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5/中台港澳移民逾75万,万锦华人占两成

明报/加拿大统计局发表2006年人口普查报告指出,单是近6年抵达本国的新移民便约有110万人,令到现时加国每5人中便有1人是外国出生,达至近75年来的新高。其中中国、香港、台湾及澳门出生的移民总数有75.3万人,占本国3120万人口的2.4%。

大多伦多地区再次成为加拿大、美国及澳洲3国各大城市中的移民“首都”,有45.7%是外国出生,排第二位的大温哥华地区则有39.6%。

大多区45.7%人口外国出生

大多区内有19.1万在中国出生的移民、在香港出生移民有10.3万、在台湾出生移民有1.4万人、在澳门出生移民有2825人,4地总数有31.1万人,占大多区507万人口的6.1%。

大多区内以万锦市出生于中、港的移民占最高比率,市内有2.65万人在中国出生,再加3.05万在香港出生的移民,出生自该两地的移民总共有5.7万人,占该市26万人口的21.9%。跟□依次是:烈治文山市中、港出生的移民占该市人口的13.8%;占多伦多市人口的7.2%;密西沙加市较少,只占3.7%。

安省仍继续迎接最多移民,于近6年抵达本国的110万人之中,52.3%选居安省,令安省的外国出生人口占28.3%。

全国46.7万中国出生移民

全国而言,现时本国总共有46.7万中国出生的移民;21.5万名香港出生移民;6.5万台湾出生移民及6000名澳门出生移民,4地总数有75.3万人。

中国出生的移民数目继续居于首位,于2001至2006年抵加的新移民之中,有14%是在中国出生,次位仍是来自印度,占11.6%,而香港已不入十大移民来源地。

亚裔移民潮缓和 中南美非洲趋增

统计局根据该项于2006年所做的人口普查,而作出研究显示,来加未逾5年的新移民仍主要是来自亚洲及中东国家,占总移民人数的58.3%,但该比率与2001年人口普查的59.4%相若,显示亚裔移民比率不再持续上升。不过,该比率是30多年前的5倍,在1971年,亚裔移民只占本国移民比例的12.1%。

相对而言,欧洲裔移民于1971年占移民总数比率的61.6%,但去年统计的比率则只占16.1%。

本国的移民新趋势是逐渐较多移民来自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国家和非洲。据2006年统计,在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国家出生的新移民占10.8%,较2001年纪录的8.9%增加,其中较多来自墨西哥及哥伦比亚。2006年统计另有10.6%新移民来自非洲国家,较2001年的8.3%增加。

统计局分析员兼该份报告的其中1名撰写人徐梁慧晶博士向本报称,新移民仍继续涌往多伦多、满地可及温哥华3个大城市,2006年统计显示有68.9%新移民抵□于该3个城市。

她续称,然而,在2001至2006年期间,开始见到逐渐有新移民选择较小的城市落脚。2006年统计指有16.6%新移民选居卡加利(5.2%)、渥太华(3.2%)、爱蒙顿(2.9%)、温尼辟(2.2%)、咸美顿及安省伦敦市,但2001年的统计只有14.3%。

另一项新趋势是新移民选居于大城市的周边近郊地区,以2006年的统计显示,选居大多区的新移民之中,有59.8%选多伦多市,选居密市、宾顿市及旺市则共有28.8%,较2001年的21.4%大幅增加。

人口普查计划主管奥罗拉(Anil Arora)指出,新移民平均较本地人年轻,其中57.3%是25至54岁的工作年龄类别,有助维持本国的劳动人口,另五分之一人是15岁以下的儿童,也有助减轻本国人口老化的问题。

华人逾百万 非英法语加人占20%
6年飙升18.5% 华语成全加第三大常用语

加拿大统计局昨天公布的2006年全国人口普查第四轮统计数据显示,母语为华语的华裔加拿大人的总数首度突破了百万大关,多达1,034,000人,与2001年的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相比,大幅□升了18.5%。

上述统计结果再度证实,除了英语和法语这两大官方语言之外,华语现已成为加拿大排名第三位的最常用语言。至于华语的组成部分则被细分为以下7种语言,分别是:普通话(Mandarin)、广东话、客家话、国语(Taiwanese)、潮州话、福建话和上海话。

加拿大统计局昨天公布了2006年全国人口普查中有关语言的统计数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06年,母语非英语或法语的加拿大人多达6,293,110人,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首度超过了五分一,从2001年的18%攀升至2006年的20.1%。

至于母语非英语或法语的加拿大人在人数上迅速增长的原因是:在2001年至2006年期间,从海外移居加国的新移民约有1,110,000人,其中有高达五分四的新移民以英语或法语之外的语言为他们的母语。

相比之下,在2006年,母语为英语的加拿大人共有18,056,000人,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为57.8%。母语为法语的加拿大人共有6,892,000人,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为22.1%。

除了英语和法语这两大官方语言之外,2006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显示,华语现已成为加拿大排名第三位的最常用的语言,母语为华语的华裔加拿大人的总数首度突破百万大关,多达1,034,000人,占全加总人口的3.3%。

排名第四位的是意大利语,第五位的则是德语。母语为意大利语和德语的加拿大人的总数,均占全加总人口的1.5%。至于排名第六位至第12位的分别是旁遮普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他加禄语、葡萄牙语、波兰语和乌尔都语。

值得一提的是,在母语非英语或法语的加拿大人中,在大都会居住的比例占绝大多数,高达87%。其中有72%的人聚居在以下6大加国地区和城市,包括:大多伦多地区、大温哥华地区、满地可、卡加利、爱蒙顿和渥太华贾丁诺(Gatineau)地区。

例如,母语非英语或法语的加拿大人在大多伦多地区的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最高,高达44%。其中,母语为华语的华裔加拿大人多达419,755人,占大多伦多地区母语非英语或法语总人口的19%。

在大温哥华地区,母语为华语的华裔加拿大人多达331,795人,占当地母语非英语或法语总人口的38.4%。而在满地可,母语为华语的华裔加拿大人有60,300人,占当地母语非英语或法语总人口的7.7%。

至于在卡加利、爱蒙顿和渥太华贾丁诺地区,母语为华语的华裔加拿大人分别有55,565人、39,075人和26,890人。

移民落户3大城市 比率较前稍减

根据2006年人口普查报告,最多加拿大新移民的首选落脚地是多伦多、满地可、温哥华,68.9%的新移民在3市定居,但比率低于2001年的73%,和1996年的74%。

多伦多、温哥华和满地可市的新移民,主要来自中国、印度、菲律宾和巴基斯坦。

这3个最大城市容纳多于四分一的全国人口,多伦多是新移民首选,10人有4人选择多伦多。

2006年,多伦多地区的新移民占地区人口45.7%,2001年则为43.1%。

多伦多地区新移民主要来自亚洲国家,2006年,印度超过中国,成为第一大移民来源国。

满地可接收的新移民数字在全国第二,共有74万外国出生居民。自2001年来,新增移民人口是满地可出生人口的九倍,移民最多来自中国和黎巴嫩。

由于语言因素,60%来自法语国家的移民选择满地可,如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罗马尼亚。

近年抵埠者多落户周边城市

政府仍偏重多伦多 移民服务拨款失衡待改善

明报专讯/一些学者及社区服务人员以大多伦多地区再次成为“移民首都”,认为政府应改善移民服务政策及增加拨款,帮助新移民适应新生活及寻找工作,尤其是愈来愈多新移民选居于905地区。

其中华谘处行政总监梅伟思指出,该报告证实,愈来愈多新移民选择居住于例如万锦市及宾顿市等围绕多市的近郊地区,但政府拨款的移民服务仍继续集中多市中心,令不少新移民较难获得服务。

他说,尽管例如万锦市及烈治文山市也有移民服务中心,但该两市并无多市的地铁及公车网络,交通较不方便,令无私家车的新移民较难获得服务,故他主张政府拨款发展移民服务网站及热线。

他续称,另外,由于现时大多区的教育局财政紧绌,报告指有五分之一的新移民是15岁以下的儿童,故政府不单只为成年移民提供服务,也应考虑拨款推行儿童移民服务,包括由政府拨款开英语为第二语言课程(ESL),让移民学童也能较快融入本地学校生活。

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方伟晶说,该报告指来自拉丁美洲及非洲移民有上升趋势,其中来自哥伦比亚的移民更首次打入十大移民之列,可令大多区更为多元文化。

他表示,在大多区听到的不同华语也逐渐多元化,除普通话外,报告指其他例如说上海话的移民也有增加。

另外,报告也指有57.3%移民属25至54岁的工作年龄类别,显示工作及办公室内应可见到更多不同族裔背景的同事。

怀雅逊大学政治系教授史密德基(Myer Siemiatycki)指出,报告指绝大部分移民都想融入社会,故大家应互相了解,提倡种族和阶。另报告指例如咸美顿等较小城市也开始见到有较多移民选居,似乎属好现象。

多大社会系教授博伊德(Monica Boyd)说,本国的退休耆老要依靠年轻新移民来填补劳动人口空缺,从而能维持本国退休金制度,故移民甚为重要。

安省移民服务局发言人德格拉斯(Debbie Douglas)称,尽管约半移民属工作年龄,但很多都未能找到理想工作,故可理解为何移民会首选有较多职位空缺的大城市落脚。

她认为,政府应改善对移民的拨款政策,包括提供更多语言训练及新移民可负担的廉租屋,让新移民较易融入社会。

半数新移民落户安省 陈国治称有助劳动力

关于2006年加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安省公民及移民厅长陈国治表示欢迎:“我们欢迎新移民来到安省,全国一半的新移民来到安省,对劳动力市场是件好事,因为到了2011年,移民将占净劳动力市场成长的100%。

“我们要确保新移民在安省能得到充分的帮助,提供各项计划,例如就业搭桥、专业认证、学徒培训等等,帮助新移民符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实现安居乐业的愿望。

“我们于两年前跟联邦政府签定了为期5年、总值9.2亿元的新移民安顿协议。然而,在过去的两年,这笔拨款却出现了大于1亿元的缺口,希望联邦政府能加快履行拨款的步伐,以帮助安省新移民。”

合资格移民85.1%入籍 定居时间愈长入籍比率愈高

加拿大统计局昨天公布的2006年全国人口普查中有关移民入籍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加拿大境外出生、符合加国入籍资格的海外移民中,已经成为加拿大公民的比例高达85.1%,与2001年的统计数据相比略有增加,增幅为1.2%。

对于海外移民而言,他们在定居加国之后,若想申请获得加拿大国籍,必须符合多项条件,其中包括:在加国居住的时间已满3年;掌握一种加拿大的官方语言等。他们还可能被要求通过入籍考试。

2006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在海外出生、符合加拿大入籍资格的海外移民最终选择成为加拿大公民。其中,那些在加拿大定居时间愈长的海外移民,因有更多的时间作出申请入籍的决定,他们拥有加拿大国籍的可能性愈大。

例如,在1961年前抵加的海外移民中,已经成为加拿大公民的比例高达94.1%。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抵加的海外移民中,已经成为加拿大公民的比例亦有89.1%。

不过,在90年代抵加的海外移民中,已经成为加拿大公民的比例略低,为84.1%。

2006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还显示,拥有双重或多重国籍的加拿大人约有863,100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8%。

5年内10%青年离加 研究警告出现“人才外流”危机

明报渥太华专讯/在11月中旬进行的一项全国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近10%18至24岁的年青一代表示在未来5年内“可能前往另一个国家就业或就学”。

总部设于满地可的加拿大研究学会(Assciation for Canadian Studies)就此警告有关当局,必须及时重视这个“人才外流”的危机。

学会总干事杰瓦伯(Jack Jedwab)指出:“超过8%的年青人对前途发展前瞻日趋全球一体化。无惧放眼世界,追求更佳就业及教育机会。

“我们现在日益倚靠吸纳移民去填补这个空间。可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现象是加拿大对这批年青人的教育,作出了重大投资。他们在此间接受教育但同时考虑到另一个国家去工作定居。”

社会学者拉斯科(Audve Racicot)表示:“联邦与各省政府有必要向国内年青一代的大学毕业生及技术人才提供更具吸引力、挑战性和前途好的就业机会。

“我们在吸纳在加拿大受教育的外国留学生这方面的工作,已经明显地不如理想。倘若愈来愈多的年青人为了追求理想工作而不惜离乡别井,这个趋势不容继续发展下去。”

列治文成移民之都

明报/卑诗省的列治文市又多获了一项冠军衔头--全加拿大移民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根据加拿大统计局昨日发表2006年人口普查报告,华裔聚居的列治文,全市人口的57.4%为移民人口(外国出生人士),险胜移民人口比例为56.5%的安省万锦市,首度夺下全国移民比例最高城市的桂冠。

今次公布的2006年人口普查报告显示,全加拿大移民人口为618.69万人,等于19.8%,接近五分之一的全国人口是移民,是75年来比例最高的一次。

人口普查报告显示,列治文2006年的移民人口,较2001年增长12.9%,而本地出生人口则减少2.3%,几乎十分之一(10.8%)的列治文居民,是在过去5年内移民到该市。

在最近5年移居列治文市的18,800人中,有一半是来自中国,其次是菲律宾移民,占14.2%,另外7.4%来自台湾,4.7%来自香港,4.3%来自印度。

中国移民最近5年涌入列治文后,使中国移民占该市人口比例达到15.33%,首度超越香港移民,成为该市移民最大来源地,香港移民居第2位占13.13%,其他东亚裔移民占5.69%。

报告显示,在列治文5岁至16岁的学龄儿童,有15.4%是最近5年来到的新移民学生,且有高达66.3%比例的学童,他们在家里说英语及法语以外的母语。列治文的中国新移民,在家里最多说的是普通话及广东话。

报告指出,列治文市说中文的人口中,以说广东话的人口28,550人为最多,说普通话有13,405人,说台语有880人,说其他中文方言人口有23,230人。

中台港澳移民逾75万

该次普查又显示,卑诗省有高达27.5%的人口比例为移民,比例是全国次高省分,仅低于安省的28.3%。2001年时,卑诗省移民人口比例为26.1%,1991年为22.3%,在过去5年,有111万名移民到达加拿大,其中有16%移居卑诗省。

此外,全加拿大有618.69万人是外国出生的移民,比例占全国总人口达19.8%,创下75年来新高, 其中中国、香港、台湾及澳门出生的移民总数达75.3万人,占本国人口2.4%。在2001年时,全国人口有18.4%为移民。

中国为最大移民来源地

中国移民连续在2001年及2006年两次人口普查报告中,保持移民最大来源的地位,在过去5年抵□移民,来自中国比例占14%,其次为印度11.6%,菲律宾7%,巴基斯坦5.2%,前4大移民来源排名,顺序与2001年相同。

2006年人口普查报告指出,2001年至2006年间,全加拿大移民人口增加达13.6%,是本地出生人口增幅3.3%的4倍。在2001年1月1日至2006年5月16日,新抵□移民达111万人,是全国移民人口的17.9%,占加拿大全国3120万人口的3.6%。

2006年新移民在亚洲出生比例高达58.3%,与2001年的59.4%相差不大;1971年时,只有12.1%的新移民出生在亚洲,是2006年比例的1/5。

欧洲移民人数仅次于亚洲移民,2006年人口普查欧洲移民占移民人口的16.1%,虽然欧洲移民仍然居次位,但比起1971年61.6%移民来自欧洲的情况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约有10.8%的新移民出生在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比2001年的8.9%增加,10.6%是来自非洲,亦比2001年的8.3%增加。

2006年普查时,68.9%的新移民选择在多伦多、满地可及温哥华落脚。

20万人不知所踪

卑诗大学移民议题专家、地理系教授希伯特(Dan Hiebert)指出,2001年至2006年抵□的移民人数,移民部在他们抵□时统计应该有130万人,但到了加拿大统计局于2006年进行人口普查时竟只有110万人。希伯特说,这当中有20万人不知去向。他说,通常会离开加拿大的移民,经济理由为主要原因,例如在加拿大找工作不顺利,因此回到原居地就业。

希伯特说,当然这20万人内,很小部分可能已过世,其余要不回流到原居地,要不就是离开加拿大到其他国家。

希伯特认为,而这些不知去向的移民去到哪里,是值得仔细推敲的题目。

希伯特说,一般会回流的移民,都是为了经济上的理由,例如在加拿大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又或是本地房屋太贵、生活费太贵,而回到原居地养老也许较实际等理由才会离去。

新移民爱置业

加国移民人口创75年新高,人口统计学及移民专家指出,人口比例及使用语言的变化,可能对地产业及商业产生影响。

卑诗大学地理系教授希伯特(Dan Hiebert)指出,移民家庭更重视购置物业,认为这样才算“安家立业”,因此在本地居住超过10年以上的移民,拥有物业的比例,已经超逾本地出生的加拿大人。

都会未来研究所(Urban Futures Institute)总监拉曼洛(Andrew Ramlo)则表示,新移民的年龄大多数介乎30至35岁之间,为了安置家庭和子女,他们倾向寻找邻近学校的居所落脚。近几年温哥华市独立屋价格飙升,令新移民难以负担,因此相对较便宜,距学校近,能为子女提供较大玩耍空间的城市屋成为首选。

另外,统计局人口统计专家本德(Rosemary Bender)认为,非官方语言的广泛使用,将对本省商业运作甚至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她指出,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200种语言,而中文更成为英法语言以外最多人使用的语言。在移民集中的地区,官方语言的使用率持续下降。卑诗省列治文小企业员工间,以中文作交流的现象就很普遍。统计局接下来将就此展开研究,结果将在明年公布。

华语人口全国逾100万
卑诗34万 大温华语比率最高

2006年人口普查显示,华语是加国最多人懂得的非官方语言,说华语的全国总人口超过100万人,其中34万定居卑诗,占全国人口比例3.2%,比2001年时上升0.4%。而在列治文这个加国移民比例最高的城市中,华语人口6.6万比例更高达37.87%;整个大温地区是全国华语作为母语人口比例最多的地区。

全国逾100万名华语人口当中,有34万人定居于卑诗省,占卑诗省的总人口比例8.34%。而这34万人当中,超过26万人聚居于温哥华、列治文,及本那比3个城市。在列治文,华语人口有6万多占全市人口的37.87%,即每3名列市居民中便有1人能够说华语。在温哥华及本那比,有25%的城市人说华语,即每4人中便有1人懂得华语。

另一方面,无论在加国、卑诗省、温哥华、列治文,或本那比,说广东话的人口比起另外的华语组别人数都要高。在加国,说广东话的人口超过36万人,卑诗省有13万人,而温哥华、列治文,及本那比则分别有6.4万人、2.9万人,及1.6万人。

但当将其他属中国大陆的华语组别的人数加起来,却超过说广东话的人数,与中国大陆移民日增、香港移民日减的趋势相符。

此外,在01至06年,全国非英法母语人口比例上升至20%,在此期间抵达的110万移民当中,超过8成是非英、法母语人口。而在200种语言中,使用乌都语(印巴人士)(Urdu)的人口,出现80%的最大涨幅。

加国的非英法母语人口,绝大多数(87%)居住在全国各大都会区,其中的72%更集中在6大地区,排名依次为:多伦多(44%)、温哥华(41%)、卡加利(23%)、满地可(22%)、爱蒙顿(21%)、渥太华(17%)。

2006年,全国华语为母语的人口约有100万,占人口总数的3.3%,比2001年时上升0.4%。如果将比较的范围,扩大至所有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则卑诗省大温哥华地区的本那比市,以55.5%人口的母语为非英、法语而居全加第二。

在全国范围,以英语为母语和以法语为母语人口的实际数字,虽然呈现3%和1.6%的增幅,但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却出现约2%的下降,跌至80%。

与其他各省相比,卑诗省民更倾向于使用英语。仅有6.6%的英语为母语人士,和4.5%的非英法母语人士,称自己掌握两种官方语言者,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数字17.4%。

卑诗2成华语省民不懂英法双语

2006年人口普查显示,华语为母语人士是所有非英、法语系人口中,有最多人任何一种官方语言都不懂,在学龄儿童特别多。教育局则表示,个别学校中两种语言均不懂的比例,更可能高达3成。因此,温哥华教育局在聘请教师时,有ESL背景的老师,会获优先考虑。

在加国,不懂两种官方语言的华语人口占总华语人口的18.02%,比例全国最高。于卑诗省,比例更高达19.64%,共有67,340人。

加拿大统计局于2006的人口普查问卷中,将华语分为8个组别。8个华语组别分别为:广东话、普通话、台语、潮州话、福建话、上海话、客家话及其他方言。

于温哥华、列治文,及本那比3个华裔人口最为集中的卑诗省城市,两种官方语言都不懂的华语人口比例,也与全国及卑诗省比例相若,约有20%。

在10至19岁学龄儿童中,不懂英、法两语的华语学生比例明显较低,最多不超过3%。不过,相比起其他母语非英法的学童,华语学生不懂英、法语的比例还是最高。

对此,温哥华教育局主席邓立勤(Ken Denike)表示,在调配教学资源的时候,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关键考虑因素之一。他又指出,教育局一直也有密切留意学生类别的转变,并因应作出资源调配。

列治文教育局学务委员布尔克(Sandra Bourque)也认同,教育局在90年代已经陆续引入相应对策,协助新移民学童适应。

邓立勤与布尔克同时表示,两校区的教师都有心理准备,会遇到很多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在温哥华,曾修读ESL课程的教师申请者,更有机会被优先取录。

列市ESL学生达1.5万

卑诗大学语言教育系教授冈德森(Lee Gunderson)指出,列治文校区在1980年时,只有188名ESL学生,但到现在ESL学生增至1.5万人,升幅几乎达80倍。由于本省有大量不说英语的家庭新移民涌入,冈德森强烈建议,卑诗省培训教师的课程,必须加入必修有关ESL课程,才能培养出真正能够指导ESL学生的中小学教师。

此外,冈德森亦说,在阿博斯福,有30%的学生需要ESL,但在省政府限制ESL学生只能接受最多5年的ESL拨款方针下,很多学校在4年级以后即不开ESL课,令ESL学生不知所措。他说,根据30多年的教学经验,ESL学生约要7年甚至是10年时间,英语能力才能够提升到与本地自小学英文的学生相同,因此他认为省府应增加对ESL学生拨款,让他们提升英文程度。

冈德森说,有些城市ESL学生比例之高,已经超过预期,但省政府却未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进行拨款,以及培训教师,令人失望。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