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1/维基解密地下掩体曝光 可抵抗氢弹爆炸冲击波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维基解密”网站最近公布的数千份机密电子邮件以及其他文件震惊了全世界,而存储这些机密信息的数据中心也于近日揭开了其神秘面纱。

以下这些照片展示了位于地下约30米的Pionen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曾经是冷战时期的一个核掩体,“维基解密(专题)”的所有文件都存储在这里。数据中心是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维塔·伯格公园地下花岗岩中钻出的一个巨洞,拥有数十台电脑服务器。很多公司都使用服务器存储资料。

走进Pionen数据中心,展现在你眼前的将是一个“漂浮”的会议室、悬浮的玻璃走廊、主打月球景观元素的地板、设计师打造的办公家具以及充当备用发电机的德国潜艇发动机,唯一看不到的就只有一头金发的阿桑奇。面对这样一家数据中心,不免会让人联想到007影片中的场景。

这座掩体于2008年重新对外开放,其未来派风格的设计出自瑞典建筑师阿尔伯特·弗朗斯-拉诺德之手。他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肯尼斯·亚当斯爵士打造的邦德影片场景。通过添加各种植物,这种野兽派设计也拥有柔和的一面。太阳能灯和人造瀑布负责维持植物生长。

由于遭到瑞典和美国当局的通缉,阿桑奇只能利用这个安全的掩体存储机密文件。互联网零售商亚马逊曾为“维基解密(专题)”提供主机服务,但面对美国政要的强大施压,亚马逊不得不与这家网站说“再见”。在此之后,阿桑奇使用了一家法国公司的服务器,但最后也遭到封杀。为此,“维基解密”在数十个国家注册了大量域名,每个域名使用一台服务器,用于存储原文件的副本。

在保护行动主义者自由发表言论方面,瑞典法律是全世界最为出色的之一。鉴于此,阿桑奇最终选择了瑞典。根据瑞典法律规定,“维基解密”不会遭到起诉,使用这家网站发布信息的人也是如此。

“维基解密”大部分的经费来自公共捐赠,在富有的捐赠者帮助下,阿桑奇本人只需拿出很少资金便可维持网站正常运转。“维基解密”用于存储机密文件的成本很低,虽然公布了数百万份文件,但从数据量的角度上说,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量,一张大容量存储卡也许就能装下“维基解密”的所有文件。

wikileaks01.jpg

掩体位于维塔·伯格公园的地下花岗岩内,能够抵御核攻击。这个数据中心曾经是冷战时期的一个核掩体,“维基解密”的所有文件都存储在这里。数据中心是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维塔·伯格公园地下花岗岩中钻出的一个巨洞,拥有数十台电脑服务器。

wikileaks02.jpg

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Bahnhof使用潜艇发动机充当应急发电机。由于遭到瑞典和美国当局的通缉,阿桑奇只能利用这个安全的掩体存储机密文件。在保护行动主义者自由发表言论方面,瑞典法律是全世界最为出色的之一。根据瑞典法律规定,“维基解密”不会遭到起诉,使用这家网站发布信息的人也是如此。

wikileaks03.jpg

很多公司都使用超级服务器存储资料,“维基解密”也用它存储机密信息。这里同时还建有玻璃走廊和一个“飘浮”的会议室。“维基解密”大部分的经费来自公共捐赠,在富有的捐赠者帮助下,阿桑奇本人只需拿出很少资金便可维持网站正常运转。

wikileaks04.jpg

“维基解密”用于存储机密文件的成本很低,虽然公布了数百万份文件,但从数据量的角度上说,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量,一张大容量存储卡也许就能装下“维基解密”的所有文件。

wikileaks05.jpg

办公室铺设蓝色地板,主打月球景观元素。这座掩体于2008年重新对外开放,其未来派风格的设计出自瑞典建筑师阿尔伯特·弗朗斯-拉诺德之手。他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肯尼斯·亚当斯爵士打造的邦德影片场景。

wikileaks06.jpg

设计师通过添加各种植物,这种野兽派设计也拥有柔和的一面。太阳能灯和人造瀑布负责维持植物生长。

wikileaks07.jpg

高度安全的Pionen数据中心入口。

wikileaks08.jpg

图为改造前的数据中心。2007至2008年,建筑师对这个数据中心重新进行了装修设计,把它变成了现在这个数据中心的样子,为了扩大空间还炸掉了四千多立方米的坚硬岩石,这座掩体能够承受氢弹爆炸冲击波。

wikileaks09.jpg

1.5兆瓦服务器冷卻系统:冷却依靠BaltimoreAircoil公司的风扇,能产生1.5兆瓦的冷却效果,足以冷却数百台机架式伺服器。

wikileaks10.jpg

维基解密数据中心工作区内景。

wikileaks11.jpg

数据中心里的“漂浮”会议室和悬浮的玻璃走廊。

wikileaks12.jpg

电脑机房在地下30米处,可抵抗核武器攻击。

wikileaks13.jpg

维基解密数据中心的悬空式会议室。

wikileaks14.jpg

维基解密数据中心的悬空式会议室。

wikileaks15.jpg

维基解密数据中心的悬空式会议室。

wikileaks16.jpg

维基解密办公室内的玻璃房间。

wikileaks17.jpg

维基解密数据中心的会议室。

wikileaks18.jpg

充当备用发电机的德国潜艇发动机。

wikileaks19.jpg

充当备用发电机的德国潜艇发动机。

wikileaks20.jpg

充当备用发电机的德国潜艇发动机。

wikileaks21.jpg

维基解密的数据中心的场景酷似1979年邦德影片《太空城》中的场景。图为《太空城》剧照。

wikileaks22.jpg

维基解密地下掩体的平面图。

专译:维基解密哪弄来这么多“秘密”?

中评社/美国的头号敌人是阿尔盖达的本拉登(Osama bin Laden)?是朝鲜的金正日?是伊朗的艾哈迈迪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还是维基解密的阿桑奇(Julian Assange)?面对维基解密接二连三的爆料,美国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今年7月,维基解密先公布77000份美军在阿富汗的机密文件;10月,再刊登40万份绝密档案,揭发美军在伊拉克误杀平民;11月,又披露25万份美国外交电报,引发“外交911”。闹得满城风雨的维基解密似乎有说不完的“秘密”,但问题是:哪来这么多“秘密”啊?答案请看新一期时代杂志的封面故事。 从特洛依木马屠城的故事开始,每个国家都有一些不能说的“秘密”。根据美国信息安全监督办公室(U.S. Information Security Oversight Office)的统计显示,直至2009年,美国的“秘密”数目达183224桩,跟1996年的105163桩比较,上升近75%。秘密越多,泄密的机会越大。阿桑奇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06年创立维基解密,提倡公开所有政府信息文件。对于维基解密的崛起,时代杂志指出两大原因:人多口杂和信息科技的进步。

由于美国的“秘密”越来越多,连带接触“秘密”的人也就更多。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U.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发现,在2008年,单以五角大楼(The Pentagon,美国的国防部大楼)为计,已经有630000人被获准存取国家机密文件。这里衍生一个根本问题:如何确保这些人不会泄密?

美国政府于是以“宁滥莫缺”为原则,大小文件都一律盖上“保密”的印章,时刻提醒官员不要外泄机密。理论上,这方法是可行的,但现实是:国家机密反而因此外泄得更多。据美国信息安全监督办公室解释,由于“保密”、“机密”这类警告词大量充斥,政府内部人士都不把它们放在眼内,所以很多被定义为“机密”的国家文件都相继流出,变成维基解密的内容。

时代杂志又指出,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维基解密绝不可能出现在冷战时代,因为当时的信息科技相对落后,信息主要以纸张实体方式传播,好处是可以减低大规模外泄机密的风险。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发展的成熟,信息传播更是无远弗届。今年五月,一名黑客入侵美国政府内部机密资料库(SIPRNet和JWICS),取得25万份美国外交电报并将之拷录到光碟,然后再传到维基解密网站。于是,原本属于“国家机密”的文件就这样坦荡荡地公诸于世。由此可见,信息科技越发达,想保守秘密就越困难,以揭秘见称的维基解秘因而乘势崛起。

维基解密越闹越大,美国要如何保住“秘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