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炒更”、“打的”、“埋单”、“炒鱿鱼”、“生猛”、“搞笑”……这些老广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在过去30年里,纷纷成为某个年代、某一特殊时期炙手可热的流行词。
粤语对汉语及汉文化产生的影响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一大特点。粤语,尤其是粤语词语,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能够被全国人民所熟悉,被各地传媒所钟爱,被权威辞书所采用。
随着粤语“北上”的强劲势头,一种迥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社会氛围也悄悄地在改变着这个时代的氛围。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一出反映特区风貌的现代剧带出了“炒鱿鱼”一语,一出《霍元甲》电视剧唱红了一支粤语主题歌。自此一大批粤港词语就像旋风一样席卷中华大地。一夜之间,“先生”、“小姐”代替了“同志”和“师傅”,“巴士”、“的士”也取代了“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结账”一词不知何时已经让位给“埋单”,“拷机”、“大哥大”日益成为身份的象征,“按揭”“物业”等词不断出现在报刊和广告的标题,“扮靓”、“搞掂”也逐渐为人们所乐用,“劲歌”、“金曲”则天天萦绕耳边,挥之不去;“吃生猛海鲜”、“唱卡拉OK”俨然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粤语从来没有这样堂而皇之地进入千家万户的生活;“四大天王”和他们的情歌,港产电视剧也前所未有地成为成千上万“追星族”、“追戏族”之至爱;粤风、粤俗更是史无前例地走俏于大江南北。
在过往30年里,到底有多少粤港词语在汉语普通话中流传呢?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语言学家陈章太教授说,有六七百之多。另一位社会语言学家陈建民教授的统计结果是:进入汉语普通话的粤港词语有600个。光从这两位知名学者的统计数字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今天粤语给普通话造成的影响,就其数量和规模来说,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和国内的任何地方方言。
有专家认为,作为汉语的七大方言之一的粤语能够在过去的30年中对汉语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充分说明了存在或者起源于华南的某些社会变革,它所营造的新的社会形态、所引发的新的思想观念和所形成的新的生活格局,正在逐步地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这种社会学方面的意义可能远比语言学层面上单纯的粤语对汉语的影响来得更为深远。□(文/曹建民)
改革开放30年之市民回忆:埋单、AA制与小姐
来源:北京晚报
80年代的前五年,我被派到联邦德国(即西德,已跟东德统一)读博士。回国后,发现自己竟然连到下馆子都显得落伍了。
不说“结账”说“埋单”。出国前到饭铺吃饭,通常是自己排队交款,再排队自己取饭菜,说“结账”的机会都不多,更甭提“埋单”了。回国后第一次听到“埋单”二字,我很是愣了一阵儿,但很快,自己也鹦鹉学舌般地说起这个广东词儿来。
不一样的“AA制”。对于AA制我并不陌生,不过在德国情况要复杂得多:侍者听到顾客要求“埋单”时,总不忘问一句:“是一起付,还是分开付?”更妙的是,德国还有第三种付款法:学期结束时,主讲某门课的教授往往会请听课的学生到饭馆去聚聚。我第一次去还以为这是大学教授请穷学生吃饭,不料餐后侍者走到每个学生面前收钱。事后才了解到,按惯例,教授在这种场合请学生的是第一轮的饮料钱。侍者到你面前收的是从第二杯饮料开始的饮料费和饭菜钱。这种“请你喝第一杯饮料”的付款法,在国内我还从未见过!
女服务员称“小姐”。刚回国时,国内正时兴把餐馆的年轻女服务员称为“小姐”。对于“文革”前是大学生的我来说,对“小姐”这个词儿真是太熟悉不过了,不过,在说这个词的前面往往要加上好几个诸如“地主、资产阶级臭小姐”之类的定语。时过境迁,其时的女服务员对“小姐”这个称呼似乎不再有什么反感了。但后来因“小姐”这个称呼又增添了“特指从事色情活动的年轻女子”的内容,许多地方的餐馆又把“小姐”的称呼改回来仍叫“服务员”——那是后话。 北京大学 金海民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语:超女 翠花,上酸菜……
成都晚报/时光流逝,但总有一些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和文化元素转为大众的流行语,那么30年来,究竟有哪些词汇成为了老百姓的口头禅呢?在昨日的“四川文艺出版社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书推介会”上,《流行词语看中国》一书正式首发,该书将1978年至2008年间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词汇和盘托出,其中“翠花,上酸菜”、“你太有才了”、“想唱就唱”、“不抛弃,不放弃”等娱乐元素均榜上有名。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风起云涌、日新月异的年代,人民群众空前的创造激情和丰富词汇,凝聚成当代中国的民间文化与草根意识,进而也保留了丰富、鲜活的改革历程。”据该书作者高虹表示,她创作此书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口口相传的“流行词语”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花了大半年时间收集整理,高虹在《流行词语看中国》一书中撷取1978年到2008年老百姓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共1700多条,真实记录了中国人在各个方面的进步。比如“拨乱反正”、“平反”、“恢复高考”、“审判四人帮”这些词语记录了中华民族重振信心的历史进程;“个体户”、“倒爷”、“下海”、“杨百万”、“彩票”、“按揭”、“民工潮”为我们留下了三十年来国家振兴经济造福社会的艰难跋涉;“苏联解体”、“香港回归”、“重庆直辖”、“浦东开发”、“北京奥运会”如一个个坚实的脚印,看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流行词语看中国》一书还收录了很多文化娱乐元素,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随着老百姓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文娱词汇自然成为了流行语的关键词。1999年“第一次亲密接触”、2000年“哈利·波特”、2001年“翠花,上酸菜”、2005年“超女”……一直到赵本山的“你太有才了”,还有许三多的“不抛弃不放弃”,以台词为主的娱乐元素已经成为了近年流行词汇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些流行词也将近年来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多彩画面一一呈现。(记者 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