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4/加国退出《京都协议》 诿过中国

被批必招子孙谴责 北京促正视减排责任

明报/加拿大保守党政府宣布退出《京都协议书》(Kyoto Protocol),成为首个退出协议的确认国,重挫国际社会纾缓全球暖化的努力,甚至可能引发连锁退出效应,令下阶段减排计划谈判陷入危机。加拿大环保人士直斥这是“给国际社会掴了一巴掌”,会招“子孙谴责”。中国政府昨称加拿大的决定“令人遗憾”,要求正视减排责任。

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大会甫闭幕,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Peter Kent)返国后即在国会宣布今次决定。“《京都协议》对加拿大而言已成过去。它并无包括世界两大排放国美国和中国,所以根本行不通。

“显而易见,它不是全球解决气候变化的法子,反而是障碍。因此我们行使加拿大的合法权利,正式退出。”

与美国政府(国会)从没正式确认协议不同,加拿大是首个正式反悔退出《京都协议书》的国家。肯特还声言,假如有别的国家跟从加拿大退出《京都协议书》,他不会意外。加国政治学教授拜尔斯(Michael Byers)狠批哈珀政府今次决定。

他说:“当见到北极地区气候变化的可怕规模与速度,我认为任何拖延减排,都是不负责任和不可原谅的。一、二十年后,我们的子孙将为此谴责我们。”加拿大气候行动网络亦称,政府此举“完全背弃责任”,给国际社会掴了一巴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昨亦称,《京都协议书》第二承诺期谈判刚取得重要进展,加拿大退出“是与国际社会的努力背道而驰的,令人遗憾”,希望加拿大正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继续履行减排承诺,以积极和建设性态度参与国际社会因应气候变化合作的进程。

减排未达标 恫吓需缴140亿

加拿大虽是191个确认《京都协议书》的国家之一,但执行态度消极。保守党政府2006年上台后更以损害国家经济和能源政策为由,扬言不会履行协议书承诺。据去年最新数据,加拿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水平增长逾35%。惟按照《协议书》的要求,加拿大到明年的排放量,应比1990年水平低6%。倘明年底《协议书》第一段阶减排届满时,加国不能达标,就得花钱购买“碳排放权”。

肯特声言,前朝政府在确认协议后,没认真减排,做法“不负责任”,害国家因减排未达标,要缴付高达140亿元的“碳排放权”。肯特还恫吓称,若加国要赶在明年底《协议书》第一段阶减排届满时,达到允诺的减排目标,公路将不得有车辆行驶、整个农业要瘫痪,所有公商机关及住宅皆要截断暖气,是以“保守党政府别无选择”,只能退出《协议书》。

但加国气候专家霍恩(Matt Horne)称,据他们的估算,若国家现在肯努力减排,需缴付的“碳排放权”最多只约62亿元。

加国被抨推卸历史责任和义务

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印度都抨击加国退出《京都协议书》,会危及德班气候会议所得的任何进展。

新华社更发表评论文章表示,加国此举折射部分发达国一贯推卸排放历史责任和义务,“美国在2001年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具传染性,使部分发达国减排决心飘忽起来”,债务危机更使西方“在气候变化问题更赤裸裸地施展拖延战术”。

身处南非的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李雁昨向本报称,加拿大背弃了在减排上的责任,“保护污染者利益甚于人民”,也破坏了国家间的信任,并为其他在减排问题上态度暧昧的发达国开了坏先例,令全球未来几年气候谈判更艰难。

加国逃避惩罚 恐澳纽蠢蠢欲动

根据《京都协议书》第27条,缔约国原来只需提前1年通知,就可退出。加拿大要赶在今年底宣布退出,就是因为《协议书》订明的第1阶段减排2012年底届满,之后便要“截数埋单”,若未达标就要“受罚”。

加拿大在南非德班气候大会前,已表明无意履行2013年起实施的《京都协议书》第2承诺期减排责任,如今退出《协议书》,意味它连现有承诺期的减排承诺也一并放弃。

李雁认为,加国作此决定,是由于该国正积极开发砂岩油(油沙),污染恶化,必然不能达致减排目标,因此“先发制人”逃避惩罚。

专家估计,加国现时的排放量超标约800吨,该国要接受的“惩罚”,就是在第2阶段减排期,追回这800吨“欠帐”,另加三成的拖延减排“利息”(额外再减排250吨);若不想亲自减排这1050吨温室气体,就要用钱向穷国等多买“碳排放权”。

李雁称,目前工业国在减排上大致有三种取态,排放最多的美国,一直没签《协议书》,俄加日以美国为“榜样”,拒作新的减排承诺;澳纽等则立场飘忽;欧盟及其余国家则支持延续《协议书》减排期。

李雁表示,加拿大退出《协议书》,会令澳纽等国“蠢蠢欲动”。虽然她认为,只要欧盟等继续支持,加拿大的做法应不会对《协议书》造成灭性打击,但全球未来的减排谈判势更艰难。

为钱为选票 拒弃高污染油砂

加拿大总理哈珀的保守党政府背弃《京都协议书》承诺,主因是在经济不景的大气候下,加国日益仰赖利润丰厚但提炼过程会构成严重空气污染的油砂开采产业。

减排势削产油

加国探明的原油蕴藏量逾1700亿桶,继沙特、委内瑞拉后居全球第3,其中97%以油砂(oil sands)形式存在,占全球探明油砂储量的81%,集中蕴藏于西部阿尔伯达省。作为美国最大的石油及天然气供应国,加国当局正寻求提高油砂产量,由日产150万桶,增至2025年的370万桶,企图成为“能源超级大国”。但提炼油砂过程,必须耗用大量能源和水源,并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使加拿大成为世界人均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之一。加拿大从油砂提取原油,所排放的废气水平,比常规炼油高82%。一旦采取严厉措施限制减排,势必影响石油生产。

由于以能源开采为支柱产业的西部省份,正是保守党发地,亦令人怀疑事涉选票考虑。

虽然背弃《京都协议书》,但讽刺的是,哈珀政府居然仍主张中印等发展国承担减排责任,在2015年前,缔结包括发展国的全球减排协议。发展国一直抨击,现在的暖化问题,是发达国享受工业化繁荣、累积百多年大量排放的结果,发达国现要发展国承诺大幅减排,是想卸去自身历史责任,阻挠发展国现代化。

加国退出京都协议 联合国促重新考虑

(渥太华13日加新社电)联合国和中国要求加拿大政府三思,重新考虑它决定,不要贸然退出《京都协议书》(Kyoto Protocol)。

加拿大本周带头宣布退出《京都协议书》,环境部长肯特完成南非德班的气候会议,返国只有2个小时,即宣布退出京都协议。

加拿大的宣布显然出乎联合国气候总监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意料之外,她在声明中说:“加拿大宣布退出,今人遗憾,宣布时间也出人意表。

“不管加拿大是不是京都协议成员,它在公约下有法律责任减少排放量,对自己、对未来世代也有道德责任,带领全球减排。”

肯特对记者说,他向菲格雷斯承诺,在德班会谈期间,加拿大不会发表一些令人震惊的消息。很多人认为,这句说话的潜台词是加拿大要在德班会议后退出京都协议。

总理哈珀周二为保守党政府辩解:“我们不认同一份只能控制全球小部分排放量的协议,它不足以改变世界,但足以影响加拿大,让它的职位流到外国。”

加国被嘲沦为世界舞台“贱民”

在加拿大,有人嘲笑保守党的决策。自由党临时领袖李博(Bob Rae)说,加拿大在世界舞台沦为“贱民”。绿党领袖梅伊(Elizabeth May)同意,退出京都协议,加拿大在全国捱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