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8/奥运开幕式经典文化符号展英伦风范

-奥运开幕式演穿越大戏 邦德伏地魔憨豆争奇斗艳
-奥运开幕式经典文化符号展英伦风范
-伦敦奥运会导演:开幕式比大小谁都比不过中国
-伦敦奥运会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孰优孰劣
-京奥开闭幕式官员:伦敦开幕式艺术手法欠缺
-北京奥运开幕式和伦敦开幕式的十大不同


奥运开幕式演穿越大戏 邦德伏地魔憨豆争奇斗艳

新浪/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大戏在雨后如约而至,从遥远的工业革命时代,历经新科技革命时代,虚幻和现实同在。莎士比亚、007邦德、丘吉尔、伏地魔、憨豆以及流行歌星们,一个个熟悉的人物及影像在开幕式的画面中一一出现,宛如一场奇幻的穿越大戏。

温馨的田园风光开启这场大戏,合唱团的声音从英伦三岛传来,那声音的象征意义和歌曲本身一样强劲有力:圣歌《耶路撒冷》来自伦敦碗,爱尔兰民谣《伦敦德里小调》来自北爱尔兰的巨人之路(爱尔兰著名景点),《苏格兰之花》(苏格兰“国歌”)来自苏格兰的精神象征——爱丁堡城堡,《bread of heaven》来自威尔士的罗西里海滩。

莎士比亚名作《暴风雨》里的美丽诗句“不要恐惧:岛上已充满了躁动……”由肯尼斯-布拉纳扮演的著名英国工程师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他的贡献在于主持修建了大西方铁路、系列蒸汽轮船和众多的重要桥梁)缓缓诵出。

平静的场景忽然被打断,鼓乐齐鸣,大地崩裂——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凡的时代降临,英伦三岛投射出工业革命的第一束曙光。闲适恬静的绿色田园瞬间消失,黑色的烟囱破土而出,大地也被披上了黑色的外衣。

工业革命惠及全人类,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在历史上首次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也被打乱。年轻人离开父母,背井离乡来到城市谋生,城市开始人口爆炸,疾病泛滥。他们几乎每个人,甚至孩子,都要日以继夜的辛苦劳作。

突然,一切戛然而止,寂静降临。观众的眼光转向场地中的一块红色罂粟花盛开的地方,那里几名士兵肃穆而立。他们和大家一起在悼念过去和现在所有战争中的亡灵。场地电视大屏幕上出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阿克灵顿兄弟营”一些士兵和军官的名字。

梦幻之路,通往彼得潘的永无岛。JK罗琳笔下的伏地魔闯入了纯真孩子的梦境之中,最终童真的力量击败了恶魔,童话般的结尾结束了一场奇幻大戏。

一场盛大的交响音乐会,憨豆先生“滥竽充数”混入其中,一场美梦穿越到英国经典电影《火的战车》中,竞技体育之美展现无遗。

现代社会的来临,网络闯入人类的世界,一个个《网络时代》的故事上演:周六晚上,爸爸妈妈在家里看电视,十来岁的儿子在打电脑游戏。女儿琼准备出门跳舞。在地铁里,她看到一个男孩,一见钟情。但是这个男孩坐在另外一辆地铁上。她把手机丢了,男孩碰巧捡到了。他在一家又一家的酒吧里找寻着她。

酒吧里播放着各个年代的流行歌曲,浪漫的爱情故事通过英式情调慢慢展开。故事的结尾,男孩和女孩通过社交网络取得了联系。谁发明了互联网?伦敦人、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 一个爱情故事将英国生活展示给世界:英式住宅、英国地铁、酒吧文化。

奥运开幕式经典文化符号展英伦风范

多维新闻/本届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惹人关注,田园风光、工业革命、披头士、《猜火车》、007、“憨豆先生”……一个个令英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符号一一登场。著名导演丹尼·博伊尔以“奇迹之岛”为主题,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向全世界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

综合媒体7月27日报道,这场全球瞩目的盛典开始于伦敦时间晚上9点,现场大屏幕里显示的群岛奇迹拉开序幕。跟随镜头,英伦三岛的风土人情一一呈现。随着大屏幕里的镜头与“伦敦碗”的现场融为一体,一幅田园画卷展现在主体育场内,马拉动的耕犁的工具,辛勤的挤奶妇女、野餐的家庭、爱德华时期的村庄板球队以及舞蹈着的人们。

资料图:开幕式现场表演

田园风光被高耸的烟囱取代,象征着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方式,开幕式总导演丹尼·博伊尔在回顾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进程时,不光有骄傲,也有反思。著名演员布拉纳朗诵莎士比亚著名戏剧《暴风雨》中的经典选段,描述英国在工业化进程后恢复的过程。失去土地的底层劳动者为了自己的权利而奋斗,也有努力争取参政权而抗争的妇女。

007的扮演者丹尼尔·格雷格出现在了白金汉宫,他的新任务是用直升机护送女王前往奥运会开幕式现场。这是英国女王首次“触电”,她在影片中扮演了自己。大屏幕中,直升机从白金汉宫出发,穿越伦敦塔桥,来到“伦敦碗”的上空。“女王”一跃而下,当然了,这仅仅是影片的虚实结合。画面切换到开幕式现场,真正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进入体育场内,和她一起出现的还有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升国旗之前,现场唱起了祝福女王的歌曲,随着儿童乐团唱起英国国歌,英国国旗缓缓升起。

接着,开幕式变成了一个童话的国度。一阵欢快舞蹈之后,进入一片宁静,孩子们都进入了梦乡。孩子们的梦境开始了,梦中有《哈利波特》里的大反派伏地魔,仙女保姆从天而降,最终恶魔被打败,童话故事的经典结局,一片欢快的景象。

伦敦交响乐团会演奏奥斯卡经典音乐电影《火的战车》的主题曲,由英国著名指挥家拉斐尔指挥,而演奏电子琴的是给全世界带来无限欢乐的“憨豆先生”。盛大的摇滚狂欢开始了,英国流行音乐史上的知名歌手几乎全部囊括,甲壳虫、滚石、皇后各个露脸,朋克、电子、说唱无一遗漏。

现场的大屏幕回顾了这次伦敦奥运会火炬从采集到传递过程,从雅典到伦敦。贝克汉姆驾驶一艘快艇从泰晤士河出发,向“伦敦碗”进发。桑迪演唱《与主同行》之后,各国运动员开始入场。

有评论指出,这些令人难忘的开幕式环节背后,无不显示出英国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国家,英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文化产业起,就强调用政策打造“创意”,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曾表示,英国文化产业之所以大获成功,除了文化的积累沉淀外,注重开发创意是一个重要推动。

目前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占英国人口的12%,2008年英国发布的“新经济下创意英国的新人才”战略报告,第一条就是从儿童教育抓起,尽早发现个人的创意才能。如此看来,创意引领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也就不足为怪了。

伦敦奥运会导演:开幕式比大小谁都比不过中国

华商网/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刚刚结束,一个话题赫然已在网上争得热火朝天: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和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相比,孰优孰劣?两场开幕式都各有支持者为之叫好,而因对比形成的争议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细节与角落,就连两届奥运会的官方人士,也不吝惜发表各自的观点与声音。

伦敦向北京“示弱”

伦敦奥运导演:开幕式比大谁都比不过中国

伦敦奥运会正式开幕,著名导演博伊尔执导的开幕式获得了来自世界各方的赞誉。尽管伦敦此次开幕式在场面上不能和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相比,但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博伊尔在谈到奥运开幕式时,特别提到他在看完北京奥运开幕式表演后不仅没有感觉到压力,相反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北京奥运开幕式的表演方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按照这种思路继续下去也不错。”博伊尔对记者说,“但从北京开始,回顾历届奥运开幕式,你会发现参演的人员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如果开幕式只是简单比较大小的话,谁都比不过中国,也就是说再怎么大也大不过北京奥运会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看完北京奥运开幕式表演后,我们获得了‘解放’。我们当时就想,很好,好吧,我们要尝试另外一种不同的东西。”博伊尔继续说,“众所周知,奥运会在伦敦举行,这里是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的岛屿,或许这也是我们最后一次来做这样的事了。所以,执导奥运开幕式不能从宏大方面入手做文章,因为如果那样做的话,你就是在走北京的老路。”伦敦奥运开幕式当天是博伊尔父亲的生日,可惜老人家不能亲临现场,他已经于18个月前去世,而博伊尔则透露,自己之所以接受邀请执导奥运开幕式的原因就在于自己的父亲,“因为我的父亲是一位疯狂的奥运粉丝,坦白地讲,他对奥运非常非常疯狂。”

伦敦奥运会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孰优孰劣

新华网/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还未结束,一场话题赫然已在网上争得热火朝天: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和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相比,孰优孰劣?

答案早在四年前已经给出。当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新华社记者问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有无压力,他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气势宏大磅礴,难以比拟。我们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将会是另一种风格,要搞成一个人人能参与的欢乐盛会。”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恢弘盛大,一气呵成,整体是件几乎没有任何瑕疵的艺术精品,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神韵精髓,让人油然而生肃穆敬意——对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古老文明产生的敬畏。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诙谐幽默而又不失严肃,尤其工业革命那一幕演出立意高远,发人深省。闲适恬静的绿色田园瞬间消失,大地崩裂——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凡的时代降临,英伦三岛投射出工业革命的第一束曙光。巨大的黑色烟囱破土而出,大地也被披上了黑色的外衣。工业革命大大改善了人类的命运,却也带来了很多恶果——比如环境污染。开幕式演出现场释放出的团团黑烟塑造了一个地狱般阴森凄苦的氛围,让人望之惊秫。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在展现英国文明辉煌的同时,也没有回避那些他们历史上的那些败笔,并让世人反思:我们在享受网络时代成果之际,该如何避免工业革命曾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世界曾有两个岛国给整个世界文明带来了质的影响,一个是古罗马,一个就是近现代的英国。古罗马帝国的辉煌如今只能去遗址遗迹和故纸堆中寻找,而英国对于世界现代文化的影响依然在延续。

因此,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更像是一部精华版英国文明史,对整个世界都有启发意义。

多数国人对于奥运会开幕式的记忆,应该是从1988年首尔奥运会开始的。自此至今,历届奥运会开幕式各有千秋。由于设计者思维、角度以及表达的艺术手法不同,因此也难具备全面比较的基础和标准。

另外,为什么非要去比个高下优劣呢?

塞巴斯蒂安·科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即将结束时发表致辞说:“将来有一天我们会告诉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孩子的孩子,当我们的时机到来时,我们做对了。”

我们没有辜负时代,做对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此为关键,远比“孰优孰劣”的争论更加重要。

京奥开闭幕式官员:伦敦开幕式艺术手法欠缺

“展现了英国的新形象,但艺术手法稍有欠缺”

——原北京奥组委开闭幕式运营中心主任王宁谈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新华网北京7月28日奥运专电(记者周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充分运用了极具英伦特色的元素,展现了英国现代而有活力的新形象,但在艺术表达手法上稍有欠缺。”原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主任王宁这样评价刚刚落幕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王宁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担任北京奥组委开闭幕式运营中心主任,负责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4个仪式的运行工作,对于奥运会开闭幕式的组织策划十分熟悉。

王宁介绍说,奥运会开幕式最重要的就是表现“我是谁”,大致分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规定动作”是指开幕式必须具备奥运五环会徽会旗、运动员入场、圣火点燃、和平鸽形象等奥运标志性元素,且这些元素的展现要符合国际奥委会的相关要求;“自选动作”是指主办国如何向世界展现国家和民族形象,这需要很好的艺术创意和手法。

王宁表示,钢铁锻造的五环会徽让人联想到英国的工业革命,由200余块铜花瓣组成的火炬独具匠心,向老运动员和场馆建设者致敬充满人文关怀,不选用知名运动员而选用几位青少年点燃圣火十分契合“激励一代人”的口号。“可以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规定动作’完成得相当好”。

“英国是一个很传统的国家,这是世界上很多人的看法。英国一直想树立一种现代、时尚又极具活力的新国家形象。在‘自选动作’方面,从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的8分钟展示开始,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制作方就力图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来展现自己;刚刚落幕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延续了这一思路,通过工业革命、摇滚乐、福利制度、童话、通讯科技等符号来展现英国的影响力和新形象,很有创意,”王宁接着说。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整个开幕式在艺术手法上稍有欠缺。电影导演丹尼·博伊尔大量采用了现场和电视插播的方式让开幕式看起来像一场电影,有很多场景特写;这样尽管照顾了电视观众,但现场观众很难看到这些镜头,觉得开幕式缺乏气势和观赏性。同时,开幕式也缺少全球性的符号,对流行文化不了解的人很难看懂,无法引发共鸣。另外,节目之间的连接不是很紧密,现场组织管理还有待加强,”他说。

王宁认为,每一届奥运会都是人类文化交流、融合、共享的结晶,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不同,很难去比较哪一届奥运会开幕式更好、更有创意。“奥运会开幕式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出现一点瑕疵不可避免,只要能够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一届好的开幕式。伦敦奥运会做到了这一点,让我评分的话,100分我给90分”!

北京奥运开幕式和伦敦开幕式的十大不同

10。英国敢明目张胆地让一个满世界杀人的间谍陪伴女王,西装革履地,很风光。中国却偷偷地把一个团的共和国卫士个个塞在木桶里,穿着纸尿布,很憋屈。

9。中国人显摆四大发明和孔夫子,很有文化。英国人不敢拿牛顿和莎士比亚出来叫板。只抬出一个叫TIM 的发明WEB的人,很没文化。

8。英国人让一群无名的年轻人站在地上点火炬,平淡无趣。中国人把一个有名的秃老头吊在空中,演皮影戏式地点火炬,惊险有趣。

7。英国人展示谁是工业污染的鼻祖,自暴家丑。中国人展示谁是生物机器人的发明人,非常自豪。

6。中国让最健康漂亮的孩子出场唱歌,很阳光。英国让一群残废孩子出场演唱,很阴暗。

5。同在体育场里弹钢琴,同是在挤眉弄眼,憨豆先生很好笑,郎朗大师很可笑。

4。盖伦敦体育场的500个英国工人参加了开幕式,盖鸟巢的全体民工们都被送回家看电视。

3。在伦敦,几十万英国人开了个小PARTY,杂乱无章。在北京,一个大PARTY导演了几百万中国人,整齐划一。

2。中国人很大方,把修下水道的钱都拿出来办奥运了。英国人很小气,把办奥运的钱拿去养下岗待业的懒人。

1。看了北京的开幕式,朝鲜人民笑了:“这活儿俺们也能干,有啥了不起”。看了伦敦开幕式,法国人也笑了:“叫你和我抢,这活儿你干得过中国人吗,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