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6/专家谈中印边界冲突爆发50年:一场仍在反思的战争

新华网/10月20日,印度举行仪式高调纪念中印边界冲突爆发50周年,有关中印战争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基于现实,回顾历史,无论败方,还是胜者,如何看待战争,不但事关历史交待,而且对解决至今仍在烦扰两国关系的领土争端亦具警示价值。

反思半世纪,印度仍未彻底想通

对败方而言,任何一场战争都是刻骨铭心的。1962年的边界冲突被印度视为独立后唯一一场输掉的战争,虽然已结束50年,但有关记忆并未消退,其反思也从未停止过。

10月20日,印度学者马汗德拉在《新海峡时报》上撰文,表示1962年的边界战争对印度造成的创伤已超过历史上的外来侵略、军事失败和殖民占领,而且至今无法愈合。

众所周知,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是当时的印度政府推行“前进政策”,在中印边界争议地区设置哨所、蚕食中方领土而直接引发的。对此,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曾在一次高层会议上评论说“尼赫鲁的前进政策就是一把匕首,他想将其刺进我们的心脏。我们不能闭着眼睛等死”。

虽然事实清楚,但战后印度官方却为了开脱责任,竟然利用“战败者”身份做文章,借助“同情弱者”的社会法则,主导印度社会形成了“中国背叛印度、中国侵略印度”的不和谐基调,一度影响到印度民众对中国这次军事行动的认知。

据印度媒体估计,印度有整整一代人伴随着国家的主要目标是“从中国收复失地”的想法成长起来的。2012年10月,法新社记者在对新德里民众心态进行调查后描述道,50年过去了,印度仍在气恼,在有关中印边界冲突的影响下,不安情绪依旧主宰着印度。

好在历史自有公论。由于中印关系的不断改善,部分印度专家学者在承认战争给印度造成巨大心灵创伤的同时,先后提出了一些相对公允、客观的认识,诸如“我们是曾不停地、主动地挑衅中国,但动作都不大,可中国最后却给了印度狠命的一击,把我们打蒙了”的观点,正在逐步被印度社会所接受。

事实表明,中印边界冲突对印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印度官方若不对其战争反思纠偏,不但可能与日益壮大的主流民意脱节,更有可能产生类似于“掩耳盗铃”的政策。

长期以来,印度官方总是把印军溃败的原因归结于中国军队的强大、印度军队装备落后和后勤保障能力差上,由此衍生出的“中国威胁论”,已成为印度政府增加军费投入的主要借口。

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军费支出一直呈增长态势,2012年,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其军费也达到1.64万亿卢比,其全球排名由先前的第十位一下跃升至第四位。早有军事专家指出,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以莫须有的威胁作借口,大肆提升军费,其政策近乎穷兵黩武。

单方面收兵,中国意图引发多种猜测

在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中,中方虽然坚持对麦克马洪线以南的领土拥有主权,但没有多占领一寸土地,依然坚持和平解决争端的政策,将军事行动的目标严格控制在为和平解决争端创造条件上,体现出坚持政策的原则性和掌控局势的灵活性。

1962年11月21日,中国军队在打到中印传统习惯线附近、取得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突然单方面结束行动,并将缴获的物资和俘虏的战俘归还印方,还从冲突发生前的实际控制线后退20公里。

事实证明,中方虽然掌握有军事方面的明显优势,但并不谋求通过战争强行侵占对方的领土。对此,英国高级外交官卡西亚勋爵认为,“中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之后撤回原线,一个大国不利用军事胜利索取更多的东西,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

其实,对于中国军队这一决定,不但印方当时理解不了,国际和国内的政界、学界至今依然存有争论,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泰晤士报》评论道:“中国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与其说使人们松一口气,不如说使人们大吃一惊。”

当时,国际国内对中国这一行动的普遍看法是,中国军队之所以后撤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由于当时中国刚刚度过3年困难时期,国内经济面临很多问题,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将给国民经济的恢复造成拖累。

也有分析认为,中国政府是为了避免战争长期化,这不利于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据参战的中国老兵回忆,反击战开始后,解放军势如破竹,印军想不通,中国军队靠什么获得给养,他们还以为我们有什么高级食品,吃一顿能管好几天。其实很简单,我们就是靠老乡支前,靠牛驮人背。据统计,战争期间,用于支前的牦牛就有3万头之多。

另外,复杂的地理障碍、恶劣的气候条件也是中国军队进行后勤补给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根据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规律,每年的12月至来年4月,作战区域的山口会被大雪封闭,军队根本无法展开大规模行动。

除了以上猜测外,更有分析认为,中国军队后撤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介入所致。由于中苏关系交恶,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虽然表面上宣布中立,但暗地里做起支持印度的勾当。有资料显示,战前,苏联向印度提供了13个陆军师、两个空军师的武器装备。

当时,美国不但开始向印度提供大规模的军事援助,其“进取号”航空母舰还从太平洋驶向印度洋,进入孟加拉湾,扬言一旦冲突威胁到印度领土完整,将向印度提供有效的军事支持。

对于中国单方面撤军的动力,基辛格认为,中国决策者进行决策时一贯注重透彻分析、周密筹备、把握国际政治变化,不会不顾及上述因素。但是,中国政府和军队向来有不怕鬼、不信邪,任何外部力量和自然条件从未彻底动摇中国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的决心。中方之所以实施单方面撤军,主要还是根据明确的战争目标行事。因为中国军队进行自卫反击战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收复被蚕食的领土,而是为反击印度的边境挑衅。

其实,除了战争目标规定外,中国军队后撤更有对中国周边各大战略方向的综合平衡考量,早在冲突爆发前,毛泽东就曾向尼赫鲁捎话透底,中国的主要注意力和斗争方针是在东方,在西太平洋地区,在凶恶的、具有侵略性的美帝国主义,而不在印度。中国不会这样蠢,东方树敌于美国,西方又树敌于印度。

可惜的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印度战争决策层在冲突前错判了形势,认为中国软弱可欺,企图通过“前进政策”进行领土蚕食。通过有效的军事行动,把印军推回去,中国收兵是因为预定的目标已经达到。

和平协商解决边境争端,依然可以期待

对于1962年的中印边界之战,毛泽东评价到,这一仗至少可以保持中印边境10年的稳定。历史不但证明了毛泽东的论断,而且远远超过他的预期。从1962年至今,50年的时间,中印边境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局面。这一局面再结合其他因素,培育出了两个金砖国家。

反思战争的目的在于筹划未来和平,而不是着眼于复仇。历史是一面镜子,即使在印度将中国视作敌人的日子里,中国也从未将印度视作敌人。

1962年的中印边境冲突结束后,中国在中印边境西段维持了对阿克赛钦的控制,在东段虽然后撤了军队,但保留了“进行自卫还击的权力”。战后,即使面对再大的军事挑衅,中国政府依然保持强大的战略耐心,从未动用这一权力。

根据传统理论,一场战争的胜利者和失败者向来比较分明。西方记者马克斯韦尔在《印度对华战争》一书中写道,“世界战争史上还从没有过这样的事情,胜利的一方在失败者还没有任何承诺的情况下,就单方面无条件撤军,实际上也就是让自己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化为乌有。”

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表明,解决边境争端不是一场绝对的“零和游戏”。只要领土争端没有彻底解决,中印双方单就军事来说,轻言胜利或失败都尚早,较量远未结束,真正的斗争不应在战场,而应在谈判桌上。

历史上,印度为了打赢战争曾向超级大国借力。但这些国家除了搅局、通过地区争端谋求战争红利外,几乎于事无补。借鉴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教训,中印作为两个大国,应迅速建立一种能够避免外界干扰、“迅速消除”边境地区紧张局势的机制,防止旷日持久的边界争端因外部力量介入而更加复杂。

2012年,恰逢中印边界冲突爆发50年,同时又是“中印友好合作年”,中印两国更应借助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彻底抚平战争创伤。


中印战争50周年:“强势”与“示强” 中印边境对峙态势

中华网/今天,2012年10月20日,是中印边境之战五十周年纪念日,和大家聊聊中印边境的对峙态势。

近年来,有关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加强军力的新闻不少,比如2011年,印方宣布准备耗资130亿美元在边境地区增兵10万,大规模部署SU30MKI战机,2012年,印方宣布在边境建立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发射基地,在藏南建立22架阿帕奇直升机攻击基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中方对此却似乎鲜见对抗性的部署动作,也因而引发了很多网友的不满,认为当朝遇敌一味和谐,逢强退避三舍。言语之中,颇多不满。

其实,这种看上去不平衡的对峙状态,窃以为,应当只是宣传上的一种策略。因为中方其实也在做大量的、长期的准备工作。这并不是说额了解什么国家机密——敢说了解的人,要么是大神,要么是体制内。额不是大神,也不是体制内,所以这样的话,没资格说。但对很多公开报道的东西,只要留心观察,细心分析,未尝不能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建设篇

一、 机场的建设

近年来,中国在中印边境附近修建、改建的大型战略性机场有五个,均为大型运输机可以起降的高等级机场:

林芝机场:位于林芝地区米林县境内的雅鲁藏布江河谷,距中印边境南段,距我藏南地区仅有16公里,于2003年10月开工建设,共投资7.8亿元,海拔2949米,2005年底通航。

日喀则平安机场:日喀则地区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接的高速公路附近,从平安机场可方便到达喜马拉雅山地区。机场海拔3782米。改扩建工程计划2010年9月完成,10月通航。

昌都邦达机场:机场海拔4334米,是世界上已经投入运营的最高的民用机场。改扩建工程2009年7月完成,9月通航。

阿里狮泉河机场:位于西藏西北部的阿里地区狮泉河镇,距拉萨1600多公里,距中印北段争议领土仅90公里。处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数为4D,是西藏全区起降条件最好的机场。停机坪5.1万平方米,4个机位,跑道长4500米,可满足空客A319、波音-737、700、伊尔76等具有高原运输性能飞机的起降要求,可以起降苏-27、歼10、轰-6、运-8等我空军作战与支援飞机。印度整个北部地区都在狮泉河机场半径1000千米范围内。2010年7月通航。

以上4个机场,均为2005年以后开航的。在建机场一个:

那曲机场:机场位于在海拔4436米的那曲县境内,将比昌都的邦达机场高102米,目前是世界最高的。占地达660亩。中航西藏分公司表示该机场耗资2.85亿美元,工期为三年。预计2014年完工,年吞吐量220万客流和15000吨货物

网载:中国现在的高原机场已经达到世界的3/4。而按照规划,到2020年,中印边境的中方机场将有20个。这些机场按照几乎相同的间隔,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延伸,穿越了对西藏边境安全产生影响的大部分区域。

二、 铁路的建设

进入西藏的铁路主要有两条,分别是青海进入西藏的青藏线和四川进入西藏的川藏线。

青藏铁路:青藏铁路每天开12对客货列车,除去3对客车外能通行9对货车;从06年7月到07年5月青藏铁路共计运货208万吨,日均6600吨。

青藏铁路的延伸线——拉日铁路:拉萨-日喀则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项目,是2006年通行的从青海格尔木通往西藏拉萨的青藏铁路的延伸线。线路东起现青藏铁路终点拉萨站,出站后向南沿拉萨河而下,途经堆龙德庆县、曲水县后,折向西溯雅鲁藏布江而上,穿越长度近90公里的雅鲁藏布江峡谷区,途经尼木、仁布、白朗县后抵达藏西南重镇日喀则。全线设13个车站,设计速度每小时120公里。初步设计总投资额133亿元人民币,全长253公里,设计速度每小时120公里,年货运量可达830万吨以上。2010年9月动工,2012年9月25日开始铺轨,工程将于4年内完工。

川藏铁路:全长1629公里(四川境内约650公里),按单I级电气化铁路建设(成都段一次新建双线),设计速度目标值:200 公里/小时,8小时跑到拉萨。

三、 公路的建设

公路干线分别从云南、四川、新疆三个方向进入西藏,同时沿藏南边界区进行了公路建设

滇藏公路:按照一级公路(准高速)的标准改建

川藏公路(318国道):按照一级公路(准高速)的标准改建

新藏公路(219国道):翻修后速度从以前的20公里/小时提高到了现在的50公里/小时,部分路段达到了80公里/小时。

藏南公路东线:即滇藏线林芝地区八宿然乌到下察偶,原为季节性道路,现在全部按照准高速改建。

藏南公路西线:乃东到达旺。

藏南公路中线:波密扎木到墨脱的公路,将打通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起于波密县扎木镇318国道与老扎墨公路的交叉处,经打而曲、波弄贡、金珠藏布、米日、马迪和西莫河,止于墨脱县城莲花广场,路线全长117.2公里。工程建设工期为3.5年,工程款9.5亿元。

总之,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国家对西藏的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100亿元。全区公路总里程已达5.36万公里,不但基本实现县县通公路,而且实现了80%以上的建制村通公路。青藏铁路自2006年通车,拉萨火车站共运送旅客约500万人次。西藏机场接待旅客累计超过1000万人。后勤篇

从中印边境军事准备的角度看,中国在西藏投入上千亿元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是为什么?一个核心原因,那就是后勤。

中印边境的总体态势是,印度一侧海拔较低,特别是藏南,很多地方海拔只有2000米甚至不到1000米,达旺地区平均海拔也只有3000米,地势相对平缓,交通相对便利。中方一侧在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4500米,气候无常,地质破碎,交通恶劣。比如前面提到的滇藏公路和川藏公路,每年因为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沿途上百处塌方也不稀罕,有的塌方连绵数公里。夏天因为雨水集中基本不能通车。上世纪末的统计,向中印边境墨脱运一车物资,仅运费即为4500元,相当于当时八个西藏农牧民年人均收入。一车玻璃从格尔木拉到拉萨只有15%完好,一车水泥则有50%撒到公路上。因此,中国在边境地区部署一名士兵的后勤成本比印度要高很多倍,按照1对1的增兵模式与印度对抗并不现实。

回想1962年中印边境那一仗,为什么要在10月打,就是要避开洪水频发的雨季。即便如此,支前的牦牛也有三万多头,物资准备就整整驮了三个月。中方的所有物资,还有伤员、烈士,都是靠老乡背。一发100mm迫击炮弹,一人只能背一发。50人运上来,几分钟就敲出去了。那时战区家家户户都出人,当地老乡十二三岁就能背一百四五十斤。德东下边有个扎西家的小男孩,才四岁,背了四筒罐头,也有八斤重,要父亲牵着他爬山支前。

依靠这样的后勤,结果仗打胜了,还是要主动停战,还要主动撤回来——你以为一向争强好胜的毛泽东愿意撤?老兵回忆说,打胜的部队撤回到出发地,满以为凯旋归来可以庆祝一番,哪知却“饿了几天”,“远不如在前方吃缴获印军的食品好”。为什么?因为没有粮食了,长期积累的支前物资已经消耗殆尽。你说,这仗能打得下去吗?

仗打完了,守也不易。

当年中国十八军进藏,全军总人数七万余人。实际上真正进藏部队只有八千多人,其他人都是服务于后勤,相当于每进藏一个人,后方要有八个人支援。

西藏高原面积虽大,能够种植粮食的地区却极少,生产的粮食仅够本地人吃,所以全靠外运。驻守西藏里孜某连队,1985年吃的是1962年的大米,23年的大米年头比全连士兵平均年龄大一岁。1996年普兰某边防连吃1982年的罐头。燃料也是大问题,西藏没有石油,每运抵西藏两车油,要消耗一辆相同油罐车运的油。当年有的连队甚至为了分一支蜡烛也要召开支部会作决定。

所以,当印度宣布向中印边境增兵时,有的网友只会激烈的呼吁我们以加倍增兵相对抗,甚至责怪解放军对印度挑衅的软弱。呵呵,殊不知,排除政治和外交因素,仅仅因为后勤,也不能这样做,因为根本就做不到。曾几何时,驻藏部队大部分士兵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病,伸出手来,十个指甲个个凹陷、发紫,得高原肺心病去世的战士也不在少数。在物资匮乏的漫长岁月中,我们的士兵年复一年的用青春、健康,乃至生命,守护着中国的那一片海拔最高的领土。他们能在那里站着,甚至能在那里活着,就已经是在进行一种残酷的战斗。对于这样的军队,我们无可指责。

中国政府当然也在为边境地区增加投入。仅以营房来说,1950年代是地窝子,在地上挖个坑,上面盖上顶;1960年代是土坯房;1970年代是石木结构;1980年代改为钢筋水泥;21世纪开始向楼房过渡。由此带来的是翻番上涨的后勤需求:上世纪八十年代,每个边防士兵年需物资1.2吨,到1996年,每个士兵已经需要一汽车运量物资──即四至五吨。注意:这仅是和平时期的需求。

所以,中国要想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甚至要解决保住西藏的问题,必须先解决的,就是后勤。后勤问题的解决,必须以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入为前提。而中国国力的持续增长,终于为这个前提的实现打开了大门。

以2006年通车的青藏铁路为例,现在如果进行单向密集运输,那么在一个星期内最多能够向西藏运送6.3万吨物资,这足以保障我军5个山地旅持续作战。

再如,西藏阿里军分区近年来仅仅为了解决边防连队的危房改造、煤炉取暖改成土暖气、太阳能洗澡水、照明用电和蔬菜供给这五项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就花了2000多万元,等于他们所驻防的阿里地区1995年全年财政收入(2190万元人民币)——现在国家真是不差钱啊。墨脱县驻军只有一个营,以前需要的物资全靠雇佣老百姓翻山越岭往里背,现在依靠公路和直升机,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西藏的基础建设,并非完全为了军用。日益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为西藏自身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而且从战略上,将西藏的经济、文化、政治更加紧密的与内地融为一体。青藏铁路一通车,拉萨菜价就降了一半。西藏旅游业更是呈现“井喷”式发展,西藏机场的一半人流都是游客。仅2009年西藏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61万人次。近5年来,西藏招商引资的实际到位资金总额已近200亿元。西藏正在不断打破封闭,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藏医、藏药、藏食、藏文化在内地乃至全球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反观印度,长期以来忽略边境地区的发展。因为他们担心,“假如中国入侵印度,印度的公路、铁路和机场等将有利于中国军队长驱直入”。虽然印度在中印边境附近有51个机场,数目远远超过中国的5个,但基本都是小型简易机场,而且很多已经多年失修。预计2012完工的73条边境战略公路,到2011年实际完工的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印度国防部承认“在边境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上远远落后于中国”。而且印度的边境建设基本是单纯为军队服务的,并没有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太多的贡献。《印度时报》编辑英德拉妮-巴格姬表示:“一直以来的战略是,让边境地区保持不发达状态,让中国无法越过”。这种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建设,既缺乏动力,也难以持续。

战备篇

伴随着后勤保障水平的逐步提升,中国驻藏部队的战备水平近年来也有了显著提高。

比如,报载,为了保障内地入藏部队的战斗力,我军研制了单兵氧气面罩、专用高原食品、高压氧房等特殊装备,以免导致部队官兵出现大面积高山反应和高原病的发生,保证支援部队可以迅速展开形成战斗力。高原驻扎的部队,每个战士的床头,现在都有了氧气吸管。看起来不起眼的单兵保障,在驻军人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数倍提高了我军对印度的防卫能力。

又如,报载,在武器装备的准备方面,我驻藏陆军装甲车都要求具备高原作战能力。如几款装甲车大都采用风冷柴油机,并且特别加强了机械增压功能,以对抗高原稀薄空气造成的发动机功率下降,以免装甲车在青藏高原上机动性不足。我军在西藏还部署了专门用于山地作战的多功能野战工程车。在装备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以技术优势弥补数量劣势,大幅度提高了作战效能。

中印边境山高谷深,地形复杂,道路易毁,双方胜负取决于火力强度,而非人海战术。火力部署又以弹药投掷速度和部署速度为要诀。在这方面,中印双方的对比很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我军为山地步兵旅配备新研制的120mm口径的PLL-05轮式6×6自行迫榴炮,射程9.5公里。相比之下,印方山地师的主要火力是瑞典的FH-77B155mm牵引榴弹炮,射程40公里。看起来印方火炮口径大、射程远。然而,印方火炮为牵引式,自重12吨,重型牵引车在山地活动困难,大型直升机也难以吊运。印巴之战中,印方不得不将该炮拆成几块,运到阵地上再组装,部署速度极慢。其40公里的理论射程,在高山林立的边境地区无法施展,反而因榴弹炮的仰角不够大、方向射界有限而难以充分发挥效果。2009年印方宣布增兵2个山地步兵师和一个重炮兵师,装备以色列改造的M-46/155牵引加榴炮,性能有所改进,但仍然是牵引火炮。而中方的自行火炮,部署机动灵活,可以发射反坦克榴弹、反工事/装甲迫榴弹、反人员子母弹,射速最大10发/分,发射仰角-4—+80度,方向射界360度,曲射火力猛烈。中方重视高原山地作战中火力的多样性、有效性和转移速度,而印方更加看重火炮口径和射程的大小。在此引用与印度在高原对峙数十年的巴基斯坦军方对此的评论——“中国是为了打仗而自己研制武器,而印度是为了炫耀要而购买外国武器”。

再如,报载,成都军区空军部队自2010年3月以来,开始进入西藏某高原机场驻训。到2011年,已经实现了歼11和歼10等三代主力战机在西藏高原的跨年度训练,并最终在2011年将航空兵部队在高原驻训的时间由几个月逐步延长至全年,实现了西藏高原航空兵驻训的常态化。要知道,军机高原驻训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前面提到的西藏战略机场,三个都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机场,其中至少有两个机场由于极端天气原来每年只开放几个月。在这样的高度上,飞机发动机推力损失超过30%,起降距离和海平面相比超过一倍。在高原机场,不要说飞行,就是发动机能否启动,起落架能否放下,以及各种机务保障都是大难题。成空部队能够实现全年连续驻训,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最后,先进的防空武器也在西藏部署完毕,最近报道S300PMU2地空导弹参加西藏多兵种联训,为保卫西藏交通线和战略要地防空加了一把安全锁。所有这些实实在在的进步,对掌握西藏地区的制空权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最为重要的是,一旦西藏的后勤问题得到解决,中方就可以在战略上将青藏高原地理因素的短板变成长板,争夺中印边境的对峙优势。西藏地区海拔远高于印度一方,过去我军驻扎都困难,对抗就更没得说。但只要后勤解决了,能在这样的地方驻得下,就会立刻形成我军对印军居高临下,印军对我军仰视作战的有力态势。难怪中国军方有人开玩笑说,在中印边境高原的每一个固定雷达站,都像是在印度平原上空的一架预警机(比如2007年7月,全军首部新型无人值守雷达在全球海拔最高的人控雷达站,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站试装)。我们在边境机场驻泊的每一架战机,都像是在印度上空24小时不间断巡航。特别是阿克塞钦居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位于中亚的制高点,中方驻军居高俯视中亚各国。而且阿克赛钦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只有300多公里,距离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更近,只有100多公里,在印巴战争爆发时可以有力的支持巴方,让印度陷入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因此成为高悬在印度头上的一把利剑。

据公开报道,我军在中印边境部署,呈现了前轻后重的态势。网载,在中印边境东西两段,我军第一线只部署了若干个轻装边防团,而二线精锐正规军只有某山地步兵旅负责东段藏南地区山地丛林进攻作战,某山地步兵旅负责西段边境高原地区进攻作战。到三线才配属第某集团军第某师(东段)和第某集团军第某师(西段)随时入藏提供支援。有这些部队在,印度人在边境冲突、甚至中小规模作战中占不到便宜。而大规模作战依靠的,将是沿线机场的空军和成都军区、兰州军区的后备军力,以及青藏高原上的DF21。这种梯次部署方式,在和平时期可以有效的节约高原部署的成本消耗;而在战时,以这样少量的前沿部队面对对手数倍的军事力量,要避免分割包围的危险,除了战略上的胆量和气魄,就是要具备随时能够将大量支援兵器、后续部队和作战物资拉上来的超强后勤能力。

在中印边境,冷静的观察者将饶有兴趣的看到,中方将1000多亿人民币投入西藏基础设施,而印方将130亿美元投入10万军队的边境部署。如果我们将双方这一颇具代表性的行动加以对比,从财务经营的角度看,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中印双方的现金流量表虽然都有大笔的开销用于边境防务,但中方的现金大多流向了资产负债表中,相对具有永久性的资产积累;而印方的现金,却大多流向了损益表中相对一次性的费用消耗。

不难看出,在边境问题上,印度主要是通过加强军事装备和人员部署来增强对抗能力的。这种绷紧肌肉、挥舞拳头、摆出架子,即传统的、直接的对抗手法,在和平时期,需要长期耗费国家的军事和财政资源,面子上好看,却很难得到直接的收益。一旦将来撤销这样的部署,所付出的努力基本都将归零。反观中方,针对印方的对抗性军事部署,堂上的神经虽然紧绷着,但与此同时,却依然能够坚持,在战略准备上相对低调,重建设、强战备、稳部署,并试图将发展西藏地方经济和提高军事斗争准备的两类努力尽量融合——其核心在于,重点不是展示解决问题的姿态和意向,而是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资源。

换言之,印方的做法偏于示强,而中方的做法重在强势。

不同的姿态,源于不同的心态。中国以自己的强势,去面对印度的示强。相较之下,这是一种更加自信的心态。我赞同国内网友呼吁中国采取更加直接动作的同时,希望大家也不妨更加自信一些才好。这种自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随着国力的持续稳定增长,中方强势成长的速度,在与印度示强问题的赛跑中将越来越不会是输者;另一方面在于:中国的强势更多的源于自然行事,印度的示强却相当的凸显刻意求之。在中印边境之战爆发五十年后的今天,边境对峙局面已经持续了整整半个世纪,在这场国家意志的长期较量之中,谁更累,谁能坚持得更久一些,相信是不难预见的。

谨以此文纪念中印边境战争爆发五十周年

注:所有资料来自于互联网公开报道

本文引用了攻日急先锋上传的图片、环球网论坛和中国军网的图片,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