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10/港元将退出历史舞台吗?

华尔街日报Craig Stephen/香港回归中国10周年之际,港元正迎来其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在港元曾经一统天下的香港,不断走强的人民币正在挑战着港元的权威,背后支持它的是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香港居民正被迫在港元与人民币之间做出痛苦的选择。

面对港元难以置信的不断贬值,香港居民和投资者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自己的财富得到保值呢?

当今货币市场的情形似乎与10年前正好相反。想当年,面对发端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港元在巨大的贬值压力下岿然不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Donald Tsang)时任财政司长,他大胆斥资1,200亿港元收购港股,以阻击对冲基金对港元的攻击。

现如今,几乎所有的亚洲货币似乎都在不断升值,唯独港元是个例外,汇率与不断贬值的美元相挂钩使港元振翅难飞,由此产生的后果预示着港元的变局即将来临。

不容忽视的一点是,随着人民币的逐步升值,其汇价目前已超过了港元。现在1美元可购买7.81港元,但却只能兑换人民币7.72元。人们普遍预计人民币还会继续升值,这也是各方的共同呼声。

多年来人民币汇率事实上一直与港元汇率挂钩,但港元现在似乎已跟不上人民币攀升的步伐了。

《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最近刊文指出,紧邻香港而居的中国大陆居民近来已不再青睐港元。在深圳,不仅是出租车司机,就连星巴克(Starbucks)也开始拒收港元和美元了,而它们以前都是人们乐于接受的货币。

香港的部分商店已拒绝接受港元硬币,因为港元的贬值导致银行上调了受理硬币存款的收费。

野村证券(Nomura Securities)在其最近一份策略报告中将这些零星事件上升到趋势性高度,进而问道:港元是否正在淡出历史舞台?

依据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当人们可以选择两种货币使用时,劣币总会驱逐良币。现在作此断言可能还为时尚早,但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今年1月宣布,自香港银行两年前开办人民币存款业务以来香港的人民币存款额出现了规模最大的一次跃升,由227亿元增加到242亿元。野村证券的策略师肖恩?达比(Sean Darby)指出,人们对一种货币兑另一种货币的汇率将要上扬的预期足以使前一种货币进入一个自我支撑的升值周期。

对香港来说,港元汇率与不断贬值的美元相挂钩所产生的一个最显著后果就是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随着从中国大陆进口的低成本货物开始涨价,情况有可能变得更加严重。

香港今年以来的货币供应量增幅一直维持在17%至19%的水平,银行的贷款与存款比率也屡创历史新低,这导致各银行纷纷将按揭贷款利率削减至优惠贷款利率之下。迅速积累的资金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融资产。如果你是挣以港元发放的固定工资并租房居住,那局面将对你不利,但如果你拥有实物资产和股票,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香港当前因港元联系汇率制度而蒙受不利影响的人恰恰是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得到甜头的那一群体。当时,香港某些资产的价格暴跌了60%以上,如果你那时既未失业也未被减薪,而且是租房居住,那你当时的境况想必不错。不仅享受着低廉的房租,50泰铢兑1美元的汇率也足以让你来一次奢华泰国游了。

野村证券称,港元不仅在汇率上处于弱势,而且港元贷款的利率要低于伦敦银行同业拆息,这使得港元成了全球货币交易员最理想的一种举借货币。

当然,其前提条件是港元继续维持与美元的联系汇率,而香港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大陆的人民币则持续升值。

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Joseph Yam)最近表示,即使人民币继续升值,香港也会保留港币。

但已有经济学家私下里表示,港元最多还有5年寿命,此后它将被并入人民币,成为香港人民币。

当然,人民币目前还不是可自由兑换货币,而在人民币实现可自由兑换之前中国还需大力整顿其金融体系。

显然,港元的命运折射了香港的政治进程,因为一个日益明了的事实是,最终决定权掌握在北京手中。当香港的昔日竞争对手新加坡大打远景牌来吸引亚洲企业和海归人士前往发展时,香港的竞争劣势便暴露无遗了。从政治上说,香港无法真正掌握自己的未来;根据事先达成的协议,中国大陆将每天持单程证移居香港的大陆人士控制在100人,这些人从不在意香港缺乏自由选举制度这一事实。随着中国大陆的发展,房地产市场以及可吸引大陆企业前往上市的股市这香港经济的两大支柱看上去都已不那么牢靠。

曾荫权领导下的香港特区政府预计会继续维持港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

但如果更多的香港居民在钱夹投票中选择了人民币,那么港元最终将只能沦为已逝殖民时代一个纪念物,就像曾荫权本人以及他时时系着的蝶形领结一样。

(编者按:Craig Stephen是MarketWatch的专栏作家。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