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2/名导王小帅叹“生不逢时”

藉文革时代孩童故事 反思现实社会

星岛日报/中国著名电影导演王小帅最新电影《我11》( 11 Flowers)昨天在多伦多国际影展放映。王小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带有自传性质、反映文革时代出生成长的孩童的故事,作为个体生命体验的一个纪录,对现实社会的一个反思。

在文革期间的中国,出于备战的需要,政府把逾400万名专家及技术人员由沿海大城市迁居到西南腹地的内陆省份,发展军工工业,史称“支援三线建议”。出生于上海的王小帅是当年随父母由大城市迁到三线贵阳的移民大军之一。这段生活对他的一生影响甚深。

反映支援贵州三线建设故事

“400万人连同他们的家人,是超过1千万人口的概念。被迁移的人连同他们子女的生活和命运从此改变,有的可能是一生的改变。但长期以来这些人的生命是被忽视的,被屏蔽的。”6年前王小帅以一个支援三线建设的上海家庭在贵州发生的故事,创作了影片《青红》。在此之前,中国的小说、电影、电视等一切形式的文艺作品中,都没有提及三线建设家庭的命运。《青红》在2007年5月获得了第58届康城影展评委会大奖。

此次的《我11》可说是《青红》的姐妹篇,同样是一个支援三线的家庭,在文革后期的故事。王小帅将故事的背景设定在1975年至1976年前后,剧中的孩子都出生在文革爆发前后的1965至1966年。

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经验,能否为今天的80后90后观众接受,王小帅并不特别介意。“一部电影没有那么伟大,让所有观众找到共鸣。”王小帅认为,在中国受到体制和市场两个因素影响,电影中一向缺少两个元素,一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记述,二是欠缺对个体经验、个体人生经历的表述。而作为电影工作者,有这样的“特权”和机会,将自己所感动、所珍视的个体经历和经验放到银幕上。这些点滴的个人经验纪录和生命烙印,或许是一个时代最珍贵的表达和反映 。

一向以创作“独立电影”为主的王小帅以“生不逢时”来表述自己的电影创作生涯。“从90年代初至2003年中国电影市场化之前,独立电影的反面参照物是体制,2003年之后,反面参照物是市场。”他感叹,在今下中国市场化的电影工业中,要想说服投资人制作一部像《我11》这样的电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一点点可能性都没有。”

的确,在一个非理性的物欲崇拜盛行的大环境之下,对财富的追求与渴望,令娱乐和票房成了电影唯一的功能。制作电影的唯一驱动力是赚钱。市场的需要就是如些单一化。电影创作在题材上、界限上、创作方式上更加多元化,电影工作者想做一种自我的表达,这样的创作在中国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整个工业,整个大环境,都进入了一种赚钱的体系。这恐怕就是王小帅所讲的“生不逢时”吧。

王小帅为拍摄《我11》,除了得到法国国家电影基金的资助之外,投入了自己差不多所有的积蓄。说到这一点,他反应平静,只讲这部电影是他特别想也必须要完成的一部作品。《我11》是继《青红》之后王小帅大西南生活“自传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王小帅导演的作品第三次入围多伦多电影节。该片已于昨晚做首次公映。另外两场放映时间分别在本周二(9月13日)及9月17日周六。

另外,多伦多国际影展亦安排了刚刚在威尼斯影展获银狮奖的中国大陆导演蔡尚君的电影《人山人海》在多伦多放映。时间是9月15日至17日3天每天各一场。有关详情可参考电影节网站tiff.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