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星星千禧:海外原创华文的绚丽花园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华磊)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我,从美国漂泊到加拿大多伦多。可以说一切又要从头再来,各种信息求之不得。大概但凡是新移民都有此需要,一时间华人超市门口的各种小报趋之若鹜,令人眼花缭乱。2001年10月《星星生活》创刊后,便成了我追猎的目标,往往因拿不到扫兴而归。后来《星星生活》在每期二十多个版面的基础上扩版,鼎盛时期近百版,更是洛阳纸贵,一份难求,但仍然坚持免费发行,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那个年头,正是互联网“风起云涌”之时,网上搜寻信息更及时方便。各种中文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一番比较淘汰,最后我锁定了几家,其中便有《星网》——《星星生活》的网站。由于它内容丰富翔实,可读性很强,滚动着的新闻,含盖着当地和海内外大事,我便把其网址放在收藏夹中,并在浏览器中一直打开着,每天点击刷新数次,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后来才逐渐发现《文学城》《留学园》《加国无忧》等网站能与之“斗艳争芳”。


【华磊:《风雪中的坚持 一张令人难忘的老照片》】

如今《星网》上了一个台阶,改名为《超级生活网》,成了“心系加中,服务社会”,集焦点新闻、移民故事、社交平台、购物打折、美食时尚,旅游玩乐、黄页信息等一体化加拿大最好的中文网站之一。微信普及后,“超级生活微信公众号”早以被我“关注”,列入“订阅号”,成了每天睡前之必读。

疫情冲击之下,多伦多纸质媒体尚存无几,《星星生活》周刊也受影响缩减版面,但依然按时出版,照样抢手。我极少有机会能在超市侥幸拿到,只能上网看电子版了。难能可贵之处的是,在当今物欲横流、世风日下、文风浮躁的氛围下,还能独善其身、超凡脱俗,绝不哗众取宠,不让“跪求体”“哭晕体”“吓尿体”等浮夸文风频现,始终坚持把清新隽永的“原创华文”作为特色,开创出了一片繁茂的文学花园——每期数篇,悉数付给作者稿酬——能做到这点一定是实现了读者、广告商、媒体三者互动、融为一体,形成了良性循环。

海外生活对移民来说,是一种机遇——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拓展了视野,受到异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道德观念和社会形态的熏陶,常会产生写作的冲动和灵感;但要适应他乡的生活,则是一场灵与肉的挑战——严峻的生存方式、中西文化的冲突,只有经历了脱胎换骨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世界上不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是是移民作家,如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印度裔英国作家奈保尔和华裔法国作家高行健。我们更熟知华人作家中的佼佼者:严歌苓、虹影、卢新华等,还有我们加拿大的张翎、孙博、李彦、陈河、曾晓文和杜杜……

在我们身边,翻开一期期《星星生活》,读者便能在“移民世界”“星坊情思”“旅游天地”等栏目里看到数以万计真情流露、脍炙人口的原创文章,并广为各媒体转载——犹如天上的“星星”遥看北美移民百态,见微知著,记载着移民群体的每一天,也倾述了去国怀乡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感悟——聚沙成塔,便构成了我们奋斗不息的岁月年轮,承载着时光的记忆。

在《星星生活》这片花园里,作者写自己经历的事、遇见的人,呈现了和原居地迥然不同的美加色彩和独特风貌,以及为增加对加拿大归属感的努力,如阿妍《为什么要留在加拿大》、爱米《且把异乡作故乡》、血秋《一个软件工程师在加拿大抓蚯蚓的辛酸经历》、马强《追忆双脚丈量出的移民岁月》。已过米寿(88)的叶元凯,古稀之年移民加拿大后写下了《加拿大人品性的点点滴滴》《把星星生活周刊送给市长》《我们住进了老年公寓》等百余篇。

在这片花园里,“融入”和“包容”往往是文章的主题,作者们用笔记录下他们与与加国文化邂逅中的互动互依,如孙白梅《在“政府工”职场摸打滚爬》、星学《加国医生是怎样炼成的》、夏婳《关于麦当劳的记忆》。

在这片花园里,作者们深入思考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互补,凸显了社会中人性的光芒与晦暗、人生的精彩与无奈,如捷克佳《扎根还是逃离?爱岛华裔移民素描》、余若扬《央街惨案之后的思索》、点心《为心里踏实,我们终于还是买枪了》。点心已去美国加州工作多年,仍发稿不断。

在这片花园里,作者们彰显了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今年海外华人全场抗疫,开始时捐款捐物支援国内灾区,国内刚稳北美又起,几乎所有的“热门写手”都投注了重彩浓墨——尤其是作者素净,用女儿以往作业纸的背面,写下了16篇《新冠病毒来袭日记》的189页手稿,记载了1月25日到6月27日这一难忘的历史片段。她的文章也让我得知开餐馆的高素质华人在靠政府贷款支持的情况下,居然有那么强的环保意识。我真为有这样高情商的同胞引以为豪!


【华磊:《我在加拿大摩托罗拉的十年》】

在这片花园里,作者们情牵桑梓,以拳拳之心对故国倾注了跨越千山万水的依依牵挂,也表达了对历史和人性的反思。如近80高龄出生于越南的华裔黄启樟写下了《海外华侨眼中的中国成就》《落叶归根与身份认同》等多篇,再如星学《一念之差,老同学的不济命运》《改变我人生的77年高考》。

在这片花园里,文风平淡朴实、文字简洁明晰,思想和文采却蕴藏其中。语言的运用上也是五彩缤纷。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的玮仁长期教授中文,为留存中华文化基因坚持不渝。她笔耕不辍,将《十八般武艺教中文》等数百篇文章汇集出版成三部文集,白岩松为书写序。她的弟子也用中西合璧的文笔为花园增彩。出生于悬壶济世杏林之家的作者星学,自幼摘抄背诵诗文和警句,笔耕墨耘中驾轻就熟,端庄文辞和典雅成语不绝,无形中也让中华文采薪火续传。他文中的第一人称都用“俺”字,让俺这个山东老乡读来十分亲切。

在这片花园里,作者们带你周游世界,尤其是加拿大的湖光山色。国岭的《加东枫情》《美西摄行》《南美行》,马强的《落基山脉八日游》《新斯科舍十日游》等系列,文字栩栩如生、照片维妙维肖,每每让我产生出游的欲望。

在这片花园里,我也徜徉群芳、博采众长、初学涂鸦,用朝耕暮耘换来些许春华秋实。近日,将《星星生活》的文章转发给在渥太华98岁的父辈挚友瞿介章教授,他欣然写下了诗句“星刊艺苑葩盛绽,硕果累累鸿猷展。”
《星星生活》即将跨过1000期这个具有标志性的里程碑,这片移民群体辛勤劳作的花田,必将更加枝盛叶茂、繁花似锦。

编者注:笔者为《星星生活》高龄热门作者之一,发表了《风雪中的坚持 一张令人难忘的老照片》《初到加拿大的日子》《我在加拿大摩托罗拉的十年》《退休十年生活系列》等百余篇文章,最近出版《枫叶红了》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