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5/资料:建龙集团与董事长张志祥

搜狐经济人物库:张志祥
中国首富排行榜第95–张志祥(2002年新闻)
张志祥:民营钢铁老二的创新之路
浙江商人张志祥:誓建钢铁帝国
张志祥:建龙集团的务实与境界


搜狐经济人物库:张志祥

头衔:建龙集团董事长

简介

出生年月: 1967年
学历: 本科
企业: 建龙实业有限公司
籍贯: 浙江上虞
毕业院校: 浙江工业大学

经历

1985年就读于浙江工业大学;1989年毕业后在上虞土产公司任职。 1994年辞去公职创办忠祥实业公司,并迅速发展到绍兴、杭州、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唐山等13个省市自治区。 1999年着手实业,买断遵化市钢铁厂,更名为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之后,又在宽城、吉林、承德、唐山购并多家钢冶类亏损企业,转变机制,加大投资,使其迅速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

中国首富排行榜第95–张志祥

时间:2002年10月25日06:05

【胡润(Rupert Hoogewerf)和他的团队制作】

年龄:35

出生地:浙江上虞

教育: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主要公司:建龙钢铁集团 (www.tsjl.com)

公司总部:河北唐山

第一次上市:没有

主要行业:钢铁制品

资产:0.87亿美元

由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对钢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张志祥今年投资3千万美元对建龙钢铁集团进行了重组。去年的销售收入达1.25亿美元(2000年0.90亿美元),纳税900万美元,有5000名员工。

张志祥:民营钢铁老二的创新之路

2008-11-04 14:05:01

我一直庆幸我们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行业,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社会给了我们太多的机会去满足我们创业的激情,我们不再贪图享受,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我们的事业当中去,甚至用我们的生命。

建龙钢铁高速发展有三大法宝,第一,避开同行业同质化的竞争;第二,提升建龙钢铁的产业链;第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在搬家之前,我们在上海和北京两地都进行了考察,双方都有优势,但最后根据子公司的的布局,我们还是选择了北京,来了以后,我们发现北京在信息交流、人才技术、企业发展前景上都有比较优势。重要的是,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的心脏,今后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势必带来绝佳的市场先机。但最重要的则是,总部基地和建龙一样年轻并充满活力与理想,我们愿意在这个新经济高地中放飞我们企业的理想。

目前钢铁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在国际市场上的低成本价格战。国内企业之间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对外,不能无限制的打价格战。这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也不好。控制价格战最怕的是你做他不做,市场搞乱了,大家都没钱赚。最主要的问题是力量太分散。近几年,钢铁行业处于产业的快速上升期,很多企业都开始转型做钢铁,国家能够控制一些大型的钢铁企业,但是,各地的小钢厂很难控制,正是这些小规模的钢厂把整个价格市场搞乱。

新准入一定要提高门槛,打破国企和民企之间的界限,推动混合式重组,保持竞争中合作。在国际的钢铁行业中,我们就是学习了台湾中钢的管理经验。其实,目前国企的管理只是有一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掉,那就是产权。民营的优势是产权明确,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建龙的主业很清晰,十分专注地做钢铁。我们会立足于在相关产业链的上下游适度扩张。这样既可以使企业有一个合理的布局,又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我认为钢铁行业贷款不是最重要的。我们企业也有贷款,但很少。最主要还是依靠企业的自有积累和股东们的投入发展。这样做的好处是企业的风险降低,即使有大的宏观调控政策,企业也不会面临严重的资金问题。

建龙虽然在民营钢铁企业里排名第二位,但是,还没有达到能和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分庭抗礼的程度。因此,建龙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创新之路。

在世界的钢铁企业里,台湾的中钢不是最大的,但却是盈利能力最强的,这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在钢铁行业里,中小型企业的生存之道是管理。我们的ERP在国内的钢铁企业中,绝对是最先进的之一。我本人在大学里学的是自动化专业,深知钢铁企业发展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张志祥的博客|建龙集团|张志祥语录 http://expert.bossline.com/1191

浙江商人张志祥:誓建钢铁帝国

2008-11-04 13:58:13

他认为:“建龙虽然在民营钢铁企业里排名第二位,但是,还没有达到能和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分庭抗礼的程度。”

阅读中国的民营经济版图和财富版图,浙商是其中的主力军。

浙江商人张志祥,有着多重身份,全国人大代表、民营钢铁业排名第二的巨头,2005年《福布斯》排名第48位的中国富豪。

2006年3月13日,一向低调的张志祥在北京丰台总部基地的建龙集团总部,接受《英才》记者的独家采访。

39岁的张志祥在1个小时的对话中,几乎不谈自己,说的都是对钢铁产业的构想。

他如何从白手起家,只身北上创业;他如何在相对垄断、竞争异常残酷的钢铁行业异军突起,只手用六年时间建立一个民营钢铁帝国;他如何在“铁本事件”后,冷静面对宏观调控,使宁波建龙项目能化险为夷,重新开工;他如何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仗义为农民工执言,力主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1985年,张志祥考入了浙江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学习。在国内的大学富豪校友统计中,浙江省的大学已有12位校友与复旦大学并列第二,成为江南富豪的摇篮。

1989年大学毕业后,张志祥留在家乡的一家国企。由于不甘心这种朝九晚五的国企生活,毅然辞职下海,于1994年创建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司——上虞忠祥公司。

刚开始,搞技术出身的他也面临着向经营角色转变的痛苦。随着几年的积累,他敏锐地观察到了钢铁行业的潜力,做起钢铁贸易生意,并由此有了一个做自己的钢铁产业的梦想。2000年初,他一举买断了当时几近破产的国有企业——遵化市建龙钢铁总厂。使企业从年产量不足10万吨发展到现在年产量180万吨。

此后的五年将建龙建成拥有13家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是集钢铁、矿业、水泥、化工、房地产、科研、经贸于一体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总资产164.33亿元。

2003年,张志祥又与同为浙商精英的郭广昌合作,投资160亿,建设规模600万吨的宁波建龙钢铁。

总觉得“中国的企业在某些技术领域可以和国外的一流企业比一比”,要把建龙办成在技术上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张志祥,一直以韩国浦项制铁、日本新日铁和中国台湾中钢为自己的未来竞争对手,梦想建成一个国际化的民营钢铁帝国。

如今,张志祥仍然在东北大学的冶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张志祥的博客|建龙集团|张志祥语录 http://expert.bossline.com/1191

张志祥:建龙集团的务实与境界

2008-11-04 13:56:07

比尔·盖茨曾经说,一个人兴趣的背后,隐藏着这个人最大的秘密。同样,一个企业的追求背后,也隐藏着这个企业最大的秘密。

作为企业,建龙钢铁集团的秘密在于其董事长张志祥。那么,张志祥的秘密在哪里呢?

对于张志祥而言,建龙不是他事业与人生的目的。他所有的激情、野心与理想似乎都在证明着一种人生极限。而建龙是一个合适的平台,使他能对人生与事业的宿命有一种深度发掘。

显然,建龙如果不能成为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一个事业,张志祥必然认为自己是失败的。正是建龙未来远景所具备的社会影响力,才能升华一个人、一个群体跋涉的点点滴滴。

“人生为一大事来。”张志祥对自己的真正解密从1999年开始。那年,他租赁经营唐山遵化市钢铁厂,2000年3月买断该厂,并更名为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此后,与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旅馆邂逅相知,两个浙江人的互相欣赏与相互发现,写就了一个传奇。不久,郭广昌把3.5亿资金投入建龙,收购了建龙30%的股权。之后,建龙迅速扩张,在唐山、承德、吉林等地购并多家冶金类亏损企业,经过改制,迅速使这些企业成为当地企业的龙头。

目前,总部位于北京的建龙钢铁,拥有唐山建龙、承德建龙、吉林建龙、黑龙江建龙等10多家子公司,加上宁波建龙项目与杭钢的整合盘活后,建龙的产能更加可观。

张志祥的胞弟、浙江建龙钢铁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祥对记者说,2005年建龙的定位是合作年、联合年、并购年。建龙将与更多的民营企业或者其他类型的企业联合起来打造建龙钢铁产业链。张伟祥粗算说,除宁波建龙一期400万吨项目投产外,黑龙江200万吨钢铁项目、180万吨焦化项目,唐山80万吨焦化项目、50万吨冷板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将给建龙带来100亿元销售收入。2005年底建龙项目全部投产后可以达到1000万吨的钢综合生产能力。

“一个人往往高估了自己一天能做的事,而低估了自己一年能做的事。”建龙就是在一天天务实发展与一年年迅速扩张的辨证法中不断壮大。仅仅6年,建龙已经成为中国民营钢铁企业的旗舰。而建龙集团在华北与东北的继续布局,则将使建龙拥有中国钢铁界的发言权。

建龙的扩张具有政策机遇。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未来200万-300万吨的国有企业都要进行改制。张志祥的胞弟张伟祥透露,华北和东北的一些200万-300万吨的中小企业,都将是建龙并购的目标。

如果说资本使张志祥能够不断地进行并购,但这并不能保证建龙系的企业是健康的。这需要管理的能力。也就是说,扩张与壮大并不是成正比的,规模的力量需要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消化”不断吃进的企业,否则,扩张后果是严重的。

据张志祥的助手讲,张十分善于用人,并果断地退出管理一线,进行战略管理与宏观驾驭。“这需要一种自我调整,从台前演员变成幕后导演,需要一个心理的适应过程。但,事业越大,人应当越寂寞,也要耐住寂寞。要耐心地等待各个子公司的经营业绩,要给机会,给建议,给命令。管理的本质就是管人。事业越大,越需要实现对各个子公司经理的有效管理。这需要沟通,需要合作,更多的是一种信任……”张志祥说。

对于张志祥的整合能力,从吉林建龙的发展可见一斑。对吉林省来说,建龙是一位贵客。2001年4月,建龙刚刚解手的明城厂区内一片荒凉。2004年,吉林建龙实现不含税销售收入近30亿元,利润总额5.6亿元,上交税金1.487亿元,为吉林民营企业第一名。这是因为好的思路与规则,同时也因为强有力的执行力,“执行力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作为一种战略管理能力,几年前,张志祥就已经意识到,对资源的有效控制,是钢铁企业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基于此种认识,张志祥通过一系列的收购重组、投资新建等方式,把拥有的矿山总数由公司成立之初的4座,迅速增加到24座,共拥有铁矿储量14.7亿吨,煤炭储量1.6亿吨,方解石储量460万吨。其矿山企业目前已经具备了年产350万吨铁精粉、处理铁矿石1350万吨的能力。“最近,国际铁矿石价格大涨,建龙又开发出了4.9亿吨矿山储量。”张志祥认为,建龙在钢铁行业的步调,不存在“浮躁的东西”。

2004年底以来,建龙进一步把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2005年1月,建龙钢铁收购吉林省属最大国有企业吉林冶金控股集团50%的股份,控股拥有100多亿元资产的吉林冶金,到目前为止,这是东北最大的国有企业改制案例。吉林冶金旗下的企业包括:全国最大碳素行业生产企业———吉林碳素集团公司;全国最大的铁合金企业———吉林铁合金集团;全国第二大镍金属企业———吉林镍业金属集团公司;吉林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吉林省黄金矿业公司,并且集团公司下面还有几家上市公司。其次建龙还进入造船业,谋求造船钢板的最大出口。

自称“干技术出身”的张志祥,在解释他之所以涉足钢铁行业时说,那是因为他总觉得“中国的企业在某些技术领域可以和国外的一流企业比一比”。自1999年介入钢铁行业,组建唐山建龙之后,张志祥便期待着,每个新项目“都能够在国内形成突破”。对这种期待,张显然比较满意,即使像韩国重工这样世界级的优秀企业,也在为建龙做原材料初加工的“粗活”。

但张志祥依旧有决策者的清醒,“我们与台湾中钢等先进企业的最大差距就是文化底蕴不够。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我们要从小事抓起,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发挥团队精神,形成整体实力。”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规模与战斗力是强大与生存的“法则”。张志祥说,建龙计划从资源、产品、技术、资本四个方面推进建龙钢铁的国际化进程。2004年,张志祥已经把建龙钢铁的产品打入韩国、越南、菲律宾、印尼、土耳其、日本等国际钢铁市场。并计划通过引进外资“直接引进国外品牌,以解决建龙通向国际资本市场的出海口”。

“企业的首都”对于一个国际化发展的企业集团是重要的。2004年,张志祥把建龙钢铁的总部从河北唐山搬到北京总部基地,实现了整个集团的集中化管理。“在搬家之前,我们在上海和北京两地都进行了考察,双方都有优势,但最后根据子公司的的布局,我们还是选择了北京,来了以后,我们发现北京在信息交流、人才技术、企业发展前景上都有比较优势。重要的是,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的心脏,今后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势必带来绝佳的市场先机。但最重要的则是,总部基地和建龙一样年轻并充满活力与理想,我们愿意在这个新经济高地中放飞我们企业的理想……”

张志祥的博客|建龙集团|张志祥语录 http://expert.bossline.com/1191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