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7/房拆了一半仍不搬 记多市最牛钉子户

加国无忧51周报(51周报 92期) 作者:牧涛/漫步在市中心的圣帕特里克路(St. Patrick Street,位于University Ave西面一个街口,在Dundas和Queen街之间的一条小街)上,不多久你的目光就一定会被一栋只有“半边”的房子所吸引。第一次看到这个奇景的时候,很多人还以为是某个艺术家画的“立体仿真图”,直到走近才发现不是图画,而是货真价实的一座房子,门牌号是圣帕特里克路54 1/2号。这个时候,谁心里都会升起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栋房子的另一半到哪里去了?

圣帕特里克路附近的街区是多伦多最早的移民社区和贫民窟之一。早在1850年代左右,第一代爱尔兰移民就在这里扎下了根。他们住着低矮、简陋的棚屋,在市内的工厂或作坊里当体力工人。目前市图书馆里并没有收藏圣帕特里克路那个时候的照片,但是我们能找到一张摄于摄于1914年的贫民窟照片,图中是一条狭窄、肮脏的街道,街旁一栋木制房屋,墙壁已经严重破损,木制的骨架完全暴露在外面。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木然地看着镜头。在圣帕特里克路改造前,它的样子和这张照片里的差不多。

1914年多伦多市中心贫民区,圣帕特里克路改造前的样子和这里差不多。

在1890年至1893年,开发商对圣帕特里克路一带进行了改造,拆毁了一部分棚屋,建起了排屋(row houses,当时是典型的工人阶层的住宅)。由于市中心早期的宅基地都比较大,而排屋占地较小,所以在安装门牌号的时候就出现了数字不够用的情况,于是就有了“1/2”这个奇怪的门牌号码。

1890年代的圣帕特里克区规划图

一转眼60多年过去了。1950年代,多伦多迎来了二战后的第一次经济腾飞。市中心的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珍贵,令开发商打起了圣帕特里克路排屋社区的主意。1957年,Windlass Holdings开发有限公司从市府那里获得了西起McCaul街,东至圣帕特里克大街,Dundas以南和Queen街以北这片土地的开发权。

1950年代末圣帕特里克路社区的设计图

由于加拿大的土地是私有的,Windlass Holdings公司必须先从居民手上把土地和房屋买下来,才能拆迁、兴建,所以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只好一家家的敲门、动员。不过,据当时的居民回忆,Windlass Holdings公司的工作人员态度并不是很好(aggressive)。据一份捅给《多伦多星报》的爆料透露,他们家曾在一年时间内收到了300封来自Windlass Holdings公司的要求拆迁信。

原来6栋房屋连在一起的“排屋”被拆成了两个“半屋”

虽然Windlass Holdings公司的行为遭到了一些居民的抵制,但是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将房子和地皮卖给他们,只有圣帕特里克路54号和54 1/2号这两幢连屋的屋主坚决不愿意卖屋。眼看着开发计划不能耽搁,Windlass Holdings公司只好沿着房屋的隔墙开始拆房,将原来完整的6栋房屋连在一起的“排屋”,拆成了两个“半屋”。

拆屋工程完毕后,54号的屋主估计想着住在“半屋”里没有什么意思,所以也同意将地皮和房子卖了,后来这块地上建起了一幢小公寓。于是圣帕特里克路54 1/2号就成了该街上仅存的“半屋”,直到今天。

本地的媒体记者曾去敲门,没有人应答,但是门口明显经过整理,看上去仍有人住在这里。据省府最近一期的房屋估价资料,这所“半屋”目前值64.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