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8/港加交汇研究展开 馆内收录移民学术文献

-港移民迁徙促进港加贸易
-移民加国近半世纪 港人著书分享遭遇
-港加交汇研究展开 馆内收录移民学术文献


港移民迁徙促进港加贸易
港加4大学交汇研究 启迪双边关系发展

明报/对有兴趣研究或认识早年加拿大香港移民故事的人士要留意了,一个进行长达5年,包括来自加港4间大学学者参与,及获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支持的“港加交汇研究计划”,由昨日开始在多伦多大学利铭泽典宬正式展开,图书馆将担任协调,和收录有关过去50年加拿大与香港之间移民迁徙及文化交流的学术研究、资料搜集和公众教育的文献。

昨日来自主流及华社多个组织代表,包括:港加交汇研究计划顾问委员会主席利德蕙博士、经贸处处长卢洁玮、卑诗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余全毅教授,以及多伦多大学图书馆人文和社会科学馆副馆长Julie Hannaford近50人出席启动礼。利铭泽典宬馆长梁恒达博士表示:“‘港加交汇研究计划’是由利铭泽典宬、香港经贸处、卑诗大学、西门菲沙大学及香港大学合作举办,主要目的是研究1960至2010年代有关港加两地大量移民迁徙的情况,并收录有关文献,阐述这些交流及迁徙活动如何改变两地社会。”

他说,研究计划分有学术委员会和公众教育委员会,两会合共有成员16人,分别来自不同专门行业和学者,如历史、地理、社会学、商会、财经等,委员会定期举行讲座及研讨会,在不同地方举行上述活动后,都会送一份整理好的报告给该馆;而该馆会把这些资料放于该馆网页上,市民可随时阅读。

馆长梁恒达解释,选定研究1960至2010年代香港移民为对象,是由于该段时期移民加国香港移民,正处于加国对包括华裔移民多种法律规范,例如有早期的铁路华工、人头税及排华法等。而这段时间移民到加国的香港移民,对身分的认同和融入主流社会,没有现时一代华人那么容易,对作为“加国移民”的感受和心路历程都别有一番滋味,因此是研究加港移民很好的材料。

经贸处处长卢洁玮表示:“港加之间的活动对促进两地的紧密联系和稳健的双边贸易关系起积极作用,而且也成为两地独特历史的一部分。过去多年来,移居加拿大的香港人在主流社会落地生根,并发展个人事业,他们凭乐观积极、进取的香港精神,克服各项挑战。加拿大华人也乐于把香港这位新朋友介绍给加国人,希望引起他们对香港的兴趣。在加拿大团结而实干的香港社区,实在是加港之间重要的桥梁。”

卢洁玮同时表示,许多回流香港的人士,都会把港加两地认同的价值观,包括尊重自由、公义、平等及多元文化的信念进一步带回香港。与此同时,他们从加拿大在生活质素、工作平衡、创意及环保方面也获得新体验。她补充说:“这个有关港加之间交汇互动的研究,将为两地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带来新的启示。”

多伦多的的项目成员,由知名学术研究究人员和杰的社会人士组成,包括: 多伦多大学方伟晶教教授、Ruth Hayhoe教授、Jeffrey Reitz教授,约克大学李翠恩教授、陆鸿基教授、Lucia Lo教授,港加商会Roberrt Brown,经贸处副处长郭仲佳、创业协进进会黎宏俊、伍隽雄、颐康基金会萧显扬、华商网络王昆明及青少年中华学艺比赛协会王蕙芳等。

移民加国近半世纪 港人著书分享遭遇

明报/在昨日的“港加交汇研究计划”启动礼上,其中一位出席者移民加国47年的香港人、《Pray Standing》(暂译《祈盼》)一书作者吴仲贶,他把移民加国近半世纪生活中遭遇的问题著书,与移民加国华人及其他族裔分享。

原籍中山的吴仲贶说,他刚出版的英文版自传《祈盼》,是把童年时曾经历过日军侵占领香港时期,先后在英国、马来西亚及香港等地发展,直至1967年移居加拿大,通过艰辛的历程,表达人在异乡如何奋斗,并且反映香港的精神。

吴仲贶表示,该书原先计划只是作自传,以便留给后世子孙认识先辈的移民辛酸,但有朋友说书中内容十分丰富,值得介绍给移民加国华裔及其他族裔知道,然后始改变初衷,他希望此书能让华裔新移民更认识“移民”。

他用了2年半的时间完成这本英文自传,去年11月正式出版;现时正在香港翻译为中文版,中文译名暂时为《祈盼》。书中描述他在每个地方,如何立足、奋斗,面对的挣扎,以及忍耐克服困难。

他曾前往多个地方,累积国际商业经验,又在香港、南亚、欧洲及美国建立人际网络。至1989年在渥太华过退休生活。他是港加商会终生荣誉董事,曾任自然博物馆董事局主席、皇家建筑研究所成员;渥太华总医院、渥太华警察局等社会机构委员会成员、亚太地区发展署顾问;渥太华龙舟节创始人及渥太华亚裔文化月主席等职。

此外,他获颁加拿大公民最高荣誉的加拿勋章(Order of Canada)和英女王二世金章(Golden Jubilee Medal),也是2006年加拿大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杰出华人之一。

港加交汇研究展开 馆内收录移民学术文献

星岛日报/“港加交汇研究计划”昨天在多伦多大学利铭泽典宬正式展开,在未来5年,加港两地4间大学将参与其中,该图书馆将会协调及收录有关过去50年加拿大与香港之间移民迁徙及文化交流的学术研究、资料搜集和公众教育的文献;并且举行学术讲座,与本地人士交流心得。

利铭泽典宬馆长梁恒达博士称,筹备了两年的“港加交汇研究计划”,由利铭泽典宬、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卑诗大学、西门菲沙大学及香港大学合作举办。此计划主要目的是研究1960至2010年期间,有关港加两地大量移民迁徙的情况,并收录有关文献,阐述这些交流及迁徙活动如何改变两地社会。

华移民地位显著提升

梁恒达博士指出,60年代以前及以后的加国华人显著不同,前者大多是铁路华工,遭遇排华法及人头税问题,这方面的历史曾经参与过搜集及研究。后者的华裔移民来自香港及中国,他们的教育水平较高,当中有不少是专业人士,较容易接受西方文化,融入主流社会。其实,60年的香港移民在加国生活,或是回流香港的人士,他们在两地带出不同的影响,对社会作出贡献,所以今次的庞大研究,可说是一个延续篇。

这个为期5年的计划,该图书馆将会收集有关的研究报告及有关资料,整理及收藏于馆内。同时,在网上成立一个专门的资料库,不断更新内容,让公众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寻找有关的研究材料。

藏量约5万册

为此,多伦多的项目组成委员会,邀请知名学术研究人员及杰出的社会人士共16人,包括:多伦多大学方伟晶教授、Ruth Hayhoe教授和Jeffery Reitz教授;约克大学Susan Henders教授、李翠恩教授、卢佩珍教授和陆鸿基教授;港加商会Robert Brown、 香港驻多伦多经济贸易办事处副处长郭仲佳先生、创业协进会顾问黎宏俊、Justin Poy Agency总裁伍隽雄、颐康基金会总裁萧显扬、华商网络主席王昆明,以及青少年中华学艺比赛协会王蕙芳等。

利铭泽典宬是香港地区以外,有关香港及加港关系最具规模的研究图书馆。馆藏量约为5万册,其中包括2,500期刊题目、1,000卷缩影胶片、7,000份剪报和不断扩大的多媒体资料库。图书馆的藏书主要是关于香港、加拿大与香港关系及加拿大华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