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8/史海: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纪实

一介武夫如何踏上”和平”之路?”一串葡萄”其为何意?”真主的安排”如何酿成了谋杀?萨达特遇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一 为和平而”战”

对于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来说,10月无疑是特殊的,因为他一生中数次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10月。1970年的10月,他成功当选为新一届埃及总统,开始了功过参半的政治生涯;1973年的10月,他领导埃及军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击破了以色列不败的神话;1981年的10月,他被极端宗教主义分子投射的一枚手榴弹和34颗子弹夺去了生命。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1918年12月25日生于尼罗河三角洲的曼努菲亚省迈特阿布库姆村。1936年~1938年毕业于埃及军事学院。1942年因反对英国占领曾被逮捕并被开除军籍,1950年重新入伍,1951年晋升为中校,为前总统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核心成员。1970年9月28日纳赛尔总统逝世后,萨达特任临时总统,同年10月15日当选为总统,后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80年5月起再度兼任总理。

作为中东第一大国,埃及的军事实力却不甚强大,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60年代,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与犹太复国主义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武装战争,均以战败告终。为此,萨达特上台之后,开始壮大经济、军事力量,他大力发展国内经济基础,并从苏联购买了大量军事武器,为新一轮的战争创造条件。1973年10月6日,萨达特亲自指挥发动了与以色列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并一举突破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跨过苏伊士运河直逼东岸,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10月6日也因此成为埃及的国庆日。萨达特的这一壮举,使他在国内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声誉陡升,一跃成为阿拉伯世界无可争议的政治领袖。

70年代末,面对新的历史时期,一贯诉诸武力解决中东问题的萨达特对以色列采取了打破坚冰的政策:在美国的斡旋下,他主动与以色列和谈。1977年11月19日,萨达特亲自访问了以色列。1978年9月6日至17日,在美国总统卡特的力促下,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美国总统休假地戴维营举行了中东问题最高级会议,并最终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的两项文件,即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在萨达特的倡导下,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双边条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埃以两国长达30年之久的战争状态。鉴于萨达特对中东和平的突出贡献,联合国于1978年12月授予了萨达特”诺贝尔和平奖”。

然而,萨达特在对以政策上表现出的大度和远见并没有换得同胞们的支持,反而招致了阿拉伯世界的强烈不满。在很多阿拉伯人看来,以色列是永远的敌人,萨达特与敌人和解,也就是与整个伊斯兰世界为敌,是阿拉伯的叛徒。为实现中东和平,萨达特顶受着来自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巨大压力。

除了少数阿拉伯国家,如苏丹、摩洛哥和突尼斯,盛赞萨达特的访问是”一个勇敢的步骤”,”表现出一种真正的政治勇气”之外,绝大多数的国家则给予无情的抨击。叙利亚全国进步阵线宣布11月19日是叙利亚国葬日。利比亚宣布,不再承认埃及现政府,并组织10万人抗议示威。一些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则把萨达特称为”卖国贼”、”叛徒”。利比亚、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和叙利亚等国还成立一个”阿拉伯坚定与抵抗阵线”,宣布断绝与埃及的外交关系。阿拉伯国家联盟也把埃及开除出去。埃及赢得了以色列的好感,但失去了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支持,外交上空前孤立。然而,萨达特始终坚信”和谈”才是构建中东和平的唯一途径。

在任何一个像埃及这样的阿拉伯国家,宗教的地位至高无上,林林总总的宗教团体更不胜枚举,这些宗教派别原则上一致笃信伊斯兰教义,但同时也存在着纷繁复杂的教义冲突和矛盾,因此很容易爆发宗教冲突,严重威胁社会安定。为此,萨达特在1981年9月3日,以”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宁”之名,进行了一次空前规模的大搜捕。

虽然政府方面一再声称此次逮捕的主要对象是反政府主义者,但在逮捕的3000余人中有学生、原教旨主义者、社会知名教长,还有平民。问其原因,他的回答不能服众,有知情人士透露,被捕人员中除了真正的反政府主义者和宗教狂热分子,另有很多是政治观点与萨达特相左,和曾经攻击过他本人及其家庭的人。此外,《呼声》、《伊斯兰文选》等7 种反政府的报刊被查封,14 个宗教组织被解散,4 万个清真寺由国家接管,17 所大学内设置了警察。显然,萨达特在这件事上表现出了他不可避免的霸权主义和独裁统治的一面。正是这次非公正的搜捕行动,更加动摇了萨达特的民众基础,并直接导致了一个月后的遇刺。

二 以真主之名

对萨达特的不满情绪在开罗悄然扩散,原教旨主义小组在暗处四下放风要对萨达特采取行动,在开罗的各教派组织不时传言要杀掉萨达特。事后证实当时有11个不同组织要干掉他。”安古”小组就是其中之一。”安古”在阿拉伯语中意为一串葡萄。顾名思义,组织内部结构清晰,纪律严明,但又彼此独立,如果其中一个”葡萄”出事,将不会连累到其他人。

“安古”小组曾在1981年1、2月间召开会议,企图推翻萨达特的统治,夺取政权。会间,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提出了种种刺杀萨达特的方案。但都因不能确保成功而被否决,最终,有人提议利用阅兵式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届时萨达特不仅肯定会出席,且一定位于最明显的位置,这无疑将提高命中率。小组中有一个叫伊斯兰布里的青年人,他的哥哥在9月3日的大搜捕中被捕,这令他更加仇视萨达特。而他本人正是陆军炮兵部队的一员。

1981年9月23日,10∶15,伊斯兰布里奉命来到333炮兵团,团长阿卜杜·阿勒命令他带领一支由12辆加农炮车组成的炮兵方队,参加10月6日的阅兵式。伊斯兰布里原本打算回家过古尔邦节的,但未能获得批准。无奈,伊斯兰布里说:”那就按真主的意志办吧!”这是穆斯林的一句口头禅。在后来的受审中,伊斯兰布里曾这样说道:”我曾对参加军事检阅犹豫不决,但在团长阿卜杜·阿勒的坚持下,我才同意了。我突然想起,这是真主的意愿,是真主给我执行这个神圣任务的机会。”

9月25日晚,伊斯兰布里会见了”安古”小组的领导人法尔吉,并向他透露了自己的刺杀计划。他预定在炮车队经过主席台时,他驾驶一辆距离主席台最近的炮车袭击萨达特。法尔吉听后非常高兴,并为伊斯兰布里安排了两名助手,一个是27岁的预备役军官拉海勒,另一个在民防学校负责火器训练的军士,连续7年的手榴弹投掷冠军阿巴斯。三人组成了刺杀萨达特的行动小组,并誓死完成”真主的意志”。此后小组又吸纳了一名名叫阿勒的人,法尔吉为他们提供了四枚手榴弹和装有子弹的枪支。按规定,一辆炮车上有1名司机和4名士兵。伊斯兰布里设法让两个士兵生了病,第三个人也被他派往其他地方执行公务,这样,他就为阿勒、拉海勒和阿巴斯腾出了位置。他告诉炮连的其他人,外连将有3个士兵参加炮兵方队,而且这3个人可能来自军事情报部,是来负责检阅安全的。在扯下弥天大谎之后,终于万事俱备。

1981年10月6日,埃及举国上下热烈庆祝第四次中东战争胜利8周年,位于开罗附近的纳斯尔城更是人头攒动,欢声洋溢。阅兵式即将开始。此时,总统萨达特在其他政府官员和保安人员的簇拥下,登上了主席台。他身穿笔挺的元帅服,胸前着佩戴勋章和绶带,英武异常。他的周围是副总统、国防部长、总统私人顾问和阿曼亲王。他的身后是手持手枪的卫士及秘书。他看到了爱资哈尔大学的校长和萨维姆主教,他们俩都坐得离他较远,于是他示意他们坐得离自己近一点,以此来显示他亲近知识分子和宗教界人士,以缓和不久前因大逮捕而造成的与学者和宗教派的紧张气氛。

11∶25,阅兵式正式开始。骑兵方队、军事院校方队、”骆驼部队”依次从主席台前经过。11∶58,埃及空军的特技飞行部队过来了。此时六架”幻影”式喷气战斗机在空中翻滚,作着各种特技表演,萨达特抬头仰望,自豪不已。可他绝不会想到此时此刻,地面上正在经过的炮车方队中,一辆135MM口径的加农炮车正朝自己驶来。而人们似乎都在欣赏飞机表演,并未注意到这辆反常的炮车。就在这辆炮车开至主席台前时,突然,伊斯兰布里从车里跳了出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向主席台投掷了一枚手榴弹,还没等手榴弹爆炸,他就端枪冲向主席台一阵扫射,另外三名士兵也随即翻身下车开枪射击。此时,主席台上已乱作一团。

萨达特的私人秘书立即挺身而出,欲将总统扑倒,以免其中弹。然萨达特竟岿然不动,他不仅没有畏缩,反而怒视刺杀者,似在用一身正气威慑住迎面而来的子弹。但是,一切都是徒然,34枚子弹雨点般击中了他,就在他即将倒下的一瞬,一颗手榴弹在距他5米远的地方爆炸。最后,倒在血泊中的萨达特对这个世界说出了最后一句话:”真是不可思议??”整个刺杀行动仅进行了45秒,此后萨达特被用专机火速送往迈阿迪医院,但终因伤势过重,在经过2小时紧急抢救后身亡。

(开罗事件的整个进程历时仅45秒钟,但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美国《新闻周刊》的记者马克拉姆·克里姆冷静地摄取了事件一切重要的场面。马克拉姆·克里姆 开罗 1981年1981年10月6日,埃及总统穆汗默德·安瓦尔·萨达特在开罗被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暗杀。暗杀发生在下午1点,当时正举行纪念埃及参加阿以1973年战争的年度阅兵。行进队伍中的一辆卡车突然停到阅兵台前。从车上跳下来的武装人员冲上阅兵台,朝总统掷出手榴弹并用冲锋枪猛烈扫射。总统与另外七人当场中弹倒下。萨达特总统被飞机送到马迪军事医院l小时40分后死亡。)

三 盖棺定论

萨达特的死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引起轩然大波。其中始终支持萨达特政治立场的民众、官员,甚至以色列官方都对他的死深表哀悼,并给予了萨达特高度赞誉。与此相反,种族主义者和大多数阿拉伯人则认为萨达特死有余辜。阿拉伯世界把这次谋杀看成是真主对叛教者的惩罚,因此,对萨达特的死普遍表现出冷漠甚至兴奋。在巴格达、利比亚、德黑兰、黎巴嫩,人们走上街头,载歌载舞,犹如庆祝节日般欢庆萨达特的死。更有甚者提出埃及人民应推翻新一届政府,重建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权,并进军开罗,肢解萨达特的尸体,让他上不了天堂。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中,除却约旦国王侯赛因向埃及发来唁电以外,其他领导人均不置一词。9月10日,来自世界各地的80多位特使和许多国家首脑领袖,甚至连以色列总理贝京都来参加了萨达特的葬礼,却没有一个阿拉伯领导人前来吊唁,场面十分悲凉。

警方当场抓住了包括伊斯兰布里在内的四名凶手。被捕后,他们对自己杀害萨达特的罪行供认不讳,愿意接受任何制裁,并始终坚称刺杀行动是绝对正义的。伊斯兰布里说:”我是杀了他,但是我不是犯罪,我杀他是为了宗教,为了祖国。”阿巴斯认为:”我完全相信这个人该杀,我祈求真主给我参加制服暴君的荣耀,让他付出犯罪的代价。”在审判员问及伊斯兰布里为何决定杀害萨达特时,他说理由有三:第一,”国内实行的法律不符合伊斯兰教义和法律,穆斯林们因而受尽了苦难”;第二,”萨达特同犹太人和解”;第三,”拘押穆斯林学者,压迫和凌辱他们”。三个原因结合在一起,萨达特非死不可。

最终法院宣判直接参与刺杀的伊斯兰布里、阿巴斯、阿海勒、阿勒四人死刑。”安古”小组隶属的穆斯林兄弟会也有300人被判处死刑。武装部队也进行了清洗,大约有100人被开除。而萨达特的功过成败,则在其死后得到了验证-1982年4月24日,以色列军队按照戴维营协议全部撤出西奈半岛,被以色列占领了长达15年的领土终于失而复得。从此,埃以结束了30余年的对立状态,朝向健康正常的外交关系迈进。到此为止,埃及人民才真正感受到”和谈”的甜美果实,而这一切正是他们的领袖萨达特用鲜血换来的。于是,当人们回忆起萨达特墓碑上的那行墓志铭时,充分意识到了它的分量:”萨达特总统,是战争中的英雄,是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

黑镜头:世纪未解之谜 作者:张石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