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
-中兴冤吗?看看美国曾经对波音的惩罚有多狠!
-砸向中国芯片研发的万亿经费都去了哪儿?
-大基金资本局:3200亿芯片“国家队”浮出水面
-一图看懂芯片布局:百度牵手华为 阿里投资寒武纪
-国资委报告:中兴一系列应对都十分愚蠢被动
-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
-造”中国芯”有多难?制造一颗芯片就需要5000道工序
-中兴事件响警钟,忽然惊醒强国梦
-遭遇中兴危机 中共高层隐身两日商议“大事”
-大国崛起受困小芯片 后邓时代中国亟待解放思想
-分享中兴事件持续发酵下的人间百态 权当笑话!
-中兴危机后中国该咋办?互联网大佬这么说
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
Original 2018-04-22 梁宁 梁宁-闲花照水录
中兴事件引发一片网络热议。什么“这次被美国卡住的芯,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中国芯老炮:缺芯是因为缺钱”“国产操作系统,要靠BAT”……这种言论看得我胸痛。
忍了几天,今天忍不住了。说说自己经历的一段往事。
不知不觉写了一万字。分几个部分:
辉煌开局、第一第二棒的困难、系统生态的困难与大溃败、复盘方舟和永中错在哪里、为什么我们做不出操作系统。
2000年到2002年,3年时间,我作为倪光南院士的助手,参与了方舟CPU、永中Office、NC瘦客户机和Linux操作系统的工作。
辉煌开局
2001年,方舟1号横空出世。被媒体称为“改写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科技部863重大专项、计委重大专项、信息产业部产业扶持基金全都给了钱。
方舟1号的技术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出面,前任院长宋健、前任副院长朱高峰亲自担任鉴定委员会正、副主任。
2001年7月10日,方舟1号发布,北京市前副市长刘志华亲自当发布会主持人,曲维枝部长等几个部长都到了现场发言。之前,还有李岚清副总理3次听取工作汇报等。
这就是当时方舟1号CPU得到的待遇。最高规格人、钱支持,全到位了。
我从2000年开始参与方舟的项目。
呈送863、计委(现在叫发改委)、信产部申请支持的报告,我都是执笔人。
技术鉴定会、新闻发布会都参与筹备。
难以忘记2001年4月,第一批流片回来,紧张的调试之后,我们看到自己动手设计的CPU启动工作了。
刘强看着我眼睛说:“芯跳了”。
那一刻,难以忘怀。
或许,这是那件事里,最美好的一瞬间。
方舟科技是加拿大华人李德磊创办的企业。
李德磊1977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研,后赴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读博。然后就留在加拿大。
1997年1月8日,方舟科技的前身百拓立克公司在京注册成立。主要靠李德磊介绍外包业务。
1997年,离开摩托罗拉的李德磊加入日立(美国)半导体公司,担任微处理器设计总监,与此相对应,BBT承接的外包业务也从摩托罗拉转向后者,主要做基于日立芯片的相关业务。刘强那个时候博士毕业,加入任研发副总裁。
1999年,李德磊找到倪光南,倪光南看到这里磨练了一支做CPU的完整技术队伍——这是他梦寐以求的。
当时的背景是,中国IT产业界,以及倪光南本人一直为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和芯片耿耿于怀。(18年了,还是如此)
当时的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说,“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其中的芯是指芯片,魂则是指操作系统。
于是,倪光南帮方舟找钱、找政府、找中芯需要的一切资源,而他本人没有从中芯拿一分钱,零股份。他愿意付出一切,他想要一个新的IT产业核心框架。
倪光南院士给我讲方舟CPU+Linux操作系统,做成瘦客户机NC,“云+端”解决方案,替代Wintel架构的时候,我当时兴奋得紧紧攥住拳头,指甲掐进肉里。
我们以前在联想,玩的是Wintel联盟(微软与Intel联盟)设计好的游戏。
Wintel就是你的顶层,你的成本与性能只能在它框定的空间里。
而现在,我们这群人,正在动手改变核心框架。给我们的IT产业带来完全不同的,成本与性能的想像和设计空间。这件事简直太棒了啊!
第一棒和第二棒的困难
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敢为的俞慈声任北京科委副主任。曾被邓小平关注的李武强从美国回来在科技部产业化司任副司长。大家都想做事情。
我们有了CPU与SOC的技术,政府给的钱也到位了,芯片也做出来了。
下一件事,就是面向市场面向用户了。
这时,真正的困难才开始。
做CPU最难的不是开发。
第一步,你不是写不出INTEL那样的设计,而是你打不起官司。
欧洲从工业革命开始,就认识并懂得保护知识产权的价值,以激励知识创新。
美国青出于蓝。只要是个Idea就可以注册专利。
专利保护,是Intel的核心竞争力之一,Intel长期大规模的专业律师团队,几乎把X86体系相关的专利全注册了。
为什么还有AMD。INTEL是IBM的股东,IBM是AMD股东。就是这样。
所以对方舟的团队来说,不是X86体系的技术难度高,而是在这条道路,每一步,你都会遇到INTEL的专利。我们打不起官司。
所以,倪光南做的技术路线选择是,走RISC结构,做嵌入式,绕开X86体系。
接着第二难的是,在2000年之初,中国IT产业不但做不出CPU,而且连基于CPU,自己动手设计核心电路板的能力都没有。
那时,中国还有电子产业企业百强的名单。我们联想排第二。
反正背后有倪光南、有宋健等一堆大佬,我拿着中国电子企业百强名单,从第1名找到第100名,找了每一个大公司的总工程师。
对话永远是这样:
我:“我们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我们还有SOC的能力,这样,我们可以极大地把你要的功能集成,贵司可以更灵活地定义你产品的性能和体积。”
对方:“哎呀,对不起。我们没有能力基于一块CPU开发产品原型。都是INTEL或者他的Design house做好公板,我们选一个,然后基于他们的公板我们再开发。”
我们这才发现,Intel不是做出了CPU,而是培育了一个基于CPU的开发生态系统。
第一棒是核心元器件。
第二棒是无数小的Design house围绕Intel做公板、做产品创意、做产品原型、做差异化做优化。
然后,下一棒才是,面对市场的企业,从Design house挑选产品原型,做商品化包装。投放市场。做品牌、做销售、做客户服务。
而2000年的时候,我们的电子产业百强,基本上都是第三棒。
所以,当我们做出CPU,而且芯跳了。
我们把它捧到手上,想献给别人。中国没有一家第三棒企业能接。
没有办法,只能向前。
于是方舟科技在做完CPU后,又建立硬件团队,自己做出了NC的产品原型,做出了公板。
等于一家本来就规模很小的CPU设计公司,还必须同时干Design house的活。
终于CPU和产品原型都OK了,可以交付一个第三棒企业商品化运作了。
俞慈声拍板,北京政府第一个吃螃蟹。
系统生态的困难——大溃败
下一个问题来了。更大的难题。
Wintel联盟。勉强绕过Intel,更难突破的是微软。
CPU做出来了,再自己做原型,然后自己做产品。做完产品,发现没有配套软件可用。
一块NC公板,方舟科技咬咬牙就自己干了。
但是那么多的软件移植、适配、二次开发,真不是1家、10家、100家公司干得完。
这时俞慈声发起了“扬帆计划”,针对Linux桌面的13大类50多个问题,在全国进行招标。浏览器、OFFICE、播放器……一项一项解决。
接着,就干了那件圈子里著名的事——北京市政府办公软件选型,把微软踢出局。
那件事IT圈轰动一时,微软中国总裁高群耀辞职。然后基辛格给当时是北京市长的刘淇写信,为微软说情。施压处置俞慈声。(没想到吧,美国大政客也为自己国家企业服务的。那时中国刚刚申奥成功,基辛格的施压,是大BOSS级杀伤力)。
那是2001年的冬天,北京最大的一次雪。
那一天,十余个院士联名上书总理,为俞慈声说情。
已经过世的中国计算机事业创始人之一、中将、两院院士张效祥第一个签字,倪光南院士也签了名。
据说朱总理看到十余位院士的联名,一时动容。
863计划,来自1986年3月,4位院士联名上书邓小平总书记。因为时间发生在是1986年3月,所以简称863。从此这就是中国高科技发展重点计划。
启动863是4个院士联名。保俞慈声,有十几个院士。
我一直记得这件事。
后来赋闲在家,看《圣斗士星矢》,12黄金圣斗士为了打穿叹息墙的一线光,一起赴义成仁。
十几个院士签下自己的名字,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他们只是想守护一线光。
所以,我不愿意回忆这段往事,因为我们失败了。
从此我们成了很多人的笑柄。尤其是倪光南院士。
这是10年后,我加入腾讯以后,才学会的一个词——用户体验。
这一仗如果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搞定了总理,没有搞定用户体验。
结果是溃败如山。
第一个要命的问题,是基于Linux的Office,包括Red Office、永中、WPS与微软的文档格式兼容问题。我们都知道,换了OFFICE打不开历史文件,打不开别人给你的文件,这是要命的事。
2003年,俞慈声又搞了启航计划。召集中国的所有Office高手、还邀请了韩国的HancomOffice、日本的一太郎技术人员。中日韩三国高手一起破解微软的文档格式,以期能读能存。
效果不好。
除了文档格式,其他的软件体验,用户各种不爽,那就太多了,大家用脚趾头想一下就好了。用户普遍怨声载道,要求换回Wintel。
就这样,我们失败了。
后来,方舟CPU停止开发。永中破产清算。那几万台政府为了扶持一个产业,而买单的NC,估计早就卖了废铁。
几年后,比尔盖茨自己公开了Office的文档格式。
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感觉自己脸被门板夹了。
我通过视频,看着这个在哈佛毕业典礼上开玩笑说“爸爸,我终于拿到毕业证啦”的人,这个退休后做慈善的人,会在做《时代周刊》值班编辑的时候选个患病的男孩当封面人物的人。
我想这个人是天使还是魔鬼。
他真的做了很多好事。可是他压得整个中国没有了通用软件产业。
当个小商人,世俗的成功挺容易的
03年,我离开了倪老师的联盟,走得非常难过,觉得自己是一场伟大牺牲战里的逃兵。
08年,我创业做网站的时候,一个小孩晚上闲着,装了最新版的红帽子桌面。我从旁边经过,一眼看到,就停下来,然后就用。试试这个试试那个,心潮起伏,恨不得大哭一场。如果2002年,桌面能有这个水准,这一大票人,应该不会输得那么难看吧。
离开倪老师后,颓了一年多,那段时间,不少人找我干活,多半两类事情,一类是“我代理了个产品,你帮我在中国建设一下渠道”。或者“我做了个产品,你帮我跑跑政府关系”。这两类事,我都再也不想做了。可是除了这个,我并不会别的。
后来,我投奔王路。我跟他说:这么多年,我学的东西,只有给一个特别大的系统干活才用得着。我想在你这里,学点能养家糊口的具体本事。
后来,王路让我当一本准备关门的数码杂志的总经理。
我从王路那里出来,给雷军打了个电话。说:“我要上班了。”
雷军让我去他办公室找他。问我做什么。
我给他看手中的杂志,说做这本杂志的总经理。
雷军说:你为什么要干这个?
我说:找不到工作。
雷军说:可是你为什么要做这个?
我说:学点一个人也能做的,能养家糊口的小本事。
雷军说:那你就干这个吧。
杂志的总经理,其实就是广告销售。
以我给计委写重大专项数亿提案的素质,给广告客户写个三五十万的广告提案,应该算不难。
第一次一个客户提出要回扣。我不能确认难道这就是要钱?但是想想,还是试着给吧。
我请这个客户吃了个饭,拿了个信封。一顿饭,俩人都心不在焉,都不是为了吃饭和交流。然后我把信封递给他,他没有任何推辞客套,极为流畅地收到兜里,告辞而去。
那天晚上,我流了好久的眼泪。
以前,我每天起早贪黑去努力,是为了友谊和荣誉。
从此,我做的事情,没有半毛钱荣誉可言,只做一个拉广告给回扣的小买卖。
后来,我学着做网站,后来,我把网站卖给腾讯,后来…… 10年过去了。
世人眼中,我算是成功了。
倪光南院士还在坚持
2014年初,我离开腾讯。
办完手续,我给倪光南院士发了个微信:倪老师,我离开腾讯啦。
倪老师回说,你来找我一趟,我这里正好有个事情。
我就去看他。
2013年政府采购,研究对Win8的策略,咨询到倪光南院士。
倪光南院士直接上书习 总书记,直言建议:“基于共享软件架构,开发发展中国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
倪光南院士的报告正文不到800字,总书记手写批示了200多字。“计算机操作系统等信息化核心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们在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受制于人的问题必须及早解决。”
十多年过去了,经历过失败、非议,他自己向科技部负荆请罪种种,倪老师还在坚持。
14年初我去看他,他身上穿的那件棉服,还是2001年的那一件。
倪院士依然信任我,直接拉我和他最核心的几个人一起商议该如何推动,在移动场景下的自主可控操作系统。
10年过去了。打败微软的是Google和苹果。微软还是那么强,只是PC时代结束了。
俞慈声、李武强都已经退休。李德磊不知所终、永中破产清算。
刘强05年离开方舟成立了君正,并于2010年IPO。现在360摄像机、小米手表等多款芯片用的多是刘强做的。2000年倪光南院士对方舟CPU的投入,还是有了成果产出。
华为买了ARM的授权,做出了海思芯片。
小米也豪掷几个亿开发了松果处理器。
就像10多年前一样,只要搞定知识产权问题,选择技术路线,找会干的人,投入干,CPU/芯片就能够做出来。
搞不定的依然是操作系统。差距大的依然是生态。
当年,绕得过Intel,跨不过微软。
如今,绕得过Arm,做不出安卓。
那一段,跟着倪老师,参加了几场高端的会。满场朱紫,还说着14年前的话语体系。
我发现自己变了。在类似的场子里,今天的我和14年前的我,感受完全不同。
过去10年,我没有给一个领导汇报过工作,没有一分钟的时间,用来揣测领导意图。
我只需要持续做一件事,就是洞察用户需求,优化用户体验。
这和在系统里做事,是完全的两个方向。
第二次,我又离开了倪老师。我当时认为自己可以直接判断,这事做不成。
就是说如果做法不改变,也许还是可以拿到很多钱,很多资源、批到地,盖起楼,但是做不出操作系统的生态。
安卓有三:
1、不断迭代优化的安卓系统本身
2、现在大家已经非常习惯的基于安卓的各种应用:微信、商务、游戏、生活、娱乐……
3、全球无数团队,基于安卓在源源不断地创意,开发新的应用,不断繁荣、优化这个生态。
15年前,做当时桌面办公应用的移植,已经让那群勇士折戟沉沙。
现在,数量远大于过去几个数量级的应用移植,还有更为庞大丰盛的生态。
还是原来的体制,还是原来的套路。
面对更大的一仗,完全没有赢的机会。
从一个公司辞职,与离开一个人,不再陪着这个人,支持他的理想,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我从联想辞职,从腾讯辞职,都可开心了。
但我一直为第二次离开倪光南院士而深深愧疚。
那时他已经75岁。这是他一生的梦想。我是他喜欢并且信任的弟子。我没帮他。
复盘方舟和永中
今天再复盘,十余年前方舟和永中做错了什么。
先说方舟。
首先方舟科技,是李德磊个人的公司。李德磊开这个公司的目的,是赚钱,他的选择自然事什么能赚钱做什么。
倪光南看上了这家公司的人才储备和Know how储备,拉上了自己的全部人脉与信用,希望通过一个项目,让方舟的人才储备和Know how储备凝结成可持续发展的IT系统底层。
这件事错在哪里?
就是我在我的《产品思维30讲》里,提到的组织原则。
顶级组织至情至性,
一流组织共同信仰,
二流组织共同利益,
三流组织共同规则。
所以,用这个组织原则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李德磊背信弃义。
首先,李德磊与倪光南的关系,至情至性,肯定没有。共同信仰,更是没有。共同利益,还也没有。
李德磊要的利益是个人收入最大化。
倪光南要的利益是让方舟的人才储备和Know how储备凝结成可持续发展的IT系统底层。
所以,二人合作的基础,就是在倪光南能够持续满足李德磊的利益诉求的情况下,大家可以“共同规则”。也就是说,一旦,李德磊对倪提供给他的利益不满意了,规则就顿时对不齐了。
所以,后来NC的市场起不来,李德磊立刻对863违约,转而做其他业务赚钱。当然李德磊把一些事处理得非常难看,更令人诟病。
但其实从根本上,李德磊与倪光南就不是一个可共谋大事,扛大压力的组织。
如果说方舟的问题是组织基础,永中的组织核心其实很好。
章燕青与曹参何止共同利益、共同信仰,简直是至情至性。
永中的问题是产品定义和用户体验。
还是我的《产品思维30讲》里,用一节课讲用户价值公式。
这个公式其实是俞军提出来的,我深以为然。
用户价值 = ( 新体验 – 旧体验 ) – 替换成本
你要得到一个用户,依靠的工具是用户价值。用户得到价值足够高,他就会迁移。比如:几亿用户很流畅地从短信迁移到微信上。
什么叫得到一个用户。我们曾依靠政府指令,把永中Office装到数万政府公务员办公电脑上,我们得到这个用户了吗?
好,先算算永中Office给用户的价值是多少。
如果微软的office软件使用体验90分,价格体验50分,两项一乘,微软office软件带给用户的旧体验算45分。
永中Office使用体验70分,价格体验咱们算90分,两项一乘算63分。永中Office,自己可以单方面说,自己带给用户的新体验算63分,比微软好。
可是还有替换成本啊,用户的替换成本包括什么?品牌认知、获取成本、学习成本、使用成本,使用成本包括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帮助等。
我们知道,比尔盖茨长期是世界首富,微软公司的品牌、渠道、产品成熟度、客服服务系统,包括网上随处可见的用户分享等,还有我前面谈到的文档格式兼容的问题。用户替换成本其实挺高的,我们往低里算,用户的替换成本是20分吧。
那么用户价值=新体验63分-旧体验45分-用户替换成本20分=负2分
就是说我们使劲偏心地给永中Office打高分,给微软打低分,无视用户迁移成本,而用户几乎没有得到新价值。根本够不成用户迁移的意愿。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政府采购是单位付钱。所以,实际使用的用户对价格体验其实是无感知的。
所以,如果以用户感知的体验来打分是:
永中的用户价值=70-90-20=-40分
事实上,比这个分数还要低。
你以“爱国”绑架,让用户价值下降那么多,用户怎么不怨声载道。找各种理由回到以前的舒服境遇里。
曹参对永中的核心竞争力定义为“数据集成”。
他分析说“微软Office软件有着相当明显的缺陷:Word、Excel和Power Point是三个独立的、无法集成的应用软件。
如果把文档处理、电子表格以及幻灯片制作集成在同一个程序里,那么用户修改了文档里的数据后,电子表格和幻灯片里相应的数据会自动修改过来,不需要用户再亲自逐一找出必须修改的地方。”
我去!一个数据要同时在Word、Excel和Power Point被引用,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低频的应用场景好不好?
我刚刚回忆了一下过去5年,我自己的文档操作,用不到一次“数据集成”。
在永中,曹参是无可争议的产品核心,章燕青无比支持曹参,永中上下无比团结奋斗。倪老师当时带我去永中的路上,对永中的集体奋斗精神赞不绝口。
(当时我们在等车,倪老师说“给你买个冰激凌吧?草莓的怎么样?”唉,为了这个冰激凌,我两次离开他都对不起这个冰激凌。)
回到永中,永中的问题是,没有花足够的注意力,在用户最高频的使用场景中,提升用户体验。
反而花了最核心的力量,为了一个用户5年也用不到一次的场景使劲下功夫,还为此沾沾自喜。
我在网上看永中的结局和曹参的回忆,曹参把怨恨放到了收购永中的唐敏等人身上。
其实不应该。永中因为欠债1000万人民币,被破产清算。
1000万人民币,北京一套普通房啊。如果产品的用户价值清晰正向,筹1000万人民币,不难啊。
永中有坚实共同扛压的组织,有很好的开局,也做出了7、8成的产品。但是败了。
曹参的回忆文章里,有对自己创新点的自诩,有对对手的怨恨,但是没有完整的用户场景、用户体验地图、用户价值。
马化腾说:产品经理不能为了自己的自尊心而战。
改变体制的考核方式,才有可能培养创新生态
复盘了我对方舟和永中这两个十余年前的明星企业,核心败局点的理解。
那时我们确实犯了错。我们在组织设计、用户洞察、用户体验等多方面都错了。
但是政府一次重大项目支持失败,十几年后,中国还是没有芯片和操作系统,这不是我们的错。
再尝试探讨一下,为什么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们有了数不清的高楼大厦,很多县城都建设的跟北京似的,我们有了新四大发明。
但是我们还是没有操作系统。
在信息社会的国际空间里,中国是个网络强国。
不过这个网络强国架构在微软的Windows和Google的安卓上。
2014年,我陪倪老师参加一次好像挺高端的“移动操作系统生态研讨会”。
我说,我们国家如果真的想要一个“移动操作系统生态”,其实挺清晰和明确的,就是国家出钱,投种子,一年往市场里撒1000亿,连撒5年钱。允许大面积失败。
在场官员然后就谈到了如何从科技园拿地做高政府投资的资产,以保证投资成果……
我无语。然后退出。
为什么我们建的了房子,放的了卫星,但是做不出操作系统?
这其实和联想把Wintel框架的PC卖到全球第一,但是不能向内再走一棒,去做核心技术,也不能向旁边再走一步,拥抱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原因是一样的。
就是体制的集体心智模式,高度依赖确定性。
在确定性的框架内,内部人才高度竞争、不能容纳失败。
结果就是过度管理。所有的人都以确定确定再确定为荣。
不确定是恐惧,是慌张。失败,是羞耻,是污点。
而创新、创意,从萌芽到长成,就是与不确定与失败的一路相伴。
这是联想还是我们的体制,恐惧和不能容忍的。
而市场导向的企业呢,他们跟着用户走,跟着市场走。
14年,倪老师再次推动移动操作系统,让我和腾讯谈,能否把微信移植到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上。
我马上找了腾讯的大佬,讲了有总书记手谕的事,然后问微信能不能移植。腾讯人的反应与我预期一致:我们跟着用户走。没有用户量,工作没法安排。
所以,有篇文章《国产操作系统要靠BAT》,指望每个季度得发财报支撑股价的上市公司?别扯了。
方舟和永中拿了多少钱
今天,回头看,被视为重大失败,折了无数英雄的方舟、永中项目,一共投了多少钱呢?
“方舟3号”研发经费拨款1538万元,如按照“863课题”的项目预算要求,给科研人员的工资部分不得超过15%,约230万元,那么方舟公司参与研发的近60位工程人员每月工资也就2千多块钱。
按照科技部有关科研资金使用的相关政策规定,用于工资、劳务费、单位提成等方面的资金,在事业单位不超过5%,科研转制企业不超过10%,企业单位不超过15%。“863课题”如果是给高校来做的,15%给科研人员发奖金很正常,但是公司做课题这么15%发工资肯定不够。
李德磊的说钱太少了,根本不够发工资。然后遭到“863”专家的嘲笑。这位专家解释说,芯片项目资金主要用在流片和EDA工具上面,人员工资只是小头。
无视市场的人才争夺,市场定价。以维护官家定的规则为中心。我就是这样要求。你做不到,你就是错的。
无视市场,无视人性啊。
刘强、我这样的人。我们干点容易的事,很容易过得不错。如果找到我们这样的人,让他们干最难的事,还要给最少的钱。我们的官员为何这样理所当然。
永中呢?
曹参自述:自2000年到2008年,永中科技获得政府拨款达8000余万元,投在产品研发上的资金达1.52亿元。同一时期,产品销售收入仅5000余万元,公司累计亏损了5000余万元。
这就是我们国家对CPU和Office最大的重大专项投入。
是不是一堆90后投资基金经理看了都笑了?
我们有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
我们用脚趾头回忆一下,这新四大发明是烧了多少钱烧出来的?
不用回想千团大战、不用回想打车补贴大战。2018年,把同龄人甩在身后的那个摩拜单车,一个单车公司烧了100亿。
一家公司烧了100亿,共享单车烧了数百亿,成果是,每个城市可以骑共享自行车。
为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PU+操作系统+核心办公软件,一共烧了多少钱?
把当年变成废铁的NC全都算上。
20亿,有没有?
这件事,这个数字,就成了恐怖记忆。
然后,所有的公司、所有的官员,全都吓破了胆。
十几年后,国家为中兴支付罚单。一笔8亿美金。
但是,这些钱,国家付出来,官员没有错误。这就是我们的体制选择。
会犯错的事,没有人再敢干了。十几年前,李武强以不怕丢“乌纱帽”的姿态站出来。这种“傻子”,十几年,也就那么几个吧。何况几个傻子还失败了。前车之鉴啊前车之鉴。
谁的妄境,谁的羞耻
所以,我说政府要操作系统。需要的,不是投资一个团队,而是烧钱烧出一个生态。就是烧钱。容忍失败。
战国时期燕昭王于易水之畔筑黄金台,招天下之士,谁有能力,现场抽一块黄金与之。市场与人性如此,我们何苦自欺欺人。
人家一自行车烧100亿,我们一个国家的操作系统,复杂庞大的生态,需要无数人参与。难道您打算,确定性地投几个公司,少少给上几个1500万,然后去打安卓?
这是谁的妄境?
为什么说挑战安卓比挑战微软还难?
因为今天,基于安卓的生态更庞大、更繁荣、更高频。
从办公、商务、生活、娱乐。一个个人以及企业的数字空间,几乎都可以利用手机完成。我们对移动场景的依赖,远远大于桌面。
微软OFFICE投了多少钱?
微软是上市公司,公开财报,2016-2017年度,微软一年的研发投入是124亿欧元。1000多亿人民币。
微软一年研发投入1000亿人民币。我不知道这中间,多少钱用于OFFICE。
但是无论如何,永中8年花了1.5亿,挑战失败,成为重大污点。
我不知道这是谁的妄境,谁的羞耻。
18年前,倪光南院士和我叹气:“纯计划经济也好,纯市场经济也好。都能做出大东西。”
18年后,2018年倪院士已经79岁,还在为了中国自主可控的芯片与操作系统奔走呼吁。
世人眼中,他是一个唐吉柯德。被柳传志逐出联想,曾经推动的重大项目未能完成。为了这个梦想被一个又一个人利用。
而他明知道自己在被人利用,还是宁可冒着一世英名赴水流的风险,还是继续尝试、继续努力。
不作为,无过错的人们嘲笑他:“不识时务”、“老被人骗”、“被人骗了还在继续做”……
然后所有人,继续直接间接地为“无芯”买单。
我不知道这是谁的妄境,谁的羞耻。
结束语
这段往事,因为充满了激情、失落、怀疑、愧疚种种复杂的情绪,所以我非常不愿意回忆。
今天趁这个机会,提一口真气,把它写出来。
没有给倪老师看。因为倪老师是个真正的君子。如果给他看了,他一定会为这个人避讳,为那个人考虑。
从昨天晚上,突然想写,今天早上6:00再也睡不着,爬起来,一口气写了一万字。也许该写的不该写的,我全写了。这是我的个人视角,个人叙事。
某年,我和郝玺龙一家还有他的朋友几人,一起去长白山玩。
夜宿山脚下的农家院。居然在这个农家院里,遇到了刘强。
方舟一别,没想到多年之后,居然在千里之外,这样的地方再见。
昔日的英挺少年,鬓已斑斑也。那时他已经创办君正。方舟往事,大家都不愿意再提起了。
那么多好战友,我们散了,都没有道别过。
但是,曾经的尝试、努力、错误、牺牲。发生过就是发生过。
把此文放到互联网上,以此向当年曾并肩作战过,彼此支持,彼此抱怨,没能好好道别的战友、老师说一句:谢谢、珍重。
谢谢读完。
答应“得到”APP的读者,在我的《产品思维30讲》之后,写几个案例。当时罗胖给起的名字叫“泄密”。一直没动手。这算一个超级泄密吧?也算向罗胖、脱不花,及得到上订阅我课程的朋友,交一次作业。
微信订阅:闲花照水录。
中兴冤吗?看看美国曾经对波音的惩罚有多狠!
2018-04-22 21世纪军工评论 特殊观察
来源:21世纪军工评论
2005年的波音公司,远没有现在风光,内外交困、焦头烂额。连续两任董事长兼CEO因丑闻下台,一把手的职位空缺超过八个多月,局面一度由首席财务官维持。全球航空航天业的老大,到底怎么了?
2005年7月1日,吉姆·麦克纳尼临危受命出任波音公司董事长兼CEO,尽管他是处理难题的高手,有一个堪称辉煌的职业经历:3M董事长、GE航空集团CEO、宝洁和麦肯锡副总裁,但初到波音的他,面临的却是一脑门子官司。
波音面临的各种法律诉讼:
1、触犯出口管理条例(EAR)。注意:这条和现在中兴犯的事一样。看看当时波音干了什么:经司法部查明,波音在2000-2003年间,在出口波音737民用飞机时,在飞行仪表箱中的QRS-11回转仪内,违规使用了军用级芯片!这种芯片可用来稳定和引导巡航导弹,是明令禁止的“限制出口”级军用产品。截止2005年美国国务院查明:波音公司有94项违反武器管制法令的纪录。
2、未经授权使用专利文件。早在1997年,麦道公司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挖走一名负责“德尔塔4”火箭项目的高管肯尼恩·布兰奇,他带来的2.5万页文件有很多技术和财务细节,属于机密文件。随后波音与麦道合并,冤有头债有主,三名波音防务与空间分部的高管遭刑事指控。五角大楼剥夺了波音公司7个火箭发射项目,司法部下令NASA等政府机构在未来20个月内暂停执行与波音的合同。波音董事长兼CEO菲尔·康迪特因监管不力辞职。
3、涉嫌收买五角大楼官员。波音在竞标空军的KC-767加油机项目时,涉嫌收买五角大楼负责合同监管的官员琳达·德鲁扬,并为其女儿和女婿提供在波音工作的机会。丑闻曝光后,波音首席财务官迈克·希尔斯和琳达·德鲁扬被判刑入狱,董事长兼CEO哈利·斯通塞弗下台。
波音面临的灾难:
2006年1月,上任仅五个月的董事长兼CEO吉姆·麦克纳尼在奥兰多举行“波音领导力论坛”,重塑波音的道德与公众形象。首席法务官道格·贝恩拿着一份“道德缺陷清单”质问台下的260名副总裁以上的高管:“我们是否有不顾一切代价取胜的文化?现在我们知道这个代价了”:“天文数字”般的15名副总裁下台,3人面临刑事指控。
他指出,波音面临下一步的处罚可能高达50亿美元!更严重的是,波音公司可能被禁止与政府签订合同,或者得不到军用与商用产品的出口许可。
后果有多严重?假如这些处罚措施执行,足以把这个航空航天巨人直接干瘫痪!
波音的处理方式:
1、认错、认罚、和解
美国司法部用了三年时间查清了上述案件,向波音开出了6.15亿美元的巨额罚单。波音又创了纪录–波音创造的纪录太多了:这次是美国军事承包商史上最大的单笔罚款!波音立即认罚,因为和解的另一个好处是:避免来自洛·马公司的刑事指控。
2、认罚之后再缴税
缴纳6.15亿美元罚金后,按法律规定波音可以抵消2亿美元的税金,连波音的律师团都认为可以用这个办法“省钱”,但吉姆·麦克纳尼认为不能用罚金减税。认罚后再缴税,8.15亿美元的“诚意”可远离国会和媒体对波音的非难。
3、向国会和司法部门做出承诺
2006年8月,尼姆·麦克纳尼在国会作证。他说:“美国政府希望和它做生意的公司都能坚持最高的法律和道德标准,我承认:曾经的业界领袖波音公司辜负了这些期待。”在列举出一系列整改措施后,他承诺:“国会和纳税人还可以继续信任波音公司。”
将道德规范列入明确价值观:
麦克纳尼曾说:初来就意识到弥漫在波音公司的非道德行为。“丑闻和不当行为发生在很多地方,几乎涉及到波音的所有分支部门”。他明确指出“道德规范也是竞争力”。成立“内部治理办公室”,明确每一名员工的道德行为准则。他说:“这是我们历史乌云中的一线希望”,“如果我们能够使价值观和公司业绩一起增长,波音仍然像以前一样:是一家无以伦比的公司。”
换个角度看,波音犯了多大点事儿?
每个人都可以站在自己最熟悉的环境和认知习惯去展开想象的翅膀:波音到底犯了什么事?
1、涉嫌收买政府官员,为其女儿和女婿提供工作机会。啧啧···多大点儿事!说出来都脸烫!
2、侵犯同行的专利文件。那是麦道干的好不好!再说洛马公司也不是外人,都是美国公司,两家都竞争快100年了:全球航空航天界的老大和老二、全球军工界的老二和老大,多么清白的关系!有啥事不能通过有关部门协调一下呢?犯得上打官司吗!嗯?
3、违反出口管制条例?不就是在回转仪上换了几个芯片而已嘛,再说咱还赚钱了呢!
也是,你要这么想,波音好像也没啥大事!但它面临的处罚是不是更狠?这样一对比,你觉得中兴通信还冤吗?
问题来了:美国为何对波音下狠手?
波音在世界航空航天界的地位,是中兴在电信界的地位所能类比的?作为美国最大的单一出口企业,因违反出口管制条例,几乎被吊销军用、民用飞机出口许可证!不是说军火商就为赚钱吗?
本国的企业,因涉嫌侵犯另一家本国企业的专利文件,暂停20个月的火箭发射项目。你能想象这种违法的巨额代价和空前的执法力度吗?
由此可见,法律和规则的意义,它的演进逻辑是:1、犯不上为了庇护一条鱼而污染一条河;2、法律应该捍卫的本该是河流,而不是其中任何一种鱼或一条鱼;3、鱼类是否繁荣不是法律该考虑的内容;4、河流干净了,鱼类自然就繁荣了;5、纵容某条鱼犯错,它就会演变成最大的污染源。
美国一直就是这么干的:并非针对具体的企业下狠手或庇护,而是一直捍卫法律和经济环境这条河流。历史上的案例太多了:同样是波音牵头成立的“联合飞机与运输”公司,1934年就被干翻了;洛克菲勒和AT&T,因涉嫌垄断被拆分过多少次?
事实确实如此:只有保证河流的干净,才有鱼类的多样和繁荣,难道不是吗。
重罚波音能换来什么?
捍卫了法律尊严和经济环境,震慑了那些心存侥幸的企业,谁还敢认为美国的法律是儿戏?它再次证明:法律和企业的“大小”没关系,你以为你“大”就能怎么着,那是你的问题,难道是“法”的问题?
退一万步讲,假如当年的波音真被干挺,它旗下的民机、军机等资产和人员都可以被洛马、诺格、通用动力或者霍尼韦尔、德事隆等公司分别接手再重组,一个新的公司还会以新的形象重返业界,那么:谁还再敢枉法?因此,美国在惩罚违规企业时,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所谓顾忌。
看到没有,在执法这个层面,连波音这种“自己的”大企业都差点被砍死,捏死你个“外部”小跟班有什么好犹豫的?
卓越的企业如何炼成?
从2005年7月起,麦克纳尼肃整了波音的管理,提振了波音的士气。老大的底子还是在的:在如此困境下,12年来全球老大的地位从未旁落!
战略对了,战术上的回报马上就来:波音在商用、军用和航天业务中重新夺回了领先优势,民用的737MAX、787、777-9、747-8、777X等项目进展顺利,军用的C-17、EA-18G和“超级大黄蜂”等项目连获国内和国外大额订单。
2010年6月,麦克纳尼与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和南卡来罗纳州州长马克·桑福德在范堡罗航展。注意:这可不是政府官员为企业站台,也不是“公款旅游”哦!而是监督波音对国会和司法部做出的承诺–你以为承诺是可以糊弄的么?
该罚的罚,该奖的奖:2012年波音787项目获得美国航空界最著名的“科利尔”奖。
2013年,波音在迪拜航展上收获大单。麦克纳尼与他的接班人、民机集团CEO丹尼斯•米伦伯格(现任波音董事长兼CEO)和客户合影。
波音787一度因电池安全隐患导致全球机队停飞,波音快速查明故障并及时排除,2013年5月20日,787复飞首航,麦克纳尼和同事在经济舱以普通旅客身份购票登机,以消除旅客的担忧。
麦克纳尼任期内波音的财务状况稳步改善,营业额从2004年的525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960亿美元,每股收益增加了三倍,创历史新高。2015年7月,这位“波音新世纪的领航者”卸任CEO职务,2016年3月卸任董事长职务退休。
该对比的到底是什么?
你都看到了,波音在1997-2005这八年间,犯过很多错误。犯错不可怕,只要能直面;犯法也不可怕,只要你认罚。但你不可撒谎、不可一再颠覆你自己的承诺!在撒谎不受处罚的环境下,确实无法理解编瞎话的后果:请参考尼克松和克林顿。自己不想想:一个连总统都能干翻的法律环境,你胆敢糊弄!?
有类企业编瞎话不是偶患小疾,而是血型和基因;不是技术性故障,而是定数;不是黑天鹅,而是大概率事件;不是意外,而是底层逻辑。这一切难道自己心里没数吗?
政治碰瓷毫无意义
有种说法是美国害怕未来在5G竞争中失去优势才打压中兴,无稽之谈!有点逻辑能力好不:美国自己的全球老大都敢罚死,还害怕你个全球老四?也有说法是针对“2025中国制造”,你在1963年就有“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结果呢?1963-2000这37年里,谁拦着你了?真是“欲推之罪、何患无辞”。
中兴说“反对贸易问题政治化”,这话对,问题是在“乐天超市”和“砸日本车”的问题上,没见你挺身而出呀!没见你振臂高呼呀!怨这个怪那个,唯独对自己肆意放纵,总幻想自己始终在法外。
中兴就是一杆秤,所有的企业应以它为准星:掂量掂量自己到底几斤几两;它也是一瓢恰到好处的凉水,希望各家企业在全民忘乎所以的自嗨幻觉中冷静下来,深刻反思自己的问题及制度性根源。
砸向中国芯片研发的万亿经费都去了哪儿?
2018-4-22 04:59
来源:新财富
在中国科技成果“井喷”的时代,民间从没有像这一刻这么清醒感知到“无芯之痛”,意识到国产自主化的道阻且艰,明白“赶英超美”言之过早,毫无疑问,这肯定是认知上一大进步。
不过,动员令是好事,抖机灵可就不是了。
在中兴事件的舆论狂潮中,最谜的是把矛头指向了茅台、外卖、共享单车等社会大资本集聚的行业,诸如:
“端一碗茅台反击英特尔”式的嘲讽;
“靠送外卖、共享单车我们赢不了中兴”式的尖锐;
“芯片工程师吐槽:共享单车烧钱几百个亿,尖端科技却鲜有投资”式的指责
……
此消彼长,浮躁的资本都去炒模式创新,不在技术创新领域沉淀,乍一听有道理,但仔细琢磨,归因太简单。
我们认为,与其争论外卖、单车和茅台们该不该为“缺芯少魂”背锅,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科技研发经费的低效和浪费。
芯片“业内人士”吐槽共享单车烧了几百亿,却“罕有机构”投资尖端科技,导致中国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做不好。
这里有必要纠正两个认知。
第一,实际上,中国在半导体领域早就砸下了血本,规模以万亿计。
十三五规划期间,政府第一次以市场化投资的形式推动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成立投资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大基金),以直接入股方式对国内半导体企业给予财政支持或协助购并国际大厂。
股东们实力强大,包括中央财政、国开金融、亦庄国投、华芯投资、武岳峰等资方,还包括中国移动、上海国盛、中国电子、中国电科等电子信息公司。
这支国家队财力有多雄厚呢?就大基金公布的最新投资情况显示,基金运作包含两部分:
一是大基金,2014 年 9 月24 日成立,初期规模 1200 亿元,截止 2017 年 6 月规模已达到 1387 亿元。现“二期”正在酝酿中,规模或达1500-2000亿元。
二是地方资本,大基金撬动了地方政府层面的产业基金,截止至2017年6月,规模达 5145 亿元。
大基金撬动的资金即将直逼一万亿元,且不论这还是10个月前的数据。截至2017年11月底,大基金已成为38家公司的主要股东,覆盖17家A股公司和两家港股公司。
“大基金”和国内另一个半导体投资驱动引擎“紫光集团”在这两年里砸钱建厂丝毫不手软,而且外企也将芯片制造投资瞄向中国,半导体产业投资骤增。
目前中国在建的22座晶圆厂中,有17条产线会在2017年年末至2018年量产,新增投资约6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目前国内在建的22座晶圆厂
早在2017上半年,本土半导体就迎来了投资热潮,有多家企业上市,AI芯片也爆出寒武纪科技这一独角兽,热闹事不断。
天价收购外卖的阿里,其实也没少参与半导体领域的事情。今天中午(4月20日),阿里巴巴宣布全资收购中国大陆唯一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消息一出网民哗然。实际上,在过去两年BAT布局AI时,阿里对AI芯片一直情有独钟。
阿里巴巴在过去两年里投资的芯片公司
不管是政府、民间资本还是外资,半导体在这两年得到的投资绝不是“严重不足”。
第二,芯片是中美角力的目标,背后更多是国家意志,但资本流动却有一定的市场规律。
进口半导体支出超过石油进口支出,已足以让中国高层担忧;而半导体也是美国在信息产业时代保持优势地位的核心领域,所以小小芯片不可避免要承载这场中美角力。
但摆在中国面前的,是与美国芯片三十年的差距,就算短时间内有大量资本注入,还是没能改变半导体基础产业弱势的现状。
半导体产业链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资本、源源不断的技术投入。从美日韩的经历,起步少不了国家意志,发展少不了政府采购的支持。
舆论大可以指责资本投向“红黄蓝”是没有道德底线,但民间资本流向外卖等这些给人民群众生活锦上添花的领域,本身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挟“国家名义”怪资本不投半导体,未免太不讲道理。
首先,半导体产业的投资与和他产业差别甚大,投资周期长,投资以后基本不用指望在短期内退出或者获得高利润回报。
其次,半导体行业具有极高的集中度。
在美国,前十大半导体设计公司年收入占全行业比例超过90%,台湾超80%,但内地产业分布碎片化,这一比例只达到45.9%,而且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涉及企业从736家暴增至1362家,2017年增速回落,但总量也达到了1380家。
在这样凌乱的市场中,投资人更需要仔细甄别所关注的公司究竟是否具备核心技术,压根不能指望每一家公司都能得到资本青睐,高风险之下,也不是每一头独角兽都能被发现。
在2018集成电路产业与技术投资论坛上,盛世投资管理合伙人刘新玉还提到了政治风险:
有时好的企业需要一两年才能收回来,回来以后是否有政策的延续支持是不确定的,总会发生不可预测的事情,去年是外汇储备,国内外政治、中美贸易情况等也难以预测。
有一个数据,令美国近年来非常警惕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
中国R&D在2017年总投入达到1.75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总量比上年增长11.6%,增速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2%。
全球顶尖的自然出版集团在2015年发布的《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中曾指出:
“中国现在的研发投入和科研产出均居于世界第二位”,“研发投入(投入强度)已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当”。
也就是说,科研投入不存在强度太弱的问题,也不存在资金缺少的问题,但是砸下巨额科研费用之后,技术创新却收效甚微。
我们发现,真正的挡路石其实是科研经费的分配问题,是花钱体系有问题,造成资源配置低效率、浪费。
每年万亿的科研经费,都花到哪去了呢?
1. 开不完的会,出去玩的差
在2016年,新京报、财新网甚至新华网(21.160, -0.70, -3.20%)都在关注一件事情:过去数年间,全国科研经费大概只有40%是真正用在科技研发,60%用于开会。
一开会,就可以报销差旅费、汽油费,甚至经常以因公出国、出差考察的名义,变相超预算,就算是清华、北大也不例外。
在中纪委高校巡视中,清华大学就对汽油费、差旅费和关联事项等重点核查,全部违规款项如数退回。
而安徽工程大学还发现,科研经费被用来报销歌舞娱乐、足浴、物业费等与项目无关的费用,而且出国(境)批次和人员膨胀迅猛。
有科研人员透露,所谓出国考察不过是走走看看就完事,其余大部分时间是用在旅游观光上。
2. 买不完的设备
中国的科研机构最喜欢干的事情除了开会就是买设备。
每年拨一笔经费下来,第一件事就将团队里所有的笔记本、扫描仪、手机等等资源更新一遍,有时候一个导师手里有好几个课题,还能领到好几本最新的笔记本电脑。
但高校内部也存在二八法则,有钱的大学怕钱花不完,而有些实验室则穷得连仪器都不够用。
3. 包装概念攒项目,套取课题经费
有些重大课题动辄上百上千万,资本的诱惑大过踏踏实实搞科研。
说到包装,谁都不如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
2002年8月,陈进从美国买来了10样摩托罗拉的56800芯片,然后找来几个民工将芯片表面的MOTO等字样全部用砂纸磨掉,再找浦东的一家公司将表面光滑的芯片打上“汉芯一号”字样,并加上汉芯的LOGO,接着通过层层关系,搞到了各种权威机构的证明材料,宣称是中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DSP芯片。
这是中国人多少年的梦啊!举国轰动之际,陈进一口气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甚至蒙骗国家总装备部申报了“武器装备技术创新项目”,前前后后没有一个机构发现问题,骗取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
这个史上最大的科研假项目后来被纽约时报揭露,令中国科学界蒙羞。
经费被滥用的情况在科研体制内部非常严重, 种种套取科研经费的行为,对科技创新无疑是内部蚕食。
另一方面,因为现行课题制度对诸多费用比如科研人员劳务费严苛限制,造成有些科研人员套取经费用于提高生活待遇。
另外,容易得到优先资助的,往往是在过去研究成果基础上的项目,一些非常有原创性、新颖的东西反而很难拿到资助,因为投入产出比很难估算。
埋头写论文成为风气时,“学术不端”也成了风气。大量发表文章的压力导致不少人走捷径,抄袭、造假,造成中国论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时遭到很高的拒稿率。
好好问问,科研机构有没有足够的实验研究来投入这些经费。
大基金资本局:3200亿芯片“国家队”浮出水面
来源:新京报
4月18日,正值资本市场热捧芯片概念股之时,太极实业大涨6.63%,引发市场关注。有传言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即“大基金”)已经举牌,对此,太极实业对外回应称,如果存在持股超5%的情况,会及时公告。
一个横扫资本市场领域的国家资本浮出水面(电视剧)。因股东实力强大、以扶持中国本土芯片产业为使命,大基金在资本市场地位重要。举牌太极实业虽未被证实,但其已在市场展开大规模布局。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两年多时间,大基金仅持股超5%以上的上市公司就达11家,市值合计约3200亿元规模,大基金持股市值约350亿元。
新京报记者发现,大基金对上市公司并非简单的财务投资者,已跃居某些公司第一大股东。凭借频频资本运作,大基金投资的股票市值迅速膨胀,享受了巨额浮盈。
扫货资本市场,在11家上市公司持股超5%
2014年9月,在工信部、财政部的指导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其成立目的是为了扶持中国本土芯片产业,以减少对国外厂商的依赖,该基金被认为承载了扶持中国企业在集成电路市场上赶超欧美的使命。
成立之后的大基金一直颇为低调。据今年3月媒体报道,大基金总裁丁文武表示,截至2017年底大基金累计有效决策投资67个项目,累计项目承诺投资额1188亿元。
工商资料显示,大基金股东阵营相当豪华:第一大股东为财政部,持股比例36.47%;国开金融持股22.29%,其他股东包括知名国企、央企,如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国移动等。
2017年10月,有媒体报道称,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10月25日,大基金已经成为38家公司主要股东。4月21日,新京报记者自天眼查获悉,这一数字已经更新为52家。这52家投资对象中,不少都是上市公司。
据通富微电今年2月底公告披露,大基金当前持有三安光电11.3%的股份、长电科技9.54%的股份、北斗星通11.4%的股份、北方华创7.5%股份、长川科技7.5%股份、国科微电子15.79%股份、兆易创新11%的股份、汇顶科技6.65%股份、通富微电15.7%股份。
此外,大基金还持有港股上市公司中芯国际15.91%的股份、国微技术9.89%的股份。
据此,大基金当前合计持有至少11家上市公司5%以上的股份。据新京报记者统计,截至上周五,大基金入股的上述11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合计约3200亿元,其中大基金持股市值占比约350亿元。
近日中兴事件爆发,芯片概念股活跃,作为芯片“国家队”大基金投资的股票表现亮眼。例如,汇顶科技从4月17日约89元上涨到上周五的102.99元,上涨了约14元,市值增加约64亿元;兆易创新,从4月17日约178元上涨了27元,总市值增加约55亿元。
投资浮盈多,2016年净利润21亿元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相对于部分民营背景的神秘资本或“野蛮人”在公开市场举牌上市公司,大基金介入上市公司的方式较为温和,协议转让、定增最为常见。
2017年12月,晶方科技公告,股东EIPAT向大基金转让其所持的晶方科技9.32%股份,转让对价6.8亿元。
除了收购相关上市公司股东股权外,大基金也通过参与重组实现入股。
2016年10月,通富微电公告称,拟向大基金发行股份来收购所持有的富润达49.48%的股权、通润达47.63%的股权,交易对价为19.21亿元。通过此番资本运作,通富微电得以收购AMD旗下两家子公司股权,大基金也成为通富微电的股东。
新京报记者发现,大基金还曾在企业上市前夕实施“突击入股”。
国科微招股书显示,2015年5月,公司获大基金2亿元投资;当年12月再获大基金2亿元增资,合计持有1764.7万股,这一持股数额维持至今,当前持股比例15.79%。
2015年时,有媒体报道称,这意味着作为湖南省最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国科微电子跻身为国家队的一员。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16年4月28日,国科微向证监会报送了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
由于是在国科微IPO之前“突击入股”,大基金取得了相当大的收益。
2017年7月,国科微上市持续暴涨,截至当前股价68.83元,市值76.93亿元,大基金持股市值12亿元,是投资成本的3倍。
大基金对三安光电的投资也收获不菲。早在2015年6月16日,三安光电控股股东三安集团以22.3元/股的价格,将其持有的2.17亿股转让给大基金,作价48.39亿元;2015年12月16日,大基金再以22.51元/股的价格,合计16亿元认购公司增发股份7107.95万股,持股比例达到11.3%。以当前持股市值计算,大基金两年多已浮盈36亿元,大赚56%。
再如汇顶科技,其2017年11月22日公告,汇发国际拟将其所持公司2271.2917万股股份(占5%)、汇信投资将其所持748.7083万股股份(占1.65%)出售给大基金,每股作价93.69元,转让价合计28.29亿元。5个月后,汇顶科技股价上涨9元报102.99元,涨幅约10%,大基金账面浮盈约3亿元。
大基金仍在对相关股票追加投资。2017年9月,长电科技发布定增方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45.5亿元,其中大基金认购不超29亿元,发行结束后持股比例增至19%。2017年10月7日,长电科技复牌后股价起飞,从停牌前(9月19日)的17.3元一路上涨,一个多月后上涨到24元,涨幅约40%。
大基金更多资本操作也已走在路上。4月13日,雅克科技公告,拟采用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大基金等持有的科美特合计90%的股权等资产。交易完成后,大基金对雅克科技的持股比例从0变到了2651.88万股,持股比例5.73%。
在资本市场买买买并获取巨额收益后,大基金规模不断膨胀。据大基金旗下公司公告披露,2015年,大基金总资产355.7亿元,2016年增至650亿元,负债保持稳定,分别为2.48亿元和2.9亿元。营收方面,2015年为1.8亿元,2016年增至2.05亿元;净利润分别是9.26亿元和21.3亿元。
大基金已成部分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
据报道,大基金总裁丁文武曾表示,大基金投资的主要方向是行业龙头企业,不做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一般也不做大股东。
新京报记者发现,大基金对前述10家上市公司的持股虽超5%,但均没有成为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不过,大基金对个别企业的投资不断加大,正在逐步上升为第一大股东。
如长电科技,2017年9月,长电科技发布定增方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45.5亿元,大基金认购不超29亿元,持股比例将增至19%,从原来的第三大股东跃居为第一大股东。对于这一变动,长电科技董秘朱正义对媒体表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进来,对公司发展具有长期的积极意义。目前,长电科技的定增尚未完成。
同时,大基金投资的上市公司频频展开股权整合。如长电科技,其2016年4月公告,以15.35元/股的价格向大基金及中芯国际发行1.297亿股收购相关资产,同时向中芯国际发行不超过1.508亿股配套募资。交易完成后,中芯国际以14.28%持股比例成为长电科技第一大股东。
再如兆易创新,其2017年11月公告,以约5.33亿港元认购中芯国际配售股份5000.337万股,交易完成后持有中芯国际1.02%的股份。
与紫光系重组流产,所投中芯国际业绩不佳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大基金的资本操作并非全无败绩,其与紫光系的重组就宣告失败。
2017年7月,紫光国芯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但由于长江存储器芯片工厂项目尚处于建设初期,短期内无法产生销售收入,收购条件尚不够成熟,故而终止重组。
在此次资本运作中,大基金地位重要。2016年7月,总投资约1600亿的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大基金为主要股东。有报道称,长江存储项目是大基金单笔出资最大的项目,投资额超100亿元。
大基金投入的另一大项目中芯国际,这几年发展出现波折。
中芯国际号称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和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2015年,大基金通过认购中芯国际配售,斥资近31亿港元入主成为第二大股东。
去年8月,中芯国际宣布中芯北方集成电路获八位股东24亿美元注资,大基金斥资9亿美元,持股比例由26.5%增至32%;今年1月,中芯国际旗下的中芯南方拟增资扩股,大基金出资达9.465亿美元。以此计算,大基金对中芯国际的输血已经超120亿元。
不过,中芯国际前期长期处于巨亏状态。2017年,中芯国际利润1.26亿港元,下滑60.13%。
一图看懂芯片布局:百度牵手华为 阿里投资寒武纪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互联网造芯”之势似乎已经到来。
最近Facebook传出正在招人,计划自己研发AI芯片。至此,美国四大科技巨头谷歌、苹果、Facebook、亚马逊都与AI芯片产生了交集。
而阿里继宣布自主研发芯片后,4月20日又被证实全资收购芯片供应商中天微,这是否将推动国内“互联网造芯”热潮,BAT会是中国“缺芯”的解药吗?
21数据新闻实验室整理发现,三家互联网巨头在AI芯片领域均有布局。
其中,百度主要是和其他企业合作发展,开发应用层面的内容。2017年2月,百度收购光学AI芯片初创公司Lightelligence,才算是正式迈入AI芯片领域。
相比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投资得更早,早在2016年11月,两者就曾领投可编程芯片公司Barefoot Networks2300万美元C轮融资。
此外,腾讯还投资了比特大陆。阿里则在收购中天微前,投资了独角兽寒武纪、深鉴科技、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等芯片公司,是BAT中投资数量最多的一家。
值得注意的是,中天微、寒武纪、耐能,发展方向都是国外厂商未能垄断的ASIC或NPU。对于阿里而言,全资收购中天微,可以帮助阿里打通“处理器+操作系统+终端”的整个链条。而投资寒武纪,则帮助阿里打通“服务器+操作系统+终端”整条产业链。
总的来看,BAT对待半导体产业的策略各不相同。百度更多采用结盟、自主研发的方式;阿里除了自主研发,以初创公司的投资为主;而腾讯显然投资有限,更多精力花在软件领域。
国资委报告:中兴一系列应对都十分愚蠢被动
来源:中财网
遭遇美国制裁事件的分析和反思
国资委研究中心 2018年4月20日
编者按:4月16日美国宣布制裁我国中兴通讯公司,引发社会关注。由于我国通讯行业高度依赖美国芯片,加之中兴通讯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控股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事件对中兴通讯公司本身及行业都带来诸多影响,对其他中央企业也必然带来系列影响。
在贸易战背景下,这一事件引发了诸多忧虑。一些人指责美国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一些人则热血上头地认为这是芯片业走向国产化的催化剂,是好机会。对此有必要冷静思考,采取适当的措施。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经济所处的历史阶段,认清我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和短板,既坚持独立自主,又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企,以中兴通讯事件为契机,中央企业应及时补齐制度短板,为下步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打好基础。
今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7年内禁止美国企业与中兴通讯公司开展任何业务往来,理由是认为中兴通讯违反了2017年与美国政府达成的和解协议,目前事态仍在蔓延发酵。
由于我国通讯行业高度依赖美国芯片,加之中兴通讯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控股通信设备上市公司,遭遇制裁事件对中兴通讯本身及行业都带来诸多影响,对其他中央企业也必然带来系列影响。
作者:王绛
一、中兴通讯公司遭遇美国制裁的经过及原由
根据美国商务部给出的理由,之所以对中兴通讯进行如此严苛的制裁,是因为中兴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朝鲜等国出售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2012年3月,美国德克萨斯州法院最先给
中兴通讯在美国的子公司发出传召函,针对中兴通讯公司立案调查。2013年11月份,中兴通讯在已经知道美国监管机构调查自己违规的情况下,为规避美方监管,找了一家无锡上市公司作为隔断公司,通过国内贸易的形式,称将产品卖给这家无锡公司,再由这家无锡公司卖给伊朗。这种做法对美方监管机构而言,相当于一方面谈和解,一方面顶风作案。2016年,美国商务部曾对中兴向伊朗销售产品一事展开过调查,中兴通讯公司向美国政府提出和解,美国政府聘用第三方进驻中兴调查。但是中兴通讯公司在调查的过程中,试图隐瞒相关信息,导致美方十分不信任中兴通讯公司。最终,美国政府对中兴通讯公司提出的三项指控不仅包括串谋非法出口,还包括阻挠司法以及向联邦调查人员作出虚假陈述,并据此判决中兴支付约8.9亿美元的刑事和民事罚金。
2017年3月,美国政府指控中兴通讯公司非法向伊朗和朝鲜出口电信设备(包括列入限制出口名单的美国产品)并作出虚假陈述和妨碍司法,中兴通讯公司同意合并民事和刑事处罚向美国政府缴纳11.9亿美元罚款,并同意暂缓执行7年的出口特权限制,但如果中兴未能满足协议要求,或违反美国出口管理条例(EAR),此限制就可能被激活。和解谈判里有一项内容就是中兴通讯处分从事违法行为的员工,美国商务部的公告里称:中兴不但没有处分这些员工,还发给全额奖金,同时向美国商务部报告称已经处分了这些员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说,中兴通讯公司在当初被抓住时说谎,在缓刑时说谎,在观察期时又说谎。于是,悬在中兴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砸了下来。
二、对中兴通讯公司及其它企业的影响
应该说,在此事件中,中兴通讯公司一系列应对都十分愚蠢和被动
,美国的制裁对中兴通讯公司自身及其他中央企业都可能带来高危影响。
据统计,中兴通讯公司大约有20%至30%的元器件由总部在美国的厂商供应,并且比较常用的零部件如高速ADC/DAC、调制器、高性能锁相环、中频VGA等产品,大部分都要依赖于国外芯片厂商供应,暂时无法在国内获得同等替代品。因此一旦美国禁止中兴通讯公司采购,就差不多相当于扼住了中兴通讯公司的咽喉。除了零部件的采购之外,中兴通讯公司在手机芯片以及5G技术的研发上面,也与美国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比如正在进行中的5G商用测试,就与高通、英特尔等企业联系紧密。
在美国宣布对中兴通讯公司的禁令之后,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也发出新的警告,建议电信行业不要使用来自中兴通讯公司的设备和服务。除了中兴之外,很多人都认为,下一个被盯上的会是华为,华为目前很担心之前已经谈好的运营商合作,很可能在美国政府的一声令下,说黄就黄了。
因此,美国政府对中兴通讯公司的制裁很可能会延伸至与所有中兴公司有关联的企业,其上下游企业可能会涉及,甚至殃及行业内所有企业。一定程度上,不仅通讯行业,也不仅国有企业,国内很多企业都在为中兴通讯公司的短视和无诚信经营付出惨痛代价,我国外交布局和国家形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三、要汲取的教训和建议
中兴通讯被美国政府制裁,其后续影响还难以估计,有人认为可能是毁灭性打击,原因是中兴过于依赖从美国进口的芯片。缺芯是国内产业普遍面临的难局,在贸易战背景下,这一事件引发了诸多忧虑。一些人指责美国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一些人则热血上头地认为这是芯片业走向国产化的催化剂,是好机会。对此有必要冷静思考,采取适当的措施。要正确认识我们的差距和短板,既坚持独立自主,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企,以中兴通讯事件为契机,中央企业应及时补齐制度短板,为下步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打好基础。建议措施如下:
(一)在国家政策层面
1.坚持改革开放,决不走闭关锁国的老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深刻阐明了改革开放对我国和世界发展的重要性。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当前世界分工格局下,我国是当前世界分工格局的受益者,但在重塑世界分工价值链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绝不能因为存在各种挑战就再走回到闭关锁国的老路上去。我们只有加快开放的步伐,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才能一步一步地缩短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2.加强重点产业、重点技术的攻关。
历史经验和现实告诉我们,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是买不来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培育和创新。我国在最困难时期独立自主研发完成了两弹一星,之后的超高压输电、新型核电技术、高铁技术等,都是通过举国体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逐步改变目前我国多数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新技术,实施紧盯跟随战术,另一方面要针对目前较为紧迫的,对产业链影响较大、较长的关键技术进行集中攻关突破。加强科研攻关,需要改革创新体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大力提高科研队伍的薪酬激励。国家重点实验室多数布局在中央企业,要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
3.做好对相关产业进行临时救助预案。
作为国内行业龙头的中兴通讯公司因违规被制裁,有可能殃及全行业,对三大电信、部分外贸公司、及各配套企业均可能产生影响。由于我国芯片行业严重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通讯行业国内市场集中度又较高,可能存在较多的关联交易,因此存在扩大的风险。特别是中兴通讯公司是较为敏感的军工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的子企业,要充分估计后续对集团公司的影响。
为此,建议在依法严肃追责查处相关责任人的前提下,应尽一切可能保住当前的国有龙头企业,并提前对相应的行业及关键企业做好救助预案。
4.加强出资人对企业重大事项监管,防止内部人控制。
中兴通讯公司作为国有上市公司,长期进行高风险经营活动,一定程度地说明了监管缺位。此事件再次说明,以管资本为主进行国有资产监管,必须坚持三结合、三统一、三分开的原则,管资本必须与管企业法人治理相结合,与相应的管人、管事相结合。不对企业重大事项进行监管,监管必然流于形式,并引发内部人控制的风险。
5.培养诚信经营的氛围,加强企业法制培训。
中兴通讯公司法务形同虚设。据报道,在2012年美国德克萨斯州法院给中兴通讯在美国的子公司发出传召函,针对中兴通讯立案调查前,中兴通讯公司法务部在2009年就预计公司将在出口贸易中面临风险,在2011年8月25日向公司领导层提交了《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公司出口管制相关业务的报告》,后来又应领导要求制定了《进出口管制风险规避方案》。可惜这两个文件不但没有得到落实,反而因泄密落入美国政府手中,成为中兴有意规避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证据。
此外,中兴通讯公司高层赴美考察,董事长秘书电脑里关于向伊朗出口设备会议的全部会议记录,高层做的决策等等被美国海关检查时拦下来了,按照国家规定向这样机密的资料是绝对不容许带出国的!
由此看出,中兴通讯公司相关领导毫无法律意识和保密意识。其多次涉险违规经营,本身又与国内社会诚信度不高的大环境相关,并把国内的无诚信带到了国外。为此,国内亟需建立尊重知识产权,尊重法律的社会氛围。特别要对走出去的企业加强法制教育,知法懂法,一切经营活动均应在法律架构下进行。
6.加强基本国情舆论的引导。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舆论引导上,需要正视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正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坚持韬光养晦,在任何时候切忌浮夸虚荣,急功近利,自欺欺人。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更必须正视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埋头苦干,奋起直追,引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二)在企业层面
1.切实转变增长方式,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2015年7月习近平在吉林企业考察时指出,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基,必须抓好创新、质量、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更多放在创新上,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在当前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中央企业必须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加快创新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才能为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打好基础。
2.认真完善规章制度,排查涉外经营风险。
各中央企业应以中兴通讯公司事件为教训,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能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充满活力的内部机制,杜绝内部人控制。在此基础上,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排查各项经营风险,特别是涉外风险,重大风险应及时上报集团公司及国资委。
3.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中央企业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充分利用和整合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特别应在服务一带一路任务中起主力军的作用。
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
2018-4-23 10:06
来源:科技日报
电脑和手机里,操作系统就像总经理。每次开启电源,操作系统第一个上岗,它根据用户的动作,命令各种硬件干活。软件的计算需求,经操作系统翻译,向各种硬件发出指令。
但中国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
据科技日报4月22日报道,缺少自研操作系统,不仅是中国的痛点,英、俄、日、德、印等强国用的都是美国人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天然垄断,赢家通吃。美国先人一步,占据高点。
看着容易,实则多年积累
编写一个操作系统不难。大学生也能开发简单的操作系统。而且Linux系统源代码公开,随便用,稍加改动就能开发一套自己的操作系统。
但是,“就像汽车,造一个四轮平台谁都会,外观也不难设计,但跑起来就发现,好车不是随便就能造出来。”IT评论家、原科技生态媒体WPDang创始人石磊说。
“手机的操作系统如果是一个新手来写,恐怕一小时就没电了。”石磊说,“我们一般用的安卓等操作系统,可以用最少的电,最合理的频率,最短的时间去计算。”
用户的一个简单行为,比如在微信里输入两个字,会转化成一系列指令,发给CPU等等。如果操作系统不过关,动不动就会死机。
操作系统的智慧,藏在一行行程序语句里。代码一眼看不出优劣,但“执行起来,同样是一万行代码,有些毛病不断,有些完美避开所有陷阱。差距来自大量人力和金钱堆积出的经验。微软、苹果很多专利都是试错试出来的,后来者会发现,只有这条路才通。”石磊说。
美国优势:五零后程序员、七零后公司
石磊说,美国垄断操作系统的原因很简单:起步早。“手机操作系统的优势源于个人电脑时代。苹果和微软的优势从1970年代就开始了,给如今的技术打下基础。”
石磊举例说,安卓是谷歌基于Linux做的,免费授权给各家手机厂商用。但微软却靠安卓发了大财,从很多手机和PAD厂家收取专利费,一台设备几美元到十几美元,因为它1980年代开发DOS时申请的几项专利, Linux也无法回避。如今的软件也都得兼容微软几十年前开发的底层文件系统。
四十年前,绝大多数优秀的程序员都在美国,所以个人电脑时代的各种标准都由美国创立。
“就像国外的发动机做得好,因为有一群熟练的技工。开发操作系统也需要熟练的技工,就是程序员。”石磊说,他常去美国参加开发者大会,发现美国与中国一个最大不同是:常见50后、60后的程序员。
“很多白发苍苍的开发者,从小就接触计算机;还有一些程序员,他父亲就是程序员。”石磊说。
“中国大学走出第一批程序员的时候,美国高校计算机系已经培养了30多届毕业生。”石磊说,普通人看到中国IT业繁荣,认为技术差距不大,实则不然。
操作系统已无市场,但自研可以应急
汽车业有上百个大厂牌并存。而手机和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则是三家美国公司垄断。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今年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安卓系统市场占有率达85.9%,苹果IOS为14%。其他系统仅有0.1%。那0.1%,基本也来自美国:微软的Windows和黑莓。
韩国三星曾在2013年推出Tizen系统,试图打破垄断,但如今三星手机还在使用安卓。
石磊说,安卓崛起,归功于历史机遇和谷歌的远见。2008年时,苹果手机刚推出,谷歌意识到大屏时代来临,所以先做了免费开源的系统,让众多手机厂商尝到甜头,用安卓快速扩展市场。
操作系统这个领域没什么空间,是因为软件厂商要赚钱,只会为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开发版本。
没有谷歌铺路,智能手机不会如此普及,而中国手机厂商免费利用安卓的代价,就是随时可能被“断粮”。
2012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回答“已没有生态空间,为何还做终端操作系统”时说,应尽量使用国外的好东西,包括高端芯片和操作系统,但要有战略备份,“别人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
造”中国芯”有多难?制造一颗芯片就需要5000道工序
2018-4-23 09:24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有说法认为,集成电路是比航天还要高的高科技供图/视觉中国
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量高达3770亿块,同比增长10.1%;进口额为2601亿美元(约合17561亿元),同比增长14.6%。2017年中国货物进口额为12.46万亿元,也就是说集成电路进口额占中国总进口额的14.1%,而同期中国的原油进口总额仅约为1500亿美元。中国在半导体芯片进口上的花费已经接近原油的两倍。
近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进展。若想炼成一颗中国“芯”,需要怎样的步骤?
现状
半导体芯片进口花费
已接近原油两倍
也许不是人人都了解集成电路,但许多人听说过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指,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在半个世纪前,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的摩尔提出的这一推测,已经延续了50多年。
摩尔定律揭示了集成电路领域的发展速度。在这样的高速创新发展中,集成电路的产品持续降低成本、提升性能、增加功能。也是在这样的高速发展中,各国集成电路技术的差距越拉越大。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若想在主要集成电路领域追赶上顶级公司,需要的不止时间,而是整个系统性提升。
海关总署公开信息显示,集成电路进口额从2015年起已连续三年超过原油,且二者进口差额每年都在950亿美元以上。其中,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量高达3770亿块,同比增长10.1%;进口额为2601亿美元(约合17561亿元),同比增长14.6%。2017年中国货物进口额为12.46万亿元,也就是说集成电路进口额占中国总进口额的14.1%,而同期中国的原油进口总额仅约为1500亿美元。中国在半导体芯片进口上的花费已经接近原油的两倍。
调查
芯片有几十种大门类
上千种小门类
芯片,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芯片组,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芯片组合。它们相互依赖,组合在一起能发挥更多作用,比如,计算机里的中央处理器(CPU)及手机中的射频、基带和通信基站里的模数转换器(ADC)等,就是由多个芯片组合在一起的更大的集成电路。而集成电路是非常精密的仪器,其单位为纳米。一纳米为十万分之一毫米。这就对设计、制造工艺都有非常严格、高标准的要求。
芯片的种类很多,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仅从产品种类来说,芯片的种类就有几十种大门类,上千种小门类;如果涉及设备流程的话就更多了。美国是整体式、全方位处于领先地位,而我们只是在某些领域里面有所突破,并且这些领域也并非核心、高端的领域,比如中国在存储器、CPU、FPG及高端的模拟芯片、功率芯片等领域,几乎是没有的。如果中国发力研发,在某些小的门类中可能会有所突破。”
追访
一台通信基站内
有上百颗芯片
以运营商业务为例,通信基站设备是其最主要的产品之一,而在一台通信基站中就有上百颗芯片负责实现不同功能。“简单来说,基站发射并回收信号,收回信号后首先要有芯片滤波,稳定信号;然后还有芯片将这种特别小的信号放大;再有芯片进行解析、处理;然后是芯片负责传输、分发。基站核心跟电脑类似,可以实现各种功能,但它可以支持多个手机,因而速度更快,芯片更复杂。”上述人士表示。
其中,最典型的是ADC芯片,中国目前还无法生产出可替代产品。ADC芯片是模数转换芯片,负责将天线接收的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通话或上网的数字信号。目前ADC主要依赖亚德诺、德州仪器等公司供应。
从软件方面来说,EDA仿真软件是另一个典型。利用该软件,电子设计师才可以在电脑上设计芯片系统,大量工作可以利用计算机完成,并可以实现多个产品的结合试验等。如果没有EDA仿真软件,则需要人工进行设计、试验,耗费的人力、时间等成本不计其数。目前进入我国并具有广泛影响的EDA软件有十几种,基本都来自于美国。
关注
制造一颗芯片
需要5000道工序
一位芯片制造领域的专家向北青报记者介绍,一颗芯片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一条生产线大约涉及50多个行业、2000-5000道工序。就拿代工厂来说,需要先将“砂子”提纯成硅,再切成晶元,然后加工晶元。晶元加工厂包含前后两道工艺,前道工艺分几大模块——光刻、薄膜、刻蚀、清洗、注入;后道工艺主要是封装——互联、打线、密封。其中,光刻是制造和设计的纽带。
其中许多工艺都在独立的工厂进行,而使用的设备也需要专门的设备厂制造;使用的材料包括几百种特种气体、液体、靶材,都需要专门的化工工业。另外,集成电路的生产都是在超净间进行的,因此还需要排风和空气净化等系统。
有说法认为,集成电路是比航天还要高的高科技。该业内人士表示,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航天的可靠性估计也就4个9、5个9的样子(X个9表示在软件系统一年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系统可以正常使用时间与总时间之比)。现在硅晶圆材料的纯度就要6个9以上。”
焦点
全球芯片
几乎被美日欧垄断
根据前瞻研究院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芯片仍主要以美、日、欧企业产品为主,高端市场几乎被这三大主力地区垄断。在高端芯片领域,由于国内厂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与集群效应,所以其生产仍以“代工”模式为主。
截至2015年年底的数据显示,全球共有94家先进的晶元制造厂商,其中17家在美国,71家在亚洲(中国有9家),6家在欧洲。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处于领先地位,但自90年代开始其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显著下降,至2015年仅有3家日本芯片制造商位列全球排名前二十——东芝、瑞萨电子和索尼。而与此同时,东亚其他国家已成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市场的主要公司。韩国三星电子和海士力目前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半导体公司。
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2月,中国和美国的芯片市场规模份额扩大,分别为33.10%和19.73%;日本和欧洲的芯片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分别为9.29%和9.12%。中国芯片市场是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但是对外依存度过高。
热点
英特尔一直是
世界上最大芯片制造商
自1993年1月以来,英特尔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个人计算机所用的CPU处理器中,英特尔就占据了八成份额。人们耳熟能详的奔腾、赛扬、酷睿等处理器都来自英特尔。目前,英特尔的年营收率仍然在继续增长——无论是从PC、数据中心服务器,还是物联网芯片。
2016年英特尔仍是全球最大芯片供应商,全年芯片销售额达540.9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4.6%;市场份额达15.7%。
而在手机芯片中,高通是另一大巨头。目前国内除了华为、三星等手机厂商外,其余安卓手机厂商采用的全部都是高通处理器。除了购买芯片的费用外,高通还向每台手机收取专利费用。此前,魅族就与高通对簿公堂,魅族副总裁李楠称,有100多家手机厂商都与高通签订了购买专利的协议。
亮点
中国半导体前三
分别是华为、紫光、中兴
而在国内,我国的半导体产业近年来也在加速发展。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5411.3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速最快,2017年同比增长28.5%,销售额达到1448.1亿元。设计业和封测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26.1%和20.8%,销售额分别为2073.5亿元和1889.7亿元。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出口集成电路2043.5亿块,同比增长13.1%;出口金额为668.8亿美元,同比增长9.8%。
一份由半导体协会和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公布的2017年国内十大集成电路设计/制造行业的最新排名报告显示,在国内前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当中,华为海思半导体以361亿元销售额排名第一;清华紫光展锐以110亿元排名第二;中兴微电子以76亿元排名第三。随后的还有华大半导体、智芯微电子、汇顶科技、士兰微电子、敦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格科微电子和中星微电子。
财经观察
中国能否跳离
美国IP核另起炉灶?
有专家表示,我国集成电路的起步并不算晚,只比美国晚几年。但由于其间欧美技术封锁、国内历史问题等多种因素,目前与欧美的差距比较大,想要在短时间内追赶有难度。
一位从业者对北青报记者表示,从整个行业来看,美国卡的是“IP(知识产权)”,“围绕IP的战争更激烈,就算你用了人家的技术,人家也有产权,你无法绕开它去解决问题。”资料显示,IP核将一些在数字电路中常用但比较复杂的功能块,如FIR滤波器、SDRAM控制器、PCI接口等设计成可修改参数的模块。上述人士表示,中国集成电路行业一直流行一个词语“弯道超车”,很多人在想,能否跳离美国的IP核而另起炉灶,另外开发一整套的生态系统?但这实在太复杂了。
多位行业研究人士表示,目前中国的集成电路是系统性落后,整体提升需要从基础性研究和人才培养来做,需要比较久的时间,“我们需要先培养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基础人才。这些人提上来后,再由他们培养跟其他学科交叉的人才。他们需要掌握工业设计等技术。”
个案展示
华为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前身是创建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目前,海思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及美国硅谷和瑞典设有设计分部。其产品覆盖无线网络、固定网络、数字媒体等领域的芯片及解决方案,成功应用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数字媒体领域,已推出SoC网络监控芯片及解决方案、可视电话芯片及解决方案、DVB芯片及解决方案和IPTV芯片及解决方案。华为海思的产品在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等多个业务线都有应用,而普通消费者更多是因为华为手机搭载的麒麟处理器认识它,目前华为多款手机包括Mate系列、P系列及荣耀手机都有搭载。麒麟960还被外媒评为“2016最佳安卓机处理器”,表现超过高通处理器。海思总裁何庭波曾表示,“我们在开始做7纳米,也在跟着业界一起看5纳米这些更先进的工艺。”
华为海思
麒麟960被评为
“2016最佳安卓机处理器”
紫光展锐
正致力研发
国产自主可控架构的CPU
紫光展锐则是紫光集团响应国家的集成电路发展战略,而通过资本运作、企业布局等方式大力发展起来的。2013年12月,紫光集团收购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国内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三位的通信基带芯片设计企业展讯通信公司,进而在2014年7月完成对同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国内排名第二的通信芯片设计企业锐迪科微电子公司的并购。2016年,紫光控股上海宏茂微电子公司,布局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领域。同时,2016年紫光控股武汉长江存储有限公司,并在成都、南京陆续签约落地总投资额近100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与存储器制造工厂。
据其官网消息,2015年,紫光展锐与英特尔达成合作,开发出了基于英特尔x86架构的系统芯片并上市。目前,紫光展锐拥有5000多名员工,其中90%以上是研发人员;在全球设有16个技术研发中心。紫光展锐正致力研发国产自主可控架构的CPU。
中兴事件响警钟,忽然惊醒强国梦
2018-4-23 10:48
来源:神州观察
美国政府对中兴通讯发出长达七年的零部件出口禁令,凸显中国对进口晶片的依赖。回望改革开放正好四十周年,中国在关键技术上却依然被掐脖子,残酷的现实,或可惊醒近期沉醉在强国梦中而亢奋不已的国人。
中国虽大,却输给了小小的晶片。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主流产品仍集中在中低端。中国产品占领世界市场,但基本都是占领中低端市场。数据显示,前年中国进口晶片金额高达二千三百亿美元,花费几乎是原油进口的两倍。中兴事件无疑对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
事实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此早有先见之明,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只可惜从官方到民间并无领会,而在官媒舆论的渲染下,近年举国上下几乎都沉浸在大国崛起的幻象之中。
最典型的是,官媒最近制作的《厉害了,我的国》纪录片,总结了中国五年成就与辉煌,在内地也掀起了一阵热潮,更导致一些人不切实际的自我膨胀,不理性,不尊重现实,成天到晚的幻想超过美国,结果美国只是针对一家中企技术“断奶”,始发觉中美差距甚巨。据称,该片目前已下架,背后原因也许“你懂得”。
不可否认,中国确实在过去五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靠房地产和互联网。面对美国制裁,难道能用砖块水泥、电商网店、网络游戏去迎战?当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在内地被吹嘘为“新四大发明”之际,却掩饰不住在中兴封杀令前所暴露无遗的“强国无强晶”尴尬。
其实,与古代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四大发明相比,所谓的“新四大发明”,没有一个是中国人真正发明的,只是借着别人的技术在中国的市场做大了而已,而同时做大的还有中国人的浮躁之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日新月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全社会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并引发一些社会不公现象,权贵一夜暴富,平民半辈仍穷,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合理,导致投机心态愈来愈严重。
今天的中国,在本该钻研尖端科技的时刻,全社会似乎人人都在追逐便利,罕见有人投资研发尖端科技。各地基础建设大跃进,却不见科研迈小步。更由于官方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令企业无心开发技术,因为投入研发不如山寨,不如乾脆挖技术团队。当年打破西方封锁,造出“两弹一星”的攻关精神,早已荡然无存。
但愿今次中兴危机能够成为清醒剂,让国人意识到中国仍需继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或也不失为契机!
遭遇中兴危机 中共高层隐身两日商议“大事”
来源:多维
在中美贸易战、美国制裁中兴通讯之际,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隐身两日之后,终于4月21日在北京召开其上任后的“第三次网络大会”,释放信号。
中美贸易战阴霾不散,美国商务部4月16日以中兴通讯违反去年与美国政府达成的和解协议为由,下令即时对中兴实施七年出口禁令,美国企业未来七年内将不得向中兴出口零部件产品、软件和技术等。
4月18日、4月19日的央视《新闻联播》未有出现习近平、李克强的身影,外界预计,他们或在幕后商议“大事”。
果不其然,中国央视于20日晚播出的《新闻联播》印证了这一猜测。
报道指出,中国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重申“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求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在中国遭遇中兴危机之际,习近平的这一讲话颇具意味。
这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升格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之后的首次会议,该委员会由习近平任主任,总理李克强、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任副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悉数出席。
对比中共此前分别于2014年2月27日、2016年4月19日前两次召开的这场会议,今年的规格最高,可见中共高层对于网信工作在整个中央工作大局中的重视。
这并不是习近平首次提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的观点。他在2016年4月举行的网信工作座谈会上也曾强调这个说法。
他警告说:“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习近平表示,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
中兴的业务以销售4G、无线、服务器、路由器等网络基础设施产品为主,并在世界各地与电信商联手销售自家品牌的Android智慧型手机。不过,其产品制造所需的核心芯片、软件等,均采购自美国企业如谷歌、英特尔、美光、高通、博通等。
美国禁令等于阻止所有美国相关产品进入中兴产品,中兴的营运将无以为继、岌岌可危。有的市场分析甚至预计,中兴将在未来几周申请破产,暴露了中国在芯片等先进技术方面仍受制于人,引起中国舆论激烈讨论。
另一方面,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肖亚庆,4月21日也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强调,中国的国有企业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摆脱受制于人局面的根本途径。
工信部副部长罗文亦接受新华社访问称,中国先进制造业面临被“低端锁定”的风险,下一步将加快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拓宽先进制造融资渠道,促进发展。
大国崛起受困小芯片 后邓时代中国亟待解放思想
来源:多维
中美新一轮贸易战进入白热化状态,美国政府宣布了对中国大陆跨国科技公司——中兴通讯实施为期7年的禁运,期间中兴无法从美国公司那里获得核心部件芯片。正当雄心勃勃加速大国崛起之际,小芯片之争给中国朝野带来巨大震动,举国上下加入热议与反思之中。
这一轮由美国特朗普政府首先发起的贸易战,中美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此前作为强硬反击,中国政府决定对美国大豆征收惩罚性关税,这显然打疼了特朗普,众所周知,美国南部农业地区是特朗普当选总统的大票仓。而随后特朗普将贸易战炮火投向中国高科技企业中兴,显然也是打痛了中国政府。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的真正目标
对中美来说,贸易战不足为奇。美国制裁中兴,并没有涉及华为、小米、联想等更具实力的中企公司。并且对中国来说,美国制裁中兴也改变不了中美之间的贸易差额。但种种迹象业已表明,特朗普根本就不是对华发起贸易战那么简单,贸易仅仅是表象。
匪夷所思的是,特朗普口口声声要求中国减少对美贸易逆差,可他实行的措施却是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出售芯片。且其选择中兴下手,特朗普也为这场贸易战的性质做了特殊定调。
当今世界,信息产业因其超强大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实际上已经处于一个国家全部产业的核心位置。“中国制造2025”也将信息产业摆放进了核心位置。而中兴作为中国仅有的几家高科技信息公司,在中国的国家信息化产业战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更显微妙的是,美国制裁中兴为时7年,恰好到2025年。
因而可以说,特朗普的目标根本就不是中美贸易战,也不是中兴,他瞄准的和将要予以沉重打击的是“中国制造2025”,这场中美国家战略之争,最终目的是要遏制中国崛起。
增加上述判断可信度的是,在美国政府宣布制裁中兴之后,4月20日英国《金融时报》引述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的话证实,特朗普政府正在寻求启动《国际紧急状态经济权力法案》,以对中企公司对美投资设限,核心政策意涵是阻断中国通过对美投资获得核心技术的道路。
核心技术卡住大国崛起脖子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受困芯片这一核心技术,不仅仅是一个中兴。虽然看似中国出了很多大型高科技企业,如海尔,华为之类的,每年也对外出口很多的电子产品。但是作为电子控制系统核心的高级芯片,80%以上都需要进口。
国际范围内,电子行业的现状是,最好的芯片在美国,其次是日本、欧洲,再次是韩国,最后是中国台湾。这也就意味着,中美贸易战后,中企获得芯片还可以转向日本欧洲和韩国。但这都要面临国际关系不确定性的种种风险。
日前有媒体消息指,欧盟诸国对中国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向中企公司倾斜发出了集体抗议。不管事实上中方是否存在这一倾斜,这都意味着,欧盟诸国有透过“一带一路”争议对华发起贸易战的潜在可能。而因为朝鲜核问题,中韩关系也时刻存在变数。
因而,在不确定性逐渐增多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的大国崛起其实无法持久避开一系列核心技术问题。今天可能仅仅只是芯片,但只要中国不能解决自主创新,明天将会有其他核心技术问题卡住中国的脖子。
全球化走到今天,中国以往以发挥后发优势和技术追赶为核心的经济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中国亟待迈出独立研发和自主创新的步伐。
自由思想市场
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对中国所面临的核心挑战亦有深刻体认,习称中国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在于其“大而不强”。习和中共都认为,中国经济的出路在于创造创新。
而创造创新需要一系列的硬件与软件环境。从硬件来说,中国需要从政府层面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研发的投入力度。
以高端芯片研发投入为例,除了中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外,国家层面上的其他科技计划基本上没有集成电路相关的项目和经费投入。2008年启动的“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及“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装备及成套工艺”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平均每年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研发投入不足40亿至50亿元,尚不及英特尔一家研发费用的5.2%至7.7%。
也许更重要的是软件投入。任何一个国家,其研究研发、创新创造都不是一日之功,而且也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创新创造是要政府、企业和企业家、工程科技人员通力合作的结果,尤其是要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个体创造潜能的开掘,除了物质认可之外,还需要营造一个没有束缚和心情舒畅的创造氛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在其《变革中国》一书中历数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科斯断言,中国崛起以及创新创造的最大障碍在于中国目前尚缺乏一个自由思想市场。
中国的现有政党和政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强化控制,尤其是在教育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强化控制。习近平上台以来反思苏联解体教训,将之归因于苏共对意识形态控制的放松,这一判断加剧了其后中共在各方面的加强控制。
比如中共不断加码的党管高校以及对网络安全的过度强调,都阻碍了生动活泼的自由思想市场的形成,而没有这一自由思想市场下个体的思想碰撞与激荡,创新创造就是一句空话。
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国亟待开展第二次解放思想运动。
邓小平的政治收放之道仍可资借鉴
文革之后,邓小平复出,面对当时中共从意识形态到体制的僵化保守和迷信盛行状态,邓以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开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从而将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邓小平时代中共的政治特色以及邓个人的政治收放之道,集中体现于邓始终强硬坚持的两个政治概念,一个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个是四项基本原则。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路线下,邓小平坚定推进中国经济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经济特区、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市场经济,直到1992年仍以普通党员身份南巡一举纠正政治航向,挽救中国改革开放。
在四项基本原则之下,邓小平坚定维护中共的统治和长期执政地位。
苏联解体后,邓小平总结经验得出结论,苏联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远低于西方的经济效率是主因,没有一个政权是单靠收紧政治控制就能长久维持局面的。因而中国只有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才能免于苏联式的命运。
今天的中共仍然能够从邓小平时代的政治收放之道中吸收养分和经验。
分享中兴事件持续发酵下的人间百态 权当笑话!
来源:微信
事件还在持续扩大,外汇市场认为中美贸易战有很大概率会进一步升级。
作为芯片行业的从业人员,圈子大部分知名公司都有我的前同事,因此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很有趣的现象,拿出来分享,权当笑话吧。
故事一:
阿里全面收购中天微的消息刷了头条。中天微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IP核的芯片厂商,这个头衔很适合给阿里做广告。
我和中天微合作过整整三年,知根知底,别的不能谈,但是,中天微的那个所谓的自主IP核是摩托罗拉淘汰后免费赠与它的,而且是十几年前淘汰下来的。这个在小圈子内也不算秘密,说说也无妨。
但是,另一个消息就被编辑的过头了。接着刷屏的是阿里达摩院推出自主产权的首款AI芯片。这是达摩院做的么?达摩院才成立了几天?这是杭州国芯科技做的好不好。往自己脸上贴金贴的这么不见外?
作者理解公关部门也非常理解那些小编,激励士气嘛,我懂。昨天被打脸,今天立刻就造出来一个自主拥有IP核而且还是AI的芯片,还号称性价比超过欧美同类产品40倍,云云。
都是一个圈子混的,说不定哪天就同事了,我不便说太多。但是,我觉得吧。我们真的是输在太急了。你说吃碗面你急就急吧,做芯片这种需要数十年如一日投入的事,你也这么急,昨天刚成立达摩院,今天扫地僧一发功就出货了,然后就40倍性价比于欧美,
“成功”来得这么快,真的好么?
故事二:
今天中兴的董事长出来开发布会了,虽然只有短短十分钟。主题无非就是8万个员工家庭停工,数亿用户受到影响。但这里面有句话非常有趣。我摘抄下来,“美方将细微的问题无限扩大化……”
注意到这个措辞了么?细微的问题。你到现在了,身为董事长,还认为这是细微的问题?
那我来告诉你,他所谓的细微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中兴最早被调查是因为同伊朗进行贸易,交易了美国出口管理条例中禁止向伊朗提供的设备和技术,本来事情已经了结,以巨额赔偿作为终结。
然后中兴吸取了教训对吧?他是怎么吸取的呢?中兴公司高层要求法务部研究如何规避出口风险,写了份文件,底下还有一溜的高管签名。留下这种证据都还不算完,又写了一份《进出口管制风险规避方案——以YL(伊朗)为例》,里面事无巨细的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其它公司逃避监管,然后这还是份非保密文件,任何一个中兴的正式员工都可以直接从公司内网下载。
大哥,就算咱华人违规违惯了,好歹也有点专业素养好不好啊!加个密啊,行不行啊。不要搞的这么明目张胆明摆着让人家抓啊!你作弊也就算了,还把作弊攻略写出来,还明目张胆放在网上,都他妈不加密,你当老师是傻*啊!
这就是你所谓的“细微的问题”??
到现在都不吸取教训。还做这种争辩,非说这是细微问题,人家会认为我们大陆所有企业的道德底线都和你一样低啊。
虽然这是事实,但你也不用说出来啊。
你这么坑队友,良心不会痛么?
故事三:
华为很牛逼是不是?我们来看下华为的手机。
技术上的差距永远都不是第一问题。心态才是。
今天华为公司群里的研发们都在聊啥?我透露一小部分,华为群里的聊天记录:
一个华为的同事:
“中兴华为把整个中国的通信产业都作烂了,这俩企业靠的不是产品力和创新力,而是压榨员工,低息贷款,低价中标,洗脑营销。把通信原来一个高大上的行业做成了工程师跟底层民工一样,如果这俩倒闭,无论对整个行业的创新力,还是从业人员来说,都是大大的利好。 ”
人家自己人内部的说法,咱不评论。
但是,
大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内部有意见也等过了这阵子再内部解决啊,这会子共渡时艰,中美正在贸易战啊。全国人民都指望您们呢,您们每天就在群里聊这个,好么?
故事四:
芯片行业的反应,这就是亲兄弟了,没法透露太多。只能告诉你,兄弟姐妹们都很high,不是迎来了行业的春天high。而是在high是不是会有大量的热钱进来,咱们是不是也能捞一票了
就像这张图的热度,是不是砂纸和清洗剂,又要热销了?
砂纸和清洗剂是个什么梗请参考汉芯事件。他们找农民工用砂纸打磨了摩托罗拉的LOGO,刻上了自己的。所以呀,历史上从来没有新鲜事,就跟中兴一样,你就算打磨,好歹董事长关起门来亲自磨啊,你找个农民工,后来不就泄密在这上面了?
至于代码相似度和linux 99.99%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就不提了。抄也花点心思啊,把每一行代码尽量换个方式实现,替换下嘛,好歹把编译前的代码相似度降下来嘛,你抄的连个GPL(linux里面关于开源的许可证)都不改,你是打算卖呢?还是打算不卖呢?
做人不要那么光溜溜好不好,好歹穿条内裤啊。
故事五:
一个在211大学做芯片领域教授的师兄,朋友圈发了个帖子,很有趣。是一个年薪25万,27岁郊区有房有车的女孩,要逃离南京了。理由就是加班太多了,上下班又要3个小时,每天回到家里都夜里12点了。生活质量太低,熬不住了。于是打算去别的城市了。就这么个故事。
有趣的是评论。评论有这么几种调调:
1、好焦虑啊,钱比你少,没房的都还在熬,你都跑了,心里很绝望。
2、你傻啊,你跑了将来你孩子怎么办?你不跑你孩子将来就是南京人,你跑了你孩子就是某个三线城市人。
清一色,我浏览了大约几十条。
有没有一条讨论生活态度的稍微正面点的评论?
没有。
按说人家姑娘想选择什么生活,关你们屁事啊,人家觉得怎么舒服是人家的自由,人家不想为了变成南京人而活着,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呀。祝福就好了嘛。哪来的一堆的谩骂?这得心理多变态,关键是,变态咋这么多!
我的看法吧,
如果你只有在和别人比较中才能获得优越感,那你永远不会有真的快乐。如果你只有隶属于某个组织或者区域才会有安全感,那你永远不会有真的安全。
城市并不重要
关键的问题在于你到底有没有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所有未知的世界,亦或是非要守在城堡里去捍卫那虚无的一切。
五个故事,我让你看到人生百态。总结一下。
什么出了问题?人出了问题。
工作和生活的很痛苦,要逃离。
加班加的很痛苦,自己巴不得自己公司倒闭。倒不了居然希望敌军替自己弄死它。
工作就是想捞钱,事做成什么样无所谓,反正赶紧捞够赶紧退休是吧?
永远不觉得自己错了,赚快钱是吧,快钱没赚到就骂人家为啥不放自己一马?
赚快钱赚到居然都只需要一天了,下一次呢?只需要一秒么?好歹给自己后面留下点进步的空间嘛。
上上下下,全都这么急,我们到底急着干嘛?奔丧么?
不就是输了一场么,输了先弄清为啥输,需要花三十年,我就真花三十年行不行?
一碗面没烧好,那我能不能用真牛肉,能不能炖足火候?能不能用心烧?你他妈是人,我他妈也是人啊,你能烧好,我怎么就不能烧好呢?
如果还想不通,扪心自问,
急了这么多年了,我们到底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
我们有无数的“成就”,无数让外人以为是成就的”成就“,就如同上面所有提到过的那些“成就”,但是,有没有一个能让自己相信的成就呢?
一碗牛肉面,真的要用牛肉,真的要用面,真的要炖很久,这么简单的道理,偌大一个国家,这么多精英,过去这么多年了,咋就不能懂呢?
中兴危机后中国该咋办?互联网大佬这么说
来源:观察者网
近日,中兴遭美国制裁一事被广泛讨论,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问题也引发的全社会的关注。
4月22日上午,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行,与会的多位数字行业领军人物就“如何掌握核心技术”发表演讲。
马云:不掌握核心技术就是在别人的院子里种菜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发表演讲时指出,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释放了体力,第三次工业革命释放了脑力;第一次工业革命欧洲抓住了机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抓住了机遇,第三次工业革命亚洲应该抓住机遇,这是我们亚洲也是中国的机遇。
对于眼下,马云说,“前20年技术变革,后30年应用变革。我们现在面临30年来互联网技术深入到传统行业方方面面的巨大的变革,现在是关键时期,也是决胜时期,我们今天所做的任何决定,我们制定的任何政策不仅仅影响今天,也是影响到未来30年,甚至更加长久。”
对于未来,马云说,“未来30年,数据将成为生产资料,计算会成为生产力。互联网是一种产关系,有了计算能力,有了数据,有了人类的创新,人类社会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我们今天不数字化,不和互联网相连,不去拥抱变化,那么会比过去30年前我们不通电来得更加可怕,我们不能被今天的想象力限制了我们自己的未来。”
在谈到企业责任时,马云表示,大企业要有担当,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就是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在别人的院子里面种菜。核心技术很难,但也不是高不可攀,我们错过了昨天的机会,我们再也不能错过明天的机会,我认为真正的大企业不是看市值有多大,而是担当有多大,不是看市场份额有多大,而是看是否掌握了核心和关键的技术。市场份额牛不叫牛,核心技术牛才是真正的牛,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上突破,是大企业当仁不让的责任。”
为此,马云倡议,中国需要一大批能够担当大任的企业,能够将数据和技术引向应该走的方向,能够在关键技术、关键领域,解决未来问题,人类的发展问题和国际技术竞争中担当重责。
在谈到知识产权保护时,马云说,中国需要一部数字经济法。“进入IoT(物联网)时代,万物互联将会带来数据爆炸,今天全世界都在担心数据时代的带来的挑战和危机,但是今天的数据和未来相比只是沧海一粟。在这样的未来面前,中国当前需要一部数字经济法,这部数字经济法不仅仅是监管法,而应该是一部发展法,一部未来法,一部全球法,它着眼于世界发展,面向未来,有全球的眼光和担当的大法,我们建议完善相关法律。举纲才能目张,创新发展思路,从技术创新开始走向制度创新。”
谈及技术,马云说,在未来面前,今天没有哪个国家没有哪个企业可以说自己在新技术上高枕无忧,也没有哪个国家哪个企业是绝对的优势,绝对的垄断,绝对的安全。未来全球既要有竞争,更要有合作。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有敞开胸怀拥抱变化,以期达到共打造共同的命运空间,拥抱新技术,分享技术的成就,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发展,科技才会不断变革。
马化腾:只有科技足够硬,中国才有机会站起来
会上,腾讯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分享了三点想法:
第一,我们的数字化技术需要“站上来”。中国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只有科技这块“骨头”足够硬,我们才有机会站起来,与国际巨头平等对话。
第二,我们的数字化创新需要“沉下来”。目前互联网正在与各个垂直领域深度融合,数字化创新需要下沉,进入各行各业的五脏六腑。我们要发扬“数字工匠精神”,从外到内打磨每一个细节的改进,而不是热衷概念炒作。
第三,我们的数字化升级需要“用起来”。我们尤其要跨过数字鸿沟,把数字产品和服务做好“向下兼容”,让尽可能多的人能“用起来”,“用得好”,特别是让弱势群体、老少边穷,能够分享数字红利。
华为董事长梁华:将依托芯片设计等核心能力创建创新“黑土地”
华为董事长梁华在谈及技术现状时表示,目前,各行各业的“应用、平台、网络、行业终端”之间的数据通道和业务通道并未完全打通,仍然有非常多的数据和业务孤岛,还存在着大量的数据和业务断点。正是这些断点,阻碍了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
此外,梁华还说,华为将依托核心能力“芯片设计、数学算法、架构设计”,构建端、网、云协同的ICT(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平台,创建各行各业生态合作伙伴的创新“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