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3/加拿大大城小镇的快乐秘方

从西海岸到东海岸,无论是大城还是小镇,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艺术,随处都能找到让人沉醉其中的悠闲与快乐,这就是加拿大梦幻而多元化的魅力。

梦幻西部

很多朋友已经移民到加拿大,或者正在办理移民手续中,而这些移民加拿大的朋友们的首选驻留城市就是温哥华。温哥华是加拿大第三大城市,位于加拿大最西部,濒临太平洋。它依山伴海,山明水秀,气候宜人,多次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温哥华(Vancouver)、惠斯勒(Whistler)、维多利亚(Victory)是不列颠哥伦比亚(British Columbia简称BC)省的3个主要旅游区域。

多情的斯坦利 爱上帅呆的大海豚

那个曾让我在电视机前守侯了数个晚上的“别了温哥华”,是我对这座城市的初步印象,只记得这里竖满了把细长脖子伸向似乎永远都是灰色的天空的高楼大厦。

温哥华果然如此,他有着“玻璃城”的称号,大多数高楼都是玻璃的罩面。这里的阳光在冬季吝啬得要命,早上7点多天才蒙蒙亮,到了下午4点多又毫不留情地拂袖而去,只留下太平洋海岸的清冷。

斯坦利公园(Stanly park)位于温哥华市中心,保留着原始的森林的自然生态景观,是北美最好、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包括广大的森林和海岸。长达8.85公里的海岸步道,提供最佳的山光水色给喜爱跑步、骑自行车或轮滑爱好者。园内即有纯粹自然的原始森林,又有人工修建的迷你高尔夫球场,约12公里的转山公路两侧,一面是森林,一面是大海。公园门口有自行车租借处,公园内还有专门的自行车专用道。

斯坦利公园中的温哥华水族馆(Vancouver Aquarium Marine Science Centre)堪称加拿大最大的水族馆,也是北美最主要的海洋生物中心。这里囊括了超过7000种海洋生物,其中包括白鲸、海豚、海獭、鲨鱼等。

我们在BC省的第一顿早餐是在两只有着矫健的肌肉、用着优雅得迷死人的姿态在水中游弋的大海豚的陪伴下进行的。19岁的Spinnaker来自日本,它那圆滚结实的白色身躯,在湛蓝色的水中滑翔,每拐一个弯,肌肉就蓬勃地隆起一次。我们所处的迷你餐厅,正是专门观看海豚的地方,这里成为一些小型聚会的场所。

古老的蒸汽钟 记录温哥华的历史

一直向往能够在(Gastown)的蒸汽钟下留个影,因为可以说温哥华的历史是发源于——盖士镇的,很多人一听这个名字就会以为那里和煤气有什么联系,其实那只是一个人名而已。

1867年,一位名叫John Deighton的人,带着他的印第安妻子、几只鸡、几件家具、一条狗和一桶威士忌登陆温哥华,从此温哥华的历史便开始了。生性开朗、喜好交际的John Deighton被人们称为Gassy Jack,就是能说会道的Jack的意思。他成为街上的名人,并且受到大家的喜爱,于是这一带便用他的名字命名为Gastown。在Maple Tree Square的中央,还耸立着一尊Gassy Jack的铜像以示纪念。

盖士镇从Harbour Centre东部一直延伸到Maple Tree Square,是一条铺满圆石、有着浓郁的19世纪风格的街道。这里最著名的景观就是耸立于Water 大街与Cambie大街交叉口处的蒸汽钟(Steam Clock),这样大的蒸汽钟也是很少见的了。它的动力来自于地底下的蒸汽,袅袅轻烟中,每隔15分钟,蒸汽钟便会以一种类似于汽笛船的声音奏响加拿大国歌,我们在那里停留的时间不长,但也还是幸运地听到了那浑厚的鸣响。

盖士镇的石砖路旁是很多家露天茶座和精品画廊艺舍,那里有不少精致的印第安土著的手工艺品,是一处规划得很完善的购物及休闲地区。我在蒸汽钟附近的一间艺术品店里买了几件纪念品,还有当地的特产:红莓、蓝莓,价钱比其他地方要低一些。

格兰维尔岛 很像“798”

要说盖士镇让人一阵阵地产生一种怀旧的情绪,那格兰维尔岛(Granville Island )又会让人从过去回到现实。

格兰维尔岛是个充满食品的香气、朝气与动感的地方。它位于格兰维尔桥的下方,可以从市中心福溪(False Creek)乘坐福溪渡轮或小渡轮(Aqua Bus)、也称水上巴士前往。

格兰维尔岛上的很多地方很像北京的798艺术公社,以前也是座仓库,工厂转移后一度萧条冷清,1970年经过开发整建,摇身一变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休闲景点。岛上拥有很多家餐厅、艺廊、工作坊、博物馆,有国际著名的亚美利加艺术学院,还有公众市场,很值得花时间逛逛,享受艺术和美食的熏陶。尤其是那些或趣味十足、或一派悠然的街头艺人,他们带给我们的绝对是一流的艺术感受。

公众市场更是岛上的焦点所在。市场中蔬菜、水果、肉制品、时尚食品一应俱全,而且加工精致,让我这个本来就很喜欢下厨的好吃之徒恨不得马上买上几样露露身手。市场中可以直接食用的食品也很多,我们可以从展示柜中选择装饰精美的各种酱类、甜点类食品随意品尝,使人感受到一种在高档餐厅里无法体会到的放松感。

卡皮拉诺吊桥 循着印第安的脚步

一路上看着越来越多的提醒司机注意熊出没的路标,我们到了赛普里斯山(Cypress Mountain)。 我们在这里的滑雪场并不滑雪,而是穿着雪鞋在雪地上行走。来自中国北方的人没有人没在雪地上走过路,但是穿着足有60至70厘米长的用一种轻型金属制成的雪鞋在雪地上行走还是第一次。这种雪鞋是由印第安人过去的竹草制的雪鞋演变来的,它可以加大脚和雪地接触的面积,以防止陷到雪中。只是穿着这种鞋实在是有点行动不便,大家走起路来都踢里趿拉的,行走速度也很慢。 山林间的小道上遍布指示牌,为的是让人们沿着雪道走,以免跌落或下陷到深雪里。到了山上的小木屋,我们的教练带着我们来这里体验了两种小火锅:巧克力火锅和黄油火锅。

虽然现在中国很多大城市中的圣诞气氛越来越浓,但毕竟是舶来品,体验真正的圣诞气氛,还得在欧洲和美洲。

我们到温哥华时正值圣诞前夕,到处都是装饰耀眼的圣诞树,大店小铺都在努力地向人们展示着装饰者的智慧和手艺。而这一行中见到的一个最有圣诞特色的地方是距离温哥华市中心仅15分钟路程的格罗斯山(Grouse Mountain)。

我们乘坐着北美最大的登山缆车登顶,一个车厢能装下几十人,大多是快乐的学生。一路上,眺望着城市天际线和泊船的海港,视野非常开阔。随着缆车晃动的节奏,我们到达山顶,这里有美食餐厅、立体影院,为人们提供了最佳的休闲空间,这里看起来更像一个大型的会所。

到了温哥华,要是不去走一趟卡皮拉诺吊桥(Capilano Suspension Bridge)真会终生遗憾。这座1889年建造的吊桥, 是温哥华最古老的观光点之一,是世界上最长最高的吊桥,悬挂在70米高, 137米宽的卡皮拉诺溪谷上,由加拿大特产的道格拉斯冷杉树木搭制而成。卡皮拉诺溪谷以其秀丽的风景和卡皮拉诺吊桥闻名于世。早在一百多年以前,乔治格兰·麦凯来到了卡皮拉诺溪谷,他被这里的美景所陶醉,于是便在溪边为自己和他的妻子修建了一间小木屋。之后,在当地土著人和一个过路马帮的帮助下,建造了横跨卡皮拉诺溪谷的吊索桥,现在的吊桥是1956年建成的。

北美的“小瑞士” 惠斯勒雪地撒点野

很多专业的滑雪杂志都评选惠斯勒(Whistler)为北美第一滑雪胜地,也被人们称为“小瑞士”。它位于温哥华以北120公里处,海拔1600米,拥有超过200条高品质的滑雪道及两座宏伟的山峰Whistler Mountain以及Blackcomb Mountain。惠斯勒是2010年冬季奥运会场地,吸引了全世界的滑雪爱好者到这里来过把瘾。除了滑雪,夏天,这里也为游人提供远足、攀石、泛舟、骑马、骑单车、划独木舟、滑风帆、钓鱼、网球等多样化的活动,这里的高尔夫球场也享有盛名。 惠斯勒是受游客喜爱的度假胜地,驾车可从市中心经斯坦利公园,沿风景如画的99号公路北行,两三个小时即可到达。

惠斯勒以前是个小山村,随着滑雪运动的普及,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度假村(Whistler village),在惠斯勒山(Whistler Mountain )和黑梳山(Whistler Blackcomb)的瞩望下,这个小村如今已经如童话世界一般的浪漫了。刚到这里时,我正从睡梦中醒来,恍然看见白色世界中的两座山峰,还有建造得小巧精致的一座座公寓式的酒店,一时还真分不清是梦是醒呢。站在房间的窗户前,每一个角度都是一片风景。

我们首先体验的是高山溜索(Ziptreck)。当地旅游部门想得非常周到,他们专门安排了Whistler Winter Wear户外运动用品租赁公司给大家准备了滑雪服,包括外套、防水裤、手套、目镜等。

在雪山溜索还是很刺激的,教练带着我们从易到难一共体验了5个档次的索道,每个索道中间要走过木制的栈道,教练还兼任解说员的角色,从环境现状到惠斯勒的生态保护,仿佛上了一堂自然课。

遗憾的是事前我们不知道在其中一条索道上还有摄影服务,每个溜索的人的风采都被树林中的照相机给拍摄了下来,等回到村内还护具时就可以看到电子照片,花上一些加元就可以拥有电子文件了,我的几张都没有拍上正脸,我那可恶的双手的位置正好挡在脸的前面。

惠斯勒的气候温暖,即使大雪纷飞,也不觉得寒冷,湿软的雪质最适合滑雪,积雪的厚度、垂直高度和雪地总面积在北美都堪称一流。粉雕玉琢的惠斯勒,是享受冬日北国情怀的最好去处。两个滑雪场占地广阔,有200多条不同难度的滑雪道,还有小童的滑雪班,看着那些不过五六岁的小朋友已经可以在雪上自由地滑翔,真是羡煞人也。

惠斯勒到处是“滑动的人群”,我是“菜鸟”,初次滑雪就在这么好的地方,回到北京后惹起不少高手们的羡慕。

在汉语教练的指导下,我试探着迈步、滑行、翻滚、翻滚、滑行,无数次摔倒在雪地上的感觉特别纵情,眼前是白色、全是白色,我干脆赖在雪地上不起来了,很久没有这种豪放的感觉了,我仰面躺在雪地上,真想在这最好的雪地上撒点野。(来源: 搜狐网)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