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04/学者:进口海鲜假标示愈贵愈严重

世界日报/有学者研究指加国进口海鲜标示造假情况普遍,且愈高档的海鲜,鱼目混珠情况愈严重。进口商为了把关,纷纷自费进行DNA检测,确保产品品质。但加拿大食检局(CFIA)强调,他们的检验报告显示,绝大多数进口渔产的标示正确。

由安省贵湖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学者韩纳(Robert Hanner)主笔,去年10月发表于科学期刊“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的研究报告指出,加国进口海鲜标示造假情况普遍,从全国各地搜集的样本,有25%到41%标示不实。

报告指愈高档的海鲜,鱼目混珠情况愈严重,不管是野生或圈养的海产,所有类别都存在造假现象。

韩纳为“加拿大生物条码网络”(Canadian Barcode of Life Network)实验室副主任,该实验室资料库储存近1万种鱼类的DNA序列,可迅速辨识渔产标示与内容是否相符。

他说标示不实及鱼目混珠在北美市场已是结构性(systemic)问题,事实上巴西、欧洲及南美各地,情况也类似。

包装标示为“鳕鱼”(Cod),事实上可能是较廉价的Haddock或Pollock;标示为太平洋大比目鱼(Pacific halibut)的产品,可能是大西洋比目鱼这个濒危物种,或根本不是比目鱼。

此外,市场上经常可见产品标示为“野生鲑鱼”(wild salmon),业者刻意不说明究竟是红鲑(Sockeye)、银鲑(Coho)或粉红鲑(Pink),但通常都是廉价的粉红鲑或狗鲑(Chum)。

但负责规管进口海鲜标示及品质的加拿大食检局强调,他们每年从1000多家进口商抽检超过5000批的进口渔产,并不定期对零售店抽检,发现绝大多数样本标示正确。

有进口商为了自清并确保品质,自费对一些进口海鲜样本进行DNA检测,位于维多利亚的海鲜进口商Tradex Foods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发言人麦凯(Ryan McKay)表示,该公司每月送检的样本有10到30件,每件付费70元。

他说通常餐厅与零售店也不知道他们使用或销售的商品有鱼目混珠情况。

韩纳担忧有些号称是“野生”的渔产,事实上是人工圈养,因为养殖场必须接受食检局不定期的抗生素与药物检测,一旦标示为“野生”即可规避毒物检测。

加国进口商凭DNA测试 验明海鲜正身

星岛日报记者温哥华报道/由于检验DNA的成本日趋下降,让加国食品检验机构及海产进口商更易打击胡乱标签食品的商人。有研究发现,25%至41%经由零售商及餐厅出售的鱼,并非标签或菜单上说明的品种,令到一些关注海产永续性或渔获来源是否取之有道的消费者,难辨真伪。

以卑诗省会维多利亚为基地的海产进口商Tradex,去年12月起尝试对来自中国的Sinbad House牌海产,进行DNA检验。在海外加工海产的样本,会由飞机运送到美国ACGT Inc.公司作DNA基因图谱分析,渔产本身则由水路运来北美。而每个样本的DNA检验费用是70元。

竞争对手 以假乱真

据Tradex发言人麦凯(Ryan McKay)表示:“我们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要打击业界猖獗造假行为,我们也侦查出竞争对手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很多餐厅和零售商都不知道,他们所购得海产已遭其他品种取代。

负责监管加国食物的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指出,他们检验的渔产大部分标签正确。不过,一篇刊于去年10月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学报上的报告,却指在2008年至2010年间,由加拿大全国新闻界提供的样本化验结果,证实25%至41%标签出现误差。

高价品种 常遭假冒

该报告主要撰稿人、安省贵湖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的加拿大生命网络条码(Canadian Barcode of Life Network)资料库副主任汉纳(Robert Hanner)说:“虽然各类产品都有假冒情况,但以高价值的品种最易给人假冒。”他表示,假冒现象在北美屡见不鲜,但在巴西、欧洲及南非的市场也不遑多让。

他举例说,黑线鳕(haddock)和青鳕(pollock)往往被标为高价鳕鱼(Cod),太平洋大比目鱼(halibut)往往给说成大西洋品种,或者根本不是大比目鱼。而很多标明为野生三文鱼的鱼类,却并非红鳟(Sockeye)或银鳟(Coho),不过是下价的红肉三文鱼(pink)或大马哈(chum)。

汉纳特别关注到,很多养殖的渔类却给标签为野生,这妨碍了消费者作出应有选择。他说,目前全球渔类消费过半属于养殖产品。

Read more: 世界新闻网-多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