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星星生活捷克佳/多年来,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犹如一场短跑竞赛:房价飞涨、竞价战频发,投机情绪高涨。然而,过去一年,这种疯狂的节奏戛然而止——销量骤降、市场情绪转冷,新闻头条从“抢房潮”转为“关税忧虑”,晚宴间的话题也从楼市投资回到了宏观经济。
尽管充斥着不安与担忧,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并未崩溃。它只是在“减速”。这是一次早该到来的、必要的修正,为的是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市场基础。虽然降温的节奏让部分业主和投资者感到阵痛,但从长期看,一个更理性、稳健的房地产环境,将对加拿大社会整体更为有利。
**从资产泡沫回归居住本质
《House Poor No More》作者、Money.ca高级编辑罗玛娜·金(Romana King)在《环球邮报》中撰文指出,在经历了二十年的非理性增长后,加拿大房地产市场或许正进入一个新时代——一个房地产回归“生活空间”和“长期投资工具”的时代,而非纯粹的投机资产。
根据加拿大房地产协会数据,今年4月,全国房屋销售同比下降近10%,平均房价下滑3.9%。尽管5月销量略有回升,但整体市场仍低迷。
这看似是坏消息,实则是健康调整。许多地区在2020至2022年间的房价上涨幅度超过50%,本就难以为继。如今的价格回调,是市场自我修复的表现。虽然负担能力依旧是新买家面临的挑战,但价格上涨的暂停,至少为他们争取了喘息的机会。
**市场回归理性,是健康的标志
眼下,买家不再被迫盲目竞价,卖家也更依赖市场基本面进行定价。政策制定者和城市规划者也因此有机会从容介入,推动结构性改革而不会再“火上浇油”。
但为何市场放缓反而引发如此多的悲观情绪?原因在于——房地产是一门“大生意”。
房地产交易的寒意,首先传导至依赖成交量生存的中介、开发商和抵押贷款机构。据统计,2023年全国房屋销量同比下滑11.1%。而房地产相关经济活动——包括建设、装修、交易等——在2022年对GDP的贡献高达2530亿加元,占比8.9%,甚至超过石油天然气产业。房地产市场的冷却,波及甚广。
**从繁荣收缩,不等于崩盘
但必须厘清:这不是危机,而是从高点的自然回落。历史上类似的调整曾出现在1990年代初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
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加拿大房地产的基本面依然稳固:移民总量虽略有调整,但人口仍在增长,租房需求旺盛,拥有住房依然是大多数加拿大人的核心人生目标。投机冷却对短期利益有损,但却有利于长期稳定。
**平静市场,换来“时间”红利
平静的市场环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决策空间”。对于房主、买家和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可以更理性规划未来的时期——再融资、翻修、出售,都不再需要在剧烈波动中仓促作出决定。
以2025年为例,尽管市场经历了调整,平均房价仍比2019年高出近30%。很多房主感觉“变穷了”,但其实仍拥有相当可观的房屋净值。如果选择继续持有,房产价值的波动对其生活影响有限。
与此对应,潜在买家依然对高房价望而却步,尤其是那些收入增长未能匹配房价上涨的年轻群体。但当前的降温也带来了希望:价格适度下调,活跃房源同比激增,竞价战减少,买家终于可以带着贷款审批和房屋检查条件安心出手。
**投资者从“炒作”回归“价值”
市场的冷却对投机者而言意味着“游戏结束”,但对真正的房地产投资者来说,这是一次价值回归。市场中短期炒作力量的削弱,反而让善用现金流分析、租金收益评估等策略的投资者脱颖而出。
尽管主要城市的租金近期略有下降,但长期需求依然坚挺。投机性投资者退场降低了整体风险,为市场带来了更强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稳定市场为结构性改革创造窗口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个平稳、理性的市场,给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的改革窗口——这是在炽热的市场情绪中难以想象的。
政府现在应抓住机遇,推动土地用途改革、简化许可流程、加快中低收入住房建设。如果不在此时行动,等到下一轮价格飙升来临时,住房负担能力问题恐将变得更加棘手。
如作者所说:“如果我们现在不加快脚步,下一轮价格狂奔,可能就在我们还没系好鞋带的时候悄然而至。”
新闻来源:
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opinion/article-canada-housing-market-cool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