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30/议会挑灯夜战 万锦通过建体育馆

-议会挑灯夜战 万锦通过建体育馆
-发言人逾50 各界人士挤爆会场
-万锦建体育馆马拉松激辩 凌晨2时未投票
-谘询会持续至深夜 市长否认黑箱作业
-A1电台谘询反对者占多数
-【大棋盘评论】建馆宜再从长计议


议会挑灯夜战 万锦通过建体育馆

世界日报记者葛健生多伦多报导/万锦市议会29日晚间起,就体育馆是否续建议题挑灯夜战,直至30日凌晨3时,市议会最终以多数否决两项市议员所提,意在延宕体育馆续建的动议案,换言之,国家级的万锦市体育馆兴建不受影响。

在历经50多位市民发言、每位市议员并各陈己见后,万锦市体育馆续建案,于30日凌晨3时投票表决,最终分别以7票比6票与8票与5票,通过财政架构(financial framework)与建筑计划(site plan),决定续建万锦市体育馆。

投下反对票的万锦市议员李国贤表示,建筑计划获通过,万锦市便会绑手绑脚,未来在与建商Remington集团谈判时会很辛苦;而财政计划获通过,未来就没有别的发展商可以再参与其中。

李国贤原本盼望透过投票,可以取消现有的财政架构,以便打开大门让更多的发展商参与;而取消建筑计划则可等待投资的最新进展,但最后并未如愿。

该次投票的通过,象征未来国家级万锦市体育馆的兴建,可为万锦市带来兴建工程时创造600个工作机会、建成后可提供886个工作机会、安省可创造611万元的生产总值、万锦市可获得180万至560万元的无形利益,更可因万锦市体育馆的建成,催化周边投资与商机。

发言人逾50 各界人士挤爆会场

记者葛健生多伦多报导/多伦多市议会29日晚间于万锦市议会,进行万锦市体育馆(Markham Sports,Entertainment & Cultural Centre)的财政架构及建筑计划等两项动议的表决,但在表决前却吸引前国家冰球协会执行长、前多伦多市议员、多位华人社区代表登记发言,仅登记发言人数便有50余人,而包括居民在内数百人,更是将万锦市议会挤得满满的。

登记第一位发言的前国家冰球队协会(National Hockey League Players’ Association)执行长凯利(Paul V. Kelly)指出,世界级的场地、获全力支持以及场地拥有权,是吸引冰球队进驻的三项要素,而冰球队一旦进驻,便会带动周遭地区的餐饮、旅馆等商业,他强调,以其过去担任国家冰球队协会执行长的经验,认为万锦市体育馆“只要兴建,冰球队就会进驻”,因此力挺万锦体育馆计划应继续进行。

25年前曾任多伦多市议员的柯廷森(Kurt E. Christensen)于发言时也表示,以区域发展而言,万锦市有机会跃升成为都会中心;他盛赞万锦市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兴建万锦市体育馆的模式,也认为兴建的财政架构规画良好;而未来万锦市体育馆建好之后,不但不会增加税收,反而会降低税收;他表示曾陆续与万锦体育馆预定地周遭各式商家谈过体育馆兴建案,所有商家均欣然期盼建造万锦体育馆。

万锦市加华联会主席吴建忠也赞成万锦体育馆的兴建,他认为不仅可以繁荣地方,更能促进经济发展,他指出有持反对意见人士认为会加税是错误的观念,万锦市透过与发展商合作的做法,将不会对万锦市居民增税。

此外,也有赞成兴建的人士在发言中指出,现在提到体育馆就想到多伦多市,如果万锦市体育馆能建成,便是向前迈进一大步的里程碑;也有人表示,万锦市体育馆的建成,将提供下一代从事冰球运动的机会,而机会却是难以金钱计。

曾参与万锦市议员选举的社区人士关荣恩则表示,他并不反对在万锦市兴建体育馆,但应让参与兴建的厂商透明化,他认为每个项目都应该公开投标而非私相授受;此外,兴建体育馆的经费不应由纳税人缴交,他认为,为兴建万锦体育馆而要未来新购置房屋的买家,每个单位要另缴2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做法并不合理。

万锦建体育馆马拉松激辩 凌晨2时未投票

明报/万锦市议会昨晚7时开始对兴建大型体育馆的财政及建筑计划的讨论,持续至今天凌晨2时还未结束,最终无法在本报截稿之前得知投票结果。

昨晚的市议会对万锦市长薛家平来讲并不好受。约70名市民前往该议会,为该市是否应该兴建一个由政府参与投资的体育馆项目发表意见,其中超过八成发言者指责以薛家平为首的赞成派违背民意,期间他几次忍无可忍大声辩解,情绪激动。

该议会少有的吸引超过300名市民前往旁听,在议会大厅被挤满的情况之下,其余的民众则被安排在另外一间会议室中,透过电视屏幕观看议会现场。

由于发言者众,议员们直到凌晨1时过后才开始对体育馆的财政计划展开讨论。

昨日的讨论焦点在于市政府是否应该参与投资,在场的大部分发言者都不反对万锦市兴建一个NHL大小的体育馆,持反对意见的市民则认为政府应该让该项目完全私有化,避免浪费纳税人金钱,而以公司及企业业主为代表的赞成派则认为只有政府参与投资才能让该项目顺利展开,进而推动城市发展,造福全市。

不少对市长及部分赞同财政计划的市议员表示不满的市民,更扬言下次选举绝对不会投票给他们,并呼吁更多市民加入到这个令赞成派“下马”的行动中。

该项目唯一一个投资商,Remington集团亦派代表旁听了昨日的议会,与前一次不同的是,这次Remington显得十分冷静,不像此前对市议会迟迟作不出决定而做出抗议。

由于该体育馆将为大多伦多地区第二个有可能吸引NHL球队签约的项目,再加上此前有美国富豪Gorge Gillett的到访,令昨日的议会受到全城媒体的关注,直到凌晨2时多仍有大批媒体在现场守候结果。

谘询会持续至深夜 市长否认黑箱作业

星岛日报/万锦市议会昨晚民众谘询会,议员将就是否兴建大型体育馆进行投票。反对及支持的市民共有80多人登记发言,每人发言时间为5分钟,由于出席人数过多,市议会议事堂未能全部容纳,需要临时开放议会旁另一个会议室,透过电视转播观看开会情况。

每年带来6000万收益

市长薛家平发言时表示,有人认为市府这个计划是黑箱作业,这种说法是错的,市府去年四月公开邀请发展商参加投资,当时曾有几个发展商表示有投资兴趣,但之后毫无音讯。直至现时有人愿意签发一张亿元的支票,市府当然愿意接受。薛家平称,另一半钱是来自未来新房屋的附加费,现在已经开始征收;如果有人愿意投资另一半资金,市府是完全会立刻接受。其实这个计划就算没有NHL冰球队落户于万锦市,亦可以为万锦市社区每年带来6,000万元经济收益,如果有一队冰球队落户于万锦市,收益将会增加一倍。政府已经于去年四月开始征收附加费,到目前已收到950万元。如果市议会封杀这计划,市府的钱会归还原主。

赵善江市议员表示,百分百赞成及支持建体馆的计划,因为会为万锦市带来很多好处。

市议员何胡景(见图)开会前表示,整个发展计划的资金全部是由发展商所出,完全没有分毫是由纳税人支付,工程金额是3.25亿元,一半由发展商(Remington Group)所承担。另外一半是透过万锦市未来20年的建屋发展费用抽取。换句话这计划一半由发展商支付,另一半则由万锦市40多个发展商承担,但反对者故意扭曲这个计划,表示计划一旦失败,纳税人要承担这个项目。

担心纳税人承担损失

何胡景解释称,所谓失败可能是指发展商放弃这计划,但发展商有很多地在万锦市,市府将要发展商用其土地抵押。另外一半融资如果失败,是万锦市从昨天开始至未来20年,没有一间新屋兴建,就没有可能发生。据统计,万锦市未来每年平均建3,000间房屋,如果真有这个数字,只需14年就可筹足上述另一半资金。

曾于2010参加万锦市市选的关荣恩反对这个计划,他认为这些公众设施不应在新屋买家身上抽取。私人机构的发展计划为甚么要由新屋买家支付费用,是完全没有选择的不公平措施。约克区域议员李国贤也一直反对这个计划,他担心万锦市纳税人要承担计划的损失,至今为止没有人担保一定取得一队冰球队落户万锦市,否则对市府将构成一项沉重的负担。

A1电台谘询反对者占多数

星岛日报/就万锦市政府应否参与兴建大型体育馆,A1中文电台(AM1540)昨日一个黄昏国语节目《都市热线》举行模拟公开谘询,在20分钟的开放热线时间,38名听众成功透过开放热线就支持与反对兴建体育馆发表意见及表态,结果是支持者占7票,反对者占31票。

节目主持人承认该项民意调查并非科学化,在晚上7时节目结束后,他已即时透过短讯方式发送给正在万锦市议会出席公开谘询,有份表决的两位华裔议员,包括李国贤和何胡景,两位议员收到短讯后,随即回覆表示感谢。当时约有近80名市民代表要求发言,何胡景在短讯中称投票时间有可能押后。

7名支持政府参与兴建的听众,只有1人声称住在万锦市,支持理由是体育馆的建立,有利于丰富万锦市的文化生活,提高城市的品位,市民应该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恐交通不堪重负

31名反对者中29人为万锦市居民,另有1人声称住在万锦市边沿,1人即将搬入万锦市。他们反对的理由是万锦市目前的交通已经不堪重负,政府应该将资金重点放在交通建设上,就算要发展文化体育设施,应该有个长远发展规划,且应该是一个完整的配套规划方案,而不是为建一个体育馆而冒风险。

【大棋盘评论】建馆宜再从长计议

星岛日报/撰文∶微言

万锦市计划在市中心兴建大型体育馆,市议会昨晚进行谘询会,议员接着表决。万锦建体育馆的计划颇为峰回路转,计划公布初期,赞成意见占大多数,建馆高唱入云,岂料愈接近投票,反对声音愈高,这大概是公众再仔细审视资料,对计划的可行性愈感怀疑。

反对的意见,并非不喜欢万锦有一座体育馆,主要是不满建馆的财务安排,若体育馆收益不如预期,将由万锦市居民承担。如果计划必定成功,居民当然就没有“孭飞”的风险,但谁能保证体育馆必能制造预期的利润?

不错,建馆可带来就业,亦可剌激当地房价,但这都是假设体育馆落成,能发挥它的“吸金”作用。不过大型体育馆变成“大白象”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像skydome天虹体育馆,建造费达五亿七千万,由安省纳税人埋单,最后以二千五百万贱卖给罗渣士集团,北京的鸟巢和水立方于京奥后,当局亦为如何不使场馆空置而大伤脑筋。万锦的体育馆并非不可建,只要修改财务安排,优化场馆规模,相信不难获得居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