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6/走过70年历程 BBC结束中文短波广播

-走过70年历程 BBC结束中文短波广播
-李文:BBC中文广播70年
-华英:一张不太合格的照片
-童倩:伤感告别BBC普通话广播
-爱琳:那些播音的日子
-南太井蛙:BBC停播的遗憾
-大家谈中国:最后的广播
-英伦随笔:国际台打翻五味瓶


bbc_chinese_farewell.jpg
BBC中文部普通话短波广播在3月25日结束。

走过70年历程 BBC结束中文短波广播

BBC中文部普通话短波广播在3月25日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530,也就是北京时间2330结束。

BBC中文部播出一小时的特别节目,回顾了过去近70年来BBC中文广播走过的历史进程,感谢广大听众网友的收听和支持,并一起展望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未来。

BBC中文广播始于1941年5月,到今年为止,广播时间长达70周年。

网上音频内容

BBC中文总监李文在谈到未来发展时介绍说,BBC中文网是24小时不断更新的网站,面向全球受众,从4月11日开始周一至周五每隔2小时、在整点时网上提供3分钟新闻报道,一天共12次,时间上比现在伸展的更广泛,更像滚动新闻。

他说,周一和周五的专门音频栏目《每日播客精选》可供大家下载,涵盖新闻采访、英国报章摘要及大家对热门新闻话题的评论或点评。有音 频的一些专门采访或报道专辑也会以专辑的方式放到网上。

他指出,BBC英伦网上《英国排行榜》栏目会保留。深受学生喜爱的《留学英国》里的一些栏目如《过来人经验谈》、《留英访谈》的采访音频也会放在网上。BBC英伦网从4月11日开始每周开设栏目《每周播客精选》。

BBC全球新闻总裁霍罗克斯表示, 由于全球经济低迷,以及对英国经济的影响,BBC 国际部的预算也被削减。BBC需要按照节目的重要程度做出相应决定。

他说,BBC决定,在未来,集视频、音频和文字于一体的网络服务将是最好的途径来向读者提供自由、独立的国际信息,而且读者也懂得这种信息的重要性。

霍罗克斯还代表BBC 向在过去近70 年来收听BBC 普通话广播的数以百万计的听众表示感谢,并希望听众们感到BBC 提供的广播内容很有帮助。

李文:BBC中文广播70年

BBC中文总监李文/BBC英国广播公司在1941年5月19日开始普通话广播,转眼间已经渡过了近70年的岁月。多年来我们秉承BBC一贯的新闻原则,通过短波电波,为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广大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新闻资讯以及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并和大家一起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

遗憾的是,BBC普通话短波广播将在2011年3月25日停播,结束其历史使命。自从有关消息公布后,我们收到了不少听众的反馈。有些感到惋惜和依依不舍,也有些对有关决定表示质疑和不理解,甚至还有人对此决定表示强烈不满并提出抗议。

其实,BBC中文部的同仁们大都是从事广播工作多年的资深广播人,对于停播有近70年历史的普通话短波广播,每个人心里都感到难受和失落,毕竟这是陪伴了我们多年的伙伴。对于不少同事来说,广播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而演播室比我们的家更有亲切感。

不过,由于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再加上BBC面对的财政困难,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停止短波广播。但是,世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虽然我们失去了短波这个媒体平台,但网络及移动媒体的迅速发展会为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而BBC中文网和BBC英伦网未来也会加强多媒体内容,其中包括音频内容。我们坚信,无论将来媒体传播的平台和手段出现任何变化,我们坚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原则,为大家提供真实可靠的新闻资讯的目标永远不变。

在结束短波广播之际,我们难免会有些伤感。但是,我们不应只是伤感,而应该借此机会回顾我们过去几十年来一起走过的路,一起经历过的难忘时刻,同时为我们所做出的一切努力感到骄傲,为我们拥有一群忠实可爱的听众感到欣慰。我们也诚挚希望各位受众继续一如既往地鼓励和支持我们,伴随我们一直继续走下去。

华英:一张不太合格的照片

BBC中文网主编华英/我一来到BBC,就做广播,给我留下最美好回忆的,是参加一些特别节目和现场报道,如96年的保守党年会,97年戴安娜王妃的葬礼……人在外边,等待和播音室的主持人连线,思考怎样把自己知道的一切用2分半钟交待清楚,那种兴奋感,至今难忘。

blair.jpg
采访出色完成,照片却照成这个样子!

采访英国首相

1998年,英国首相布莱尔首次访问中国,中文部派我随同报道,除了每天发稿,还希望我能够俟机采访布莱尔。重任在肩,不敢怠慢,四天行程,时时等待机会。但是眼看各个大报、电台的大腕记者都先后受到首相“召见”,唯独没有我,几乎要放弃,但又不甘心……

在访问最后一站从香港飞回伦敦的路上,首相班子里的人叫我带好设备跟她走,知道采访时机到了,拿好了录音机、话筒、相机和准备好的问题到了布莱尔工作的地方,也就是专机的前部。我们在一个面对面的桌子两边坐下,他的新闻主管坎贝尔(也就是大名鼎鼎的Alistair Campbell)说,“就五分钟,该停就停”。

采访进行地很顺利,布莱尔首相认真地听我的问题,回答的很到位,很仔细,坎贝尔一直在旁边听我们的对话,然后给我手势,“最后一个问题”。

总算完成了中文部交给我的任务,如释重负,顺手把傻瓜相机交给坎贝尔说,麻烦你给我和首相留张影。当时我还没有数码相机,只有这一台小傻瓜,照完了也没法检查效果,“实行三包”,所以谢了首相和他的新闻官,回到了我的坐椅。

大失所望

到达伦敦之后,我小憩一下,就赶到中文部,争取在第一时间将布莱尔的采访翻译好录制播出,这毕竟是中文部第一次同在位首相的采访。同时,我让家人到商店以最快速度冲洗出我和布莱尔首相的合影,让急件递送人送到布什大厦。当时我们已经开始有一个网站,规模很小,但是每天发表一些重要的新闻和采访。必须有照片。

相片拿到手,大失所望,没有聚焦好,曝光过度,网站编辑说,这样的照片没办法使用,Sorry!

我只好在心里抱怨首相的新闻官,那么能干的人,怎么一张照片都照不好?

这是一段小插曲,但这是我们从纯广播到兼顾网络制作的初级阶段。现在出差,先要检查电脑,数码相机和录像机,照相也是一张接着一张,不满意至少可以再补照,而且当场就可以把照片发回,几分钟之后读者就可以看到最新消息。互联网让这些成为可能……

我怀念广播,也感谢网络时代给记者带来的方便。

但是我仍然怀疑,即使给坎贝尔一台数码相机,他是否能胜任照相的任务呢……

童倩:伤感告别BBC普通话广播

BBC中文网东京特约记者童倩/BBC与我缘自1994年。当时我住在香港、正准备移居东京。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BBC国际台中文部需要驻日记者,于是我报考了BBC。

虽然此前我已在日本的通讯社香港分社工作了五年,还有欧洲的电台三年工作经验,但仍考得很差,以至于我弃权最后的播音考试环节,头昏眼花地走出考了四小时的BBC香港办公室。

未料不久我接到录取通知,条件是必须先到伦敦受训。95年初我去了伦敦,开始了在BBC国际台所在的布什大楼里三个多月工作和期间断断续续的11个项目训练。

严苛的训练

训练不仅在时间上、内容上非常严苛,而且几乎每次交功课、听评时,每个人都只会被批得自尊尽失,如果只被挑剔音质、剪接的毛病,那等于是赞扬,能高兴一天。

所有课程都是为了广播。要掌握从采访到播出的所有技术和技巧,并怎样把每个环节做到可能达到的质量极限。导师说,“务求你所在的电台只剩你一人,你也能按时把广播送出去。”

每项课程不同人数、不同面孔,除了BBC国际台各语种派来的人以外,也有欧洲其他国家自费留学生。每个课程通常是五、六个人,也有一项是导师与我两人。只有一项我们不训练, 那就是写作,因为受训的人来自不同的语种,不方便训练文字。

最惊讶的是,受训的人基本都不年轻。在一个BBC内部的“新来者”(The Newcomers)课程里,我见到不少看来年过半百的人。我曾看到中国报道说BBC年龄歧视,那肯定不确实。

BBC被国际传媒称作“老大妈”,我想恰是这种超越年龄限制、不计较回报价值的孕育理念吧。

受用的恩惠

当时,冬天短暂的日照更加剧我深陷前所未有的郁闷。但95年春天我结束训练,离开伦敦以后至今,那几个月苛苦训练的效果竟是我受之不尽的恩惠-无论时间多紧迫、工作环境多恶劣都不会比训练时更苛苦;无论单打独斗的驻外工作多缺援助、采访对象多傲慢也不比听评功课时苦痛更大。BBC的新闻原理和逻辑深刻地影响着我每天的工作判断,乃至思维方式。

1995年春天我离开伦敦前,签了特约记者合同。中文部让我去国际台设备科领器材时,我得到了BBC国际台当时最先进的笔记本电脑。设备科的工程师告诉我,这是他们发出的第三部。

即使到现在,我还不能想象国际上其它哪个传媒会把公司最先进的设备发给外国人特约记者。

在这个国际化的时代,环顾每个国家、每个公司,有多少国家和公司、有多少制度创设者的胸襟能开阔到对所有人种、所有民族一视同仁?尤其在亚洲,民族保护主义仍占绝对优势。

而BBC国际台十几年前就做到了。

办公室像战场

BBC中文普通话电台的办公室工作也很紧张。因为时差,上早班的人天不亮就要上班开编辑会议,然后才有空去买早餐、边吃边工作。越逼近播音时间,气氛越像战场。没有可消磨的时间,即使有翻译或新闻角度争议,也是值班编辑一句话:“今天是我当班,我说了算。”事后很少会再继续讨论,每个人播音结束后都累得不想说话,次日又是新的冲刺,日复一日。

98年我第二次再赴伦敦受训,课程主要是学电脑制作,当时传媒开始进入电脑时代。99年伦敦又派一名工程师来亚洲巡回训练新的电脑剪接与合成软件操作。

无奈与伤感

万没想到,电脑时代发展到竟要淘汰电台广播了,在我看来这像自废武功,但背景显然不是单一因素。

记得95年上“新来者”课程时,导师问:“日本是个发达国家,但日本人很少听广播;非洲有个很小的落后国家,但很多人听广播。如果我们必须停止一个广播,你们认为该停哪个?”结果大部分的意见是停日语广播。导师说:“所以我们91年就停止了日语广播。”

我认识一个坚持40年听广播的人,他不是没电视,只是爱听,觉得听比看更能发挥想象。他喜欢想象,认为那比现实更完美,就像看小说比看那部小说拍成的电影精彩那样。何况还有靠听广播求知的人,我对现在还在听BBC普通话广播的所有听众感到歉疚。

尽管早就预知普通话广播会停止,心理上并非没准备,但自从BBC国际台宣布停止普通话广播、预告了3月期限以来,我便有一种像失去孕育我的母亲那样的强烈伤痛和无奈感。

爱琳:那些播音的日子

BBC中文网美国特约记者爱琳/不久前开罗的局势让人想起中国89六.四,让人想起世界各地所有政局动荡的日子里BBC的广播成为人们了解真相的最具威信的途径。

在如今科技先进的日子,广播无奈江河日下。然而从开罗的实例看,当局可以关闭因特网,关闭手机,电视,印刷厂,卫星,手机塔;只要一拉电闸,就可以封锁一切新闻渠道;在这种最黑暗的时刻,只需几节电池和收音机的短波广播,可能就成了当地人唯一能听到实情的声音。

从这个角度看,广播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可惜,其他国家黑暗的日子拧不过英国经济不景的日子,BBC削减开支,国际台裁掉数种语言广播,70年来那句“您现在收听的是BBC英国广播电台”的声音也即将不在。

夕阳无限好

13年前我刚到伦敦BBC的时候,中文部的工作完全是广播。

第一天上班,9点钟第一班新闻开场,我被叫去念自己编译的一篇报道。到了播音室门口我才知道是现场直播,自然紧张得发抖。轮到我的时候,新闻主播一句“本台记者爱琳有以下详细报道…”,然后手一指,麦克前面绿灯一亮,我就壮士一去不复返地开念了。中文部的办公室是开放式的一大间,每隔两张桌子就是一个大音箱,随时播放着每天7,8个小时的节目。我从播音室出来,同事们在外面一致评价:中气不足,声音太弱!那段时间,中气跟我不共戴天。

过了两天,编辑让我做体育消息,播报的时候,我的舌头跟运动员们拗口的中文译名奋力拼搏。编后会上,当班编辑说:爱琳念体育,能把跑步的给念睡着了。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做体育消息。

大康,小康

大康来自英文 “continuity”,把一整天七八个小时节目串在一起的播音员。小康衍生于大康,主持三场30分钟的新闻节目。到中文部要先当制作,做得好才能荣升小康,犹如过去上中学要争取入团,上大学要争取入党一样。小康要现场主持,常常要现场采访,有时还要现场主持讨论(这是我最惧怕的,被采访的人惹毛了会发怒,若是议题的背景资料没查找齐全,主持人提问都没有底气)。

我时不时还会客串一下大康,这是我的最爱。演播室就一个人,很是温馨,正点时,新闻播音员进来播报5分钟的新闻,前后还可以聊那么30秒的天。当大康得时刻盯着钟,每13分钟要换一盘带子,得承上启下;正点报时前,要么把长话三言两语说成短话,或反之,把短话说成长篇废话,到了59分50秒刚好打住,这时可以说:这里是BBC英国广播电台….

别了,中文部的广播

后来我迁居美国,头衔换成驻美记者,一开始发稿更多还是给广播,在家录好了,电脑上剪辑,电脑上发送。有次在卫生间录(清静,还与外面隔音呀,我想),结果被编辑问“怎么回声那么大?”

新闻节目里,也被现场采访过,换了角色才知道答问题比问问题难多了,总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每个问题的答复不能超过1分钟,事实不能搞错,口齿必须伶俐,(这回是舌头跟“嗯,这个…,那个…” 作殊死斗争。)。小布什竞选总统,因为时差,通宵达旦地守着电脑,电话,这样的经历,听上去很兴奋,事实上很辛苦。

很快地,我的稿都是为中文网写的了,磁带上的sound bites变成文字上的引语;广播需要的“出声儿”被电脑文稿的录像和图片替代。

广播,在我个人,十年前已成为回忆;在中文部,一个月后将成为历史。最后一天,无论大康还是小康,都无法再说: 欢迎您明天同一时间继续收听。

南太井蛙:BBC停播的遗憾

二零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英国BBC中文部普通话短波广播将告结束。

作为英国BBC中文部在纽西兰的合作伙伴,FM90.6中文电台老板刘殷志兄的感言录音已在英国BBC播出,个中表露的遗憾,的确表达了本台同仁的心声。

我在FM90.6中文电台做了四年节目,习惯了在播音室里念出「BBC」这几个字,它仿佛代表了一个七十年历史的时代,更代表了一种声音,一种力量。

之前我偶尔也通过网络在英国BBC中文网站上留言以及发表文章,自从在FM90.6中文电台做「东西南北大家谈」清谈节目,一直把自己视为英国BBC的一员。可能是听BBC的节目比较多,受到其播音风格的影响,自己做节目时也大胆起来,议论时政,力求直言敢言畅所欲言。

电台广播除了广告的商业收益,与政治的关系更千丝万缕,密切相关。

国与国的政治广播,起源于一九二五年的莫斯科广播电台,首次通过电波向欧洲宣传马列。成立于一九四二年的美国之音,对德意日法西斯展开宣传攻势,二战后才将目标转向共产国家,当时广播与干扰之间还展开过旷时持久的较量。

在世界上许多缺乏信息的民众看来,广播几乎成为他们获取外部世界消息的唯一来源。虽说互联网的出现,打开了信息传播的另一片天地,但对于经济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地区民众,面对未开放的天空里国家声音的单向传播,能靠一部小小的收音机,听到不同的声音,仍然显得更直接也重要。

官方解释英国BBC是出于财政原因停掉中文普通话短波广播,我们不妨把英国BBC中文部普通话短波广播视为与时俱进,虽感惋惜,但亦只能与之依依话别了。

纽西兰的大气电波是开放的,四百多万人口拥有四百多家电台,仅奥克兰就有好几十个广播频道。电台数目增长迅速,意味着听众在文化品味与政治观点的需求日益多元。电台也不再追求全面积覆盖,而是更讲究自身节目的质素与针对性。

我认为,FM90.6作为一个中文电台,面对人数并不很多的华人听众,虽不敢妄言承传英国BBC精神,但仍应该最大限度地坚持言论独立,思想开放,发出自由之声。

作为BBC中文部在纽西兰的合作伙伴——- FM90.6电台一个普通的节目主持人,或未能求自己的声音在电波中永不消逝,但却会力求保持真我本色,这也算是作为对BBC中文部普通话短波广播的一种纪念吧。

大家谈中国:最后的广播

中国听友梦晨/今年恰逢BBC中文广播开播七十周年,尽管中文广播即将停播,我还是要祝BBC中文广播生日快乐!

3月25日是BBC中文普通话短波广播最后的日子,作为BBC中文广播十多年的忠实听友,我深表遗憾和无比难过。

一百六十个月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BBC,开始收听BBC广播。当时,BBC正在报道英国王妃黛安娜车祸身亡的消息。今年恰逢BBC中文广播开播七十周年,尽管中文广播即将停播,我还是要祝BBC中文广播生日快乐!

认识BBC

当时刚开始上高中的我,尽管学习比较紧张,每天晚上学校晚自习结束后,大约十点钟,我都会守候在短波收音机旁收听BBC,十一点半BBC全天播音结束,也就是我熄灯睡觉的时间。

其实,我深入了解BBC是从高一英语教科书里一篇关于 BBC Bush House(布什大厦)的课文开始的,迄今我还对那篇课文记忆犹新。之后,我又查阅相关书籍进一步了解了有关BBC的情况。BBC国际广播一九三二年开办,中文广播始于一九四一年。

与BBC互动

有一次,我在收听BBC广播时,听到了主持人在节目中提及了BBC在北京的邮箱地址,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给BBC写了一封信,没想到,两个多星期之后,我收到了一个印有”皇家邮政”英文邮戳字样的信封,打开一看,原来是BBC寄来的节目表,当时我兴奋了好久。

不久以后,我的文章由任彦辉主持的《中国人谈中国》栏目采用播出,并且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国外稿费,回想当时投稿的繁琐历程,当时我先用蓝色钢笔在方格稿纸上撰写,然后跑到邮局贴上邮票寄出;而如今,在这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写好稿子后,只要轻点鼠标,电邮即刻发出且对方瞬间就能收到。

一九九八年春节前夕,我受邀参加了BBC中文部“新年特别节目”,与中国知名足球明星孙继海和范志毅国际电话连线畅谈,并获赠两位明星亲笔签名的BBC明信片。同年秋,BBC中文部开设新栏目《学生园地》,他又作为栏目中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嘉宾。《学生园地》栏目的开播,丰富了无数中国学生听众的业余生活。

BBC中文部的一些节目很受广大听众的欢迎,特别是当年的《学生园地》、《流行乐坛》、《英国生活》,还有现在的《留学英国》、《英伦之窗》、《英超足球》等等这些优秀的节目。

说到《流行乐坛》,我当时参加了《流行乐坛》举办的”我与西方流行乐”征文活动并且在节目中播出,主持人玉川给我寄来了一张George Michael的激光唱片作为奖品,迄今我还珍藏着这张唱片。

当然,我最喜欢的栏目还有腾龙大哥主持的《伦敦信箱》,这是一个听友与 BBC进行互动的良好窗口和平台。

通过BBC学英语

说到BBC,最具特色要数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节目,十年里,我从BBC英语教学节目中受益匪浅。从《时事英语》到《听歌学英语》,从《电脑英语》到《地道英语》,现在,我还经常浏览BBC英伦网英语教学版页下载收听《随身英语》和《媒体英语》,BBC的英语教学节目满足了无数中国不同层次英语学习者的需要,为中英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与BBC网络互动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我的收音机也该退休了,我开始通过电脑收听BBC了。BBC英伦网内容丰富,更新及时,英语教学节目也可以下载或在线收听,一些节目还提供播客服务。BBC在应对多媒体时代的挑战是下了功夫的,BBC英伦网和BBC中文网就是一个好例证。

二零一零年春,应BBC英伦网之邀,我有幸参加了由中文部《留学英国》栏目主持人天舒主持的主题为“年轻人的网络世界”网络互动直播活动。通过国际电话连线与现场的四位嘉宾讨论第一次使用网络和电子邮件的经历、互联网在各自留学道路中起到的作用,以及社交网络蓬勃发展给年轻人的生活带来的冲击。

此外,我还通过网络连线参与了BBC国际台在伦敦Shoreditch市政大厅举行“超级网力全球对话”活动,来自BBC国际台20多个语言组的记者和受众汇聚一堂,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来了解和探讨不同国家的人们正在关注和谈论的话题,参加者包括中文语组、缅甸语组、越南语组、尼泊尔语组、孟加拉语组、印度语组、印尼语组、波斯语组、阿拉伯语组、索马里语组,巴西语组和西班牙语组等部门,共同探讨互联网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

就这样,我就成了BBC忠实听众,铁杆粉丝。尽管BBC中文当前面临如此困境,我还是祝福BBC,愿BBC为中英两国文化交流和友谊作出更大的贡献!

英伦随笔:国际台打翻五味瓶

BBC中文网苏平/

2014年后,BBC国际台将不再由英国外交部拨款。

经济不景气,裁员成了家常便饭。而对于裁员,最自然、最普遍的反应是愤怒。隔三差五,就会看到哪家工会又组织上街游行、喊喊口号什么的。

上周三,大斧子落到了BBC国际台的头上。五个语种关门,七个语种(其中包括普通话)停播,四分之一的人面临下岗。

国际台老板话音还没落地,全英记者工会就在总部大楼前召集起了示威。一束鲜花贴上了“国际台、安息吧”的字条。

除了愤怒,国际台缩水,好像也打翻了英国人心中酸甜苦辣咸的“五味瓶”;触动了英国人的另一根神经—-硬实力吃紧、软实力遭殃,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会不会受影响?

“心目中的英雄”

“我没有见过多少穿羊毛开衫、条绒裤子的英雄。但是,我想象中的国际台正是这样一个英雄:上了年纪、但见多识广”。

这是BBC名嘴、以尖锐犀利著称的新闻主播杰拉米·帕克斯曼周末在《卫报》上发表的《我心目中的英雄:BBC国际台》的开场白。

国际台,是英国的一个的老名牌、老字号。如同芭宝莉的格子风衣、吉百利的奶油巧克力。芭宝莉把生产线迁到中国、吉百利被美国巨头卡夫收购,同样在英国人心中引发过国宝不再、苦辣兼有的悲情咏叹。

国际台裁员的规模之大,还引来诸多酸溜溜地评论:这下子,国际台首次要被美国之音超车了。

问题是,现实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必须拥有;有些东西,是有了更好、没有也涉及不到生死。柴米油盐属于前一类;名牌,就被归入后一类了。

面对议员的激烈质疑,外交大臣黑格依然斩钉截铁地说,勒紧裤腰带,人人有份,国际台也躲不开。

不偏不倚

从加入国际台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被告知,客观、公正,是BBC的追求。《从业指南》要求我“不偏不倚”地阐述双方的观点。

有人认为,芭宝莉的风衣太老调、不够新潮;吉百利太甜腻、不利减肥。当然也就有人支持广播、特别是短波广播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伦敦《旗帜晚报》一位专栏作家写道,《没有了国际台,日子照样过》。梅拉尼·麦克唐纳认为,不管怎么说,国际台缩水也不能算是灾难。工党执政期间,国际台关了克罗地亚和保加利亚语组,现在这两个国家不都过得很不错嘛。

一人气很旺盛的英国博客说,他只有在开车的时候才听收音机。但是,在越南的时候,看到人人开轻骑。就算安了收音机,车把上坐着孩子、后座上拉着老婆,忙着保持平衡,哪有工夫听嘁哩喀喳的短波?

软实力硬打击?

其实,仔细一看,双方关注的都是国际台的海外听众。

帕克斯曼给国际台唱赞歌的基础之一正是,“听过国际台的人肯定比看到过黑格本人、听过(英国驻外)大使讲话、参加过外交部领导会议的人多出不知道多少倍。”

据统计,国际台的海外听众高达1亿8千8百万,瘦身后立马减少3千万。这触动了英国人的另外一根神经:对未来软实力的担心。

国际台宣布裁员的第二天,《独立报》发表题为《软实力遭遇硬打击》的社论。社论警告说,在全球化的今天,像英国一样的“相对小国”,想让别人听到到自己的声音已经非常艰难,削弱国际台这样“最强有力的国际资产”,无疑是一大错误。

这样的心情,放在目前英国面临的国内、国外大环境下,其实并不难理解。

老名牌、新威胁

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英国面临长期的紧缩。此一回合的削减预算,国防和外交开支都将受到冲击。在可以调用的硬实力和外交手段都有所缩水的前提下,无疑,人们就会更关注、更希望利用现有软实力的优势、确保英国在海外的影响和吸引力。

从国际上来看,经济和政治权力的中心不断东移,新兴经济体系正在以空前的投资提升软实力。英国这样的“老名牌”,面临着新威胁。

比如,中国政府就把软实力当作硬任务来抓。除了过去几年在海外开设几百家孔子学院以外,去年,外交部新成立了“公共外交办公室”;政府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对外宣传;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媒体纷纷走出海外,扩展广播、发行空间,争取更多的受众。

直面难题

但是,中国构建软实力,有长期、高速的经济发展做后盾。你说,硬实力是否才是构建软实力的前提?没有了硬实力,原来的软实力能挺多久呢?

英国政府当然也注重软实力,不仅没有削减、反而增加了对外援助的拨款。不过,面临庞大的赤字,必须选择把钱花在刀刃儿上。许多人心爱的国际台,这次成了刀背儿。

当然,上帝没有给任何人—-其中包括新闻单位—-长生不死的灵丹妙药,但是,国际台的缩水,迫使英国人在很不舒服的大环境下、直面让人心里很不舒服的问题。

难怪,国际台打翻了五味瓶。

英国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宣布,将对国际台裁员的后果展开取证调查。结论,我们都得等着瞧。

(苏平 2011年2月1日 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