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都在欢天喜地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时候,我作为无产阶级和劳动者的一员,却被可恨的美国资本家要求在外出差。
五一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在每年的五月一日。按照我们从小所学的定义,它是全世界无产队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但是当我们来到北美,才知道美英等西方国家,他们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却没有这个共同的节日,也许他们是还没有被“解放”吧。
劳动节的起源并不是人们现在所说的是为了向劳工表达敬意,而是劳工拼死拼活争出来的,是美国工人要求缩短工时,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罢工游行的纪念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和美国劳动节的设立,是十九世纪社会主义思想在美国广泛传播,工会坚持不懈地组织工人为自身权益而进行斗争的产物。
源于美国的五一劳动节,我们所说的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而美国劳动人民却不过这个节日。美国人很少知道五一劳动节,中国人也很少知道美国的劳工节。美国人回避了五一这个日子,我们以前回避了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美国劳工节这个日子,这里边当然有意识形态的问题和原因。
今天,在五一节的前夕,让我站在非意识形态的中性立场,来解读这两个不同日子的劳动节或者劳工节的来源。
一、五一国际劳动节
19世纪80年代,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处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工人的生活水平也比较低下。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罢工运动。
其实,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早在1868年就通过了八小时工作法案,可是,当时的阿瑟总统就是不签署,资本家也根本不予理睬,这项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工人们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倍受资本家的折磨。忍无可忍的工人们决定将这场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准备举行更大规模的罢工运动。
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一个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各种肤色,各个工种的工人一齐进行总罢工。美国的主要工业产业立马处于瘫痪状态,火车变成了僵蛇,商店关门闭户,所有的仓库也都贴上封条。当时在罢工工人中流行着一首“八小时之歌”,歌中唱道: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我们从船坞、车间和工场,召集了我们的队伍,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
激昂的歌声唱出了工人的心声,唱出了劳动者的共同愿望,也感染了广大的群众,他们纷纷声援工人的罢工运动,将罢工运动推向新的高潮。不幸的是,这次罢工游行在部分地区出现失控,爆发流血冲突,给日益发展的工人运动造成严重打击。
这次游行的中心是美国工业革命的心脏地区–芝加哥,参加的什么人都有,有不同政治倾向的工会,有激进的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当然,也有乘机闹事的。听说工人要游行,芝加哥工商俱乐部还专门筹集了2000美元买了挺机关枪来保卫其所属的商业区。看这劲头儿,不出事也是不可能的了。
当天,芝加哥四、五万多工人罢工走上街头,还好,没出事,而且很有成果。劳工新闻记者约翰.斯文顿在5月2日的报道中说,“八小时工作制正在诞生,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不过,他有点儿高兴得过早了。有些资本家答应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有些资本家则不买账,劳资双方出现僵局。
5月3日,罢工工人在麦考密克收割机械厂集会听取无政府主义领导人物奥古斯特.斯拜斯(August Spies)演讲时,与警察发生冲突,导致警察开了枪,打死了四个人。工人们能不报仇吗?第二天,这些人在草市广场集会,警察如临大敌,密切监视,结果,不知道是谁朝着警察堆里扔炸弹,当场炸死一名警察,受伤的警察有七十多个,送到医院后又死了六个。警察手里有枪啊,岂能站着挨炸,无动于衷,于是,警察再次向集会人群开枪,至少又有一人被打死。同一天,北芝加哥轧钢厂也发生血案,9名示威者被枪杀。
这颗炸弹不单把警察炸得稀里哗啦,而且,还把如火如荼工人运动的根基炸得粉碎。饱受这个世纪80年代经济危机之苦美国民众对工会运动曾经给与极大同情和支持。但是,这一事件使激进的工会组织–劳工骑士团名声扫地。看来,以激进方式搞政治运动,成本和代价都太高,工会逐步明白利用国家的政治制度,在体制内为工人阶级争取更大利益。不久,坚持体制内改革的美国劳联正式成立。
尽管左翼激进主义派别在美国工人运动中逐渐萎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则将芝加哥的罢工流血事件视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的重大里程碑。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这次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以纪念工人阶级的觉醒和进步,让这一天成为全世界劳动者欢庆的节日。与会代表一致同意,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都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二、美国劳工节
在如火如荼的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斗争之中,1882年5月18日,在纽约中部地区工会的一次会议上,工会领袖迈柯奎尔号召工人在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在纽约城里搞一次节日游行,以壮大工人运动的声势。
这次游行实际上是在9月5日星期二举行的,主办单位就是纽约中部地区工会。参加游行的工人至少有一万多人,也有说是三万多人。绝大部分工人这一天都没假,很多人还受到警告,如果参加游行将被开除。但是,想参加的工人都豁出去了,有工会做主,咱自己先给自己放一天假,看你资本家能拿我怎么样?于是,大批工人参加了游行。
这次游行活动组织得相当成功。工人们在游行时又唱又跳,旗帜鲜明地高喊“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娱乐,劳动者创造全部财富”。游行之后,没搞什么绝食活动,相反,举行了大型野餐晚会,还放了焰火。用这种过节娱乐方式向资本家示威,向社会显示工人阶级的力量,实践证明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比那些硬碰硬造成流血冲突的示威活动效果会更好。
有了这第一次游行,以后每年游行都没断过。第二年,纽约中部地区工会就号召全国其他城市也都在这一天举办游行活动,逐渐得到响应。到1885年,游行开始得到官方支持;1887年,俄勒冈州率先承认劳动节,并将其定为该州节日。以后几年中,科罗拉多,麻省,新泽西,纽约等州也跟着承认并庆祝劳动节。到1894年,已有23个州立法设立劳动节。同年6月28日,美国国会通过立法,将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定为劳工节,向劳工表示敬意。随后,克里夫兰总统签署了这个《劳工节法案》,站在总统旁边的,正是皮特.迈柯奎尔。
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工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已然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一个利益团体。1893年,克里夫兰总统刚刚派军队镇压了芝加哥工人罢工,转过年来干吗痛痛快快地签署《劳工节法案》呢?很明显,就是要从工人那里拉点儿选票。
美国劳联对这个问题看得比较清楚,也明白了如何利用政府的门道儿。美国劳联在1886年成立之初,就宣布其领导的工人运动不破坏社会制度,就是以罢工为武器要求改善工人的工作状况。美国劳联利用现存制度为自己谋福利的战略,显然比激进工会欲以对抗手段达成自己目的的做法更为有效。
如果说早期美国工运主要以罢工为武器来争取工人合法权益的话,那么,后来美国劳联就逐渐学会并熟练运用利用自己作为利益团体的资本–手中的选票,来影响政治人物为工人的利益服务。经过工会组织的无数次罢工,美国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对完整的保护工人利益的法律。今天,劳资纠纷大多不必通过罢工的方式,而是通过谈判,妥协等和平方式在法律框架内来解决。工会作为民主政治制度中的一个利益团体,在社会生活中影响愈来愈大。现在,美国劳联产联开年会的时候,美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时不时地要致电表示一下,意思意思。
美国政府之所以选择9月第一个星期一而不选择5月1日作为劳动节,就是因为这两个日子代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解决劳资关系的不同方式。主流社会的精英们允许、甚至同情工人运动,但是,他们对否定现存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和革命运动则非常不感冒。在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当时,除了对大规模的工人罢工进行镇压外,国会对工人的处境多少还是同情的。给工人整个节过,是顺水人情的事儿,但说什么也不能把五一当成劳动节吧,那不是成心让工人群众跟资本家死磕吗?结果呢,造成了损失,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不说,政府得少收多少税啊。
美国政府把1882年纽约那场游行集会的日子定成劳动节,无疑是个好主意。把那一天当劳动节来庆祝,是由你们工会自己提出来的。即使你喜欢刨根问底,那一天给人的印象也不坏,虽有劳资关系紧张,但无正面冲突。游行野餐像过节,应该让工人记住这样的场面。而1886年5月1日罢工游行而引发的芝加哥流血事件,则是一种危险记忆 (dangerous memory),最好还是少提这码事子儿,让它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得愈快愈好。所以,你在美国劳工部网站劳工节的由来上,看不到任何五一的痕迹。
看来,无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历史都是可以有选择的记忆的。
注:1,本贴参考并摘录有相关文献、资料,包括相关网站;2,本文并无政治立场,也不代表本人什么立场,欢迎指教,但谢绝侮辱谩骂之语言,所有侮辱谩骂之留言评论均属于发布者本人享用。
(倍可亲网 作者不详)
http://www.backchina.com/newspage/2007/05/02/1221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