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2/苏智良来多出席亚洲二战历史教育会议

中国30慰安妇幸存 生活困苦

明报/被誉为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第一人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智良教授指出,在中国幸存的慰安妇现只有30多人,她们的平均年龄已超过80岁,可谓“风烛残年”。她们绝大多数生活相当困苦,并因战争创伤而长年饱受巨大的精神压力。

苏智良是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的主任,他日前应多伦多史维会的邀请,来多伦多出席“活?的历史;被遗忘的声音”亚洲二战历史教育工作国际会议,并将在今天上午以“慰安妇制度整体概况”为题发表演讲,其中包括讲述中国国内第一名生育有侵华日军血统后代的“慰安妇”幸存者韦绍兰老人的不幸遭遇。

苏智良对中国“慰安妇”开展调查已有长达17年的历史,由此而揭开了日本在亚洲推广军事性奴隶制度的整个概况。

他告诉记者,在二战期间,至少有40万妇女被日军强征为“慰安妇”,受害者涉及中国、朝鲜半岛、东南亚各地、日本和少量在亚洲的白人妇女。其中,中国至少有20万以上的妇女先后沦为“慰安妇”,朝鲜半岛的受害人约有16万人,她们遭受了旷古未闻的苦难。

在中国, 日军第一个慰安所在上海的东宝兴路125弄设立。上海是日军慰安妇制度的发源地,也是慰安妇制度最完善的城市之一。据调查,在上海已发现的日军慰安所多达149个。

苏智良在过往17年来,一直在全国各地进行采访和调查,并大力呼吁为幸存的“慰安妇”提供援助和保护。他说,在2000年,在中国国内幸存的慰安妇约有100多个,随岁月的流逝,目前只有30多人还健在。

上述30多名幸存者的生活现状相当糟糕,她们大多因遭受过性暴力而丧失了生育能力。而她们中的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在没有后代又丧失了劳动力的情况下,生活相当困苦。与此同时,她们因战争创伤而长年饱受绝大多数的精神压力。

而实际上,在中国国内的慰安妇幸存者远远不止30多人,有很多受害人因害怕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伤害和压力而不愿承认自己曾是“慰安妇”。

苏智良指出,在1998年成立的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要从事以下工作,包括:对中国国内的“慰安妇”幸存者开展调查;对中国国内的慰安所遗址开展调查;帮助建立慰安所遗址陈列馆;为“慰安妇”幸存者提供每人每月200元人民币的经济援助等。

例如,“慰安妇”幸存者谭亚洞在上月去世,该中心便为她办理了丧事并竖了墓碑。

对于慰安妇受害人向法院起诉日本政府的26宗索赔个案,最后均以败诉告终的情况,苏智良认为,日本政府始终拒绝向幸存的慰安妇作出正式道歉和赔偿,并否认其应负的法律责任,其理据包括:二战时涉及慰安妇的所有民事或刑事案件现已超过了的追诉时限;中日两国建交时中国政府放弃了赔偿等。

但实际上,上述理据均是站不住脚的。例如,中国政府在当初与日本建交时放弃了赔偿,并没有获得人大表决通过,这是不妥当的。此外,即使中国政府放弃了赔偿,但不能剥夺个人索赔的权利。

苏智良现正从事中国保钓运动的研究。针对近期发生的钓鱼岛事件引发中国民间民族主义情绪再度激荡,他认为,中日两国应解决包括慰安妇和钓鱼岛等历史问题,至于日本政府应向德国政府学习,正视和承担不容推卸的国家责任和法律责任。

慰安妇今血泪控诉 日老兵亲作证
揭二战史实 加强教育界关注

明报/由多伦多史维会主办的“活着的历史;被遗忘的声音”亚洲二战历史教育工作国际会议,已于昨天在多伦多大学安省教育研究中心(OISE)揭开序幕。

是次大规模的国际会议首度以加拿大的教育工作者为对象,旨在提升加拿大教育界对于亚洲二战这段鲜为人知但极其残暴、践踏人权的历史的关注,并启发加拿大的教育工作者推动相关的历史教育课程。

是次国际会议为期两天,除了邀请来自韩国和菲律宾、在亚洲二战期间被迫充当慰安妇的老婆婆现身说法、进行血泪控诉之外,还有曾在二战期间参战的日本老兵亲自在会上作证。

此外,上述会议还邀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大陆和日本的历史学家、学者以及和平运动人士,在会上分享她们对亚洲二战史实的了解和看法。

在昨天会议上,就安排了来自美国和中国大陆的教授和学者,及曾在二战期间参战的日本老兵,针对南京大屠杀、日军在华发起的化学战和生物战等亚洲二战史实进行概述,发言者中包括了中国近代史专家步平。

又如,在今天上午召开的会议上,除了将安排来自韩国和菲律宾的慰安妇幸存者进行血泪控诉外,还将由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就慰安妇制度整体概况进行介绍。

至于今天下午会议,将以工作坊形式探讨多项议题,包括∶希望之光(日本青年投身于社会公义);一个士兵的故事(日本集中营的幸存者);牢记南京,愈合历史的伤口;战争时代的责任—国际人权法和战争罪行的责任等。

此外,在会议日程上还包括了电影欣赏的环节。在昨晚播映的电影是《沉默的耻辱》,今晚播映的电影是《南京∶支离破碎的回忆》。

值得一提的是,以“活着的历史;被遗忘的声音”为主题的历史图片展,已从9月25日起至10月10日,分别在多伦多大学安省教育研究中心、士嘉堡市政大楼和多伦多的前大多市议会大楼(Metro Hall)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