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30/华裔北移城镇崛起 小街今昔看变迁

加拿大都市报/在万锦市(Markham)Kennedy Rd.夹16th Ave.附近的Brunswick街(Brunswick Ave.)上,洪女士(Ella Hung)一家拥有一栋2层3卧室的小楼,楼顶上一面大大的加拿大国旗迎风招展。洪女士笑容满面地对记者说:“我们一家非常幸运,能来到加拿大生活,加拿大就是一个人间天堂。

撰文/摄影:Sandro Contenta、Jim Rankin 编译:康妮洪

女士今年70多岁了,32年前她随丈夫和2个子女一起移民到加拿大,100加元就是他们的全部积蓄。刚来时一家住在多伦多市中心的地下室里,夫妇两人移民前都是工程师,所以到加拿大后两人一起为人修理电话集成电路板,直到经济情况有些好转了时才从地下搬到地上。又在约克谷商场(Yorkdale Mall)边开了一个小吃店,并开始承接修理电视和录像机。

洪女士一家的移民生活经历可以说有喜有悲有苦有乐:病魔夺去了他们一个女儿的生命,但他们的一个儿子在滑铁卢大学工程专业毕业,并顺利地在珪谷找到了工作。他们曾经靠自己的积蓄和银行贷款在士嘉堡爱静阁(Agincourt)购买了物业,后将物业出售,最终在Brunswick街上安居下来,可以说来了一次由南向北的“迁徙”。

华裔移民迁徙路

同一条街上还住着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黄先生(Nick Huang),他的太太陈红洁(Jie-hong Chen,音译)非常喜欢现在住的地方,总是将自己的花园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和丈夫都是三十多岁,有两个孩子,Henry12岁,Johnny4岁,她家房前车道上停着辆箱型车,旁边竖着个棒球网,Henry常常和邻居的孩子们一起在这里玩棒球。

黄先生夫妇2003年从中国南方移民加拿大,开始时住在士嘉堡Birchmount Rd.夹Sheppard Ave. E.的出租公寓里,因为在公寓附近发生了两起凶杀案,两人觉得住在那里不安全,便产生了往北搬的念头。一家人2008年搬到了Brunswick街。现在黄先生从事电脑程式员的工作,曾经做过低级会计工作的黄太太则正在设法寻找一份离家较近的工作。

黄先生一家在Brunswick街安居下来,他们的孩子很喜欢现在所上的学校,学习成绩不错,课余还学习单簧管和小提琴,每周二晚上去中文学校学中文。孩子开心,夫妇两人也非常喜欢现在的生活和居住的环境。

街道成变迁缩影

洪女士一家的经历可以说是多伦多移民的典型写照,过去数十年间很多原本居住在多伦多416地区的移民慢慢迁居到了905地区,可以说从2006年开始,多伦多周边地区成了新移民走入加拿大生活的门户,Brunswick街的居民面貌就是最好的写照。Brunswick街1999年建成时一共有22栋民居,其中不到一半屋主有亚裔血统,如今这条街上住的几乎全部是亚裔人士。

住在这里的华裔,有的跟洪女士一样从Downtown市中心迁到士嘉堡地区,又再迁到更北的万锦市;有的在中国国内时就向往前庭后院小楼独立的生活,移民时直接就在万锦买了房;有的是受万锦一些中小学名声的吸引,在所谓的名校区安家落户。Brunswick街属于著名的杜鲁多中学(Pierre Elliott Trudeau High School)校区,与这所学校只一街之隔。

Brunswick街上的华裔居民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第一代移民往往不太懂得如何收拾花草树木,庭院里春天蒲公英花絮到处飞舞,夏天则杂草疯长。学习园艺似乎是融入加拿大生活的开始和象征。他们从本地人和老移民邻居那里接受养花种草的指导,慢慢掌握了园艺之道,然后和其他邻居分享维护花园的经验,再之后自己变成“师傅”,将这些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更新的移民。62岁的何女士(Linda He)就说:“刚来时我不懂如何饲弄花草,花园看上去一团糟,邻居给我很多指导,我通过园艺结识了很多朋友,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生活的苦和乐。”何女士现在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园艺专家,在她屋里墙上显眼的地方挂着一张时任万锦市长Donald Cousens签名的奖状,表彰她家有一个社区最美的花园。

这条街上像何女士一样通过花草树木结交朋友的人还不少,洪女士也是其中的一个,她的花园总是开满海棠、水仙、勿忘我、郁金香和玫瑰花。当她家隔壁住下一位从爱德华王子岛搬来的新邻居时,她便在紧靠新邻居家的一边空地上种满各种花草,来表示对新邻居的欢迎。

族裔社区自成天地

Brunswick街往南几步之遥,早于18世纪末期万锦的第一批居民就埋葬在这里,其中包括德国人William Berczy,他正是万锦的奠基者。再往南就是于人村(Unionville)欧陆风格的缅因街(Main Street)了。只有在这个区域的咖啡店、小商店里,才能看到比较多的当地白人面孔,这和这条街周边的少数族裔聚居区形成鲜明的对照。

所谓的种族聚居区是指在人口统计中,一个区域内有10%到30%的居民有同一个特定的族裔背景。在加拿大,一个种族聚居区大约有2500名至8000名居民。一个种族聚居区往往在最开始的时候是10多户同族裔的人住在一个相对较集中的区域,由他们把这个区域介绍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和同族裔熟人,口口相传,同族裔居民越来越多。2001年加拿大统计局访问了12000个新移民家庭,结果显示,移民选择定居地点时,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来自于已经居住在那个地方的亲戚朋友。

种族聚居区不是事先计划好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多伦多市中心的小意大利区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随后这个社区开始中产阶级化,房价大幅度提高,低收入家庭不得不迁出。如今,老的族裔聚居区已经走向衰落,取而代之以更多的新兴族裔聚居区。

2010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由意大利裔、犹太裔、葡萄牙裔组成的社区2001年-2006年期间规模急剧缩小,与此同时,华裔和南亚裔聚居区却在不断扩大,其中以爱静阁、万锦为基础的华裔聚居区从61平方公里扩大到了90平方公里。大多伦多地区华裔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从2001年的28%增加到了2006年的48%。而南亚人口也从487600人增加到了712000人,分别分布在士嘉堡-万锦,及雷克斯谷(Rexdale)-密西沙加-宾顿(Brampton)聚居区,两大聚居区已经从62平方公里扩大到了126平方公里,人口比率也从30%增加到了50%。

一方面是华裔和南亚裔纷纷到士嘉堡、万锦、密西沙加、宾顿定居,另一方面是白人居民从这些地区撤退。有些人把这个现象归结为和美国一样的“白色迁徙”(White flight),但卑诗哥伦比亚大学地理系主任David Ley在2007年一份调查研究报告中表明,白人的迁徙实际上是以房价为指针的,当房价高涨时,一部分承受不起的年轻人和老年人便会迁居到别处。

同族裔的人汇集在一起对新移民来说有很大的便利,他们往往能从老移民那里得到很多安居的帮助,从住房到找工到上学到医疗服务,各个方面的适应速度会快很多。但对于特定族裔的聚居区来说,使用族裔原本的语言甚至比使用英语更多。这样也给新移民学习英语带来很大障碍。就拿Brunswick街来说,从牙医诊所到小便利店,经营者也几乎全都是华人,不是讲粤语就是讲国语,住在这里,一整天一句英语都不用讲,生活完全没问题。

陈红洁说,她觉得Brunswick街社区唯一不太好的一点是,这里的居民族裔背景太单一了,华裔太多,缺乏多元文化。居民们在一起只说中文,没有机会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为了让自己的英文有点长进,她只能多听收音机,多上英文网站,多看英文电影电视,参加一些英语社区的活动。

一方面是陈红洁抱怨“too Chinese”,另一方面则是其它族裔的居民抱怨社区大多提供中文的服务,而缺少其它语种的服务,例如社区有中文的而没有英文的托儿服务项目。

街道面貌日日常新

Brunswick街在兴建起来的最初两年,居民们非常享受那里的树林和小池塘,充满田园的优雅和静谧。之后,居民们发现街道有了变化,大树被砍掉了,池塘也被填平了。如今已经有工人在平整Brunswick街街尾一块面积很大的空地,有人打算在那里建高楼,发展商已经举办了开放屋来吸引买家。在Brunswick街上甚至有了传言:潜在的买家排起了长队,有的潜在买家开价1万元出售他们的买房名额。

Brunswick街对面的杜鲁多中学是2001年才兴建的新学校,它就是建在以前的那个小池塘上的。这所学校在安省中学排行榜上名列第一,这个学区的房价便像坐上了发射的火箭。这里的房子刚刚建起来时价格只20万元多一点点,现在已经卖到了50多万元。Lemercier夫妇1999年刚刚结婚时在Brunswick街买下了一栋刚建成的1800平方尺半独立屋,2007年时因为有了两个孩子需要更大一点的房子,所以将房子出售,挂牌48小时内就收到4个offer,最终一名华人以高出1999年房价50%的价格买走了它。

学区的繁荣不但带来了屋价的高涨,也令学校附近的居民区呈现出一些负面的景象。例如,Brunswick街就有居民投诉说一些新移民从原居住国带来了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有些居民穿着睡衣在街上游荡;有些花园里的花草树木被人偷走了;晚上常有一些年轻学生在街上流连,在僻静处吸食大麻。甚至在2007年7月20日街上一户民居发生火警,消防人员在民居地库里发现了一个毒品加工厂,屋内的两名亚裔男女被逮捕。

移民服务急待加强

虽然在大多伦多地区存在很多族裔聚居区,但深入调查,研究者发现,任何一个族裔聚居区,某一个特定族裔确实人口相对较多,却并不占大多数,就拿华裔聚居区来说,华人居民也只是占到45%,其他族裔居民占据了另外的55%。

研究者表示,一个族裔聚居区其实仍然是各个族裔的融合,它仍然需要各种因素给予支持,包括就业机会、学校、公共场所、各种俱乐部、运动设施等。万锦市就把移民安居服务聚焦在公共图书馆设施上,万锦市政府已经制定了一个10年规划,目标是在万锦市建成一个公共图书馆网络,市民们步行就能到达图书馆,而且图书馆内有宽敞的空间,便于社区居民在此集会,展开各种活动。

像万锦、宾顿(Brampton)这些曾经本地白人占绝大多数的城市,少数族裔赫然成了社区主流,而与此同时,95%的移民安居服务却还局限在多伦多市中心地区,市镇设施及服务、政府廉租屋的供应远远跟不上居民需求的变化。

万锦市政服务专员Brenda librecz表示,政府正尽最大努力提供更多的服务,但城市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政府服务跟不上,居民们便自己建立起支援网络,依族裔的分布特点,圈起自己的“独立王国”。居民们都希望在他们安居的土地上获得成功,但作为政府,有责任将各个不同族裔融合起来,达到社区的共同繁荣。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的学者认为,政府应该做的是在城市开发规划上提高人口居住密度,修建更多的道路,扩展公交系统,增加公共休闲聚会空间,政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