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17/“儿子故事”背后映射出的中西文化对撞

(星星生活特稿 捷克佳)记得文革结束后,取代样板戏的是一些传统的戏剧,《铡美案》道出秦香莲与忘恩负义的陈世美,而《三滴血》能记住的最著名唱腔则是那滴血验亲的“血在盆中不粘连、不粘连。”

最近两期《星星生活》报(第179、180期)刊载的《儿子的爸爸不是我》一文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在180期尚未出版时,就有署名Jason的读者来email询问是否当期刊登文章的下半部分,也有读者致电《星星生活》报编辑部,对文中主人公的目前的现状表示关注。

第180期出版后,连日来,编辑部更不断收到读者关切的电话,先后有数位女士表示希望收养这个无辜的孩子,其中一位女士说,她和她的朋友在看完采访文章后曾一起讨论并希望收养,以让这个家庭能够继续维持下去,编辑部里也就送养孩子是否能将家庭稳固一事争论不休。另有读者致电编辑部希望无偿地帮助这家人,在“月子” 里协助带孩子。

采访撰写该文的本报专栏记者薇尘说,一位女士在电话中说,她的孩子也愿意这个小朋友进入她们的家庭。薇尘表示,感谢大家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她已再次和主人公Mike取得联系,从Mike的态度来看,目前孩子尚小,他的想法也还没有成熟,曾经有过送教会的考虑,但都没有最后定下来。薇尘表示,她会在一段时间后作追踪采访,以飨读者。

这篇文章也在本地中文网站掀起不小的波澜,对这一事件争论不休,并对生活能否再回到从前表示担忧。有网友认为,绝对不能将小孩送给别人。大人的错,孩子不应该承担。痛苦,也应该是三个或更多大人的事。也有网友并讨论所谓“安全出轨”的问题,可见不少人对这类事件的宽容度已经较为放开。不过,正如另一位网友所言,“当八卦发生在自己身边就是噩耗。”有署名Pasu的网友说,很为那个家庭难过。有朋友建议说,这种case,可以把孩子送给Children’s Aid Society(http://www.casmt.on.ca)抚养,让他们多一个选择,希望受到伤害的人都得到解脱。

枫下论坛署名“北洋水师”的网友在给作者薇尘的信中说,你的新移民情感系列看过很多,但这篇最触动心灵。首先要说的是,MIKE确实太善良了,这种对男人来说最残酷,最不能容忍的事发生在他身上,而他对妻子仍然很体贴照顾,的确难得。同时也说明他们过去感情一定很好,我相信那曾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点从他们婆媳的关系中也能看出来。网上很多人抱怨婆媳关系紧张,但她们却很融洽,可以说是十分令人羡慕的。他们两人是同学,了解很久了。

该网友说,所以尽管发生了这样不幸的事情,MIKE并没有一走了之,说明他还有些留恋。那个妻子似乎也并非那种乱来的人,从她的自伤的行为和语气来看,确实是有些痛不欲生,悔不当初的态度。而且,她打心理还是爱MIKE的。我宁愿相信她是无意识的犯错。如果MIKE要离开她的话,她也许会彻底崩溃。

该网友续说,不过,看来事情有了转机,听说有很多人愿意收养那个婴儿。这的确可以逐渐淡化他们两人心中的阴影。另外还有两个很大的障碍:一个是舆论,不过,经过这几年多伦多华人社区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相信大家已经变得很宽容了,而且,如果他们能勇敢地面对舆论,则舆论的压力就会变的很轻微。另一个障碍要困难一些,那就是MIKE的母亲。可以想象出老人的愤怒。如何让老人重新接受MIKE的妻子,需要他们有耐心,要做很多工作。

该网友最后说,总之,绝大多数人并不希望看到悲剧发生。尽管这是一道很深的伤口,但相信岁月会将伤口慢慢敷平,使之愈合。最后,请转告MIKE,多保重,并请他的妻子也保重身体,因为今后的路还很长。

另一位吉姓读者在发给编辑部的电子邮件中说,本人虽然爱好计算机科学,但从不上网聊天或发贴子。但是自从看了《倾诉空间》:“儿子的爸爸不是我”后,本人非常希望贵站能开辟一个论坛,让大家发表意见,也非常希望Mike能看到。读者建议道,如果贵编辑部能借此机会,开辟专栏,让读者投稿参与讨论,引起大家对婚姻家庭的思考,将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不过,吉姓读者说,读了“不是结尾的后续:儿子他爸到底是谁?”,我对表达要收养该小孩的读者的想法很吃惊。如果Mike夫妇最终也选择把孩子送走以维持他们的婚姻和幸福的话,说明他们都是自私的人,我们就没必要这么关心和同情他们了,更值得同情的倒是哪个可怜的孩子。

该读者说,孩子本来就是最无辜的,如果把他送走,让他连自己的父母是谁都不知道,得不到亲生父母的呵护,就更不人道。我理解要领养小孩的读者的好意;但作为母亲,我觉得,对孩子,那不最好的选择。

吉姓读者说,Mike的妻子理所当然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她应该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也有责任为孩子找到爸爸,让他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孩子负责。无论她的借口有多少,喝醉酒和上床不应该是必然关系。如果不是自愿,应该报警;如果事后认为做了错事,应该主动坦白,以求得原谅,而不是等到“捂不住”了再“痛哭流涕”。如果不是孩子的长像“露了馅”,她也许会欺骗Mike一辈子。

吉姓读者认为,Mike也是个受害者,我很同情他。如果我是他,我也许会原谅她,但我会离开她。知道Mike很爱他,能想象做这个决定会很痛苦。但从长远来讲,这个决定也许对他们三人都是个好选择。时间是医治痛苦的良药,眼不见心不烦,Mike的痛苦最终会被时间淡化,他这样的好人应该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当然,如果Mike能一辈子容忍她的过错和伤害,最终不选择离开她,就更不应该把孩子送走。他应该明白,不是孩子伤了他,真正的过错者是他妻子。不能用母亲的过错来惩罚孩子。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曲莉女士主攻儿童心理学,她在接受星星生活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没有接触当事人,仅从这两篇文章来看,还不能妄下结论,但她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曲莉表示,从孩子尤其是新生儿的角度来说,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对家庭的依赖程度都很高。母亲产后的恢复,特别是营养能否跟得上,精力是否恢复则对新生儿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母亲的奶水分泌少、质量差,直接影响到婴儿的后期成长,导致孩子的体重轻,发育缓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认知能力,调控能力均会受到影响。

有研究资料显示,通常一些妇女在产后会患有产后抑郁症(Baby blues),性格上出现一段不稳定情绪,比如莫明的哭泣或心绪欠佳。曲莉说,从文章来看,这个母亲有轻微的自残行为,比如因自责打自己的身体等。但来自父母对儿童的忽视,则有可能导致虐婴的行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长大以后通常较正常的孩子在行为上可能有暴力、抑郁和自杀行为。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由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夫妻关系的定位在移民后往往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在中国国内,通常男子的地位会处于上风,但在移民后,夫妻的角色转变,很多家庭生活也面临新的挑战。

曲莉说,从孩子成长发育的角度来看,如果夫妻整日冷战,不停争吵,这对于无辜的孩子将是一种摧残。曲莉建议说,在这种环境下,则最好将孩子送养他人。从心理学上来说,如果将孩子送人,孩子在7个月前被收养比较好,因为孩子稍大就会对周围的情景环境产生认同感,能记住父亲母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孩子开始“认人”。

对于孩子送养他人家庭,中西文化在一点的差异巨大。曲莉说,从中国的传统来说,养父母一般都会尽量隐瞒事实,来满足自己个人的需要,让孩子在“无知无觉”中成长。但在西方社会则完全不同,一般父母都会告诉被收养孩子的真相,“我不是你的亲身父母”。很多收养非洲儿童的夫妇,在孩子长大的时候,都鼓励孩子去寻找自己的根,尽可能得到原有文化的认同。“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比较健康,”曲莉说。

欢迎读者参与讨论,来稿请邮:[email protected] 或传真至416-490-8404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