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0/洋人记者灾区震动九天
明报/文:吴皓沂 图:由受访者及Global TV提供 设计:功夫大木瓜 自四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每日从报章及电视新闻片段中,得知灾区的伤亡情况,小朋友失去双亲,灾民望□已倒塌的家园嚎哭,身为中国人实在感到切肤之痛。而本地加国人对这次世纪大灾难亦有很深的体会,在地震发生后一个月,本国就有3位记者出队到灾区采访,《明报》访问了其中一名洋人记者,多伦多Global TV的Christina Steven…
Read more
Jack JIA's Online Database,一个用于新闻分析研究以及个人文章存档的网络资料库。除署名原创外,所录部分文章仅在于提供多方视角,并不代表博主观点。联系电邮 jackjia(a)gmail.com。
明报/文:吴皓沂 图:由受访者及Global TV提供 设计:功夫大木瓜 自四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每日从报章及电视新闻片段中,得知灾区的伤亡情况,小朋友失去双亲,灾民望□已倒塌的家园嚎哭,身为中国人实在感到切肤之痛。而本地加国人对这次世纪大灾难亦有很深的体会,在地震发生后一个月,本国就有3位记者出队到灾区采访,《明报》访问了其中一名洋人记者,多伦多Global TV的Christina Steven…
Read more
加拿大地震灾区采访记者胡宪/作为加拿大华人媒体的唯一代表参加由多伦多华裔媒体工作者协会组织选派的加拿大地震灾区采访队亲赴四川一线,我深知责任重大,意义深长。这是海外华文媒体与所在国主流媒体首次联合对祖国的地震灾区进行采访报道。 6月12日,在四川地震整整一个月后我们抵达成都,立即展开工作。在八天当中,我们走访了20多个灾区点,访问了灾民、志愿者、医生、军人、政府官员、宗教领袖、国际红十字会代表和普…
Read more
In the valley of the dead Town’s dreams sealed forever By THANE BURNETT, Toronto SUN Fri, June 20, 2008 BEICHUAN, China — Most of the spaces around China’s most infamous dead town ar…
Read more
(加拿大中国地震灾区采访队记者胡宪6月20日报道)6月19日采访队在什邡洛水镇巧遇集市。镇派出所陈所长说,该镇集市逢单数日举行,“5.12”大地震后曾停市一周多,现在已基本恢复正常。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张张坚定的笑脸,在废墟前临时搭建的简易棚中吆喝生意的商贩和应有尽有的商品,让人非常受鼓舞。洛水镇是重灾区,镇上约70%房屋倒塌,95%的房屋需要重建,而农村90%的房屋不能住人,5万人的小镇有4万…
Read more
周五-什邡 (加拿大中国地震灾区采访队记者Christina Stevens6月20日报道)今天是我们在这里的最后一天,这一天开始得实在很不顺利。我们原本计划到什邡县的一个深山小村,但最终去不成了。 因为我们要在检查站与警察争论,以及没完没了的等待。其他的车辆都通过了,但我们被截停检查。最初他们说这里很危险,跟着又说有传染病的危险。但郤又见到市场上有产品摆卖,人流穿梭。最后只能去到不太远的Lou …
Read more
周四-绵阳市 (加拿大中国地震灾区采访队记者Christina Stevens6月19日报道)震阳,是一个裹着蓝毛巾的新生婴儿的名字。震阳的母亲表示,这名字的意思是地震后出现阳光。Din Chun Wang说,地震时,她很害怕自己和刚出生的孩子遇难。她说:”当时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房子都在摇晃,但爸爸妈妈嚷着我不用紧张。”说话时,Wang抱着她的孩子,望着丈夫。结果他们一家逢…
Read more
祖国的花朵们是我们的希望 震后 请大家来关注孩子们 记者:Thane Burnett,Toronto Sun 编译:安婆婆编辑部 绵阳,中国——在大地震带走了那么多孩子以后,每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成了举国关注的事。 我们现在绵阳人民医院的妇产科, 19号病床上躺着的是王定春(Din Chun Wang)和她的新生宝宝,父亲崔梁(Liang Chei)是当地的一个商人,正在忙着给孩子换尿片。 门口不时有…
Read more
(加拿大中国地震灾区采访队记者胡宪6月19日图文报道)采访队今日(6月19日)计划是去重灾区什邡市红白镇,可是在路上遇到长长车队,人们敲锣打鼓、穿着戏装,看标语旗帜原来是当地灾民要去感谢和慰问子弟兵,我们非常兴奋地跟上去。因为这几天来,我们不断听到灾民对解放军的赞扬,但始终没有找到军民在一起的采访机会。遗憾的是由于交通管制,我们为办理批准手续耽误了许多时间,当我们中午时分赶到军营时,慰问演出已经结…
Read more
(加拿大中国地震灾区采访队记者胡宪6月19日图文报道)什邡市洛水中学在5.12地震中共有505名师生遇难(数字来源自人民网)。一个多月后的今天(6月19日),遇难学生家长望着自己孩子的照片依然悲伤无限。部分家长在校门外搭起灵堂。许多过路人停下脚步烧香烧纸,寄托哀思,并安慰遇难学生家长,还有几名身穿心理辅导员体恤衫的大学生也在现场。 遇难者邓秋月的妈妈指着照片流着眼泪告诉记者,她的女儿是中秋节生的,…
Read more
(加拿大中国地震灾区采访队记者胡宪6月18日图文报道)四川汶川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永生的深远影响,这一点可以从震后新生儿的名字上反映出来。 我们在结束了对九州体育馆的采访之后,来到绵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中心。据大夫介绍,震后新生儿每天都有,现在就有五个。我们采访了其中两个。一个来到世上还不到14个小时的男婴,被他经营建材批发生意的父亲柴亮起名为柴震阳。新妈妈叫王定春,今年才21岁,她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Read more
(加拿大中国地震灾区采访队记者胡宪6月18日图文报道)采访队今日(6月18日)的目标地是著名的核科研城市——绵阳。绵阳市有四个重灾区:北川、江油、安县和平武。在绵阳市宣传部进行登记之后,我们到九州体育馆采访。这里是汶川地震发生后最早的灾民庇护所,是温家宝总理和孩子们共洒泪水的地方;最多时曾容纳5万人,后来逐步疏散,目前还有2000多名灾民和工作人员。 有警员过来检查记者的采访证,并说加强管理是因为…
Read more
第六天-绵阳市 (加拿大中国地震灾区采访队记者Christina Stevens6月18日报道) 死城,是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这称号是当地人改的,在上月大地震中,北川是死亡人数最多的地方,至今仍然有五至七千人下落未明,相信都埋在大量的山泥底下。在往北川途中,我们经过绵阳市,并经过一个大球场,那里曾经一度收容了六万名北川居民。目前球场里仍然有二千人,当中有很多是长者及小童。他们在宽阔行人道上架起的帐…
Read more
亲历汶川地震 钟宜昆目睹了整个四川地震,为我们细述了这个震惊的故事 记者: Thane Burnett, Toronto Sun 编译: 安婆婆编辑部 成都——在经历了10天的“石器时代”生活后,中国工程师钟宜昆用其口袋中唯一能找到的工具记录了他为了生存所做的努力。 他用一部手机记录了上月发生在中国心脏地带的大地震。在他被解救出来并空运到已成齑粉的“现代文明”区域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按下发送键,…
Read more
为便于管理,加拿大中国地震灾区采访队三位队员的文章已经分拆并按收到的文章日期整理。前者数字为赴中国采访的日子,后者数字为三人的分类,1为胡宪,2为Christina Stevens,3为Thane Burnett。有中文翻译的已经将译文前置。 采访队所有文章均收入“四川大地震”之下的“地震灾区采访队”栏内。
都江堰,中国-亘古不变的印记 《多伦多太阳报》记者Thane Burnett, 2008-06-17 编译: 安婆婆编辑部 早在耶稣诞辰之前,就已经有水流通过这条人工水利渠道在南桥下奔腾不息了。当来自加拿大的地震志愿者Sherry Yang看到这座长约1英尺雄伟古建在这场毁灭性的412四川地震后依然耸立的时候,她流泪了。 时光倒流回27年前,Sherry的父亲--一个在当地颇有影响力、并受人尊敬的…
Read more
(加拿大中国地震灾区采访队记者Christina Stevens6月17日报道) 第六日- 九峰 我们越是前进一点, 所见到的景况越是另人心酸. 今天我们前往九峰地区, 路上经过很多房屋, 很多村庄, 但都被地震震碎了. 不过在这一个人口78万的彭州地区, 只有940人死亡. 写到这里, 我也被自己选词 ‘只有’ 940 人死亡, 吓了一跳. 但无论如何, 以地震的破坏程度…
Read more
(加拿大中国地震灾区采访队记者胡宪6月17日图文报道)听说国际红十字会今天(6月17日)又有一批帐篷抵达成都,并将立即运往灾区,我们火速赶去采访。 在货运现场,一名个子不高,又黑又瘦的志愿者跳上跳下拆卸包装网,为装车做准备,干劲十足,等车期间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不和别人一样带上手套,他伸出一双布满老茧的手说自己劳作惯了,不用手套,我又问他为什么来当志愿者,他说自己是苦命人,地震灾民也是苦命人,因此前…
Read more
(加拿大中国地震灾区采访队记者胡宪6月17日图文报道)前四川省都江堰供电局局长钟宜昆先生6月17日上午在家中接受了加拿大中国地震采访队的采访。 5月12日,钟先生在汶川地震的“震中的震中”目睹山崩,耳闻地啸,被滚石砸伤,困山中十日,被解放军救出。他用手机记录下来的这一段与死神擦身而过的惊险经历已经在国内外网站广为流传(题为“汶川大地震十日蒙难记事),但今天面对面听他述说,依然震撼。 钟先生今年66…
Read more
How God tested temple in the sky Quake broke mountain-top, but shrine clung on By THANE BURNETT, TORONTO SUN Mon, June 16, 2008 QINGCHENG SHAN, China — Reaching the now forbidden Taoist temple, …
Read more
第五天-都江堰市 周一 2008-06-16 (加拿大中国地震灾区采访队记者Christina Stevens6月15日报道) “快呀,快呀” 54岁的杨小齐心急的向前走,渴望带我们去看一看都江堰市。她很兴奋但也很紧张,因不知会看到些什么。我们走向河边,沿着河畔小径往前走。这里昔日是风景优美的河滨,但如今已变成民众的临时居所。我们穿插于他们的饭桌、睡床及电视机等杂物之间。在这堆帐篷之中,电视机是给…
Read more
(加拿大中国地震灾区采访队记者胡宪6月16日图文报道) 今日采访队进入重灾区——龙门山镇。一路上,随处可见山塌屋毁,满目疮痍,克里斯蒂娜一路在说无法想象这样的大灾难如果发生在加拿大…… 记者来到灾民安置点。这里大约有800多名附近村镇的灾民,多数为农民,负责人是一名在山里开私人诊所的农民医生,只肯说姓赵。他身穿迷彩服,头戴写有“中国共产党先锋队”的帽子,记者开始以为他是军人。他承认是共产党员,当过…
Read more
《多伦多太阳报》记者Thane Burnett四川绵竹报道,加拿大中国地震灾区采访队编译 灰暗的天空昨天放点晴,站在青绿稻田与废墟之中的Ren Chang Xiu,望着上天祈求答案。 这位60岁的祖母坐在雨中。在她的脚底下,是于五月十二日大地震震碎了的家园,她对着上天大叫:“天呀,为什么这样对我们?” 上天没有回答她,反而不断的将雨水打在她瘦削的肩膀上。在她附近的家人都在计算着,这么多年来的争扎成…
Read more
第四天——聚源(Ju Yuan) 周日,六月十五日 (加拿大中国地震灾区采访队记者Christina Stevens6月15日报道) 新秩序。这三个字是唯一可以用来形容地震灾区一个月后的景象。在东倒西歪的大厦及临时盖塔的帐篷阵之中,师红兵位于聚源大街的发型屋生意如常,师傅忙得不可开交,剪发、梳理及剃头等,所不同者,是发型屋的椅子、镜子及吹风机都是放在店铺外面,连生意也是在帐篷下面做的。 36岁的师…
Read more
(加拿大中国地震灾区采访队记者胡宪6月15日报道) 图片新闻一:国税局大楼的倒塌 (组图)这里曾经是都江堰市国家税务局办公大楼,结合昨天看到的绵竹市九龙镇镇政府建筑严重受损的情况,记者有理由认为“光是学校倒塌,而政府建筑不倒塌”的说法是片面的。 这里曾经是国税局 采访队刚到九龙镇政府,立即工作 九龙镇政府建筑严重受损后摘下的标志牌 图片新闻二:震不垮的都江堰南桥 采访队志愿者杨小奇女士是来自多伦多…
Read more
In the wake of the quake Lives have changed forever in China By THANE BURNETT, TORONTO SUN Sat, June 14, 2008 CHENGDU, China — Where does an important human story go once it’s fallen from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