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3/中国危机四伏:长了一身膘却染了一身病

-通钢事件警示中国:中国国企改革进入误区
-还原陈国君之死:一场失败的国企改制
-民营资本进入通钢结果 官民看法迥异
-陈国君:为何而死
-在通钢事件中比陈国军死得更惨的是什么?
-中国危机四伏:长了一身膘却染了一身病
-通钢血案反思:弱者利益诉求渠道缺乏


通钢事件警示中国:中国国企改革进入误区

中评社/7月24日,吉林通钢集团部分职工不满河北建龙集团对通钢集团进行增资扩股,在通钢厂区内聚集上访,建龙集团派驻通钢公司总经理陈国君被殴至身亡。近年来,涉及到国企重组引发的劳资冲突事件屡有发生,然而像通钢重组那样演变成如此惨烈的悲剧却不多见。此次事件足以令人警醒:国企职工为什么如此激烈反对民企的兼并重组或控股,陈国君要求复工的主张何以激怒工人引来杀身之祸,国企背后的地方政府究竟应在企业经营管理、乃至重组中扮演什么角色?本社汇选有关论点,供读者参考。(评论员:季 实)

一、漠视职工合法权益 通钢悲剧响警钟

1、抗议重组引发血案 国企改制大潮惊人一幕

7月24日,在“国退民进”的改制大潮中最极端的一幕不幸发生:吉林省属国企通化钢铁集团近3000名职工集会抗议知名民企建龙集团入主,竟将后者委派、刚到任的总经理陈国君围殴致死,集团子公司通化钢铁停产11小时。当日晚间,吉林省政府紧急宣布,建龙将永不参与通钢重组。这起震惊全国的公共事件在政府出面“解围”后,事态方趋于平复。(北京《中国经济周刊》)

据报道,医务人员和警方数次试图解救陈国君,均被人群堵在外面。吉林省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国资委主任等领导带队到达通化钢铁,亦无法救出陈国君。直到吉林省国资委宣布,重组方案永久作废,职工抗议方才结束。(浙江《青年时报》)

民营兼并重组国企的“大戏”就这样在一场巨大风波中夭折了。国企改制是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这在钢铁行业尤为明显,而这次的抗议事件可能会令北京整合中国钢铁业的努力受阻。中国是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央政府希望消除过剩的产能,创造更大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而行业整合就意味着要实现工厂现代化以及裁员。(新加坡《联合早报》)

2、越改制越吃不上饭 建龙通钢宿怨由来已久

据国内媒体及网民披露,建龙与通钢间的“恩怨”由来已久,这次建龙集团重组通钢集团是在吃“回头草”。——导致陈国君之死的直接导火索,是7 月24日前一天,从长春通钢集团总部传来建龙二次入主通钢,并持有通钢集团65%股份。2005年,建龙曾经入股通钢,去年金融风暴后由于企业亏损,建龙遂于今年初从通钢撤股。随着国家4万亿刺激经济的效应开始显现,今年6月通钢首次扭亏实现盈利6000余万元,于是离开仅3个月的建龙又杀了个“回马枪”,再次入股通钢并绝对控股,同时宣称将大幅度裁员,终于激起了工人及家属愤怒。企业亏损的时候撂挑子,而国企走出阴霾又回来了,这个结局哪个国企职工会接受?(甘肃《西部商报》)

通钢职工的愤怒不是没有道理的。通钢目前拥有近3万职工,管理层与职工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薪水过低、频繁加班、职工福利”等方面。而且建龙的每一次折腾,都是工人在付出代价,一位通钢中层职工表示,自从2005年通钢改制后,通钢职工的工资“就没有上涨过,反而一降再降”,“厂里越改制越吃不上饭”。去年企业亏损,一再限产,职工工资从2000元减到每月人均300元,一个工作了27年工龄的退休职工在去年底,一个月只能拿到200块钱的收入。“厂区及职工家属区乃至整个通化市二道江区的供暖都无法供应”,而作为总经理的陈国君,据说年薪高达300万元。其间,劳资摩擦时有发生。(浙江《青年时报》)

因此,建龙重组通钢的消息对通钢职工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他们不愿面临重组后可能下岗的命运,不愿失去养家糊口的微薄薪水,更不愿失去政府补偿的退休金……但在整个重组过程中,谁也没有与通钢职工沟通,信息不公开、利益不均衡,以至于普通职工情绪被轻易点燃。最终,他们在事件末尾忽然出场,为重组画上了一个血淋淋的句号。(美国《侨报》)

3、新任总经理被打死 “让工人全下岗”激化矛盾

7月24日的早晨,应该算是陈国君上任通钢公司“总经理”的第一天。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与职工就建龙集团控股通化钢铁一事进行谈话,以安抚职工对企业改制的不满情绪。(河北《燕赵都市报》)

当日上午,近3000名在职员工及职工家属在通钢办公大楼前集会,并高举“建龙滚出通钢”等标语,高喊口号,由于人数增加,场面无法控制。有知情人士称,10时30分左右,陈国君进入“老焦化楼”想安抚工人。此时,不满建龙控股通钢的职工及家属已经封堵了铁路运输线,造成1、2、3号高炉先后停产。一名通钢职工说,“他们听说陈国君在这里,就冲了过来,用暖气片撞开了二楼的防盗门。”

会议室里,工人们高喊“建龙滚出通钢”,要求陈国君离开,“通钢的事情与你们无关!”陈国君寸步不让,严厉要求工人回到工作岗位。“三个月内让你们全部下岗”,通钢工人说是陈国君的这句话激怒了大家,引起了大家的群殴。“众人停手后,他还嘴硬,说他带来了几千人,三年内不要通钢一个人。”这句话更是激怒了大家,一群人把他拖进走廊进行群殴。(广东《羊城晚报》)

第一次殴打并不严重,陈国君躲了起来。一些人逐个房间砸门,结果没找到,最后在仓库的一个工具箱里找到了。陈国君最少被群殴三次。墙上的大洞可以看出当时激烈的场景。“陈国君最少被群殴三次”,被从二楼楼梯上打得滚落一楼,“他嘴里喘着粗气,但不会说话了”。此时为16时30分左右。大约19 时,陈国君已经不会动弹了。22时许,聚集人群散去,被公安、武警“抢”回来的陈国君满身伤痕,当晚23时抢救无效死亡,“死状凄惨”。(湖南《潇湘晨报》)

“陈国君刚被我们送走了,这才3个月又来了。即使不是陈国君,只要是建龙集团的人来了就不行。”采访中,职工们都对陈国君的死不带有同情之心,显然,他们“受够”了建龙集团。(山东《鲁中晨报》)

二、建龙总经理被打死 “不明真相”谁负责

1、反覆提及“不明真相” 通钢事件说法耐人寻味

近年来,“不明真相”一词经常出现在群体性事件过后的官方解释或见诸媒体的新闻通稿之中,以搪塞舆论,通常的表述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在发生群众大规模聚集的事件后,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会不假思索地祭出这一说法,且使用一分为二划分阵营的方法,指大部分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受“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蛊惑与挑唆。贵州的“瓮安事件”、云南的“孟连事件”、甘肃的“陇南事件”,事发之初,都能看到这样的“定性怪圈”。这与我们过去一直说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形成了南辕北辙的反差。

日前,吉林通钢集团通化钢铁股份公司发生群体性事件后,“不明真相”一词再次被反覆提及。这一说法耐人寻味,值得反思。(上海《东方早报》)

如果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不明真相”的群众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蛊惑、挑动的话,那么在事件发生之前为什么不能让群众知道“真相”?或者在事件酝酿阶段和刚露苗头之时,用公布的“真相”平息群众的疑问,把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说群众“不明真相”,并不等于真理站在了自己一边,反而暴露有关部门没有尽到应尽职责。要知道,改制是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职工有权利知道改制的过程、改制的方案、改制的办法、改制的措施,以及战略投资者的情况、企业的发展目标、职工利益的维护等。那么,吉林省有关部门和通钢集团有没有把改制的相关情况及时向职工通报呢?如果进行了通报,怎么还会出现“不明真相”的问题呢?(浙江在线网)

而且,指责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群众“不明真相”,无异于就说老百姓没有分辨事非的能力,这与事实不符。不容否认,有些事件确是因信息不实造成一些群众盲目参与,但即便是这样的事件,一般也有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瓮安事件最终证明当事人是因溺水死亡,但根子上却与当地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群众安全感指数很低,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相关。同样,通钢事件是不是也有企业在重组过程中,没有照顾到职工利益的问题?(北京《法制晚报》)

2、极少数人造谣教唆 官方恐有推卸责任之嫌

对此次恶性事件,吉林省国资委副主任王喜东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是因为个别内退人员及退休人员利用一些人员特别是非在岗人员“国有情结”较深,对通钢集团现状与长远发展特别是即将实行大型化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所面临困难不了解的情况,制造谣言,激化矛盾,鼓动一些不明真相人员,在通钢办公区内聚集造成的。(北京和讯网)

2005年末,民营企业建龙集团正式收购通化钢铁时并没有受到通钢职工的欢迎,在钢铁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通钢集团连续亏损,工资也减为每月人均300元。今年初,建龙宣布退出通钢,但几个月后,由于市场好转,通钢扭亏为盈。这说明,通钢的困难不是不能解决,也不是非走民企并购这条路不可。然而,正当通钢扭亏为盈之际,本来已经宣布退出通钢的建龙又宣布将再次入主通钢并直接控股这家老牌国企。这种说进就进,说退就退,把吉林最大的国资企业如玩物一样耍来耍去的做法,吉林省国资委并没有做出任何清楚的解释,如此猫腻感十足的重组,又怎能不让“谣言”四起?这种信息不公开造成的群众“不明真相”,政府难辞其咎。(广东南方报业网)

记者注意到,在重组之前,建龙集团是通钢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此次重组是将建龙持有的36.19%股权,上升为65%,即控股。此调整得到了吉林省国资委的同意,相关报道还称,“为保证此次增资扩股方案的顺利实施”,吉林省政府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于7月22日到通钢集团进行工作。既然有前期工作,但仍然引起如此严重的事件,前期工作做了什么?(广东《21世纪经济报道》)

因此,把群体性事件说成是少数人教唆“不明真相”群众引发的,显然有推卸自己责任的嫌疑。一方面是群众“不明真相”,见到风便是雨,没有自己的主见,跟着瞎起哄。另一方面,是极少数人“别有用心”,对社会不满,蓄意制造事端。地方官员的失职、渎职所引发的矛盾,就这样被“四两拨千斤”地化解了。而且,群众“不明真相”,政府有关部门本应反省与自责才对,却被个别不知害羞的官员理直气壮地拿来做了推脱责任的挡箭牌,这种“是非颠倒”做法的背后暴露出的是某些官员缺乏面对工作中缺点与失误的勇气。(北京华媒网)

3、通钢惨剧绝非偶然 事件善后考验各方智慧

在网络上,舆情基本一边倒地倾向于通钢职工,通钢事件更多得被贴上了“工人集体维护自己利益,抗议改制,打死资本代理人”的维权标签;而对于重组方建龙集团,以及遭殴致死的资方代表、职业经理人,则多加贬斥,鲜有同情。有媒体感慨,“这令人感觉刚刚发生的是解放前才能看到的工人运动,而不是一场刑事案件。”

事已至此,尽管吉林当地公安机关已对此成立了专案组进行侦查,但对打人凶手的追查已非公众关注的焦点。如果只是寻找打人凶手,而不清理导致此群体事件发生的本质因素,则此事件依旧只会是“偶然事件”。很显然,通钢事件所曝出的问题绝非偶然。(香港《经济导报》)

国企改制重组已大规模推进多年,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国退民进”依然会持续下去。在这个过程中,国企、民企、职工三方的利益如何平衡,是一个普遍求解的问题。此前,对利益问题处理的粗线条,使得其间的博弈与摩擦时有发生,但都没有像通钢事件这样暴力与血腥。通钢事件只不过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将这种典型的利益冲突撕裂。

事实上,通钢事件的结局并非“工人们的胜利”,而是各方皆输。重组方为自己谋利无可厚非,但错在“吃相难看”,最终竹篮打水。而参与“维权” 的受害者们,可能同时也是施害者甚至自身苦难的制造者——此事之后,谁来接手这块烫手山芋?依靠民众按本能冲动行事,只可能是社会的全面倒退。而作为国资监管者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地方政府在类似事件中究竟是到位、缺位还是错位?也值得反思。(香港凤凰网)

三、甩职工如同甩包袱 国企改制后遗症

1、民企并购唯利是图 建龙入主通钢紧急叫停

7月24日,陈国君被殴打死亡当日,吉林省国资委宣布,建龙钢铁集团将永不参与通钢集团重组,这也意味着双方的重组协议被永久性终止。在宣布建龙退出重组之后,据说通钢厂四周到处鸣放鞭炮。通钢厂上一次鞭炮齐鸣是在09年3月建龙经营通钢出现亏损退出时,至此,一起钢铁业“民进国退”的改制事件以悲剧告终。建龙集团收购通钢后没能扭转颓势,反而在危急时刻放弃通钢,随后在重现转机之时再度杀回,正是这种民企在并购中表露出的唯利是图,激化了本来就纠葛重生的劳资矛盾,终于激起了重组完全被排斥在外的工人及家属的愤怒。(北京经济观察网)

近年来,资产重组是中国国企改制的一个常用手段。在资本市场上,资产重组更是深受市场炒手青睐的热门题材。然而,与资产重组的火爆相伴随,因之而产生的矛盾也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只是由于它通常发生于企业内部而被屏蔽掉。但是,通化事件终于使这一矛盾以一种尖锐的形式暴露在世人面前。(北京《中国青年报》)

通钢事件可谓是“民进国退”后遗症的集中表现。进入国企的民营资本希望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不幸的是,国企往往冗员众多,产权关系复杂,在市场化的过程中陷于利益纠纷的泥潭。一些民营企业往往是辞退原国企职工,把所有的社会责任推给政府。而作为一个拥有几十年历史的老国企,通钢的数万名职工对企业的情感因素也无法忽视,从以前的“大锅饭”状态一下子过渡到民企的新型雇佣关系,所有的国企隐形福利将全部消失,对许多老国企的职工而言,在心理上也无法一下子接受。(广东《珠江晚报》)

虽然民企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国企,但我们也不愿看到,在缺乏监管的环境下,民企对国企的破坏力要远远高于国企内部的内耗和低效。很多国企改制一次,就是被形形色色的投资者洗劫一次,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投资者报》所报道过的吉林制药(000545),两次改制,遇到的都是资本大鳄,留下的都是巨额债务窟窿。(上海《每日经济新闻》)

2、国资委热衷“拉郎配” 陈国君成了改制牺牲品

就通钢集团24日爆发大规模群体事件,吉林省国资委于27日发布消息称,建龙集团增资扩股通钢的方案仍是最有利于发展的方案。作为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并享有收益的政府特设机构,国资委的首要目标是“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它是企业的股东,对国有股的处置,考虑的是国有资产的利益最大化,依据的是相关法律法规。从这个角度说,国资委对企业职工似乎并无义务。吉林国资委对改制方案的理直气壮,原因恐怕就在于此。也因此,即使在工人表示不满后,仍坚持方案“最有利于发展”。(广东《南方都市报》)

抛开建龙收购过程中职工安置上处理的拙劣,以及通化钢铁万名职工暴力事件的惨痛后果不谈,单从这一并购案本身来看,其暴露出的是中国钢铁企业整合重组中的体制缺陷,是一种许多地方政府的惯用做法——“拉郎配”式企改,即在国企改制过程中,不进行认真的调研,不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更不会去征求企业的主人也即职工的意见,只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将国有企业“许配”给自己心仪的企业。至于这种“拉郎配”式的企业改制究竟会产生怎样的恶果—— 譬如两家企业“婚后”在情感上和运营模式上是水乳交融还是矛盾重重,职工会不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是对抗情绪,企业绩效和利润是否会比改制之前更好,职工安置去向会不会出现问题,国有资产会不会流失等等——却无暇顾及。(北京财讯网)

翻开近年来中国钢铁业的重组案例不难发现,多数并购是在地方国资委主导的内部国有钢企之间展开,或者是民营钢企之间的并购,国有和民营之间跨所有制的并购极少发生,这正是通化钢铁并购案的特殊性所在。虽然1995年开始中国就提出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但是过去的那种思想在钢厂职工中却很难根除。“人人都有工作”正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优点,民营企业建龙集团收购后大幅度裁员的传闻,直接引爆了已积蓄已久的矛盾,引发了通化钢铁职工的极端行为。可以这样说,通钢事件是国企改制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悲剧,陈国君和通钢那些每个月拿着几百元的工人一样,都是这场改革的牺牲品。(河北长城在线网)

3、阉割职工基本利益 事件暴露国企改制弊端

一起旨在焕发企业活力、本应受到职工欢迎的企业重组,竟然演变成了千名职工将入股企业派驻的总经理殴打致死的群体性事件。吉林通钢这起事件的调查结果虽未正式公布,但从已有的报道看,职工权益受损是引发群众情绪失控的重要原因。(北京新华网)

通过对“通钢事件”这只麻雀的简单解剖,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视国有企业职工权益的重组,是罔顾历史的重组,也是不完善的重组。国有企业通常都有悠久的历史,职工长期在一个企业工作,在计划经济时代,他们的工资虽然比较低,但有住房、看病等福利保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模式已经基本上被抛弃,职工的社会福利不再由国家包办,但这势必要求提高职工工资,以弥补职工在这方面所遇到的缺失。然而,在我们经常看到的资产重组案例中,企业职工却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基本权利被架空。(北京中国网)

从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国企改制的举动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来的另一个真相是:某些国企改革,就是脱离于普通职工的改革,这个改革可能就是以摆脱普通职工为代价的——将原本的职工之于企业的主人地位转化为劳动力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一旦这种关系成立,企业为降低成本,要做的必然就是裁员、降低职工收入、甩脱退休职工包袱。(北京法律界网)

在企业转制过程中,广大职工作为奉献过青春和汗水的劳动者、作为企业的股东,他们的权益理当受到保障,要求理应受到重视。当利益诉求和意见表达渠道受阻时,这一矛盾就会以极端激烈的形式爆发。如果在整个收购过程中,职工基本的生存权利没有受到剥夺,通钢职工又何至于将高管围殴致死后,仍不让医护人员和警方救护?(河南大河网)

四、主人翁沦为“主人空” 职工需要话语权

1、工人缺席“资本盛宴” 通钢敲响国企改制警钟

通钢一直极为紧张的干群关系,使得24日刚刚履新的陈国君不得不面对极度情绪化的万名职工。与目前资产重组流行的模式一样,通钢重组选择的也是“国退民进”的路径,民营企业身份的建龙集团参与了重组并掌控了国有企业通钢集团的实际控股权。新华社为此发布的新闻稿说,有关方案经过吉林省政府的多次讨论和慎重研究。从法理上说,吉林省政府作为通钢国有股的代表者,具有参与重组的资本性权利。但是,通观整篇报道,看到的只有吉林省政府活跃的身影,却没有看到通钢的职工在整个重组过程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他们处于“失踪”的状态,只是在这一事件的末尾忽然出场,并以极端的方式使重组宣告失败。(辽宁东北网)

显然,通钢事件自始至终是吉林省国资委在代表通钢集团与建龙进行谈判,作为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企业职工的话语权被忽视。既然建龙并购通钢激起的民愤如此之大,何以建龙再次入主还能顺利进行?应该说,通钢事件是中国国企改制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悲剧。(广东南方新闻网)

在如今这个“资本为王”的时代,资产重组总是在资本拥有者之间展开博弈与交易,企业职工的利益往往被架空,话语权往往被忽视。近年来,涉及到国企重组引发的劳资冲突事件屡有发生。但在企业卸掉“包袱”重焕生机的“资本盛宴”中,工人阶层却不能入席,“企业主人翁”便成为一个画饼。

2005年,中国曾掀起规模极大的国有资产流失大讨论,国资流失也成为官商腐败的同义词。但事实上,公众之所以如此反对,不仅在于国资的流失,还在于国有资产的分配不公。因为国有资产的“贱卖”从表面上看,社会财富没有损失,只是改变了其在社会中的分配,但这种分配明显偏向了相关利益主体中的强势群体,弱势群体则被边缘化,甚至连其原有的利益也遭到侵蚀,这自然会引发利益受损群体的强烈不满。(香港中评网)

2、通钢事件血的代价 工人须有代言人话语权

当然,不能因为重组中的纠纷,就放弃中国国企市场化进程,更不可漠视工人们的正当利益诉求。在通钢事件中,以及类似国有企业重组案中,工人作为一个利益集团,应该有自己的代言人,应该有法律保障的话语权。只有建立了正常的渠道,才能调解利害关系,化解可能的冲突。(马来西亚《南洋商报》)

长久以来,国有企业往往没有尊重职工的习惯,企业如何发展、怎么折腾,都是官员领导的事,谁来当一把手,更是上面说了算;许多企业本身空空的,领导却是腰包鼓鼓;下岗失业的是普通职工,自大自肥的是国家干部。而国有企业,原本都是把职工看作是“主人翁”的。国有企业的被兼并、被重组,不像资本家的企业那样可以无视职工的意见。(湖北荆楚网)

但遗憾的是,当下一些地方职工利益受损,寻求解决的渠道往往不畅,问题很难及时解决。一些群众只好将希望寄托在将事情闹大上,这正是暴力思维产生的深刻根源。频频上演的“闹大维权”,令人感到悲哀。它折射出合法维权通道的淤塞,以及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冷漠。在一次次反映问题石沉大海,一趟趟上访举报无功而返的背后,民怨在一点点地积累,最终在某个时段集中爆发出来。而这些“闹大维权”的先例,又在传递一种极其错误和危险的信号,驱使更多的人采取极端和过激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山东《半岛都市报》)

3、极端维权接连发生 利益分配改革迫在眉睫

近年来,中国社会屡屡发生极端维权事件,从跳楼讨薪到开胸验肺,从多地接连爆发的群体事件到群殴致死事件……在这些或无奈、或悲哀、或尖锐的事件乃至冲突的背后,折射出中国社会在收入分配差异巨大、权力与利益分配不均的现实中,不同利益群体的冲突日益加重,一些长期积压的问题正在暴露出来,社会矛盾有激化之虞。

随着中国改革正步入“深水区”,社会形态也随之改变,发展方式也到了一个需要调整的阶段。这些屡屡发生的矛盾冲突凸显出北京当局着眼于调整社会利益分配格局的改革具有了现实的紧迫性,而广大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其地位是否得到提升,更是检验改革成败的试金石。(美国《侨报》)

应当看到,通钢事件这种国企与民企合作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其他许多群体性事件一样,都是大众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维护的结果,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反思。无论国企改制也罢,企业重组也罢,如果总是以牺牲多数人利益为代价,群体性事件将难以避免,殴死总经理的悲剧将难以避免。(北京中国青年网)

还原陈国君之死:一场失败的国企改制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叶文添

民企总经理被围殴致死。陈国君之死只是一个国企改革过程中极端典型的案例,吉林、通钢、建龙中没有赢家。

7月26日的晚上,通化这个北方的边陲小城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大雾,在浓厚的雾气中,带有“通钢”字样的广告牌在路边若隐弱现,在深夜冷清的街头格外耀眼。

而在两天前,同样的夜晚,整个城市却陷入了不眠之夜。这一天从早上开始,数以万计的抗议建龙重组的工人聚集到通化钢铁公司门前,这一度造成了通钢所在的二道江区交通堵塞。

面对着官方模棱两可的答复,示威的人群开始狂热起来,悲剧终于在当晚18时发生,丧失理性的工人将建龙的代表、公司总经理陈国君围殴致死,死状惨烈,而后吉林国资委紧急下达文件取消了建龙参与通钢重组,事件才得以平息,但“7.24”事件却给这个拥有半个世纪历史的老钢铁公司留下了浓重的阴影。

陈国君之死,只是建龙与通钢合作四年来矛盾不断激化、爆发的一个缩影。

而在这起震惊全国的因国企改制而遭遇的群体性事件背后,建龙与通钢这两个夕日曾经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究竟又有着怎样的恩怨情仇?

“7.24”前夜

“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让你们全部下岗。”7月24日,晚上6时许,当愤怒的工人将躲藏在通钢股份公司某间办公室铁柜中的陈国君拉出来时,他衣服已被撕烂、头发蓬乱,双目紧张而无神。

据现场的多位目击者对记者称,他们均听到了陈的这句话,在面对着愤怒已失去控制的工人,他说出了这句看上去多少有些气急败坏的“气话”,而这竟成为他的最后遗言,片刻之后,陈国君命丧工人们的拳头之下。

一位经历现场的工人说,陈国君在工人们将办公室的防盗门拆开进入之前,还在不断的用手机与外界联系呼救,一个消防云梯已然架到陈所在的窗前,但云梯很快被楼下数一万计的工人围住,武警被人群所隔开,陈望着云梯脸上露出绝望的神情,在工人破门而入的一瞬间,他说错了一句话,而此也最终也让他命丧黄泉。

“后来想想,他如果好好说话,不说下岗什么之类,估计就没事,一说下岗大家都急红了眼。”一位参与此事件的通钢工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7月27日,记者来到现场,发现一切早已回归平静,办公大楼门前的广场,下了班的工人下棋、打牌,平静的如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般。一位老者给记者指出了陈国君生前曾经住过居室,那是在广场一则的一座近20层的高楼,陈生前的居所就在17楼,据工人们说,这是陈来公司工作期间的落角之地,平日里大多时间,他还是居于长春。

记者来到17楼,发现大门禁闭,门把手上不知被谁别上了一只小白花,随风而动。

陈国军之死的直接导火索,是前一日从长春通钢集团总部传来建龙二次入主通钢,并持有通钢集团65%股份的消息,这天上午,吉林省国资委部分领导、建龙集团部分高管到通化钢铁为此召开重组大会。

此前,建龙集团曾于2005年入股通钢,后因经营不善于今年年初退出。

而据一位与会者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这个重组大会现场气氛异常,多数管理层强烈反对曾经退出的建龙重新入主,并且取得控股地位,在7月23日,这个由省国资委领导、建龙领导出席的会议上,通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凤成和三位副总经理宣布辞职以示不满,而实质上,当日约见的通钢集团管理层约有7人,4人辞职后,只剩下三人。

而据一位与安凤成关系密切的人士对记者透露,为了建龙重新入主的事情,省国资委曾经在7月份与安进行过了三次对话,让他接受这个事情,但安表现颇为不配合,他个人很反对建龙的再次进入。“而这也让国资委大为火光,即便安不主动辞职,他的位置也要被更听话的人代替。”

而在安凤成等人集体辞职后,并没有动摇省国资委继续希望建龙入主的意愿,曾经在建龙退出之前担任集团董事、副总经理的陈国君被宣布任命为通钢集团旗下的股份公司的总经理,如此,陈也被推向了这场风波的前台,乃至最后成为牺牲品。

随后建龙即将重新入主、管理层辞职的消息开始从会场向外扩散,越来越多的工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在7月24日上午8时左右,在通化钢铁办公大楼下已经有3000多名工人聚集,据一位目击者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起先工人们还保持理智,在队伍的最前排是多数在70岁以上的退休工人,示威人群高举“建龙滚出通钢”的标语。

但随着工人的逐渐加入,场面开始失控,人数一度达到上万人,9时左右,示威人群开始向冶金区进发,工人们对1、2、3号高炉铁路运输线进行封堵,随后这三个高炉先后停产;而后示威人群继续推进工厂深处,至使4、5、6号高炉先后修风停产,至下午,7号高炉停产,至此,通化钢铁整体停产。

看着事态进一步扩大,建龙集团部分高管悉数到场调解,7月24日上午11时左右,陈国君来到位于通化二道江区的通钢机械厂、炼铁厂视察,并与工厂的管理层进行对话,随后来到焦化厂,而他的行踪很快被被游行的工人的所得知,之后大批工人包围了陈所藏身的焦化厂办公大楼。

据一位通钢已经辞职的管理层告诉记者,陈国君在建龙退出之前,就主要抓通钢股份公司的生产,一系列的裁员、减薪,陈均是当时的执行者,工人也因此与其矛盾颇深,把这些帐都记在了陈的身上。

上述人士列举出7。24事件之前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陈国君与工人的矛盾已到了不可缓和的地步,“在食堂开饭以前,就座的工人都要先齐声高喊,“陈国君滚出通钢”、“陈国君XX”等,久而久之竟成为一种饭前的潜规则。”

而据说上述知情者说,陈也不是一无所知,不过他很不屑这种叫骂,也不把它当回事,与工人之间的对立日益严重。“陈也不是一无所知,不过他很不屑这种叫骂,也不把它当回事,他曾对属下私下表示,‘他们除了骂街,难不成还能把我搞死’?” 没想到这后来竟一语成谶。

难解的恩怨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这起悲剧性的事件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老牌国企改制过程与引进民企资本过程中产生的激烈冲突与不适。

据一位熟悉陈国君的人士说,现年40岁左右他是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的心腹,俩人相识多年,是发小,而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吉林省工商局查的工商资料显示,陈国君现年40岁,家住河北遵化市遵化镇2987号,而建龙集团控制者张志祥,也是遵化市遵化镇人士,住所地址是1211号,两人相距颇近。

“从一定意义上说,陈国君是张志祥坚定的追随者和政策的执行者,实际上,他没有多大的权利,只是一个传声筒。”上述人士对记者说,他透露,张志祥极其信任同乡陈国君,每次来吉林总是要与陈密谈很久,一位通钢的前任管理层如此评价陈国君,“业务能力一般,但性格倔强,对建龙忠心耿耿。”

而在建龙入主之后,陈国君把诸多的建龙系的人安排在了通钢的各个重要部门,原先的管理层被清洗出局,导致人心涣散,而此也是后来矛盾进一步激化的一个因素。

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建龙与通钢两个在体制上与习性上截然不同的企业,在当地政府的极力撮合下走到一起,也注定了他们而今黯然双输的命运。

时光追溯到2005年12月30日,这一天建龙集团宣布正式收购原通钢集团部分股权,由此组建了吉林省省属最大企业新通钢集团,注册资本38.81亿元。在新组建的通钢集团中,吉林省国资委持有46.64%的股权,华融资产经营公司持有14.6%的股权,建龙持有36.19%的股权,通钢集团管理层持有 2.57%的股权,实现了国有、民营、金融机构共同出资的多元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

“实际上,在引进建龙之前,首钢、鞍钢也对通钢表示出浓厚兴趣,而且,同是国企背景的这两个企业也比建龙更适合重组通钢,但不知什么原因,这两家钢铁公司提出的方案都被当时的省国资委拒绝了,国资委更看好民企出身的建龙。”一位已经离职的通钢管理层人士对记者回忆说。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建龙实际控制者张志祥在业内人脉极深,与地方政府领导相熟,在出手通钢之前,他已经先后控股了新抚钢、明城钢铁等东北多处老钢铁厂。

不过,这桩在吉林省国资委亲自牵手之下的姻缘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重重危机。

一位已经离职的通钢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在成立之初的双方的评估环节就存在问题,有贱卖的嫌疑。“通化钢铁是按照帐面资产评估的,这样就会造成通钢资产被‘低估’,而且评估的公司也在北京,是建龙找的,个中关系耐人寻味。”

据记者了解,负责此次评估的是北京六合正旭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在记者获得的2005年9月30日的“通化钢铁资产评估报告书”中显示,通钢总资产为38亿,负债为10个亿左右,而其中生产设备仅价值900万,而无形资产与土地使用权价值均为0。

“几个高炉加起来也不止900万,实际上这种按照帐面上的评估是不科学的,现在已经很少使用,比如有几个高炉就在评估中,在考虑折旧的情况下被估值为了0,而且这些高炉我们几乎每年都会大修和更换大批零件,尽管使用年代久远,但由于维护和更新,依然让它保持了7、8成新的样子,而在评估中,它却没有任何价值,这实在让人想不通。”上述离职人员告诉记者。

而在通钢贱卖悬疑尚未水落石出之时,有知情者表示,建龙当初承诺的资金也从未到位。

根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得的“通钢集团公司整体重组方案”显示,国资委将以资产形式入股,金额为18。1亿;华融公司出资为5。67亿;而建龙集团将出资14。04亿元;管理层出资1亿,但据知情者介绍,其中建龙集团的资金在2005年入主之后,一直没有到位。

一位曾参与审计工作的通钢人士对记者透露,建龙集团在进入之后,仅拿出了一笔6亿多的资金,而且这笔资金还是在入住之后分给建龙集团的利润。

对此,记者分别赶到位于通化市的通钢股份公司和长春市的通钢集团进行采访,均被拒绝,一位集团办公室的人员对记者明确表示,“这个时候不可能接受记者采访,对所有的问题都不能回答。”

但随后记者查得工商资料得知,“6亿元”之说并非空穴来风,在工商资料中,没有建龙资金进入的数据,而在一份资料上显示,在2006年,通钢的净利润为3。65亿,可向股东分配的利润为6。34亿,“但为支持公司发展,不向股东分配。”

一位离职人员对记者表示,曾把上述问题做检举信写给相关部门,但如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反馈。而就在资产评估中是否存在贱卖、建龙注资不到位的种种争议之下,通钢的日子也开始走下坡路。

据记者了解,通钢在与建龙合作的三个月后,其负债就由原先的10个亿变成了20个亿,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到了2007年情况进一步恶化,根据记者查得的通钢的工商局年检显示,通钢在2007年的资产为267亿,但其负债已经达到惊人的186亿。

与此同时,工人收入开始锐减,一位一线工人对记者说,此前他的收入是2500元每个月,但在建龙入主后,在效益并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工资越来越低,最后降到了千元左右,而在2008年9月的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工厂亏损大约在当月就有 30多亿元,平均每天都在上千万,更多的工人开始放假,放假期间的工资只有300元。

“而在此期间,陈国君还从上海招了一批工人过来,薪水比本地工人高,这激怒当地工人,而后,陈还说,要把在吉林扩建导致的失地农民也招到通钢来,而后遭到当地工人的反对和游行才得以作罢。”一位工人说。

而在建龙入主通钢的几年间,通钢工人由36000多人锐减到了如今的12000人,下岗裁员、减薪风潮开始席卷整个通钢,矛盾开始激化,一位工人说,“从2006年开始,下岗工人去北京上访,小范围的游行就时常发生。”

建龙“进出”的秘密

2005年入股通钢,2009年年初宣布退出,而7月中旬又准备进入,并大规模控股,建龙在进进出出之间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云深不知处,答案就在这进出之间。

建龙在2009年年初的突然退出令业内人士颇为以外。在今年3月,建龙集团对外高调的宣布退出通钢集团,而根据退出的约定,建龙将获得吉林精品钢基地和通钢原有的矿山所有权。

“实际上,在建龙退出之前,通钢剩下的优质资产就是吉林精品钢基地与矿山资源了,这次退出,建龙将这些据为己有。”上述离职的通钢管理层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在双方合作的4年中,建龙将所有的资源都倾向了吉林的基地。

《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相关渠道获得的“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股东大会决议”显示,按照《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无年规划纲要》,为了实现集团1000万吨钢的目标,公司将建设规模年产钢300万吨的吉林钢铁公司,产品定位为热轧基板、耐候钢、管线钢等为主,建设投资为65亿到70亿元,估计年可创造13多亿的效益。

而据记者多方了解,此基地建设在吉林市龙潭区金珠乡,占地面积在500公顷以上,在2008年5月中旬开始启动,预计在今年9月完成一期150万吨钢铁的规模,但这个项目由于资金短缺目前已经停工,但目前已经建成大半,投入资金数十亿元。

“实际上,这个也是先上项目后再报审批的工程,虽然在吉林省通过了,但目前在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还没有通过,而且距离松花江只有5。6公里,也曾遭到过俄罗斯方面的投诉,主要是担心污染环境。”一位参与此工地建设的通钢人士告诉记者。

而据记者了解,吉林钢铁公司项目的投资也是造成通钢负债上百亿的原因之一。

据上述离职的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此项目的资金曾一度十分紧张,在花完了大部分流动资金之后,剩下的资金投入主要来自于通钢供应商的货款。

“自从去年5月启动了这个项目之后,原材料等供应商的货款是一拖再拖,而供应商又怕失去通钢这样的大客户一直是敢怒不敢言,最近给供应商发钱也是春节之前的事情了,供应商们度日艰难。”上述人士说。

但这些来自供应商的货款与银行的贷款等还是在短期内迅速的花完了,“预算是这个项目70个亿,但实际上,最后至少要花上百亿,在目前这样的经济环境之下,资金跟不上暂时停产是必然的。”

“吉林精钢基地的重要性就在于,这是通钢一个产品升级的机会,目前通钢生产的都是宝钢、首钢等大公司不屑生产的利润和附加值较低的建筑用钢,而这个基地则是完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300万吨的高附加值产品远比通钢目前600万吨的粗钢利润要高的多。”一位了解内情的通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目前贷款和资金很快就会下来,而审批也即将通过,基地很快将重新启动,建好后又会成为建龙的吸金器。”上述人士说。

而就这样一个有着无限发展前途的项目,在今年3月退出之时,被当地政府划给了建龙,而另外划给建龙的矿山资源也是稀缺资源。此前,通钢的核心优势就是拥有自有矿山,如此以来,生产成本原比其他钢铁公司低,即便后来产能扩大,需要进口铁矿石,但自有矿山仍然可以弥补很大的亏空。

“矿山资源是通钢的‘后路’,而吉林精钢基地则是通钢的‘前途’,建龙一下子就让通钢陷于进退两难之间,而实际上,建龙的退出也只是暂时的假退出,有的媒体上说是因为效益差退了,后来效益好,又进来了,完全是无稽之谈,进退之间,实际上是建龙资本运作的手法。”上述离职的管理人士对记者说。

该人士提醒记者,在7月,建龙准备再次入主,与吉林省国资委达成新意向是:建龙集团以10亿元现金和其持有的通钢矿业公司股权,向通钢集团增资控股,持股66%,“矿业公司本来就是通钢的,建龙实际上只花了10亿就把股权从36%增加到了66%,相当的便宜。”

不过,建龙当时退出还有个不为外界所知、极为隐秘的事情就是,建龙在控制通钢之时,曾经从海外进口铁精粉,并造成巨亏。一位了解此事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在去年铁矿石价格最高点,建龙曾让通钢向澳大利亚进口了大量的铁精粉,当时订购价格是1600元/吨,而船还没到岸,该铁精粉的市价就跌了一半,“由此导致通钢亏损将近10个亿。”

“建龙退出之后,再重新进来,这10个亿的亏损就可以作为负债处理,与它无关了,这是很高明的一步棋。”上述人士说。

“而在建龙的进进出出之间,不仅获得了利益的最大化,而且每次都有地方政府在极力支持,这不是个正常的现象。”上述人士对记者分析,他表示中央相关部门应该查清这一事件中可能涉及的“腐败问题”。

而在经历了种种风波之后的通钢将何去何从?据通钢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如今的情形之下,独立发展仍然是暂时的策略,通钢要产业升级和进一步发展,引入新的东家是必然的,据该人士透露,新的东家将很可能是来自同一地域的鞍山钢铁公司,而这也符合我国钢铁业重组的政策。

“今年5月前后,来自鞍钢的领导就集体低调而神秘的考察了通钢,并做了详细的调查,不过因为当地国资委还是主推建龙而作罢,而今很可能旧事重提。”上述人士说。

民营资本进入通钢结果 官民看法迥异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立三 吉林通化、长春报道

“以前10个人干的活,后来就六七个人干,赚的还和以前差不多,建龙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在吉林通化钢铁公司上班的李师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08年冬天,通钢人迎来了最严酷的寒冬,七座高炉全部停产。在此期间,普通工人每月领取300元生活费。这样的严冬在通钢人的记忆里挥之不去。通钢占据的二道江区,约12000名一线职工、近3万人的职工队伍,嗷嗷待哺。

3年前,通钢人满怀信心迎来的建龙集团,却在严冬时节离席。至于建龙缘何离开,众说纷纭。2009年3月末,通钢集团宣布与建龙集团实行股权分立。“逃跑”的建龙让通钢人失去信心。一位内部人士向本刊记者提供的消息表明:建龙退出后,通钢对3月份经营情况进行评估,只亏损了5000万左右,而3 月份报亏是2.7亿,“通钢与建龙股权分立后,通钢负债高达80%。”

为什么又是建龙

建龙撤退后,有声音指责其利用通钢冷轧钢项目抵押贷款扩建吉林新区。本刊记者获得一份未经证实的股权分立方案为,建龙对吉林新区拥有产权,对通钢的矿业集团控股20%;而通钢对通化钢铁拥有产权,对吉林新区持少数股份。

第一次的牵手并不尽如人意,建龙缘何卷土重来?

7月27日的吉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省国资委发言人王喜东称,建龙集团增资并控股通钢集团的方案,既有利于化解通钢集团当前经营困难,又有利于通钢集团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实现省政府确定的千万吨钢的发展目标,符合通钢集团稳定发展和全体职工利益的要求。

4年前的牵手,虽然也经历了重重阻力,但却被业内认为是一个钢铁业资源重组的经典之作。“新通钢”注册资本3 8.83亿,其中吉林省国资委持股46.64%,建龙钢铁持股36.19%,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持股14.6%,通钢集团管理层持有2.57%的股权。

当时就有声音指出,这样的持股比例,因华融资产是转偿债务产生股份,如果建龙出资收购华融14.6%的股份,建龙将成为通钢第一大股东。

这一预言正在渐变为现实。本刊记者了解到,7月22日上午,吉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做出通钢集团增资扩股的决定。

股权调整方案为:建龙集团子公司以10亿元现金和其持有的通钢矿业公司股权,向通钢集团增资控股。重组后的通钢,建龙持股65%,吉林省国资委直接持有通钢集团的股权变更为34%,其余小股东的股份被稀释成1%。

建龙集团的承诺是:保证努力做到年内不亏损,保持年产800万吨以上生产规模;确保通钢股份在2010年形成 1000万吨生产规模;通钢集团注册地、纳税地保持永久不变;通钢集团现有班子全部留用,员工不裁员、不减薪。

谁的通钢

在省会长春做出的重大决策,被迅速传输到600里外的通化。愤懑的气氛已经在部分职工中酝酿,他们认为,建龙自3月份股权分立之后,在短短3个月后又能重新参与增资扩股、卷土重来,是对通钢的二次“蹂躏”。一位长期反映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老职工,拍着桌子,一字一顿地问本刊记者:“通钢究竟是谁的?”

至23日,吉林省国资委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正式到通钢宣布建龙增资扩股的消息时,流言已充斥整个厂区。流言主要针对中层干部调整和裁员,一些人认为重组后“必将洗牌”,建龙已经准备好替换通钢干部,更有甚者说建龙将会从外地带来200名左右的后备干部。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人执拗地认为,建龙作为民企,掌权后必将对通钢进行彻底整顿。一些附着在通钢上游和下游的产业,也感觉到了严重的危机。

通钢的一位领导感慨地向本刊记者说:“通钢周边有多少是围绕通钢活着的,通化市的百万、千万富翁有多少是通钢养着,建龙为了利益最大化,对通钢的原燃料等必将强化控制,这些人将无利可图,而以前这种钱就是白捡。”

23日9时许,工作组进入通钢冶金区,分别召开通钢股份中层以上干部和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班子成员、在岗职工代表和内部退养人员座谈会,传达省政府决定精神。

据了解,当时约有60多位退休员工欲进入办公大楼,被保卫处封锁,但部分人从后楼到达会场,听到了会议的相关内容。

目击者称,会议结束后,省国资委领导、通化市领导、建龙集团相关人员准备离开时,一位妇女情绪激动,用身体挡在领导的小车前,引来现场在职员工鼓掌起哄。后经现场协调,领导们乘车离去。

当晚,一些政策性宣传材料,宣讲省政府重大决定意义的材料印发。此时,厂家属区发现大量小字报:召集群众第二天早8:00到广场聚集。

那个不断升温的上午

7月24日早上8时35分,通钢在公司后五楼召开干部大会,处级和部分科级干部参加,宣布建龙与通钢重组及干部任命等事宜,并宣布新通钢董事长由张志祥担任,总经理由李明东担任,党委书记由崔杰担任,通化钢铁总经理由陈国君担任。

此时,通化钢铁办公楼前及广场上聚集人员达400人,周边尚有数百人围观。以退养、退休人员为主体,他们冲进办公楼院内,开始呼喊“建龙滚出去”的口号。后院外有人打出“建龙侵害国有资产,从通钢滚出去”的横幅,聚集人员开始通过厂区1号门涌向生产区。

工作组成员、吉林省国资委副主任王喜东就现场情况向省应急办进行了口头紧急汇报,并安排工作组人员到现场疏导、劝解。

工作组还安排了通钢领导人员分头接访,劝返聚集人员,要求观望人员离开现场。工作组协调通化市政府、通化市公安局安排警力抓紧对重点设施、部位进行布控,防止聚集人员冲击生产线和生产岗位。

9时30分,派到现场的工作组人员传回“铁路运输线被堵,铁水运不出去,将导致1号、2号、3号高炉休风,进而会导致二炼分厂停产”的消息。

10时01分,被派往现场做工作的通化市政府领导的随行人员遭到驱打,工作无法开展。

10时05分,工作组对铁路线采取隔离措施未见效,风机已休风,2号高炉停产。

10时24分,工作组派到现场部分人员回到通钢宾馆。通化市政法委书记齐晓光建议,要求通钢集团发挥自身党组织作用,宣传并劝返群众。

10时30分,另一批工作组人员回到通钢宾馆,汇报现场情况。吉林省国资委主任李来华向公安机关表明,在有人身攻击的情况下,企业工作人员已不敢出头做工作,建龙集团与国资委工作组人员的人身安全已经受到威胁。

11时05分,现场劝解已无法奏效,1至6号炉也已休风停炉,7号炉也有停产之虞。

11时30分,现场传来部分人员又向7号高炉及焦化厂聚集的信息,负责焦化厂维稳工作的建龙集团派驻人员陈国君遭到围攻。一些人对他进行了第一次殴打,陈国君躲进焦化厂旧办公楼二楼化验室。

陈国君大喊救命

现场的一位目击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上午9时大约有3000人,到晚上7时则有1万人左右。这种规模是空前的,通化没有过,吉林没有过,国内也应该不多。”

一个细节是,中午炼铁厂食堂面向所有人免费开餐,而且提供饮水。

及至下午,厂区五个门已被聚众人员封堵。不等企图说服聚众者离去的各级领导开口,聚众人员的谩骂与围攻就会呼啸而来。

此时,建龙集团人员收到陈国君电话求助,表示已经被打,情况十分危急,现已经隐藏起来,要求尽快营救。

参与维护秩序的一位警察向本刊记者描述:“根本进不去,往前一走就是砖头和钢块,砸到盾牌上砰砰响。”

“当时谁来也没用,工人都红眼了。”一位目击者说,外围的聚众者与警察对峙,有警方车辆被掀翻,里面的聚众者则在寻找陈国君。

下午3点多,聚众人员发现陈国君躲藏在焦化厂旧办公楼,愤怒湮没了理性,旧办公楼遭到了洗劫。这座破旧的二层楼房,大部分窗子上的玻璃都被石块击破,聚众者费力地卸下暖气片,撞开一楼至二楼楼梯间的防盗门进入二楼,逐个房间搜查,在二楼带有防盗门的房间里搜出陈国君,并再次进行殴打。

本刊记者采访到的一位现场目击者称:“大家撕扯着,把他往楼下弄,他嘴硬,大家你一拳我一脚的,陈国君被打得口鼻流血、胳膊折了、头都大了。”

另一位目击者则称,在5点左右他看到了躺在一楼走廊入门处的陈国君,大家排队过来看,还有人向躺在地下重伤的陈国君吐口水说,“你一天赚的比我一年赚的还多。”这位目击者还称,当时陈气息尚存,肚子一起一伏的。他听说,之前陈在走廊里大喊救命,喊了很长时间,可没人理,这时2号门那面有很多警察,但就是进不来。

现场的防暴警察在接到命令后,多次试图冲过聚众人群,强行救人未果。

7月27日,本刊记者进入厂区内的事发现场,在厂区采访到的几位职工都表示,当时自己没在现场。一位憨直的东北汉子笑称:“都出了人命了,谁还敢说在现场。”厂区内机器轰鸣,生产秩序井然,如果不是那栋曾经被暴力袭击过的二楼痕迹犹在,绝难想象7月24日群情激愤的失控场面。

焦化厂旧办公楼现场还没有清理,楼内一片狼藉,玻璃大部分被敲碎,防盗门被撬得变了形,地上散落着几组暖气片。暴力事件受害者陈国君躺倒的地方,被沙土掩盖过的血泊群蝇泛起。

通钢鞭炮齐鸣

24日下午15时,吉林省国资委继续组织原通钢高层领导座谈,推进重组工作,遭到了参与座谈会者的一致反对。

15点30分,经过与省级领导请示沟通,决定暂缓执行与建龙集团的合作。

17时15分,吉林省国资委主任李来华在遭到聚集群众石块攻击的情况下,直接面对聚集人员,宣布终止建龙集团重组并控股通钢集团的决定。

然而,聚集群众对工作组的信任已降至冰点,这个口头宣讲没能缓释聚众者的情绪,也没能拯救处在危难之中的陈国君。18时10分,陈国君被打现场传出消息,他已经生命垂危。

19时56分,省国资委关于建龙集团不再入股通钢集团的通知正式文件传到,印刷后向群众发放,但聚集群众依然不同意医务人员对陈国君进行抢救。

23时,白山市警力到达,进行强攻。现场目击者称:“警察抢起已经死亡的陈国君,迅速从2号门撤退。”官方说法是,陈国君被解救后,送至通化市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当晚,当地电视台发布公告称根据广大职工愿望,经省政府研究决定,建龙将永不参与通钢重组,希望广大职工保持克制,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尽快撤离。

吉国资发直改[2009]105号《关于终止建龙集团增资扩股通钢集团的通知》称,经认真研究并报请省政府同意,决定终止建龙集团控股通钢集团的方案,不再实施。

至夜,通钢恢复生产,山城鞭炮齐鸣。

建龙走了,通钢的天就亮了?

关于目前的相关工作,本刊记者致电通钢集团,党群部副部长李承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现在集团领导都在忙着抓生产和维稳,没有精力搞股权清算。具体情况不太清楚。

本刊记者致电建龙集团位于北京总部的办公室,办公室人员表示领导不在。

据本刊记者了解,早在2005年通钢改制之时,职工已经完成了身份置换。一位女职工告诉本刊记者:“建龙走了,我们干劲高涨,我们不能把钢水捂那里啊,那是我们的饭碗。”

建龙黯然离去,对于官民双方都曾寄予厚望的民营资本,官方和民间的评价最终却截然相反。

民间评价是:2005年至今,通钢整体变了样,效益低下,发展缓慢,更主要的是员工人心涣散、干群关系紧张。

官方的评价认为,建龙集团是国内规模较大、具有较强实力的民营企业,第一次参与通钢集团重组以来的三年中,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通化钢厂的群体性事件,已过数天。一位干部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是不是建龙走了,通钢的天就亮了?不是。通钢以后的路肯定比以前还要难。”他以冷轧投资29.4亿的项目质疑领导的能力说,“30个亿投入,扔了4年,现在还没正式投产呢。”

本刊记者走访厂区时了解到,群体事件发生前,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且沟通不畅。虽然有关部门对重组进行了政策性的宣传,但效果并不明显,加之老国企的固有矛盾,导致职工对持股人的不满与不信任。吉林省国资委认为,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公司在各主要股东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股权调整。而职工则认为,谁是大股东,则关系到给谁打工的问题。

本刊记者了解到,通化钢铁虽然有很多挂有“党群”牌子的办公室,但工会只有3名工作人员。知情者透漏,只是每年一次职代会,其他重大事项一概不知。

陈国君:为何而死

27日,陈国君的家人拿到了尸检报告:致死原因是颅骨骨折和颅内出血

《瞭望东方周刊》文|蒋文强

一个决定,一团怒火,一个人的性命,几乎在同一时间消散。

7月24日,国内著名民企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重组通钢时遭职工反对,刚上任两天的通钢总经理陈国君被员工围殴致死,通钢停产11小时。当晚,吉林省政府即宣布,建龙将永不参与通钢重组。

愤怒将陈国君推向了死亡,他也成了这起钢铁业重组悲剧的主角。

“陈国君”还是“陈国军”

有意思的是,对于死者的名字,竟然出现了不同的版本:陈国军和陈国君。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本刊记者在通化实地调查时候发现,在通钢焦化厂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上,主要负责人一栏明确写着:“陈国君” 。

然而,“陈国军”三个字却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国内各大媒体上。

死者名字弄错,可见事件爆发的突然,猝不及防使得应对者来不及仔细核实;另一方面也证明了陈国君在此之前并不被人所熟悉。

陈国君此前还做过些什么?

今年40岁的陈国君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下属的遵化市一个普通家庭。现有一双龙凤胎儿女。

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遵化市钢铁厂。“陈国君年轻有为,26岁就担任了遵化市钢铁厂二轧厂的车间主任。”一位曾经与陈国君在遵化钢铁厂共过事的遵化本地人说。

1998年,不到30岁的陈国君,就已经成为遵化市钢铁厂炼铁厂厂长。这一年,他与后来的老板、浙商张志祥结识。当时,张志祥成立了遵化建龙钢铁总厂,协议租赁遵化市钢铁厂。3年后,张的遵化建龙钢铁总厂买断遵化市钢铁厂,完成改制后更名为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陈国君被张志祥看中,进入建龙。

3年后,张志祥在吉林省吉林市成立吉林建龙,陈国君就任吉林建龙总经理。彼时,他曾大展身手,吸引外地企业到吉林建龙所在的磐石进行投资。

2005年9月,建龙集团参与重组通钢集团,陈国君随后进入通化钢铁。曾接触过他的业内人士这样描述:“平时话不多,比较内秀,属于实干型”;一位建龙管理人士表示,“陈对公司很忠诚,在钢材市场营销上有一手”。

那么,在7月24日那天,他是如何遭遇灭顶之灾的呢?

吉林省国资委:个别人制造谣言

针对陈国君遭群殴致死事件,在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7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吉林省国资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喜东称,此事系个别非在岗人员发起并鼓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员聚集所致,并肯定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对通钢集团增资扩股符合国家法律规定。

王喜东的说法是,7月24日,企业个别内退人员及退休人员有抵触情绪,制造谣言,利用一些人员,特别是非在岗人员“国有情结”较深,对通钢集团现状与长远发展、特别是即将实行大型化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所面临困难不了解的情况,激化企业原有矛盾。有些人挑拨、煽动群众不满情绪,将矛盾集中在建龙集团派驻通化钢铁股份公司总经理陈国君身上。

目前,陈国君的死亡原因正在调查中。

“通钢人真的愤怒了”

然而,陈国君为何会被打死,坊间却有着不同的说法。

一位自称是“通钢子弟”的网友说:“7月23日,各单位骨干开晨会,居然从各位厂长的口中听到了如下令人震惊的消息:‘建龙集团控股通钢!65%!!’之前,建龙集团主席陈国君曾放出过许多狠话:‘我要在三年之内让通钢姓陈! ’‘等我上台,所有通钢原来的人一个不留,全滚蛋!’这次,通钢人真的愤怒了!”

“7月24日下午,部分建龙高层开始出现在厂区,在劝阻队伍时大多被暴打,到了傍晚,陈国君出现,色厉内荏地命令复工,愤怒的人群失去控制,陈国君被多人围殴,防暴警察以及救护车都被人群阻拦。到晚上9时左右,传出了陈国君死亡的消息,整个二道江区开始了密集的鞭炮燃放,厂区里,工人,警察,群众,上万人挤在一起,场面并没有继续混乱,人群开始陆续撤退。”

另有网友说:陈总的死只是事件的一个牺牲品,不是通钢人要他死,是多少不作为的人看着他死。建龙什么都没为通钢做,怎么摇身一变成大股东了?通钢不是赚钱的机器,是广大工人群众的家,想敛财,敛到把主人都赶出家门??陈国君不是被打死的,是激怒了太多的人,被一人一小脚踩死的。

27日,陈国君的家人拿到了尸检报告:致死原因是颅骨骨折和颅内出血。

在通钢事件中比陈国军死得更惨的是什么?

作者:司马平邦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说实话,陈国军死得可怜。

而且,他没必要死。

但他必然――得死。

《中国经营报》记者叶文添经过亲赴通化钢铁集团采访得出的结论是:陈国军之死,是个必然。

冷冰冰,惨兮兮。

一位已经从通钢辞职的管理层人士告诉叶文添,陈国君在建龙集团第一次退出重组之前,就主要抓通钢股份公司的生产,建龙进入通钢之后产生的一系列裁员、减薪,陈均是当时的具体执行者,工人也因此与其矛盾颇深,把账都记在了陈的身上。在建龙2005年入股通化钢铁之后,陈国君先后把诸多的建龙系人士安排在了通钢的各个重要部门,原先的管理层大多被清洗出局,这也成为后来矛盾激化的一个因素。上述人士对记者回忆了一个细节。“在食堂开饭以前,就座的工人都要先齐声高喊“陈国君滚出通钢”、“陈国君××”等,久而久之,这种举动竟成为饭前的一个固定流程。”该人士说,这足以见得陈国君与工人们矛盾已深。

“陈也不是一无所知,不过他很不屑这种叫骂,也不把它当回事,他曾对属下私下表示,‘他们除了骂街,难不成还能把我搞死’?”

7月23日,被任命为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国君,在重返通化的一天后,一语成谶。

在2005年到2008年建国集团第一次入股通钢集团时,陈国军曾担任过通钢集团董事、副总经理――也就是说,这次,当建龙集团第二次以65%控股通钢之后,陈国军的职务也从副总经理一跃而成总经理――也就是说,陈国军为这个升高半级的职务而“殉职”。

一位熟悉陈国君的人告诉《中国经营报》,陈是河北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的心腹,俩人相识多年,且发小,陈国君现年40岁,家住河北遵化市遵化镇2987号,而张志祥同样是河北遵化市遵化镇人,住所地址为1211号――非只如此,陈国君是张志祥坚定的追随者和政策的执行者,而张志祥又极其信任同乡陈国君,每次来吉林,总是要与陈密谈很久。一位通钢集团的前任管理层这样评价陈国君:“业务能力一般,但性格倔强,对建龙忠心耿耿。”

陈国军的业务能力是不是一般,从他与工人们相处的方式上或可略见,他离开人世之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让你们全部下岗。”而裁员、减薪是建龙集团入主通钢集团之后的战略规划,陈国军只能选择执行――关键是他又是一个如此执着一念忠心耿耿的男人――这些品德若用在正地方,或者可以做成大事,成就善行,但不小心,都被陈国军用在代替和代表私营企业建龙集团收拾和整治国营企业通钢集团职工上,他对张志祥忠心耿耿,必然要把自己在群众中搞得民怨沸腾。

我忽然想起毛主席的在《为人民服务》里讲的: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不好意思,这时候,这样的类比或者有点儿不严肃,于死去者不公,也不太道义,但从7·24陈国军之死后所曝光的细节中可以得出结论,这次他确实是为入主通钢集团的建龙集团而死,为了对其有知遇之恩的同乡老板张志祥而死,也可以说死于义。

对通钢集团的职工来说,他却又是不义。

但若我们不能证明司马迁和毛泽东关于死的意义的论断是错误的,就又将得出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结论,陈国军的死,不但如《中国经营报》说的死得必然,而且还轻于鸿毛。

改革。

改造原有的国有企业。

引进私有资本改革原有的国有企业。

是可以让原来的机制不灵堪堪要倒的国有企业活下去。

所以,对国企的资本再造,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符合中国社会进步的要求,这亦这二三十年来无数国有企业改制证明百试不爽的方式,是所谓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之一。

而陈国军正是为这样的“最大成果”献身的,而且据说让建龙再度入主通钢还是吉林省国资委大力促成的--据叶文添的文章,陈国君悲剧的直接导火索,是7月23日从长春通钢集团总部传来的建龙二次入驻通钢,并将持有通钢集团65%股份的消息。7月23日上午,吉林省国资委部分领导、建龙集团部分高管到通化钢铁为此召开重组大会。“23日那天的重组大会现场气氛特别不好,多数通化管理层人士强烈反对曾经退出的建龙重新入驻,并且取得控股地位。”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与会者说,当时,听到这个关乎通钢集团命运的决定后,通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凤成和3位副总经理当场宣布辞职以示不满而当日会上约见的通钢集团管理层为7人,4人辞职后只剩下3人。在此之前,吉林省国资委与安凤成进行过3次对话,让他接受这个事情,但安表现的颇为不配合,“他个人很反对建龙的再次进入,这也让国资委大为光火,即便安凤成不主动辞职,他的位置也要被更听话的人代替。”

但安凤成等高管的集体辞职的举动并没有动摇吉林省国资委坚持建龙入股的决定,而同时,曾经在建龙退出通钢之前担任过通钢集团董事、副总经理的陈国君被宣布任命为通钢集团旗下的通化钢铁股份公司的总经理,在他命丧的前一天。

通钢集团的大量职工在此之前已经因为陈国军坚决执行民营企业家的命令和维护民营老板的利益而被恨之入骨,职业接受不了陈国军。

而如安凤成等4人这样的通钢集团的高级管理者也接受不建龙集团和陈国军再度入主通钢。

本来表面上冠冕堂皇的以为了拯救国有企业即拯救在企所有员工为名义的建龙入主行动,遭到了通钢集团上上下下的反对――至此,谁还能说,建龙控股通钢还具有“改革”的合法性呢?

在吉林省国资委拉郎配一样的的操纵下,本是为拯救企业拯救员工的“改革”行为也直接站到了通钢所有员工的对立面,本来可以或者应该或者必须是这家国有企业及其员工利益代言人的位置上坐上了一位只对民营老板忠心耿耿的陈国军。

难道,这就是发生的通钢的改革吗?

另,已经被媒体称为“中国史上数额最大的经济犯罪案”的山西省沁水县巨量国有煤矿资源流失案件,从2003年开始,经过如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瞭望东方周刊》、《小康》杂志等媒体公开采访报道后,久无结论;最近,公开出版的《环境与生活》杂志2009年7月号再次曝出沁水县39名党员,其中许多担任过县一级的领导,联名在网上公开举报沁和集团老板吕中楼和沁水县现任县领导马刘勤、申会等人贪占国有煤矿资源,总值800多亿(另一种算法上千亿),大量前煤矿职工的利益长期受损--这么多国家级媒体轮番调查报道,这么多原企业职工多遭上访,这么多党员干部公开举报,沁和集团在当地及山西省构筑的保护壳可谓坚矣,是不是最终也要落得一个通钢7·24事件的一样结果,这个疖子才能出头呢?

所以,我总觉得,那一天,陈国军被殴致命并不是他个人也并不是通钢一个企业的事,在中国都相当有隐喻性,上天似乎在用这种残酷的方式在提醒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好自为之吧。

8月1日电清晨,在台湾高雄县澄清湖畔一棵大树上,66岁的民进党党员邱显钟“自挂东南枝”而死,警方在他身上找到一封遗书,邱在遗书中质疑马英九当局、蔡守训法官一直“违法”拘禁陈水扁,更对一些蓝营政治人物在政论节目中的论述深表不满,对最近颇为走红的国民党立委邱毅的言论更无法接受。死者家属向警方表示,邱平日对政治狂热,并患有胃病及腰痛约两年多。其家属与警方据此分析,邱男可能是不满时政加上疾病缠身而寻短。

在台湾还有为了政治信仰而死的人,虽然他是为了挺我们并不喜欢的民进党的政治主张和陈水扁而死。

但至少,邱显钟死得有“价值观”。

说实话,就是用邱显钟的死对照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也算不上是“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所以他的死虽然并不能重于泰山,但也不如陈国军一样死得“比鸿毛还轻”。

为什么生于河北而死于吉林的陈国军的死经此一比,就比生于台湾而死于台湾的邱显钟的死要轻,甚至要轻于鸿毛呢?

因为,在陈国军在7月24日被气愤的通钢职工殴死之前,我们那些曾经被引以为信条的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中所概括的“重于泰山”式的死亡价值观――“为人民利益而死”――早就死了。

而且肯定死得更惨。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908/97275.html

中国危机四伏:长了一身膘却染了一身病

作者:ygymzq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党啊,该醒醒了!   

忆当年,中国共产党很穷,一无所有,但精神财富却富冠环宇,用坚定信仰,英明的智慧,把一盘散沙的中国铸成坚不可催的磐石,穿着草鞋,勒紧裤带,站在中华民族最前列,领导中国人民向一切阻碍中华民族前进的中外势力冲锋陷阵,驱豺狼如摧枯拉朽,荡污秽如残云卷席,用无数胜利换来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地位。那时的党身上无膘,却生就一身铮铮铁骨,挺起钢铸的脊梁,撑起共和国大厦,向世界发出震天的狮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此刻中国人扬眉吐气。   

毛主席一再告诫全党,坚持社会主义是中国唯一出路,走资本主义道路是死路一条。但总有一些人认为中国穷是因为社会主义,外国富是因为资本主义,主张摸着石头过河引进资本主义试一试。这种主张在毛主席逝世后不久就付诸实现。中国人听党的话,坚定不移跟党走了30年。猛然发现站起来了的中国又趴下了,中国象长了一身膘却染了一身病的病人,内政矛盾盘根错节,危机四伏,外交四面树敌,险象环生,国家内政外交处处受人操控,没有国魂,没有国家意志,国不象国,表现出的败象如宋徽宗慈禧再世也会自叹不如。中国空前危险!国是民之房,国危民忧。百姓想救国但补天乏力,很希望党站出来力挽狂澜。令人遗憾的是党目前正处在一种似睡似醒的迷茫状态,置民心民意于不顾,偏听偏信几个“经济专家”的歪理邪说,漠视危机,认死理要深化改革开放。面对这种现状,百姓心里如汤煮却无可奈何。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斗胆向党疾呼:党啊,该醒醒了,中华民族需要你再现雄风。   

党啊,你明白吗?真正拥护你领导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他们是你唯一依靠的力,他们对你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你不脱离他们,团结一致共建自已美好国家。你想靠外国靠中外资本家强国靠得住吗?他们会听你的吗?他们不但向你要权要利还要你的命,你没发现你已经没有话语权吗?你所表达一切都代表他们根本利益。改革开放第一步是让你放弃信仰,放权让利,脱离民众,下一步政治改革就是要你下台。这个道理你难道不明白吗?   

党啊,你明白吗?美英法德日等国都是强烈民族自信的国家,他们强国无一不是在排除外国干预,自强自立强大起来的,他们对外开放是以侵占掠夺利用他国资源为目的的。而改革开放走的是民族自卑,自毁自强自立能力,靠出卖国家根本利益,一心靠外的路子,和外国强国的路背道而驰。是走不通的绝路。你没有发现你对改革中出现内政外交诸多矛盾束手无策吗?你真的认为深化改革就能把这些矛盾化解吗?   

党啊,你明白吗?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曾有过独领风骚傲视环球的辉煌。中国人的智商名列前茅,没有理由民族自卑啊。党为什么不多点民族自信,彻底丢掉靠一些亡我之心不死的国家强国的幻想,坚定不移地领导中华民族走自强自立的道路呢?   

党啊,你明白吗?毛泽东思想不能简单看成是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思想武器。而是一部融会贯通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巨著。毛泽东思想不但适合指导革命,而且适合几乎所有领域。它象《孙子兵法》一样永远不会过期。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把毛泽东思想捧为至宝,唯独中国名扬实弃,束之高搁。战略上改革开放和毛泽东思想格格不入且不论,战术上即处理实际问题谁听了毛泽东的话?毛泽东会叫工人下岗?会搞韬光养晦?毛泽东一生百战百胜,而改革开放是一路败北,坚持了毛泽东思想会出现这种情况?   

党啊,你明白吗?“经济专家”的理论是病党误国害民的卖国理论,出口就是卖国败家的谬论,何时见过他们出过创业兴家的良策,象中国这样的国家靠卖祖宗的产业不是长久之计,现在最好的肥肉让外国人选走了,剩下的都是骨头皮,这样无休止卖下去,五星红旗往那里插,子孙后代怎么过。难道中国人除了做洋奴别无选择?   

党啊,你明白吗?“市场经济是无形的手。”这话是错误的。市场完全是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操纵的一场游戏,所谓市场规则,不过是强国不流血侵略的把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人家玩得顺溜得很。我们的二万亿就是通过市场规则稀里糊涂跑到美国去了,这不等于穷人放富人的债吗?有违常理也有违本意。我们吃了亏,还不得不继续玩下去,至于这笔债怎么收回来,何时能收回来,是福还是祸,你心里有底吗?这是显性的,隐性的亏吃了多少,只有天知道,但肯定比这个数大得多。为什么明明吃了亏但中国人却总觉得占了便宜呢?这是因为中国现在颠覆了价值观,认为只有GDP值钱,其它都不值钱。为了这个GDP,可以置其它一切于不顾,国家资源可以贱卖,国家尊严,民族意识,国家主权,意识形态甚至包括党的信仰,党的事业,民心军心都成了交易的筹码。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说,中国就象是婊子,只要给钱,父母给的身体和自已尊严都可以卖。其“思想开放”程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违背常规。为了GDP这块糖,却毁了中国的房。其造成的后果是GDP上升,国家的内政外交一路走败,国不象国。世界上没人把中国当人看,国人对党失望。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经济没有错,但应当自已掌握主动权,有正确的价值观。盲目依赖市场经济,放弃主动权,颠覆价值观,拼命和国际接轨表面上看是把国家经济的主动权交给市场,实质上无形中把国家的前途命运交给了以美国为首的强国主宰,使中国人以奴为,心甘情地做外国人的殖民地。   

党啊,你明白吗?国营企业不该死啊?是自已弄死的啊?企业改革第一步把国营改成国有就注定国有企业必死的命运。国营和国有一字之差,但性质完全变了。国营象是由国家统一领导,有共同的利益,步调一致,一致对外的正规军,象是一块巨石,有强大的竞争力。把国营改成国有意味着把这支正规军变成为各自利益打混仗的军阀,也等同于说是把一块巨石变成一堆碎石,整体竞争力自然下降。第二步政企分开则等同于是把军阀变成土匪,把一堆碎石变成一盘散沙,毫无竞争力。第三步转换经营机机制实际上是为企业办后事埋葬国有企业。那些“经济专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搞好企业无招泛术,搞垮企业招招致命。正本清源地看问题,企业成败在于管理,要搞好国营企业,理应掌握先进管理文化,搞好经营管理。而企业改革招招都是以破坏经营管理为目标。国营企业死得冤啊?个人认为,我国国营企业原本具有很大软硬件优势,国营企业只要有五成的管理水平就可和私企扯平,有六七成水平就可取得竞争优势。尤其可怕的是在中国已形成市场经济国营企业搞不活的思维定势。彻底催垮了中国人自强自立的信心,强化了民族自卑,危害极大,应当深刻反思。   

党啊,你明白吗?你不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吗?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没有真本事不行。你现在是政治腐败,军事无为,外交屈辱,经济上有企业不会搞,有资源不会开发利用,有人才不会用,甚至于有钱都不知道怎么花,领着七千万人的大党向外国人要饭吃。我心里有气啊!我要以一个主人的身份骂你这个公仆几句,你不听毛主席的话,不依人民群众,偏听偏信几个“经济专家”的歪理邪说。正事干不好,整天跟着美国等一群狐朋狗友瞎混能有出息吗?现在你竟连水都不会搞了,自来水都要外国人搞。你知道吗?自来水是战略资源,万一人家要有意或造谣放毒?那不天下大乱吗?你这不是送脖子让人砍吗?这样下去中国还是中国人安身之地吗?   

党啊,你明白吗?你不应该怕美国呀。凭美国的实力,毁灭中国做得到,但你不记得毛泽东搞了两个弹弹,还有战略核潜艇,这几个好东西足可让他死了这个心。他要打中国量他也没有这个胆。他从海上来,我们的潜艇,反舰导弹,弹道导弹不是吃素的,他敢吗?他从陆地上来,就中阿边界那么点作战面,他不怕毛泽东的军队善用的穿插迂回的战术包他的饺子?美国有实力好战不假,但软的欺,硬的怕,有利就上,无利让,是纸老虎也是事实。他打中国胜算几乎为零,正常情况下不会动武。他搞威协大多是想在政治经济上占点便宜,你不买她的账她一点招都没有。古巴,委瑞利拉就在他身旁,针锋相对从不妥协,不是好好的。人家那么弱小都不怕,我们没有理由怕他呀。周边的争端都是我们软弱无为惹的祸。忍让只会助长态势恶化,谈判是自欺欺人,必须立足于打。打不能被动四面分兵出击,那会打成烂仗,把事情搞糟。应该主动集中兵力打重点——越南。只要这仗打得漂亮,南海可定,对日本,印度,台湾的政治军事态势大为改观,国威大增。而打其它任一个地方均不能起这种作用,甚至陷入僵局难以自拔。   

党啊,你明白吗?你在改革开放中被架空了,成了当代的汉献帝,四项基本原则一项都没坚持,唯一坚持的是维护外国及中外资本家的利益不动摇。党的领导名存实亡,地位岌岌可危。国家被改得千孔百疮,内政外交险象横生,几乎完全被他人操控,国不象国。用国家根本利益换来的一点GDP绝大部分为外国人及少数权贵巧取豪夺占有,绝大多数普通百姓生活无保障,有的甚至不如从前。于党于国不利,对绝大多数百姓不利的改革难道还要坚持吗?   

党啊,你明白吗?党是英明伟大的党。但党并不是一惯英明。你不英明,但不坏。你的主观愿望是想为国为民做好事,有很多事并不是个人愿为但大势所趋而又不得不为。责任不能简单由某个人来承担。我是坚持党的的领导的坚决拥护者。西方民主不过是钱作主,不是真正的民主。只有共产党曾实现过真正的民主。所谓议会制不就是国家大事商量着办。党如果摘下那副戴惯了的“党英明”神秘面纱,以常人的心态执政,坚持民主集中制,勇于面对现实,接受批评,改进错误,就能实现最大限度民主。民主集中制用得好,国家走向就不会出太大的偏差,国家就能健康发展强大。   

党啊,你明白吗?中国空前危险,但并没有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中国现存问题表面看很复杂,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发现,中国的问题其实非常简单。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由明奉实弃毛泽东思想,推行市场化私有化改革引起的。是中国存在的诸矛盾的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竖一杆旗——毛泽东思想大旗。立一根柱——修复国营集体经济,坚持走以公有制为主体立足于自强自立,利用{不是依赖}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在这个基础上,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利用毛泽东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制定一些较明智的政治策略。有序分步骤地逐步地解决其它诸矛盾,所有矛盾都是可以缓和化解。只要真正坚持毛泽东思想不动摇,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立足于自强自立不动摇,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其它政策明智一点,发展就快一点,其它政策出点偏差,发展就慢一点。大局走势不会改变。   

党啊,你该醒醒了!传说神仙一觉睡千年。你是凡人啊,睡了三十年也该醒了,中华民族需要你再展雄风,领导中华民族走向光明。   

党啊,请原谅我的冒昧唐突吧,我知道我说得太直白,做得太出格。也许是天生太愚钝,想不出更周全的办法来表达我的心声。不得已而为之。为党还是害党,为公还是为私,苍天可鉴!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908/97161.html

通钢血案反思:弱者利益诉求渠道缺乏

时寒冰/7月24日,吉林通钢集团通化钢铁股份公司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据报道,部分职工因不满企业重组而在通钢厂区内聚集,反对河北建龙集团对通钢集团进行增资扩股,一度造成工厂内7个高炉停产,建龙集团派驻通化钢铁股份公司总经理陈国军被殴打,不治身亡。

我注意到新闻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极少数人在通钢焦化厂宿舍逐室搜找到陈国军后,对其进行殴打,并继续煽动不明真相人员,对宿舍及抢救道路进行封堵,不准医护人员进入宿舍对其进行救治,阻止公安民警对其救援,并向劝说人员投掷砖头、瓦块。后经吉林省国资委、通化市政府主要领导向围堵群众宣布终止建龙集团增资扩股决定,让大家放出人质,退离现场后,大部分人员离去……”

假如,在此前,工人的权利就得到尊重,他们就有充分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渠道,就有与吉林省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对话的渠道,悲剧还会发生吗?

但是,工人的话语权被无情地剥夺。通钢公司注册资本38.83亿元,其中,吉林省国资委持有46.64%的股权,建龙钢铁持有36.19%的股权,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14.6%的股权,通钢集团的管理层持有2.57%的股权。通钢集团近3万名员工被边缘化,他们的权利和话语权遭到蔑视。尽管,我们经常听到“代表谁谁”之类的说法,但是,除了员工自己,没有任何人能够代表他们的利益,或者,以代表他们利益的方式去侵害、剥夺他们的权益。

当资产重组成为强势者的盛宴和弱势群体的眼泪,悲剧注定难以避免。

通钢血案促使我们对悲剧进行反思,总结教训,以便亡羊补牢。

事实上,在通钢事件以前,就发生过多起类似的悲剧。而所有的悲剧都有一个大致相同的共同点:话语权被处于强势的资方牢牢把握,弱势的劳工一方的权益和利益诉求被无情的忽视,由此激起愤怒的火焰,埋下仇恨的种子,引发悲剧。

中国劳动者的话语权,由于无法得到法律的刚性保护而长期处于弱势——弱到被忽略甚至蔑视的地步。新劳动合同法施行后,情况有所改变,但是,由于该法施行的时间正好与次贷危机的发生重叠,导致很多人把企业的倒闭归罪于劳动合同法,以至于这部原本用于改变劳动者弱势地位的法律,受到资方的强势围剿。对此,劳动合同法草案课题组组长常凯指出,中国企业的用工成本只是美国的2%左右,中国人的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14%左右,但美国占到了49%,中国用工的成本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显然,即使劳动合同法的确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那么,它增加的也主要是企业违犯劳动合同法的成本,但这无法改变劳动合同法被弱化的命运。

法律首先要保护弱者的,当法律在强势肆意掠夺弱者的冷酷现实中一言不发,流血的悲剧发生只不过是时间早晚问题。

除了法律的疲软,劳动者维权成本的高昂(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是非常大的一个方面,在合法渠道无法维护自身权益、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情况下,弱者就可能在愤怒中采取极端措施。

工会独立性的缺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国外,无论多么强大的政府或资方,都面临着一个使他头痛万分的组织——工会。举一个近一点的例子,今年6月9日晚,英国伦敦地铁工作人员开始进行历时48小时的罢工,罢工使数百万人的出行受到影响,预计损失达1亿英镑。罢工是在什么情况下展开的呢?在谈判中,伦敦运输局已经提出了一项修改后的两年期加薪方案,第一年加薪1%,第二年扣除通胀因素后加薪0.5%。但是,英国铁路、海运和公路运输工会的要求则是:加薪5%,并承诺不会强制裁员。在未获满足后,英国铁路、海运和公路运输工会宣布罢工。

英国工会的强势作风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我国的《工会法》和《工会章程》也提到工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但同时又规定,工会要“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在政府行使国家行政权力过程中,发挥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作用”,工会的定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在企业同样如此。在许多企事业单位,工会主席本身就是由这些单位的领导人任命的,不仅起不到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甚至,在很多时候,他们堂而皇之地站在了职工的对立面,与单位一起,共同侵害职工,成为可耻的帮凶。比如,在一些劳资纠纷中,工会竟然代表企业一方与工人进行谈判,工会的错位已经荒谬到了可笑与悲凉的地步。

当然,也有少量的工会主席站出来维护职工的权益,但大都遭到解职甚至开除的待遇。类似的报道不胜枚举。

另外一个重要的利益诉求渠道是谈判机制。中华全国总工会日前正式公布了《关于积极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今后在制定员工工资标准时,企业代表要与行业工会或地方工会代表谈判商定,而不能由企业单方制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非常重要,但工资集体协商的实际效果或者协商的质量并不令人乐观。主要源于四个方面即“四不”:企业不愿谈,担心协商工资损害了企业方的利益;职工不敢谈,担心提出协商要求被企业解雇;职工对相关工资法规政策不熟悉不会谈;工会组织不健全不能谈。

在当下的环境下,由于企业工会缺少独立性,甚至连工会主席、副主席都无自保之力,工资协商制度在推行过程中的难度之大是不难想象的,说得再明白点,没有工会的独立性,工资协商制度充其量只是一个摆设。

应该认识到,在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不明朗,次贷危机的影响仍在延续的情况下,建立起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权益,为他们提供畅通的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劳资双方的对立性矛盾往往更容易激化,进而引发悲剧。

我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家庭,对弱者被肆意剥夺和凌辱的现实有着切肤之感,因此,在彭宇案、邓玉娇案中撰文为他们呼吁。但是,还有多少人,在默默地承受苦难而不为我们所知或被无情忽略?一个民族,要团结,要走向和谐,必须制约恶的力量,而维护善的力量。当下,公众话语权的缺失已经到了令人恐惧的地步。不仅法律悬空,连上访这样的最后渠道也被彻底堵死。当民生不如死,就必不畏惧死。在强势利益群体肆意掠夺、残害弱者的大背景下,给弱者充分表达话语权,全力保护弱者利益,已经刻不容缓。没有这一前提,通钢悲剧就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