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1/呈现立体历史画卷 瀚海箫声醉心西域

(星星生活记者捷克佳报道)无西域,不成国史。每当人们提起新疆的历史,就自然会联想到张骞出使西域,班超平定诸国,高仙芝征战中亚,左宗棠收复新疆等耳熟能详的故事。但在这些大跨度的历史事件的中间,还发生了哪些事?

日前,畅销书《西域,不只是传说》一书的作者瀚海箫声接受星星生活记者的专访,讲述他创作这部试图立体呈现西域新疆千年历史作品的心路历程。

虽然是讲述西域的历史,但书的作者瀚海箫声却是居住在大多伦多地区的资深IT业界人士,其真实姓名是贾红雁。当年他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电子工程,研读历史也只是毕业后的业余爱好。但没有想到,他的第一次创作,便是个大部头。这部有关西域历史的长篇著作预计将出版12本。

关注西域话题的直接动因是新疆2009年发生的乌鲁木齐7-5事件,贾红雁很想了解一下新疆历史的来龙去脉。在阅读的众多文献书籍中,只有余太山主编的71万字的《西域通史》是较为完整的地方志。

贾红雁评价说,尽管《西域通史》比较严谨,但仍然是大跨度的,很多历史时段都没有交代。他认为,历史应当是连续的,像人生一样,一步步走过来。他自己对历史也十分感兴趣,最为熟悉的是两汉。于是,他萌生了写作的念头。

但一上手,贾红雁就发现想象与现实的差距巨大。就说西汉张骞出塞至王莽建立新朝,将这段历史连接起来就困难重重。信息都是一点一点的,司马迁《史记》中有零星记载,《汉书》的编撰者班固(班超之兄)也有少许描述,但真想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难度不小。

2009年年底,贾红雁完成了14万字,当时他很想与读者分享,便接受朋友的建议,在国内的新浪网上刊发。几个版主感觉不错,于是置顶加精,把名字定为《西域长歌》。他自己也因受到赏识而十分兴奋,因为从来没有写过这么长的文字。他回忆说,之前曾经给领导写过发言稿,最长的也不过5万。

作品在网站发表后,一些网友提建议,西域历史不能只写战争,还应当有各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写作和网友的要求差距不小。

于是,根据网友的建议,贾红雁把这14万字加工成26万字,将整个西汉写完,一直写到西汉末年,西汉政府管理西域各国的最后一任西域都护李崇。其中增添了不少内政的内容,也交代了政策的变化,比如汉武帝末年为何不打仗也不屯田。

在埋头写作西汉这段历史的过程中,一个文化公司学历史的的编辑对这个题材十分感兴趣,于是联系作品的出版事宜。不久双方签约,书名改为《西域,不只是传说》,签约时双方商定,时间跨度从张骞出塞一直写到左宗棠收复新疆,预计需要连续写8本。

这部长篇作品的出笼其实源于一时的冲动。贾红雁透露说,回想当初,自己脑子太热,因为从来没有写过书,实在不知深浅。按每本大约22万至25万字计算,8本需要2、3百万字,他才真正意识到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而深入研究后更发现,8本根本写不完浩瀚大海般的西域历史。

《西域,不只是传说》这套著作现在已经出版4本,他正在进行第7本的创作,目前正写的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按照这个进展推测,贾红雁估计大致要写作12本,以每周1万余字的出字速度,4个半至5个月写一册,还需要耗时3年才能完成预期任务。

贾红雁表示,这部著作并不是演义,书中所见的历史,第一来源是《二十四史》,第二是从历史学者的研究文献和考古学家的论文中挖掘史料,包括敦煌、吐鲁番等地的考古成果。个别的历史桥段如果史书上没有记载,也没有出土的文物印证,自己需要用逻辑上的推理。

他认为,正常的历史事件发展的本身有逻辑可循,但这样的推理不超过总体的1-2%,其他所有的历史都有相应的记载,尽管可能仅仅是只言片语。他从计算机工程师的角度讲,在能说服自己的观点中,逻辑上不能有bug,否则,他会采用大家比较公认的观点。

二十四史又称“正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撰写长篇巨著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沉淀,博览群书成为贾红雁写作期间的另一项要务。他花了很多的功夫用于阅读海量的文献资料,尽可能吸收消化已有的研究成果。现今发达的网络提供了不少便利,他说,仅是手机上就有600多本电子书,付费的过往期刊他也看了不少。

如果写作中涉及一个话题,贾红雁几天都需要静下心去进行深入阅读。比如唐朝退出西域,他反复读,反复看。对同一个历史事件,需要分析比较不同的历史学家的观点。比如突厥人的起源,就有很多观点,他最终选择能说服自己的观点。有时,他得出的结论会与专家有些差距或者完全不一样。

他说,历史怕高深,有些迁移到西域的游牧民族,历史记载只有区区几百字,这些文献的读者都是有相当水平的学者专家,而贾红雁阅读这些是因为要写这一部分。还有一点是,研究西域历史因涉及民族团结,某种程度来说十分敏感,以至于一些领域国内都没有开展深入的研究。因此,完成这部作品的难度实在不小。

在他的名片上,贾红雁把自己定位为西域历史学者。他说,不能说因为自己写书就变成一个历史学家,虽然他的作品面向普通读者,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自己毕竟比较肤浅,与历史学家差距很大。至于作品完工后是否还继续研究西域,他目前并没有打算。

贾红雁表示,现在返回头来看,第一本作品仍与自己的期待有差距,内容是离散的,点状的,跳跃性比较大。因为最初的想法是在网站上或报纸连载,因此,篇幅上是每天1500-2000字,一天一篇,虽然每天之间不是连续的故事,但内在逻辑是相关联的。

第一本作品先是西域来了汉家郎,写张骞的来去。之后是大汉雄风,以一份简历写霍去病,然后回头交代汉匈战争,有点倒叙。内在逻辑很紧密,故事交代清楚。但对于不熟悉历史的读者可能会产生错位的混乱。

有网友评价说,挺好,这是用散文的笔法写历史,开开合合,无论怎么走,最后都是按照作者的思路,交代西域历史,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围绕这条线。也有网友说,章节间跳跃性太大,对读者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太多,应该同时交代相关的内容,这样才丰富多样。

不是每个人都熟悉历史,意识到读者可能会发生的历史错位,贾红雁从从第二本开始,便开始注意将笔下的历史串联成连贯的故事,一章与一章之间的联系比较好。而且越往后写,他的文笔也开始逐渐成熟,叙述故事也游刃有余,章节间的联系承上启下非常紧密,而且考虑提供历史简表写大事记。他同时也对自己的要求提高,特别是在历史事件的挑选方面。

对于这套书的定位,有个网友说,二月河作品的定位是历史小说,是历史题材的小说。而瀚海箫声的作品是小说历史,是以小说的形式写历史,本质上是历史,是基于真实的历史事件,用史实和人物间的对话讲述历史,一般的读者应该会接受。

他认为,目前关于西域历史的研究与文献都是散点式的,读者只能看到断代的,或者人物的一个历史侧面。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些内容集合,为历史爱好者提供另一种选择。

贾红雁向星星生活记者表示,期望这套著作最终将以立体的形式呈现西域的历史。作品中不仅介绍中原王朝对西域的开发,还有北方的游牧民族对西域的开发,以及双方的竞争。甚至穆斯林的西进,吐蕃人的北上,中亚各国的变迁,都会有相应的涉猎。这样一来,描述更为立体,内容更加丰富。可以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西部拓边史,也是一部西北部各民族的融合史。

一位朋友评价说:贾红雁能够静下心来研究并费尽心血完成写作真是十分难得,这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这部讲述西域的著作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将为热衷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带来别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