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7/美国航母之路大揭密:9万吨级的重磅外交

aircraft_carrier01.jpg

网易/谁说商家不讲政治?如果想知道航空母舰在美国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只需要去看看五角大楼办公楼上那幅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宣传画——一艘简洁的“尼米兹”级航母黑白影像,下方写着一行字:“9万吨级外交”。

不用翻看长篇累牍的美军学术专著,这“9万吨级外交”就是对美国海军全球到达和武力投送理念的精辟总结。

aircraft_carrier02.jpg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悬挂在美国国防部的宣传画——9万吨级外交

尽管美国海军一直希望把航母作为国外安全战略执行者和国力的象征,但近来的事实还是让人们更多地把航母视为空中打击发起平台,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航母的这一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伊拉克自由”行动和“持久自由”行动,海军战术航空兵承担了三分之一的空中打击任务。

航母能做的事儿其实不止这些。1月12日,8.0级大地震(专题)突袭加勒比海的贫困岛国海地,首都太子港受损严重,造成20多万人死亡,更多人无家可归。而就在当日,刚刚完成改装和添加核燃料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卡尔?文森”号(CVN 70)驶离了弗吉尼亚诺福克的诺斯罗普-格鲁曼船坞,3天后即到达海地,用舰上的19架直升机为灾区运送医务人员和救援物资。对美国海军来说,在当前海上大规模作战可能性已经不大的情况下,执行这样的任务凸显了航母的重要性。

美国海军目前有11艘航空母舰,全部都是核动力驱动。这些航母构成的11个航母战斗群,几乎就是美国海军打击力量的核心,甚至可谓是美国全球打击力量的中坚。许多人看来,美国拥有如此之多的航母战斗群煞是威风,威风是不假,但美国海军航母在大量耗掉巨额军费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争论。眼下最热点的问题便是围绕着新锐的“杰拉尔德·福特”级航母(以下简称“福特”级)展开的。

aircraft_carrier03.jpg

2003年参加“伊拉克自由”行动的“小鹰”号(CV 63)和“星座”号(CV 64)两艘美国常规动力航母。“星座”号于2003年8月退役,6年后的2009年5月12日,美国海军最后一艘常规动力航母“小鹰”号退役,其余的11艘航母全部为核动力。

aircraft_carrier04.jpg

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期间在波斯湾执行任务的“约翰·肯尼迪”号航母(CV 67)正接受“底特律”号综合补给舰的横向补给,画面下方同时接受补给的是“圣加辛托”号导弹巡洋舰。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约翰·肯尼迪”号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艘常规动力航母。

11或更少?

美国海军从来没感觉自己的“航母”够用过,的确,所有航母中总有例行检修的,剩下的还要负责美国东西海岸的驻防以及海外执勤,如果考虑更替因素,这11艘航母的确“不够用”——毕竟牵扯到美国战略利益的问题太多,而每到问题出现,派出航母总是最优先的选择。

在2009年以前,美国拥有12个航母战斗群,但当年5月12日海军最后一艘常规动力航母“小鹰”号退役后,美国在役航母变成了11艘。

现有的11艘航母规模也许维持不了多久,按照计划美国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CVN 65)将在2010年退役,而最新一级航母“福特”级首舰“杰拉尔德?福特”号(CVN 78)最快也要2015年才能服役。这意味着在此之前美国航母规模将缩水到10艘。而事实上10艘的规模也就相当于9艘全勤航母,因为从“尼米兹”号开始,“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将陆续进入中期更换核燃料和全面检修阶段,通常一艘航母完成这一过程将耗时4年,在此期间必须离开舰队,无法进行部署。华盛顿遗产基金会的防务分析师麦肯兹·埃格兰的话代表了许多美国人的心境,“这是一个糟糕的下滑趋势,作为军事超级大国,我们的航母数量却退化到一位数。”

aircraft_carrier05.jpg

2007年1月16日,美国国防部举行新一代航母“杰拉尔德·福特”号命名仪式,图中左起依次为海军部长温特尔、副总统切尼和前总统福特的后代——其女苏珊·福特和其子斯蒂夫·福特。

面对当前纷乱复杂的反恐形势,美国海军更加觉得航母力量捉襟见肘。去年12月,“罗纳德?里根”号航母舰长肯尼斯?诺顿上校在接受《简氏》采访时说,“舰载航空兵是美国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中坚力量,两次战争中海军航空兵的作战行动进一步凸显了海军航空资源不足的现实,增加了航母在战区的部署时间。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约有三分之一的空袭是由部署在阿曼湾基地或卡塔尔的海军发起的。”9月,“罗纳德?里根”号完成了一年中的第二次任务,这次任务为期3个月,主要是为驻阿富汗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空中支援、情报搜集、监视和侦察。“一周7天里我们要飞6天,出动飞机在阿富汗全境支援地面部队,”诺顿舰长说,“只要有需要,我们一天要飞行12小时……主要是大黄蜂和超级大黄蜂在执行这些任务。这些任务包括表明军事存在、低空扫射和投掷炸弹。”

aircraft_carrier06.jpg

7月27日在日本海美韩联合军演中,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与韩国两栖登陆舰“独岛”号组成联合编队。

有消息说,美国国防部曾建议海军将现有核动力航母从11艘削减到10艘,国防部长盖茨更是建议在重新评估美海军海上战略之前暂缓新航母建造,要求将“福特”级的建造速度放缓到每5年1艘而不是原计划的4年1艘。按照这一建议,盖茨表示“2040年以后我们会拥有10艘航母”。国防部的这一建议一方面是希望借此降低拨款速度,另一方面则是重新考虑航母的战略价值。

但问题没那么简单,美国航母规模在军政两界已经超出了单纯军备采购的范畴,就在上世纪80年代,国会曾专门通过法案,要求美国海军至少保持11艘航母规模。如果航母规模果真从11艘缩减到10艘,不仅将违背国会立法,还会刺痛海军乃至国会不少人。

现实困难

海军维持航母规模的现实困难来自两方面,一是舰载机数量的缺口,另一方面是新航母的建造问题。按照如今的形势,即便是维持10个舰载机联队也不是容易的事。老旧的波音F/A-18A-D“大黄蜂”战斗机服役寿命将尽,而接班的洛克希德·马丁F-35C“闪电”II却无法及时跟进。美国海军计划总共购买680架F-35C,海军陆战队计划购买数量相近的F-35B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到2034年美国防部总共计划拨款2980亿美元,购买2456 架各型“闪电”II。美国政府调查报告显示,F-35C舰载型生产进度滞后,到2014年9月才能初步具备作战能力,到2018年会出现129到243架的缺口,这相当于3到5艘半航母所需的数量。

aircraft_carrier07.jpg

要维持现有航母舰载机联队规模,F-35C的进度显然已经拖了海军的后腿。图为正在进行跌落试验的F-35C。

为了弥补缺口,美国海军提出过3个应对方案,尽管都不大靠谱:花银子搞一个延寿方案,将“大黄蜂”的服役时间延长到10000飞行小时;购买更多F/A-18E/F“超级大黄蜂”来填补F-35C服役前的缺口;或者干脆削减航母数量,从根本上消除缺口,但这样会削弱海军航空作战能力。要实现这些方案并不容易,首先“大黄蜂”已经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延寿,使用寿命从6000飞行小时延长到8600飞行小时,如果继续延寿至10000飞行小时,每架飞机的延寿成本将变得十分高昂,据估算将达每架2600万美元,这几乎相当于一架“超级大黄蜂”新机价格的一半。就算海军咬牙花银子继续延寿,缺口也不会完全消除。至于增购“超级大黄蜂”,则不单纯是银子的问题,这种飞机本来就是个临时替补,在F-35C陆续上舰之前顶一下缺并与之搭配,早晚会被F-35C取代,因此海军不愿在计划之外增购。原本在2010财年海军只安排了9架“超级大黄蜂”的采购计划,国会在此基础上增加了9架,达到了18架,就是因为迫在眉睫的空中作战能力缺口。如果缺口死活弥补不完,那么削减航母部队的确是个办法,但这个计划更多地是增加海军“壮士断腕”的悲情色彩,而不是出自真心。

aircraft_carrier08.jpg

2010年7月12日参加2010环太平洋军事演习的美国海军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该机隶属驻“罗纳德·里根”号航母(CVN 76)的154中队。“超级大黄蜂”原本是作为F-35C服役之前的临时替补,但现在看来,这个替补的角色可能还不会太短暂。

新航母“福特”级也不会一帆风顺。“福特”级是美国三十多年来第一代新航母设计方案的代表,它长333米,排水量达到10万吨,使用全新设计的舰桥、双频雷达、联合精确进近起降系统和更为简化的核反应堆,此外还用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EMALS)取代了传统的蒸汽弹射器。2008年9月,海军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51亿美元的设计建造合同,2009年11月,“福特”号铺设了第一根龙骨,预计该舰于2013年下水,2015年9月开始服役。海军在该舰采用的新技术上花了已有30亿美元,预计整个建造过程将耗资110亿美元。如果不被削减,到2058年海军计划完成11艘“福特”级,首舰“福特”号将用于填补“企业”号退役后的空缺,而其余10艘则会一对一地代替现有“尼米兹”级航母。

但问题也就出在“福特”级的新技术上,现在许多人对新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新村怀疑,并担心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影响“福特”号如期建成。2009年3月,美国政府审计署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新航母的14项关键技术中,有9项并未完全成熟。其中电磁弹射系统,先进着陆拦阻装置和双波段雷达最可能影响航母建造成本和进程。报告还说,“即使没有更多延误,至少在‘福特’号开始栖装7个月后,完善的电磁弹射系统才可能投入使用。”这一报告引起了国会的关注,2009年7月国会武装部队委员会专门召开听证会,会上委员会主席众议员基恩·泰勒表示,“福特”级航母的新技术系统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如期完成,国家就是在一艘毫无用处的船上浪费纳税人的金钱。如果电磁弹射系统再出问题,整个航母的建设就会延误;每耽误一天,成本就更高。

海军的态度似乎更加乐观。2009年6月,美海军与通用原子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5.73亿美元的合同,由后者为其建造电磁弹射系统,这表明海军坚决支持新的电磁弹射系统。海军官员透露,电磁弹射系统的测试将在2015年“福特”号服役前完成。根据测试计划,模拟战斗机等重加载试验将在2010年初进行,此后会用F/A-18“超级大黄蜂”进行加载试验。到2011年,电磁弹射器所有相关技术都将逐步成熟并通过各项测试。综合以上意见,海军已经向国会和社会公众保证,电磁弹射系统不会拖“福特”的后腿。

围绕“福特”级以及美国航母规模的争论让许多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美国政府不是一直力挺航母么?也许从美国航母发展的结果看的确如此,但事实上美国航母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无数矛盾冲突的“辅弼”。1949年爆发的“众将的抗争”,就是这种矛盾冲突的激化和爆发。

“合众国”与“众将的抗争”

1955年,美国海军“弗莱斯特”级航母首舰“弗莱斯特”号建成服役,这艘航母标志着美国海军航空兵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在当时“弗莱斯特”级被誉为“超级航母”,但其典型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巨大的排水量,更在于它是海军航空兵在美国三军中重要地位的体现,此前这种地位曾一度遭到过质疑。

超级航母被命名为“弗莱斯特”级,这其中饱含着海军对老上级弗莱斯特上将的怀念和厚爱。美国今天拥有11艘航母组成的庞大海上战斗群,这个结果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也有偶然性。说到底,美国还要感谢中国,如果不是中国和美国当年在朝鲜半岛鏖战一场,美国的航母可能还要在方向问题上迷茫很久。

许多人都知道赫鲁晓夫的导弹核武器制胜论对苏联军事建设的严重影响,其实美国人历史上也受这一思想影响不浅,而且比苏联还早。1943年11月,乔治·马歇尔将军(George C. Marshall)提议在战后将战争部和海军部合并。他的提议中还包括建立一支独立的“航空兵”——空军。这一提议直接导致了“合并之争”和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的通过。这一法案重塑了美国军事体系,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军事机构(不久后改称为国防部)、国家安全委员会(NSC)、中央情报局(CIA)和独立的美国空军。

也许是为了增加自己在战后的发言权,刚成立的空军几乎是立马就提出了一个新的作战理念——即战略轰炸特别是使用核武器进行战略轰炸,将是赢得任何未来战争唯一的决胜要素。凭借战略轰炸,完全可以震慑对手,使其不敢再发动类似珍珠港那样的突袭行动,不敢对美国发动战争。为了实施这一被空军及其支持者奉为国家优先战略的理念,空军提出国会应该拨款帮自己建立一支以美国本土为基地的庞大远程轰炸机部队,而空军寄予厚望的,便是康维尔公司的B-36“和平缔造者”。面对空军的立场,海军将领们坚决反对,他们认为未来战争不可能单纯依靠战略轰炸取胜,无论使用核武器与否,都无法赢得。海军还坚持认为,在未来任何战争之初就决定大规模使用核武器,对敌国人口稠密城市进行打击,是非常“邪恶”的。用今天的观点看,美国海军将领几乎差一点儿就要提出航母的任务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理论了,但接下来他们提出的建议却在事实上倒向了空军的核战略轰炸理念——

海军一面摆出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上航母的压倒性重要地位,一方面要求国会拨款为自己建造“超级航母”舰队及其支援战斗群,他们计划的起点便是“合众国”级航空母舰(CVA-58)。

在“合众国”的设计问题上,海军内部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合众国”应该只用于携带重型轰炸机对苏联实施远程核打击,最多只携带少量护航战斗机;另一种认为“合众国”应该用于常规作战,主要携带战斗机和攻击机联队。结果核战论者占了上风,但后来经过修改,搭载的战斗机数量有所增加,但主要作战使命仍是末日决战。“合众国”级航母的设计方案中不设舰桥,甲板边缘装备4部升降机,配备4部蒸汽弹射器,当时预算单舰造价就高达1.9亿美元。“合众国”级航母可以搭载重达45吨的作战飞机,这样的飞机足以携带当时重达数吨的核武器。按照计划,“合众国”级将建造8艘,每艘搭载10架重型轰炸机以及足够每架飞机执行8次打击任务的航空燃料,这些航母可以一次投送80枚核弹,在重新补给前,总共可以投送640枚核弹。

曾任海军部长的美国首位国防部长詹姆斯·弗莱斯特(James Forrestal),坚定地支持海军的意见,批准了“合众国”号航母的建造计划。1948年7月29日,杜鲁门总统签署了批准建造5艘“合众国”级航母的文件。1949年4月18日,首舰“合众国”号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铺设了龙骨。

“合众国”担负的末日打击使命深深触痛了空军,这艘超级航母一下子成了空军和陆军眼里的头号大敌。就在弗莱斯特批准造舰计划后不久的3月28日,却由于健康原因不得不辞去国防部长职务,取而代之的路易斯·约翰逊(Louis A. Johnson)却来了个180度转向,马上倒向了空军的立场。他写1949年12月的日志显示,就连威名赫赫的布雷德利将军,也完全支持空军决胜论。“我们没有理由保留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布雷德利将军告诉我,他说两栖作战将成为历史。我们不会再进行任何两栖作战,也就不再需要海军陆战队。此外,如今的空军可以完成原来海军的全部任务,这样一来也就不再需要海军”

4月23日,刚刚上任不足一个月的约翰逊就在未咨询国会的情况下决定取消“合众国”号的建造计划。海军部长萨利文和一些海军高级将领不惜以辞职相抗。几天后,约翰逊宣布将海军陆战队的航空装备划归空军,这一计划在国会掀起了轩然大波,最后只能放弃。

心怀“合众国”夭折的切肤之痛,海军也开始搜集不利空军的事实。最后出具的一份匿名文件指出,B-36是一个“花钱靡费的错误”。报告还罗列了一个非常敏感的事实,即约翰逊本人也在B-36的承包商康维尔公司董事会中,因此其决策无法洗清个人利益的嫌疑。接下来的一连串纠纷就不在这里罗列了,最后的结果是,海军作战部长丹菲尔德上将和海军次长助理都被解职,海军为此愤然不已。这就是美国海军发展史上著名的“众将的抗争”。

“及时”的朝鲜战争

“众将的抗争”引起了关于核武器、战略轰炸以及军事指挥体系统一问题的大讨论。“合众国”是没了,但海军和国会并没有彻底摒弃新航母的念头,已经开始认真考虑下一代航母的设计问题,只不过设计方向和作战使命究竟若何,却存在许多疑问。就在这个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了。参战之初,美国认为不能使用战略轰炸击败北朝鲜,而是决定用地面部队和海上炮击以及两栖突击行动来打败北朝鲜军队。虽然后来美国政府数次怀疑过这种决策的恰当性并考虑改弦更张,但最终朝鲜战争还是没有超出常规战争的圈子。在并不宽阔的朝鲜战场上,美国海军舰载航空兵像二战时期一样展示了战争魅力,特别在对地支援任务和战场侦察任务中,距离前线较远的作战飞机需要较长的时间飞赴任务地域,难以做到及时反应,而游弋在朝鲜附近海域的航母舰载机,则可以“随叫随到”地用舰载机支援地面部队。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攻防作战中无时无刻都离不开航母舰载机开辟的火力通道,这种密切而高效的配合让陆军都十分眼热。这些鲜活的实例让让美国人相信,航母的主要使命更多地是应付这类常规战争,而不是搞什么末日决战。朝鲜战争强化了二战的经验,航母再次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朝战战争爆发后不久,国防部长约翰逊就做出批示,海军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建造新航母。

朝鲜战争让美国航母的发展之路回到了常规作战的轨道上,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应用,最终造就了美国新一代航母,这就是被誉为海军首级“超级航母”的“弗莱斯特”级,该级航母排水量75000吨,比1945年建成服役的“中途岛”号大25%,从一开始就采用了斜角飞行甲板,成为现代航母的典范之作。

aircraft_carrier09.jpg

恰到好处爆发的朝鲜战争“修正”了美国航母的发展方向,这场战争让美国海军认识到航母的主要使命还是常规作战,而不是末日对决。图为参加朝鲜战争的“埃塞克斯”级航母“菲律宾海”号(CV 47),其甲板上停放着F9F“黑豹”喷气式战斗机,朝鲜战争中该舰获得过9枚战斗之星。

aircraft_carrier10.jpg

1971年美国旧金山猎人点海军船厂内接受维护的航母,其中非常难得地展示了冷战时期三代同堂的美国航母:远处左侧那艘是二战时代经典力作“埃塞克斯”级的“汉考克”号(CV 19),右侧是二战结束后建成的“中途岛”级的“珊瑚海”号(CV 43),最近的那艘则是战后美国第一级“超级航母”——“弗莱斯特”级的“游骑兵”号(CV 61)。

再远一点儿

aircraft_carrier11.jpg

早在1910年11月14日尤金·伊利从“伯明翰”号巡洋舰上成功起飞之前,柯蒂斯就进行过一次并不成功的试验,当时他聘请的飞行员麦克科迪打算从搭设在“宾夕法尼亚”号客轮后部的木制甲板上起飞。遗憾的是,由于一只随意放在机翼上的润滑油桶落下打坏了螺旋桨,试验被迫取消。这张照片纪录的就是“宾夕法尼亚”号进行试验准备工作的情况。

美国人在舰载航空兵的诞生问题上功不可没。早在1910年11月14日,24岁的美国人尤金·伊利(Eugene Burton Ely)驾驶一架50马力柯蒂斯双翼机从“伯明翰”号巡洋舰临时铺设的甲板上起飞,完成了人类首次舰上起飞。不久后的1911年1月18日,他再次驾驶柯蒂斯D型飞机在“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成功着陆。为了探索舰上起降的实用价值,1920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批准美国海军将运煤船“木星”改装成航空母舰,更名为“兰利”号(CV-1),这是美国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但骨子里美国海军当时并未意识到航母的重要作用,只是有感于一战时期英国航母发展的现状,才在1923年建成了试验性航母“兰利”号。1922年,在多少领悟到一些航母的现实意义后,美国国会做出决定,将超出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的未完工的战列巡洋舰“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改造成航空母舰。又过了9年,美国才铺设了第一艘专门设计的航母“游骑兵”号(CV-4)的龙骨。说是专门设计,但该舰的原始设计并不成熟,连偏右的舰桥都不在原设计方案中,还是后来才加上的。“游骑兵”号排水量只有14800吨,个头和试验性的“兰利”差不多,足见当时美国航母设计理念仍不明确。“游骑兵”加入海军后,到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美国又有4艘航母先后服役,它们分别是“约克城”、“企业”、“黄蜂”和“大黄蜂”。再加上先前的“兰利”、“列克星敦”、“萨拉托加”和“游骑兵”,这就是二战之初美国航母的“八大金刚”。

aircraft_carrier12.jpg

1927年“兰利”号(CV 1)航母的航拍照片,清晰展示了其直通甲板及舰载机情况,请注意该舰没有舰桥,甲板也比较狭窄,舰载机起飞和着陆如果同时进行,组织协调相当困难。

1941年9月,随着战云逼近,罗斯福总统发现,按照海军主力航母的建造速度,短期内根本无法获得更多的新航母,于是建议海军将大量在建的巡洋舰体改造成轻型航母。虽然巡洋舰改造的轻型航母局限性不小,但随着日本人在珍珠港燃起战火,美国急需更多的航母支撑战局。美国一方面加快“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建造,另一方面在1942年1月将一艘“克利夫兰”级(Cleveland)轻巡洋舰改造成航母“独立”号,2月海军又决定改建两艘,3月改建3艘,6月又改建3艘。1943年1月到12月,这批9艘“独立”级轻型航母陆续完工,与同期完工的前8艘“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构成了美国海军主要打击力量。1944年6月,8艘“独立”级参加了菲律宾海之战,重创了日本航母舰队,提供了40%的战斗机和36%的鱼雷机。

aircraft_carrier13.jpg

上世纪30年代从空中拍摄的“列克星敦”号航母(CV 2),甲板上可以看到准备起飞的T4M鱼雷机。该舰由战列巡洋舰改建而成,拥有4座双联装203毫米舰炮。请注意其烟囱上方水平的黑色条纹,这是“列克星敦”号重要的识别特征,其姊妹舰“萨拉托加”号烟囱上也有一道黑色条纹,但却是垂直的。

aircraft_carrier14.jpg

1934年服役的“游骑兵”号(CV 4)虽然个头不大,和“兰利”号差不多,却是美国第一艘从一开始就作为航母设计和建造的航母。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战爆发前美军的8艘航母中,“游骑兵”号是幸存到战后的三艘航母之一。图为服役不久后航行在里约热内卢附近水域的“游骑兵”号。

二战期间美国建造的“埃塞克斯”级航母成为20世纪建造数量最多的一级航母,总计建造了24艘。“埃塞克斯”级是在“约克城”级航母上发展而来,但舰体更大,长度增加了60英尺,宽度增加了近10英尺,排水量则增加了近三分之一,达27000吨。这样一来,飞行甲板变得更宽更长,升降机被移到了甲板边缘,减少了对加班作业的影响,增强了全舰的攻防能力。动力系统和装甲防护也得到了改进,提高了生存能力。事实上,二战中没有一艘“埃塞克斯”级被击沉,其中“富兰克林”和“邦克山”两舰在受损严重的情况下凭借自身动力成功返航并被修复。美国航母汲取了英国的经验,比较注重甲板的装甲防护。英国航母设计中习惯把防护装甲设置在飞行甲板上,而美国“埃塞克斯”级却把防护装甲设在下层的机库甲板,这样一来,既降低了航母的重心,提高了稳定性,同时又减少了支撑结构,扩大了机库容积。

可以这么说,美国航母是从实战出发,经过实战检验,并根据实战经验不断修正中发展的。

未来的挑战

aircraft_carrier15.jpg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今天仍是美国海军航母舰队的中坚,但在美国海军看来,“尼米兹”的技术优势仍然不够高,还需要更加先进的后继者。图为航行中的“尼米兹”级第5艘“亚伯拉罕·林肯”号(CVN-72),其上方为一架担负侦察的ES-3A“影子”电子侦察机,摄于1999年。

冷战时期航母技术继续发展。二战结束仅仅8天的1945年9月10日,美国海军45000吨“中途岛”级航母首舰“中途岛”号建成服役。美国海军雄心勃勃,决心在战后建造更大的航母,这种思想后来成了发展“合众国”级的初衷。在“弗莱斯特”级之后,美国又发展了“小鹰”级。1961年,美国海军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建成服役。又过了7年,美国海军建造的最后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约翰·肯尼迪”号服役。再往后,就是著名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冷战结束时的美国海军,是一支核动力航母与常规动力航母并存的庞大“航母海军”,常规动力航母包括“中途岛”、“弗莱斯特”和“小鹰”级,以及“约翰·肯尼迪”号;核动力航母包括“尼米兹”级和“企业”号,但如今美国海军中已经没有一艘常规动力航母。近年每次冲突中,航母都是美国的首选兵器,虽然航母的攻击力屡试不爽,但有人已经开始担心,屡经战争奠定的航母地位在未来是否会面临挑战?这是美国军界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他们担心花费大量资金建造的航母,会在新军事形势下很容易变成对手的靶子。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2009年12月,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一位法学教授詹姆斯?克拉斯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海军决策层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篇文章名为《2015年美国海军是如何战败》,文中所描述的战争中,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在海战中被一枚中国反舰导弹击沉。

aircraft_carrier16.jpg

2006年7月14日,1200吨的以色列护卫舰“埃拉特”号在黎巴嫩海域距岸10海里处遭反舰导弹打击,舰上精密的预警和防御系统均未奏效。导弹准确命中舰体右舷中部水线处,一度造成动力瘫痪,4名舰员丧生。此次事件对美国传统航母作战理念提出了挑战,也由此引发了对舰载无人作战飞机的更多关注。

在海军中这种担忧由来已久,一枚造价低廉但却带有庞大战斗部的反舰导弹,一旦命中航母,将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会影响到战局的发展,这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2006年7月,以色列护卫舰“埃拉特”号在贝鲁特外海遭到反舰导弹攻击,先进的隐身战舰顿时失去战斗力。这个例子很好地诠释了海军近岸作战水面舰只面临的潜在危险。这种危险,对于近岸作战的庞大的航母战斗群同样存在,虽然有着众星捧月般的护航舰只,但没人能打保票这种防御网无懈可击。

增大舰载机打击范围,可以让航母更加远离危险的近岸区域,但有人作战飞机的攻击半径已经接近极限。一些海军观察家认为,海军空中力量的未来不是由F-35C决定,而是与舰载无人机紧密相连。舰载无人机将提供比现有传统有人驾驶战斗机更优越的远程空中作战能力。这种潜在危险推进了美国海军无人作战飞机系统的研究,这项研究由现任海军副部长的罗伯特?沃克,以及现任美国空军参谋长特别助理的汤玛斯?埃哈特主持,战略预算评估中心也参与其中。研究认为,海军需要加快推进远程舰载无人作战飞机系统的研发,使用有人驾驶飞机的情况下,舰载机联队最适合打击200到450海里范围内的目标。而舰载无人作战飞机可以把这一打击距离拓展到1500海里,在空中加油情况下可连续数日在战区上空停留。

2007年,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6年,价值6.359亿美元的合同,让其制作两架无人作战飞机系统演示原型机。诺格公司为此推出的X-47B采用翼身融合加低可探测性设计,用于验证无人机能否在航母甲板上顺利起飞和着陆。无人作战飞机的第一次飞行原定于2009年11月在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然而由于在地面测试中发现的推进、噪音以及发动机启动等问题,试飞被推迟到2010年晚些时候进行。

aircraft_carrier17.jpg

美国一直在积极研究航母等大型主战舰艇的抗损和抗沉性能。在2010年7月的多国环太平洋联合演习中,美国海军把退役的“新奥尔良”号两栖攻击舰(LPH-11)拿来作为靶舰,先后用“鱼叉”反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和密集舰炮对其攻击,以此取得此类舰艇战损情况的相关数据。图为正在翻沉的“新奥尔良”。

不管怎么说,美国海军正千方百计发掘现有航母的战略潜力,毕竟有了如此巨大的浮动基地,许多作战装备及行动都有了依附之地。虽然航母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比过去多了不少,但它依旧是巨大的威慑力量,如果能辅以高效的舰载机乃至舰载无人机,加上更先进的雷达电子设备,航母应该能应付大部分威胁。在美军看来,纵使不能保证消除所有威胁,那么削减已经为实战历练过的航母,转而单纯发展其他未经实践检验的装备,显然也是不靠谱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