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只有把今天的建筑视为明天的遗产,抛弃短视与功利,将其作为城市生命体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实现摩天楼与城市文化、环境、经济的和谐共融。
按照公认的高于152米的标准,中国的摩天楼总数去年已超过350座,与美国相当。无论是已建成的高度排名世界前十的建筑,还是在建排名前十的建筑,中国均占半壁江山。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卷入摩天楼竞赛,尤须冷静思考,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摩天大楼?
摩天楼热,兴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早期摩天楼代表着向上的符号特征,不断刷新的建筑高度预示着城市对未来的无尽想象,摩天楼的高度与数量也被当作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然而,随着摩天楼带来的城市空间割裂、肌理破碎、与传统街区的不协调等负面效应,加之战后西方城市发展的相对饱和及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摩天楼建设在高度、区域、配套标准等方面都受到严格限制。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刺激下,摩天楼成为新兴国家展现现代化成就最直观的视觉图腾。2000年以后,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催生了以CBD区域为中心的摩天楼群建设,其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了更多超高层建筑的诞生。摩天楼给中国城市带来浓厚的都市气息,其地标效应和高额资本回报,使得众多二、三线城市也一再提升建筑高度。对于这类“高度竞赛”,有声音直言是“贪高比傻”,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也带来环境污染、高空置率、交通拥堵等问题。
摩天楼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副产品,在中国城市化尚未完成的阶段,盲目反对摩天楼建设并非理性选择。正视摩天楼给城市带来的积极作用,将之与城市气质、功能与景观有机融合,方能使其真正为城市服务。
首先,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与格调,摩天楼建设需符合城市气质。新兴城市或城市新区犹如一张白纸,摩天楼等大尺度建筑能凸显新城的现代感,体现出生机、活力与繁华。但在老城区特别是历史文化遗迹众多的街区,摩天楼则必须服从周围的环境,应不强调个性,不突出体量,不破坏景观的连续性与历史的均衡感。上海金茂大厦的密檐式塔造型、台北101大厦的竹节造型等地域文化元素的使用,就是为了体现建筑与当地文化间强有力的联系。
其次,摩天楼建设必须立足于配套城市功能,实现区域功能的优化与城市运行效率的提高。将摩天楼集中布置是国内外的通行做法,例如纽约的分区制条例就将摩天楼建造限制于特定区域内,北京、上海的摩天楼也大多集中于CBD区域。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城市的区域功能出现结构性的变化,副中心与卫星城区对服务业的需求提升,摩天楼可以配合区域功能的改变,与产业、人口等转移实现对接。
最后,摩天楼必须服务于人。摩天楼带来的人口集聚,如同在城市中竖立起一条街道。上下班高峰对周边交通与城市配套设施会带来巨大压力,缺乏合理的商业配套与公共空间也会降低使用便利性,增加城市空间的隔阂感。通过将城市轨道交通引入摩天楼地下、预留公共空间等手段,实现空间与基础设施的整合,提高人在其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是城市规划需要考虑的问题。
摩天楼已成为中国城市的一部分,并将长存于我们的生活中。只有把今天的建筑视为明天的遗产,抛弃短视与功利,将其作为城市生命体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实现摩天楼与城市文化、环境、经济的和谐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