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4/安省科学馆上映《洛矶山快车》 观众重温四千华工修路历程

星岛日报/横贯东西两岸的铁路是加拿大立国的基础,其中穿越洛矶山脉的一段最为险要,风景也是举世闻名。安省科学馆最新的天幕电影《洛矶山快车》(Rocky Mountain Express),带领观众乘坐蒸汽火车,重温这段4,000铁路华工艰辛修路,埋骨荒野的历史。

这出电影将制作国语和广东话版,在中港台推出。

《洛矶山快车》是首出以泛加拿大为主题的IMAX天幕电影。导演卢尔(Stephen Low)说,这条铁路除了对加拿大人有重要意义之外,也在世界铁路史上永留青史。在没有任何机器协助之下,全部以人力在洛杉矶脉中开凿出一条铁路;最困难的路段,每日的工程进度仅6英尺。平均每1.6公里便有6名工人死亡,当中绝大部分是漂洋过海的华工。卑诗省当年答允成为加国一部分的先决条件,是有铁路连接洛矶山以西地区。如果没有穿越洛矶山脉的那一段太平洋铁路,美国将控制整个北美洲西岸。

蒸汽火车引领观众

观众在2816号蒸汽火车头的引领下,从菲沙河畔一间小教堂的铁路起点出发,由菲沙峡谷进入洛矶山脉。片中除了直升机从高空拍摄的绮丽风光之外,也特别行驶已经荒废的路段,从废弃的桥礅与当年工人的茅舍,体会先民的荜路蓝缕与艰辛。当年铁路最高点的罗渣士隘口(Rogers Pass),也是洛矶山脉降雪量最多和经常发生雪崩的路段。铁路公司其后花了100年时间,打通多个隧道才取代这段旧铁路。火车走出洛矶山脉之后,经过世界最高的火车桥才下降至平地。

影片也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加国历史。在1881年兴建铁路时,所有的地质勘探队都建议走较平坦的北线到爱明顿市,但当时负责这项工程的温康(William Van Horne)就独排众议,接受测量员罗渣士(Albert Rogers)的意见,走艰险的南线,以阻挡美国铁路北上的势头。温康也是将班芙(Banff)打造成旅游景点的人,也是世界著名大酒店Chateau Lake Louise的建造者。

卢尔表示,几乎每一名儿童都钟情火车头,尤其是蒸汽火车头。他多年来一直希望拍摄一部有关蒸汽火车的电影,而天幕电影的特大银幕,最能表现蒸汽火车头的气势。选择以洛矶山为背景是相当偶然,当时是为新安装在直升机上IMAX摄影机试机。他从空中看到太平洋铁路宛然曲折由菲沙河谷进入山脉的风光,就决定了拍摄由温哥华至满地可的4,828公里路段。

全片历时6年才杀青。卢尔说,太平洋铁路的货运量非常大,塞车是司空见惯,为了不影响铁路运输,往往要一再排期才可以拍摄。洛矶山脉又经常阴天,但IMAX对光线的要求很高,为了罗渣士山隘的一个镜头,就等了几个星期。他说,摄制队在蒸汽火车头的各个位置都安装摄影机,令观众可以由不同的角度看到蒸汽火车的运作;其中一些镜头,是火车司机也从未看过。

片中编号2816的蒸汽火车头已经超过80岁,太平洋铁路花了6年时间才完成翻修工程。卢尔也希望透过影片让民众对铁路运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说,火车是极为节省能源的交通工具,即使是1850年代的蒸汽火车,引擎的能源效益也远高于现时加拿大航空的飞机;而且对环境的污染更低。

从1881-1885年间,先后有超过15,700名华工参与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其中4,000多人客死异乡。穿越卑诗省沿菲沙河谷,由穆迪港(Port Moody)至老鹰隘口(Eagle Pass)之间的615公里,是整条铁路最艰险的路段。华工担任开山、挖隧道和放置炸药等最危险的工作;平均每公里铁路有4名华工葬身荒野,很多尸骨无存,伤者更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