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25岁就冷冻卵子!年轻女性为何提前规划“未来的孩子”

加拿大星星生活捷克佳/在这个讲求自由与选择的时代,越来越多女性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掌控自己的未来:冷冻卵子。对她们而言,这不仅是应对“生育黄金期”压力的医学手段,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规划、一份关于职业、感情与家庭的自主宣言。

从实验室到社交平台,从医学术语到公众话题,冷冻卵子正在从“无奈之举”转变为“主动选择”。她们在告别生物钟的束缚,也在重新定义什么才是拥有一切的方式。卵子冷冻正成为Z世代女性主动掌控生育自主权的工具——在理想的时机生育,兼顾事业与人生规划。

**一次家庭聚餐的对话:年轻女性思考冷冻卵子

24岁的莎妮娅·博帕(Shania Bhopa)是一位童书作家、非营利组织创办人,也正在攻读全球健康博士学位。她第一次认真思考冷冻卵子,是在一次圣诞家庭聚餐时。

她的姐姐,一位医生,说道:“你看起来不像会早早生孩子的人。但你一直想当妈妈,你的计划是什么?”她还问道:“你考虑过冷冻卵子吗?”

博帕一开始感到诧异,她曾误以为冷冻卵子是“失败者的选择”——为那些因疾病或不孕而被迫使用的手段。但在姐姐的鼓励下,她开始查阅大量文献,并得出结论:从理性角度来看,提早冷冻卵子是有意义的决定。

她最终决定在25岁时完成冷冻卵子过程,并将这一旅程通过社交媒体公开记录,吸引了大量关注。她希望借此打破围绕女性健康和生育的沉默与污名。

**冷冻卵子:从“最后手段”到主动选择

卵母细胞保存技术自1980年代问世,最初主要用于癌症治疗或重大手术后保留生育能力。直到2012年,美国生殖医学会(ASRM)宣布该技术“非实验性”后,它才逐渐成为年轻女性主动使用的计划生育方式。

医生阿里·巴拉茨(Dr. Ari Baratz)指出:“这无疑提高了人们对冷冻卵子的商业化和可行性的认知,也激发了社会需求。”

如今,冷冻卵子不仅为异性恋女性提供了生育选择,也让特殊群体、单身人士在面对生育时机、职业发展或财务状况时拥有更大自由度。

**社交媒体推动话题公开化

在TikTok和Instagram上,越来越多像博帕这样的年轻女性通过视频博客、问答和专家访谈分享冻卵经历。这些内容引发了大量讨论,也推动了生育权话题的社会化。

比如,美国网红兼创业者米西·莫德尔(Missy Modell)直到30多岁才决定冷冻卵子,原因之一就是过去几乎没人公开讲述这个过程。她决定用镜头记录下来,鼓励其他女性正视这项选择。

尽管公开讨论增加,但围绕生育问题的羞耻感仍存在。2018年英国研究发现,女性对冷冻卵子身体风险的担忧不高,但她们普遍感到因单身而陷入孤立和社会评判。

2021年加拿大研究也发现,近九成女性冷冻卵子的主要原因是“尚未找到合适伴侣”。

41岁的珍妮特·陈(Jeanette Chen)在人际关系结束后决定冷冻卵子。尽管早在十年前她就听说过这个概念,但直到38岁,身边朋友逐渐行动起来,她才真正了解流程并下定决心。

她感慨说:“现在人们更愿意谈论这件事,社交环境也更开放。”

**地理与信息获取差异:城乡之间的冷冻落差

加拿大生育事务组织执行董事卡罗琳·杜贝(Carolynn Dube)指出,大城市如多伦多、蒙特利尔的年轻人更容易获得生育服务资源和知识。但在其他地区,尤其是小城市和乡镇,相关讨论仍较有限,专业服务也不易获取。

在职场中讨论这一话题也存在隐忧。“公开表明你有生育计划,可能会影响雇主对你职业发展的判断。”杜贝说。

博帕坦言,她在公开分享前也曾犹豫,因为她的导师、同事甚至学生都可能看到这些内容。“这毕竟是非常私密的决定。”

**医疗技术与市场的迅速发展

TRIO生育诊所副主任索尼·塞拉医生(Dr. Sony Sierra)表示,十年前她几乎未接诊过冷冻卵子的个案。如今,咨询量大增,他们还在2023年开设了加拿大首家专门的卵子冷冻诊所EVOLVE。

据统计,加拿大卵子冷冻案例已从2013年的不足百例增长到2022年的1500多起。EVOLVE平均每月接到约200起问询。

流程上,女性需每日注射激素约两周,刺激卵巢产生10至15颗成熟卵子,然后通过微创手术提取冷冻,并储存在液氮罐中。

成功率取决于年龄、卵子数量和质量。以30至34岁为例,若储存10颗以上卵子,未来成功活产率达80%以上;而仅储存2至8颗,成功率则低至20%-50%。

医生强调,这项技术不是生育“保证书”,而是增加未来成功几率的一种“生育保险”。

**高昂费用仍是最大门槛

冷冻卵子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成本。即便流程变得成熟,但总费用仍高达1万至1.2万元,包括药费、手术费和储存费。年存储费用通常约为500元。

在博帕的TikTok下方,“多少钱?”是最常见的问题。她解释,自己靠第二份工作攒钱,又通过保险支付了80%的药费,最终才能负担这项选择。

安托瓦内特·特威弗(Antoinette Twiver)表示,若没有公司的健康保险,她将面临高达1.2万元的费用。“保险显然让我更容易做出决定,”她说。

**企业福利与不平等现实

过去十年,加拿大多家银行和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如谷歌、Meta、亚马逊等,开始将生育治疗纳入员工保险范围:

BMO生育药物保额提高至2万元,治疗和代孕报销2万元;RBC、TD生育治疗和药物各2万元,终身最高保额达6万元;Snap:通过Carrot Fertility平台,报销生育及代孕费用最高达13万元。

这些政策一方面减轻了女性生育焦虑,另一方面也可能强化某种误解:即冷冻卵子是延迟生育的“标准选项”。

学者指出,若没有保险保障或财务基础,不少女性仍被排除在选择之外。31岁的塞赫里什·库雷希在查阅费用后放弃了想法,“我感到震惊,之后是失望和愤怒。”

**冷冻卵子的社会意义:不仅是技术,更是生育观的变革

“冷冻卵子不能保证怀孕成功,但它可以提供希望和掌控感,”医生巴拉茨说。“对合适人群来说,它是一个好选择。”

他也强调,任何冷冻卵子的决策,都必须建立在知情同意、现实考量和长期规划基础上,而不是盲目追求“延迟生育”的社会潮流。

对博帕而言,这个过程艰辛、昂贵,但她无怨无悔。“我无法掌控时间的流逝,但我可以决定如何使用它。”

文章来源:

https://nationalpost.com/feature/women-in-their-20s-freezing-their-eg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