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7/藏温市伍胥山公所险丢弃 封尘夹万现辛亥革命文物

明报/温哥华伍胥山公所一个尘封多年、差点被弃掉的夹万内,最近发现辛亥革命文物,为当年华侨以及洪门支持孙中山革命保留珍贵历史纪录。

伍胥山公所的中文书记伍侠儒指出,公所之内一个古老夹万一直放在走廊一角,尘封多年,无法打开,如何处理成为头痛问题。至于夹万究竟密封了多少年,已经不能考究。他只知道自己在公所内当了义工15年,期间一直没有人能够开启这个夹万。有些会员凭记忆,说夹万内没有东西,大家一度考虑要将之弃置。


伍侠儒(左)与伍炳湛展示发现的筹款收据。

伍侠儒曾经请教开锁专家,得到的答覆是要打开起码要花费二百元,而且要伍侠儒负责运送,会员们最后还是决定破开夹万。去年6月,一位会员花了大概一个小时,将夹万门柄锯开,夹万的秘密终于在去年重见天日。发现里边有一大堆发黄文件及旧报纸。

伍侠儒花了两个星期仔细检查各文件,对历史特别有兴趣的他发现了一张辛亥革命文物。

根据历史记载,孙中山在1911年2月8日抵达温哥华,为革命作出宣传,同时为当时正在紧密筹备的各项革命行动筹款,得到本地华侨以及洪门机构热烈响应。温哥华的华裔社区专门成立了“洪门筹饷局”,维多利亚致公堂更慷慨将该堂一座建筑物连地皮抵押,筹得12000加元,捐助革命。一般研究显示,1911年农历3月29日的黄花岗起义中,大半经费来自加拿大华侨。清朝帝制被推翻后,因为种种原因,洪门需要自己筹款,赎回抵押物业。

而伍胥山公所的夹万内,正收藏了当年维多利亚致公堂为了赎回自己物业的的筹款收据,佐证当年洪门与华侨对革命的贡献。

这一张保留下来的“致公总堂筹捐赎实业收条”于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发出,证明一位华侨伍宽池认捐五元,收据上采用加拿大的旧中文名称“坎拿大”,维多利亚也采用旧称“域多利”。

公所的伍炳湛指出,当年的5元对于普通华侨来说是一笔大钱,他听一些老华侨说过,上一世纪20、30年代,上山砍树的工资,每周只有25仙,因此5元差不多是半年工资。

伍侠儒表示,伍胥山公所还收藏了另外一件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文物,也就是革命名人伍廷芳的巨幅照片。

伍廷芳是广东新会人,留学英美,是香港首名华人执业大律师,香港定例局(即立法局、立法会)首名华人非官守议员。他其后成为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幕僚,担任过清朝驻美公使,并积极支持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伍廷芳先后出任孙中山军政府外交总长、民国国务总理等重要职务。伍廷芳1922年病逝后,伍胥山公所为了纪念他的贡献,怀念伍廷芳为伍氏族人增光,添购他的特大照片,估计这张照片差不多有90年的历史。

伍侠儒说,温哥华伍胥山公所当年与其他宗亲组织一样,为族人侨胞提供居所,曾有20至30人居住与会所内,会所顶楼仍然有当年宗亲寄宿所用的木板床,以及一批老旧生活用品。

伍侠儒慨叹,当年大家不知道珍惜文物,特别是老人家过世后,一般做法是将旧物当垃圾抛弃,造成不少文物流失,十分可惜。

伍侠儒正筹备在10月8日至10日假中华文化中心举办“华侨为革命之母.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展览会”。他说届时展出一大批与革命有关的钱币、邮票等文物,全部实物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