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0/募捐须先了解华裔捐钱习惯 研讨会助主流社会加深认识

明报/为了让华裔社区更好的融入主流慈善公益事业,多伦多“筹款专业人员协会”(简称AFP)昨日首次举办了“华裔慈善公益事业研讨会”,与本地华裔社区代表共同探讨华裔人士的捐款习惯、方式、行善的兴趣以及优先次序等问题。

据此次研讨会主席伍隽雄介绍,AFP是一个国际性组织,在多个国家及城市都有分支机构,本次由多伦多分会组织的“华裔慈善公益研讨会”,是为了更好的让主流社会了解华裔社区在推行慈善公益事业方面的潜力,这不仅令主流社区有需要的人士得到华裔社区的帮助,更是华裔社区能够融入主流的好机会。

“你也许会留意到,不少主流机构的筹款部门都会雇用一到两个华裔雇员,这是他们想要接近华裔社区的方法。”伍隽雄对记者说:“但很多时候这样并不能真正帮上他们的忙,因为这些雇员未必真正了解华裔社区捐款的习惯。”

而参与主流慈善事业对于华裔社区的发展有怎样的推动作用,伍隽雄认为只有给予他人帮助,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回报,令华裔社区更受重视,从而得到更好的服务。

伍隽雄承认自己之所以如此热中于慈善公益事业,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家庭的影响,尤其是他的母亲,前联邦参议员、亦为慈善家的利德蕙,从他很小的时候就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教会他给予他人帮助的重要性。

利德蕙亦被邀请为昨日活动的主讲嘉宾,她表示,在加国进行筹款不能只依靠政府,她呼吁华裔社区要多些参与这些慈善活动,成为社会发展的贡献者,而不是索取者。

相对于10几年前,华裔社区在主流社会中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利德蕙认为这与华裔第二代移民在本国建立的良好联系有很大关系,“主流社会到现如今能够了解华裔社区,重视华裔社区,不是因为我们(第一代移民)做了多少,而是因为我们第二代与主流社会深深的结合在一起。”

中国人捐钱讲关系也讲面子

作为昨日研讨会讨论组成员之一,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CPAC)会长赵慧泉表示,随本地华裔移民数量的日益增长,新移民大陆团体和主流社团需要相互学习才能够更好的融合。对于主流社会来讲,需要了解中国人在捐款方面的特殊习惯,其中就包括要讲关系,要讲面子。

赵慧泉解释说,对于中国人来讲,筹款不是靠美好的词汇或蓝图就能奏效,必须有关系。此外,西方人也许会不懂,但中国人就是很重视面子,捐款也要讲究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