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3/古老医术走向世界 针灸穴位有了国际标准

2006年11月03日 09:35:47  来源:环球时报/中国针灸医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隋唐时代流传到日本和韩国。但随着针灸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中日韩三国在穴位名称、定位等问题上不太统一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阻碍了针灸的进一步发展。11月2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主办、在日本筑波市举行的“经穴部位国际标准化正式会议”上,中日韩等9个国家就针灸中使用的穴位位置制定了世界统一的标准。专家们普遍认为,有了针灸的国际标准,将进一步推动针灸在世界的传播。

穴位差别由来已久

据日本《读卖新闻》2日报道,在这次会议上,到讨论的最后阶段,各国专家围绕6处穴位仍存在争议,会议采用投票表决的形式获得了一致,而未被采用的穴位位置也作为参考被列入附记。据悉,本次确定的标准位置和日本教科书的内容有40处存在差异,这一标准可能带来日本相关教育内容的相应变更。

在日本提案中,主张把治疗心跳、发高烧的穴位“劳宫”规定为在拇指与中指之间稍微偏下的部分,结果得到了认可。报道说这一穴位在日本完全是按照中国最古老的穴位方法继承至今的,所以得到了赞成。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9年统一了361个穴位的名称。穴位名称引进了由英文字母和数字相结合的命名方法。2003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在马尼拉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标准《经穴部位》非正式会议。当时日中韩三个国家仍有92个穴位虽然名称相同,但位置不同。此后的3年中,中日韩三国的针灸科研、教育、临床专家每年都要召开几次会议讨论。各国专家以科学实验数据和历史文献记载为论据,协商讨论,其中90%以上的穴位定位标准采纳了中国专家的方案。

引起经穴部位国际争论的根源产生于中国。一种情况是,由于文献传抄错误,传到国外后,被国外医生当成是正确的。第二种情况是,由于古代文献描述不详细,造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第三种情况是,中国大陆内部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而日本和韩国分别遵循了不同的说法,造成分歧。第四种情况是外国人对中文汉字的理解错误,导致他们与中国的分歧。

中韩观点差别不大

穴位在东方医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人体脏器的功能和各脏器之间,“气”有很重要的作用。而“气”随着经络流动。穴位指的就是因气流停滞出现问题的部位,也是可以利用针灸治疗的部位。针灸就是通过针刺等方法来调整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早在1979年,世卫组织就已列出宜以针灸治疗的疾病共43种。目前,可以用针灸治疗的病症已经达300种,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及皮肤各科。

据参加过4次《经穴部位》会议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谭源生介绍,虽然中日韩在经穴部位上存在差异,但对大多数穴位来说,差异都很接近。只有个别的穴位差异比较大。例如环跳穴,日本认为在大腿前侧,中韩认为在臀部。差异大的穴位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治疗效果会有所不同。

总体来说,韩国的意见与中国相差不大,除了个别穴位外,韩国基本支持中国的观点。比如,韩国与中国主张“期门穴”在第六根肋骨与第七根肋骨之间,而日本则一直主张“期门穴”在第九根肋骨下面。

国际标准好处多

针灸这个学科没有所有权的问题,就像化学、物理这种学科全世界都在学习、研究、使用和发展。但这次会议制定出来的国际标准是有所有权的,其所有权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将来中国的国家标准,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针灸穴位标准都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个标准来修订。

经济界人士常说,掌握了标准就掌握了市场。谭源生认为,有了标准就意味着有了行业规范,今后规范行业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了。目前我国在针灸教学与科研方面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而设立以我国为主的国际标准也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维持我国在这方面领先地位的关键一环。正像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专家陈飞松所说,经穴之争的背后还是文化和历史传统之争。以中国方案为主导的国际标准,也是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进展。

针灸诊所在日本很普遍,但都是些小规模的个人诊所。直到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承认针灸是一种传统医学,针灸在日本的地位才有所提高,但目前仍是和按摩诊所合在一起开的比较多。在日本要想成为一名针灸师必须经过国家考试。参加考试者必须在国家承认的学校中接受3年以上的教育。筑波技术大学教授形井秀一作为日本方面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他说通过这次统一,针灸的效果和临床研究可以走入国际,还可以制定出教育标准。

在韩国,许多韩医都会针灸术。在亚洲热播的《大长今》等韩国电视连续剧中,也有针灸治疗情节。韩国一家韩医院院长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针灸源于中国医术,但中国在针灸的理论研究和标准化方面做得还不太够,尤其是对外推广方面办法不多。这次中国与韩国、日本专家坐在一起,就针灸穴位进行标准化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事。▲驻日本、韩国特约记者 孙秀萍 沈 林 本报记者 段聪聪

《环球时报》 ( 2006-11-03 第18版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