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31/步步精彩处处流连──加拿大落基山旅游札记(7)

2005年10月31日23:28:34(京港台时间) (星星生活特稿:文/捷克佳,摄影/捷克佳、汪伟明)(接第208期)船划到湖首附近,可以眼见千年冰川融水如何沿小溪淌过沼泽,缓缓流入路易斯湖。船经侧面的山体滑坡近处,可见塌落的岩石已经大部分风化剥落,苔鲜和松树则极其顽强地与岩石争夺生存空间。沿湖岸的另侧,一条小径穿插在林中,不时可见三三两两的游人悠闲地漫步,也偶尔瞧见有向导带领的马队伴随着阵阵响铃走向远方。回望湖尾,则是美丽的湖畔花园酒店,著名的路易斯湖城堡酒店(Chateau Lake Louise)。

在落基山区,几乎每一个景点背后都会有一段故事,路易斯湖也不例外。在早期,斯通尼族(Stoney )印第安人早就注意到这个湖,称现今的路易斯湖为Ho-run-num-nay,意即“小鱼湖”(Lake of the Little Fishes)。直到1882年,一位前骑警官,时任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勘测主管汤姆·威尔逊(Tom Wilson)在印地安向导的带领下,才“发现”这一胜景。他随即将此小鱼湖更名为“翡翠湖” (Emerald Lake)。

1884 年,为纪念英国女王维多利亚(Queen Victoria)的公主路易斯·卡罗琳·阿尔伯塔(Louise Caroline Alberta,1848-1939),翡翠湖改称为路易斯湖 (Lake Louise) 并一直沿用至今。路易斯公主是女王的第四个女儿,于1871年嫁给了罗恩侯爵(Marquis of Lorne)。罗恩在1878至1883年期间任加拿大总督,路易斯也伴随夫君在加拿大渡过5年时光。阿尔伯塔省(Alberta)名字也是取自于这位公主。

路易斯湖城堡酒店与其著名的姊妹饭店班芙温泉酒店一样,也有百多年历史,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最著名的饭店之一,也是北美最著名的饭店之一。酒店始建于十九世纪末期,最初只是一座木屋旅馆,其后经过不断的扩建、装修,以及辅助设施的更新,直至大规模地改建,终于形成了当今的规模与格局。

据介绍,路易斯湖背后是海拔3460米的维多利亚山。1897年,这座山首次被人类征服,此后,来落基山地区登山度假的“登山家”们,将维多利亚山登顶作为一个热衷的目标,一位来自瑞士的登山家彼得·萨帕克更以帮助游客顺利登山为职业。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由此受到启发,为吸引游客来路易斯湖旅游,1899年,公司雇了一大批登山向导。这些人成了湖区的固定工作人员,直到1950年,登山向导才逐渐消失。

**莫琳湖(Moraine Lake)

下一个景点是距路易斯湖约15公里,位于温克切姆纳山(Wenkchemna)山谷内的莫琳湖。Moraine的英文原意是冰碛,冰碛石是由冰川携带并最后沉积下来的石砾、石块及其他碎石的堆积,可形成坝体,阻碍水路,形成湖泊。

1899年,沃尔特·威尔考克斯(Walter Wilcox)为该湖命名。他认为该湖和路易斯湖一样,都是由晚期冰川的冰碛石所形成的。然而,莫琳湖名并不符其实。后来发现,该湖的成因却是因为附近山体的岩石坠落,阻塞了四周群山的水流出口,进而形成湖泊。

停车场临近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可以步行到莫琳湖下游水流出口处硕大的岩石堆(Rockpile)的顶端。在此处登高远望,可以充分享受一下居高临下的感觉。俯瞰湖面,湛蓝的湖水荡漾出不可思议的颜色,比路易斯湖尤有过之。

莫琳湖的美景曾经作为加拿大1969-1979版风光系列中20元币值钞票的图案,流传于千千万万个人手中,目前在市面上偶然还能看到。临近湖边的展版上还专门有一张放大数倍的纸钞。不过,无论是站在下面的展版处还是站在岩石堆上观察,似乎都与钞票上的景色不十分相符,尤其是左岸边几处稍大的滑坡体,可能是最后的图案定稿经过艺术家的提炼与再加工。

moraine_lake.jpg
(图1:莫琳湖莫琳湖的美景曾作为加拿大1969-1979版风光系列中20元币值钞票的图案)

与路易斯湖相比,莫琳湖较为幽静安闲,游人能更加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舒适。莫琳湖的湖岸边有不少游客膳宿设施,如莫琳湖旅舍(Moraine Lake Lodge),也有独木舟出租站,供游客租赁游玩。放眼望去,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已有数条独木舟在游弋,湖风拂面,带来阵阵凉意,该是打道回府的时候了。

事后发现,这天的整个行程安排过于紧凑,有赶场之嫌。深涉约翰斯顿峡谷,泛舟路易斯湖上、攀登莫琳湖岩石堆,这几个大的景点虽然耗时不少,但均感游兴未达极致。这促成了我们后来对路易斯湖和莫琳湖的重访,此是后话。

晚上我们换到了坎莫尔镇另一间家庭旅馆“白杨家园”(Aspen Homestead)。因为在最开始准备行程时,虽然提早不少,但在预订住宿时,第一家旅馆Away Inn部分时段已经客满。

白杨家园的房东两口Merv & Yvonne Seow都是已经退休的老人,而且是华裔,姓氏Seow应该是中文的“萧”。当时电话预定时还以为是日本人,后来聊天时才知道,他们的祖先是1870年从中国某地飘洋过海,移居南美洲加勒比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

虽然只有100多年以及仅仅几代人的隔阂,但这个某地究竟在中国的何处,他们已经全然没有一点概念。除肤色面孔仍保留华人的特征外,中文华语对他们来说也已经是天书天语。回想几年前媒体报道的位于哈萨克斯坦隔绝白年仍保留明清习俗的“陕西村”,再看当今大陆与台湾隔海分治已经半个多世纪,如果两岸统一拖延下去,分离过久的后人还会有对中华民族产生认同感吗?想到这里,自己又多出一份莫名的惆怅。

第四日(7月26日)行程概要:踢马隘口(Kicking Horse Pass)—盘山铁路隧道(Spiral Tunnels)—两河相遇(Meeting of the Waters)—塔卡考瀑布(Takakkaw Falls)—菲尔德小镇(Field)—天然桥(Natural Bridge)—翡翠湖(Emerald Lake)

这一天的行程全部安排在优鹤(Yoho)国家公园。优鹤是加拿大落基山脉几大公园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在班芙与加斯珀国家公园的盛名之下,优鹤的知名度要小一些,但绝对值得一游。而且优鹤公园的历史和东西横跨加拿大的铁路修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踢马隘口(Kicking Horse Pass)

沿国道1号公路出路易斯湖不久就抵达踢马隘口。这个隘口是著名的大陆分水岭(Centennial Divide)上的重要隘口之一,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整个路段的最高点,海拔1,627米。隘口的两侧的班芙与优鹤两个国家公园分属阿尔伯塔省与卑诗省。在落基山脉区域内,两省的省界基本上就是沿大陆分水岭的走向划分。大陆分水岭两侧的水流命运完全不同,一侧流向太平洋,另一侧则流向大西洋。

踢马隘口得名于早期的探险家詹姆士·赫克托(Dr. James Hector),赫克托是著名的派勒什探测队(Captain John Palliser’s expedition)的队员。他在1858年跨越此山口一带时,炊粮短缺,一路以野果维生,又不幸被自己的坐骑当胸踢昏,同伴挖好墓地准备埋葬他时复又清醒。后来,与国道1号公路相伴而行的河流也改名为踢马河。

**初遇野熊

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底,是一种小红色的浆果水牛莓(Buffalo Berry)的成熟期,也是熊外出采吃果实的为冬眠做准备的最佳季节。因此野外遇见熊的可能性大增。

打车一进山起,孩子们的最大愿望就是看熊。幸运的是,我们驶过踢马隘口进入优鹤国家公园不久,就发现公路边的灌木丛中有一只熊在不紧不慢地在嚼食野生浆果,在遍地绿色植物的映衬下,这只黑色的熊格外抢眼。

路边停的车越来越多,不少人走下车来,远距离地观望或摄影。也许人多势众,黑熊感到威胁,便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步一回头地趟过草丛,翻越铁路,进入远处的山林。

出没于落基山脉及其邻地区的熊分为两种,分别是黑熊(Black Bear)和灰熊(Grizzly Bear)。上世纪90年代早期的一份动物分布勘查资料表明,在阿尔伯塔省约74%的区域(48万平方公里)内均有黑熊活动的踪迹。一百年前,灰熊的活动范围几乎遍布全省,但现在已经退缩到阿省西部约2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黑熊与和灰熊两者的外表略有不同。看颜色并非清楚的辨别方式,黑熊也未必就是全黑的,两者最为显著的差异在于灰熊肩部有显著的呈驼峰状的隆起。灰熊通常在头部、肩部、尾部会有银色或浅色毛发相间,黑熊的皮毛颜色则基本一致;灰熊的臀部比肩膀低,而黑熊则相反;灰熊的耳朵小而圆,鼻子与猪相像;黑熊耳朵直立,鼻子与狗相像。

说实话,虽然有这些不同的外貌特征,但对于我等不常与熊相会的游客来说,如果熊在眼前,那有闲情逸致去区分它的鼻子是像猪还是像狗!回头翻了一下照片,按几个特征辨别良久,基本上认定镜头里的是黑熊。

black_bear.jpg
(图2:按几个特征辨别,基本上认定镜头里的是黑熊)

不过,旅游区提供的手册上介绍说,无论黑熊与和灰熊均属于危险动物,不能给它喂食或试图逼近它,近距离时不要与熊对视。尤其是母熊与幼熊在一起的时候,千万不要接近幼熊,以免刺激母熊,对人类产生攻击行为。

遇到熊后要想跑?人是跑不脱的。在短距离内,熊的奔跑速度可高达每小时65公里,换算一下是每秒18米有余,如果持续够力,百米跑道对熊来说不足6秒。想来真是可怕,连当今的世界短跑冠军也只能望其项背。因此,与熊遭遇,决不能疾跑,只能缓慢倒退。

熊是杂食类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几乎能进食任何东西,包括人们使用得牙膏和地面的松鼠。因此,野外宿营或野餐时一定要把垃圾收好,放入特制的防熊垃圾箱,切不可在宿营地刨洗各种鱼,睡觉时也不可穿做饭时的衣服。为减少熊的干扰,手册建议野餐和食物储藏最好离帐篷百米以外。

在洛基山旅游区的一些景点,不时可以看见有关熊出没的警告牌。远足的告示版上建议,人们最好6人以上结伴而行,彼此谈笑并用棍棒等不时地在沿途发出声响,使熊对人敬而远之。

虽然手册上建议说,如果遭遇灰熊且附近有树的话,可以爬树至少10米高。但6月5日发生的震惊全加的伊莎贝尔·杜比(Isabelle Dube)惨案的凶手就是灰熊。杜比试图爬树求生,但体重198磅的灰熊不知用何种方法把杜比从树上逼下,最终杜比命丧灰熊。由此可见,建议终归是建议,真正危急时刻还是灵活对待。

**8字型盘山铁路隧道(Spiral Tunnels)

驾车抵达8字型盘山铁路隧道时恰好赶上一列货车通过,吸引众多游人驻足观望。在路旁的观景点可以同时看到这列货车有三段在上下错落的隧道中与腰带般的铁轨上蜿蜒而行,场面颇为壮观。

8字型盘山铁路隧道是整个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浩大工程施工中最为险要的路段之一,也浸透着铁路华工的血汗。尽管并不被探险家詹姆士·赫克托所看好,但当年为了使卑诗省能够并入加拿大联邦,政府决定选择比黄头公路(Yellowhead Highway)更南的地段修筑铁路,最终落点选定穿越荒无人烟的踢马隘口,直接打造联结卑诗省的黄金镇(Golden)与阿尔伯塔省弓河谷地的路易斯湖的通道。这条钢铁走廊与大草原相连,增强了西部草原区与外部的联系,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1884年铁路首次完工后,从踢马隘口的山顶至菲尔德镇这段地形陡峭险峻,被俗称为大山岗(Big Hill),坡度高达4.5%。当时铁路施工获得政府通融,准许铺设“暂时性”铁路路段通过该区。另外,为避免行车危险,还专门设有三个缓冲道岔(Safety Switches)。展版上介绍说,工程车第一次下山就直冲峡谷,三人当场丧生。

spiral_tunnels1.jpg
(图3:8字型盘山铁路隧道示意图)

spiral_tunnels2.jpg
(图4:穿越8字型盘山铁路隧道的货车)

25年后,1909年8月铁路公司终于在奥格登山(Mount Ogden)及教堂山(Cathedral Mountain)开辟盘山铁路隧道,将铁路轨道增长6.4公里,线路盘旋环绕山体坡度降低至2.2%,这才解除大山岗的恶梦。列车的运行速度有先前的时速8公里大幅提升到40公里,牵引车头也由4部减为2部。

**两河相遇(Meeting of the Waters)

离开盘山铁路隧道数公里,有一条岔路转入去塔卡考瀑布。车行不久刚爬上一个小坡,跃然入眼的景点标志牌是“两河相遇”,这里是踢马河(Kicking Horse River)与优鹤河(Yoho River)的交汇之处,河中的水量并不是很大,但两条河的河水颜色深浅小有区别。下道至河边,手探河水,毕竟是冰川融水,冰冷刺骨。

meeting_waters.jpg
(图5:“两河相遇”,这里是踢马河(Kicking Horse River)与优鹤河(Yoho River)的交汇之处)

为选取满意的拍摄角度,我开始在河中的石头上谨慎地游走。但一不小心,表面看上去是粉末状的细砂的石头,踏上去却是灰色的苔藓。一脚蹬空,自己的半个身子侧躺进入水中,一只手抠住河床,另一只手高举在上保护自己那款高档相机。领导在旁边急忙过来救援,急忙中却也半浸入水中。忽然间,眼睛的余光中发现领导有东西掉入水中,待爬起来捞出,定睛一看,是她用的那部数码相机。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关闭电源,退出电池,待回旅馆后再说。

当时两人都入水的场面十分狼狈。还好,只是人有些磕碰,并没有大碍。原以为看到一车人唠叨了几天的熊终于令大家眉开眼笑,人掉到水中算是一个小小的报复,一喜一悲,恢复平衡。没料到,更大的不幸还在后面……

(未完待续)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