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08/寻访张国焘墓地(研究篇)

本文刊发于2月9日出版的第280期《星星生活》报第26版

(星星生活特稿:捷克佳)看了一篇又一篇的历史回忆文章,忍不住还是亲往张国焘墓地去拜谒。前几天本地中文媒体世界日报和星岛日报均大篇幅刊登在多伦多寻找到张国焘墓地的消息和相关报导,在多伦多掀起了一股不小的追寻中国历史痕迹的热浪。

有了他人寻找的经验和介绍,加上正是松山墓园管理处的工作时段,很容易就找到张国焘与妻子杨子烈的合葬墓。问询管理处的工作人员Fay是一位黑人小姐,她拿出一张平面图,根据地段号码,很快就在上面画出墓地的位置。后来发现,她给出的地点并不十分准确。

在寒冷的冬日之下,墓园内白雪皑皑。深一脚浅一脚踏在已经结成硬壳的雪地上,心情也颇为复杂,因为即将面对的是长眠于此的中国历史人物——张国焘。他是一个在国共两党内颇受争议的人物,曾先后在大陆、台湾、香港居住,后来移居加拿大。


(Pine Hills Cemetery墓园位于Birchmount Rd的正门,后面的建筑为墓园管理处。)

张国焘夫妇的合葬墓地位于距管理处不远的第五区(Section 5, Lot 2263),紧靠园内的小路旁,墓碑由两颗小松树所环抱。这是一块一碑两墓(即两家合用一块)的墓碑,张国焘夫妇的碑记在内侧,碑记的外侧是姓氏为BLACK的夫妇两人。张的碑前有一粉红色的花盆,鲜花凋零不再,枝干也早已枯萎,应该是有一段时间没有人前来扫墓。

墓碑之上是大大的张姓(CHANG),之下是张国焘夫妇的生卒日期,上书

IN LOVING MEMORY OF KUO TAO
张公国焘
NOV.26.1897- DEC.3. 1979
BELOVED HUSBAND OF
TZE LI YOUNG
张杨子烈
DEC. 9. 1902 – MAR. 27. 1994


(张国焘墓地中景)


(张国焘墓碑近景)

松山墓园(Pine Hills Cemetery)为万博墓园集团(Mount Pleasant Group of Cemeteries,网址:http://www.mountpleasantgroupofcemeteries.ca/)下属的十个墓园之一,位于625 Birchmount Rd,(近St. Clair Ave. E)。

松山墓园管理处的Fay介绍说,合用墓碑在这里较为常见,但有关家属的个人信息则不便透露。身为万博墓园公司家庭顾问的张晓东先生亦介绍说,以前为节省安葬费用,两家共用一碑的现象较为常见,墓地的格局也是事先规划好的。但现在新规划的墓地,应该说至少15年前,就已经没有这种共用墓碑的形式。


(张国焘的墓地紧靠园内的小路,为一碑两墓,张国焘夫妇在内侧)

实际上,自己在去年夏天就从rolia网上知道张国焘墓地的消息,网友并有图为证。自己先后托几位本地侨团的人士打听张国焘后代的下落,但无果而终,张的后代并不为社区所熟悉。原想在张的忌日12月3日去墓地,说不定能遇上张的家人,但因故未能前行。世界的老李毕竟是历史出身,眼光独到,写出了他的寻访经历。

历史进程通常是由一些重大事件串联所构成,其间涉及的人物,因后人的政治观点、所持理念、研究角度等不同,评价结果可能截然不同。但历史的真实只有一个,后人最应该做的是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之一和早期的组织者,也是学生领袖、工运领袖、中央红军第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后来张国焘转投国民党阵营但并未获重视。

他之后弃政从文,1946年至1948年他在上海办《创进》报;1948年底因政治环境变化,举家迁到台北;1949年冬又移居香港; 1966年开始为美国堪萨斯大学撰写《我的回忆》。

1968年中国“文化大革命”波及到香港,张国焘和妻子决定移居加拿大投奔大儿子张海威;1979年12月3日于加拿大多伦多病逝并葬于此地。

毕竟张国焘是重量级历史人物,仅仅从互联网上搜索,就可以发现大量的涉及张国焘的文章,以及褒贬不一的评论,还有他撰写的三册近百万字的回忆录《我的回忆》。

有关张国焘晚年在加拿大的文章亦有不少,但很多大同小异。其中一篇中国国民党知名人士蔡孟坚的回忆文章道出一些生活细节,张国焘与蔡孟坚同为江西萍乡人。

蔡孟坚在文中说,张国焘在民国六十年圣诞节前,忽然右手脚中风,即自长子家中迁入疗养院,已及一年。病源系血脂肪过高,引起小血管破裂,幸无其他并发病症。其记忆力时好时坏,似属衰老现象。同住该疗养院病人,多系老年人,其中有病人昏头昏脑,知国焘行动不便,时到国焘房间打扰,竟将其眼镜、假牙、手表、台钟随便取走。这是他此时病中最大烦恼。

民国六十年即1971年,但另有文献说,张国焘是1976年突然中风,右半身瘫痪。中风后张国焘行动不便,说话困难,发音不清楚,耳朵也不怎么管用,每日只能坐在轮椅上在室内活动。亦有文献说,中风发生在1977年。

蔡孟坚回忆道,在张夫人偕我往访之前,嘱我将一些要谈的话或人名,用大字写好,当交谈时,交给他看看,以帮助他的听觉,并可使他便於回忆。因此我预先作了这些准备,当我见到他时,他大为高兴,欢呼大笑,用他尚能以动作的左手握着我的手说:「老了病了,能见到你就万分高兴」,他的衷挚之情,溢於言表,真令我感动万分。

蔡在文中说,十年前他们一家迁往加拿大定居,他们的三个儿子分别资赴英国及加拿大深造,均习科学,分别获得博土、硕士学位,都赖国焘夫妇写作出版收入供应学费,刻均就业成家,并有孙儿女八人。

史载,张国焘1942年与杨子烈结婚,育有三子张海威、张湘楚、张渝川,三位皆在美国与加拿大发展事业。一篇文章透露说,经周恩来总理特批,张湘楚50年代在广州中山医学院学医。张国焘夫妇1968年来到多伦多时,长子张海威在加拿大多伦多教数学,二儿子张湘楚在美国纽约当医生,三儿子张渝川在加拿大多伦多当工程师。

有文章介绍,张国焘夫妇最初与大儿子一家同住,但不久发现大儿子的收入养活一家老小有些困难,便搬出了儿子家,住进政府办的养老院。加拿大法律规定,65岁以上的老人即可接受政府福利救济。这样他们每月领到的养老金足够生活,有时还可到中国餐馆小酌一顿。

张国焘的妻子杨子烈是中共的老资格党员。在1938年4月5日,张国焘在国共双方共同祭奠黄帝陵后,离开陕北,投向国民党后便再没回头。有文献说,张国焘出走之后,毛泽东并没有为难,将张的妻子杨子烈礼送出陕甘宁边区,让他们团聚。但更多的文献均引证张国焘与杨子烈是在1942年结婚。


(1938年,毛泽东和张国焘。)

旅居海外的中共党史专家司马璐在一篇题为 “我与张国焘的交往” 文章中说,据杨子烈女士回忆,她初到延安时,还看不出毛张之间有什么严重的冲突,当时毛还请张夫妇吃了一顿饭。毛笑说:“国民党有一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我们共产党也有一对张杨(指张国焘与杨子烈)”。后来张夫人离开延安时,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要她转告张国焘一句话:“我们多年生死之交,彼此都要留点余地。”

如果没有解读错误,当时在1938年之前,张国焘与杨子烈两人便已经结婚。之所以对两人的结婚时间产生兴趣,是希望间接了解张国焘后代的年龄。如果可能,则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张国焘在加拿大的状况,抢救这段尘封的历史档案。

蔡在文中说,这位当年革命情绪高昂的张夫人,此时虽年老腿伤,须策杖行动,但精神饱满,佛口婆心,顾家人而不忘国事。每日在老人院吃了自助餐後,即乘街车去疗养院陪伴国焘,在病榻边谈天安慰,可说是「患难夫妻终生伴」。儿孙亦常来院承欢,但他们夫妇靠养老救济金维持生活。

张国焘病逝于1979年12月3日。1980年1月,台湾出版的《传记文学》登载了蔡孟坚的回忆文章。文中说,杨子烈与蔡孟坚通电话时讲述了丈夫死前的情况:“12月初,当地大雪不止(那晚)他转身时毯子掉在床下,自己无法拾起,想叫人也无人来助,暖气关闭,只有咬紧牙关受冻。12月3日5时起,他忽然大吐大呕两小时,就此昏迷,不省人事。待护士欲叫医生诊断,竟已气绝。”

另有文章说,有关人士向蒋经国转告了关于张病逝的消息。几天后,国民党中央秘书长蒋彦士电汇蔡孟坚3500美元,用于处理张国焘的后事。12月5日,张国焘被安葬在多伦多的一个公墓中。

这个公墓就是这次寻访到的松山墓园。


(张国焘墓地图示)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