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网/上海因市长韩正率团来访而一夕在台暴红,上海的耸立摩天大楼、繁华十里洋场、富豪挥金如土、外资蜂拥争入,皆令媒体与市井小民艳羡不已。台湾经济日报今天社论说,韩正市长风度翩翩、温文儒雅,与贩夫学子打成一片,完全颠覆台湾民众对高级共干的刻板印象,固然为一重要因素,但上海于过往20年间,从没落、陈旧、衰败的躯壳中,蜕变成一个令人神摇目眩的国际大都会,远远超越原来处处领先的台北,成为全球瞩目焦点,才是民众对上海刮目相看的根本原因。
20年间沧海桑田,上海从被强行剥夺一切耀眼光芒、变成一个衣衫褴褛的破落户,摇身一变鲜衣怒马、睥睨四顾;台北则自亚洲四小龙龙头大哥的首善之区,如今形容憔悴、顾影自怜,实岂谁为为之,孰令致之?
社论指出,上海之猛然崛起,实乃理所必然;因为雄踞长江出海口、东部海岸核心要地的上海,百年以前即以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国际港埠、金融中心。1949年之后,上海失去用武之地,沦落为制造业中心。20年前中国大陆积极对外开放,更以加工出口业为带动经济高速成长的引擎,上海恰居沿海加工出口地区要冲之地,重拾过往国际港埠、金融中心的角色,自然驾轻就熟、一日千里,倏忽即恢复原有地位乃至有以过之。由此观之,上海之再度崛起,丝毫不足为奇。
台北的20年,恰与上海背道而驰。原本藉加工出口飞跃成长的台湾,20年间,加工出口业大量西移,经济成长的主引擎骤然减速,却始终觅不得足以替代的新引擎。这20年,也正是李、扁两政权相继“锁国”自闭的高峰,向来依贸易为命脉的台湾,被迫自缚手脚,在各国竞取中国崛起商机之际,台湾自我封锁、避之唯恐不及。因而在全球经济一片大好、全力前进的时刻,台湾踽踽独行、斯人独憔悴。
一长一消,20年于兹,海上双城的地位也大异其趣,过去顾盼自雄的台北,今日乃不能不艳羡上海的光芒四射而自惭形秽。消长之道无他,只不过能否善用既有利基而已,上海从不能而能,因而大放异彩,台北由能而自弃,故尔日渐憔悴。
不过,从20年前重拾旧战役,上海快意发展,回复旧观固然不费吹灰之力,但力已用老,要再见异军突起,恐无重大机会。换言之,上海将在既有轨道上缓步前行。台北则不然,扬弃“锁国”政策,贸易全面推展,20年前的旧观不难恢复,但两岸60年来相互隔绝、经贸往来备受限制,使台湾的机会即使不“锁国”亦难完全重现。如今透过经济合作协议、乃至其后的某种自由贸易协定,进而与其他贸易伙伴间自贸协定、投资保障协定的签署,台湾将进入一个可完全挥洒、自由施展的崭新时代;台北立于台湾的高点,有无限可能横陈眼前,只要积极撷取,台北将脱胎换骨、傲视群伦。
但再深入一层看双城,上海的幅员、人口实已与整个台湾不相上下,加上海空港口,台北全然无法相提并论。因而台北若要与上海一较长短,至少要将周围的新北市、基隆市乃至桃园县一并纳入,不仅其幅员差可与上海比拟,台北大都会亦拥有松山、桃园两空港,台北、基隆两海港,方能构成一个机能完整可与上海一较短长的经济重镇。
上海20年间积极建设,栉比林立的摩天大楼固然令人叹为观止,但其都市计划大有瑕疵,不仅绿地偏少、空间狭隘,停车设施尤为欠缺,构成极大瓶颈。与此相比,从容发展数十年,进度犹大为落后的大台北都会则大有可为,加上居民素质与文化水准,台北与上海,鹿将死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