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3/中国狂吸商品,贸易格局改观

加通社渥太华电/加拿大中央银行周四发表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对石油及矿产资源如饥似渴的需求,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继续抬高商品价格,构成全球对加国资源需求的一个关键成份。

该报告名为《中国对全球价格的影响》(The Effect of China on Global Prices),属央行秋季检讨系列报告之一。报告称,中国经济近25年来以每年平均9.7%的速度增长,而且似乎看不到尽头。尽管如此,中国自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贸易格局的影响
,以及随后对石油及金属疯涨的需求,使得世界为之一震。
报告说:“这两个效应加在一起,解释了这些商品相对价格近期来的变化。

“石油及金属方面,中国的规模及发展,一段时间内很可能将继续是推动全球需求的关键因素。”

低估中国对石油需求

报告指出,国际有关机构一贯低估了中国对石油的需求 – 它从2002年到2004年增长了28%,导致了原油价格的直线飙升,周四已升至接近每桶100美元的天价。

2002年,中国在世界金属矿石贸易中约占13%,3年后该比例增长到25%。有估计称,2006年可能已经超过30%。因此,2001至2006年间,铝、铜、镍、钢等金属的价格已经翻了近2倍。

报告把中国崛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与60年代的日本相提并论。它认为,这些商品的出口国可能作出反应,提高供给,但这个调整需要一些时间。“因此,相关的商品价格也可能仍然居高不下”。

商品涨价 加元扶摇直上

自2002年来,加国经济就乘着全球商品价格上涨的大潮,加元也从不足70美仙扶摇直上到今年与美元等价甚至超越的水平。

报告还称,中国的影响,并非只造成通胀,中国加入世贸,也导致了全球市场消费产品价格的降低,服装即是一个例子。

报告的结论称:“目前单凭经验证据来论断中国是造成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都是不可靠的。”

在检讨的另一份报告中,央行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例如电子交易及其它因素,外汇市场日益壮大,“也更加公开、透明及具流动性”。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