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01/港人移民又回流,牵动本地消费市场

明报/1997年香港有加国移民潮;2007年,加国港移民有回流潮。

当年香港移民在加涌现,带动本地华人消费市场蓬勃发展,落成的华人商场一个接一个;如今,港移民回流潮盛,中国移民取而代之,面对消费模式的转变,亦为市场带来冲击。

大学毕业即回港与家人团聚

今年刚完成多伦多大学经济系毕业的卢庆贤早已收拾行李,预备本周四飞返香港,与早从加拿大回流香港的父母、姐姐团聚,兼开展自己事业。

“为何返港?家人都在那里嘛!10个同学中,有一半都在毕业后,马上随家人回港。”卢庆贤说。

卢的父母分别担任会计师及银行工作,10年前移民加拿大,回流前在加国都有工作,但觉得在香港发展机会始终比加拿大多,于是数年前女儿还未毕业,便先行回流。

“香港移民回流潮早在3、4年前便开始,当时与朋友闲谈间,便闻说汇丰银行在1日之内,有十几个顾客取消户口,全都是因为回流。”太古广场永大行参茸药材老板翁志浩说。他在太古广场于1996年落成开始,便在该处开设中成药行至今,可谓见证了华人消费市场10年变化。

“在太古开业初期,九成商店都是港人设立。由于香港人在移民前都将香港的房子出售,带着一笔现金来加,有一定经济基础,所以消费力亦较强。在全盛时期,大部分商店由卖电脑、眼镜店、首饰到冲晒店的生意都很好,有些甚至要超时营业。”翁志浩说。

在太古广场效应下,附近落成的华人商场一个接一个。但随着香港回归,“马照跑、舞照跳”的生活模式得以落实,在加拿大又取得公民身分,于是便牵起一片回流热潮。

教育良好 惜赚钱难

“教育下一代,加拿大无疑是个好地方,只是税重,赚钱又有限,令很多香港移民选择回流。”翁说。

代之而起的便是中国移民,但由于文化差异,令华人消费市场亦起变化。例如中国北方人没有煲汤习惯;生病时亦不会煎中药服食,最多只是买点成药服用,这便减少了中成药行及海味店的生意。又如香港移民较多光顾化化妆店、美容店,但中国移民则较少。

“1至2年前,会说普通话的人应征售货员,未必受聘;但今如,为了开扩不同族裔的客源,通晓国、粤语兼英语的人就特别吃香。”翁说。

时事评论员苏赓哲则以“虚火”来形容目前华人消费市场,意即逛商场的人流虽多,但真正的消费力则未必强。

中国技术移民多携幼儿 消费力弱

“毕竟带着大笔现金来加的中国移民只占少数;而1997年的香港移民正值楼市高潮时出卖物业套现,手上有大批流动资金,与中国移民多以技术移民来加的情况不同。”苏赓哲说。

此外,中国移民所带同的子女多以12岁以下的居多,父或母要安排人手照顾子女,减少家庭赚钱的能力。而且这批移民抵加后,首要目标是买车、买楼,自然削弱了其他方面的消费力。

思乡情怀带旺道地餐馆

话虽如此,近年,富中国特色的道地餐馆愈开愈多,正好反映中国新移民在另一方面的诉求。

香港移民来加,华人商场林立,有趣的是连商场取名,都与香港的如出一彻。苏解释这反映了港移民心态,就是身在海外,仍能延续香港的生活模式。这与中国移民很不一样,因为他们移民的目的,就是摆脱旧有一切,有个新开始。

香港人移居加拿大,有港式商场;台湾人在多伦多,亦有以台湾人为主导的商场,偏偏中国新移民数字近年不断攀升,却似未有同类型商场出现,苏以为是与移民的财产有关。不过,中国经济及资讯发展迅速,他们来加后,要融入本地港台式的生活亦不困难。

陈硕颖回流后趁机返加发展 苏赓哲呻留加思想平淡痛苦

700万人同住一个小岛,每天来来往往,却未必有缘遇上。一个97问题,将数十万港人带到地球另一半相聚。同一片天空下,各有经历、各有心声,有些更是不少香港移民似曾相识。

陈硕颖(兼职电台唱片骑师):加拿大!还是你最好

近几年,移民回流香港却成为新形势。不少移民下一代在加国完成学业后,都会返港找机会,但由于成长时受西方文化薰陶,香港工作环境未必适应,还是觉得加拿大最好,于是又再重回加国怀抱。

因为97问题,13岁便随家人移加的硕仔早在大学读书时,在电台兼职唱片骑师,毕业后顺利成章在电台任全职工作,主持灵异节目。

“其实,一直都很想尝试在童年时生活过的地方工作,但当时有些工作理想仍未达到,所以未有行动。直至2001年,想做的(电台节目)都做到了,觉得也是时候出外开开眼界,扩阔视野,于是决定回港闯一闯。”硕仔说。

在港逗留5年,硕仔辗转至一间顶尖的广告公司担任策划经理,工作相当忙碌,却机缘巧合,遇上一间北美洲公司赏识,诚邀过档,硕仔便趁机回加工作。

家人在这边定居,固然是返加的原因之一,未完全适应香港生活亦是个中理由。

“香港职场上竞争很激烈,求名、求利之心极切,为求表现、求上位,要用的手段自然放大;相反在加拿大工作,各人但求工作稳定,自然也来简单。”硕仔说。他表示,与同由加国返港的朋友相聚时,不少也怀念加拿大的生活,不时说要返加工作。

“话说如此,但要放弃辛苦在香港建立的人际网络,也不无考量;而且在加拿大要打入主流不易,华人市场又太小,难免有点犹豫。”

虽说在加工作有其吸引,但硕仔扬言,将来可能会重返香港,甚至北上中国工作。

郑育燊(地产经纪):我不要回流

当年不少香港移民将太太、子女留在加拿大,自己则经常加、港两边走,为口奔驰, 过□“太空人”生活,多伦多亦有所谓“寡妇村”出现。有些“太空人”因夫妇分隔太久而赔上婚姻,家庭破裂。

郑育燊在1990年移居加国时,亦过了3年太空人的日子;不同的是,太太是太空人二号,亦即是夫妇轮流飞返香港,打理人造首饰零售、批发的生意,才让夫妇多点时间聚头,关系得以维持。

“做太空人始终辛苦,于是我们最后还是决定将香港生意卖掉。与很多新移民一样,希望在加创业,先试做连锁式的中式外卖生意,但失败,在短短6个月便蚀了15万(加币);再做环保产品直销生意,同告损手离场。”郑育燊说。

心有不甘,郑育燊蠢蠢欲动要再来一次,但不愿投放太多金钱,于是挑了只需投资精神与时间的地产行业,终于业有所成。

放弃香港一切来加重新开始,承担相当风险,郑如今回首过往,以为都是值得的。

“以前在港做生意,工作忙、应酬忙,子女的一切都依赖菲佣,自己与子女相处的时间,两天可能才是2至5个小时。但在加拿大,家庭凝聚力大了,照顾子女亦亲力亲为,单是送子女上学,便制造了不少相聚的时间。回流,我暂不考虑。”郑育燊说。

苏赓哲(时事评论员):我与加拿大格格不入

89年六四事件令政治形势恶化,97政权转移令人缺乏安全感,令苏庚哲毅然以政治难民身分远走加拿大,这令苏赓哲的情况有点特别。

“移民前,我从未踏足加拿大,以此地为落脚点,全因海外认识的朋友中,就只有一个在加拿大当移民顾问的。”

“加拿大是一个好和平的社会,但跟我的个性就格格不入。我喜欢热闹、刺激及冲击,但不是在人际社交上,而是在思想上。只有透过语言交流,才能令思想得到刺激。”

“以前在香港,我可跟倪匡、陶杰、黄沾,嬉笑怒骂、风花说月一番,但到了多伦多,却没这个机会。初以为那是因为在加国人生路不熟,但15年下来,问题依然存在,因为遇不上同类朋友。这里生活是安定,但在思想上则太平淡,感觉好痛苦。

“有没有后悔(移民)?那是大势所趋使然,那是唯一的选择。”

近几年不少香港移民回流,对中国管治似大有信心,是否正意味一国两制成功落实?

“我觉得香港现在的言论空间收窄了,但对普罗大众而言,在这方面没有要求,便会觉得香港与过去没有太大改变,但对我来说,香港改变了很多。”苏赓哲说。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