众多网友对本期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中国心碎了”的评价。而这幅图片的拍摄者就是本报摄影记者朱建国,51岁的朱建国,堪称本次抗震救灾报道中年龄最大的摄影记者之一。

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报社第一时间组织记者采写抗震救灾报道,我与文字记者涂劲军向震中汶川挺进。当我们从成都驱车赶往汶川时,发现由于山体滑坡道路受阻根本无法进入映秀,我们立即决定改道,去都江堰拍摄采访。从晚上8时开始,我用镜头第一时间记录下灾情和群众自发救援的紧张场面。当时针指向午夜,我们不得不匆忙赶回报社发稿。

记者使命 将镜头对准那些悲怆面孔

都江堰的灾情一直牵动着我的心,第二天一早我再次前往。在救灾现场,救援紧张有序,数百名部队官兵冒着大雨在不断寻找生还者,更多的人们围聚在隔离线外焦急地等待亲人的消息。每抬出一名幸存者或是遇难者,等待了一夜的亲属们都会拥上前辨认是否是自己熟悉的面孔。在抬出遇难者的时候,人们都不愿看到那是自己的亲人,但又忍不住要去看。总有人哭喊着扑向担架。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不忍心举起手中的相机,对准那些遗体和痛苦的面孔,但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客观真实地记录现场是我的职责使命,我别无选择。

心手相连 忍着眼泪无力地按着快门

在那一段时间,悲惨的画面充斥了我的眼睛,哭喊塞满了我的耳朵。恍惚里,又一具遇难者的遗体被救援人员用木板抬出,亲属们蜂拥上前,争相辨认。这时人群中一对中年夫妇也跌跌撞撞地跟在后面,当掀开盖在遇难者面部的报纸确认出他的相貌后,他们瘫软地跪在地上,失声痛哭。我知道,那就是他们的儿子。我忍着眼泪无力地按着快门。母亲一边哭着,一边收拾孩子身旁散落的遗物,父亲紧紧地握住儿子沾满泥沙的嫩手,仿佛要从死神手中拽回儿子宝贵的生命。

一边是悲痛的父亲,一边是失去生命的孩子;一边是温暖的父亲的手,一边是冰冷的儿子的手;一边是生,一边是死……我连续不断地按动快门,记录下这“心手相连”的全部过程。

网友评价 这张照片强调了人性美

这张照片第二天发表在本报,随即被国内外多家媒体转载,并在网上广为流传,引起了强烈反响。随后,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在赈灾义卖活动时将这幅照片制作成巨幅公益海报。最近一期的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也将这幅“心手相连”的照片选为封面,题为《中国心碎了》。不少网友对它评价:“在众多反映灾难的震撼照片中,《时代周刊》选择了这张强调人性美的,可见它的眼光真的与众不同。”

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这双手,在灾难现场中体现出另一种特殊的温情:它不仅仅体现的是父子心手相连,更是体现了全国人民心手相连!但愿这个握手,给生者勇气,让死者安息。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