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6/哄骗认假结婚 签证官裁不当

华裔夫妇团聚申请重审

明报/被指“假结婚”而提出团聚移民申请遭拒的一对华裔夫妇,向联邦法院控告移民部驻香港签证官面试时开错申请人档案,又通过“认罪换签证”的方式“哄骗”申请人签名承认自己为了移民加拿大,以25万元人民币办理假结婚。法院终判移民部败诉,须换人重新审理该夫妇的团聚申请,并认定涉案签证官存在不当行为,要接受交叉盘问。

法庭文件显示,华裔居民梁素玲(Su Ling Liang,译音)于1997年5月移民加拿大,她在2003年3月与中国公民吴伟国(Wei Guo Wu,译音)在中国注册结婚,同年申请担保丈夫来加团聚,但在2005年被拒。

梁素玲随后于2007年提出第2次申请,香港签证办事处官员华莱士(Gary Wallace)于2008年9月对吴伟国进行面试。

移民部档案系统(CAIPS)资料显示,签证官在面试中质疑吴伟国在首次申请失败后为何不上诉,吴答称本来有此打算,但太太因搬家未及时收到信件,错过机会;签证官即时斥吴“讲大话”,又指真相是其妻确有上诉,但是失败,并示意吴查看电脑屏幕上的档案。该官员更称,“早知假结婚的人总会在细节上出错”,“只要看到你的脸就知道我判断正确”。

吴随后在其引导下,签署一份声明承认他“为了移民加拿大,出钱安排假结婚,已经先付5万元人民币首期,并承诺一旦成功进入加拿大,将付清20万人民币的余款”,同时还承认身在加拿大的配偶对此完全知情,以及参与整个过程;签证官即日以此为由,再次拒绝了他的团聚移民申请。

但吴妻梁素玲在2009年向移民部上诉部门(IAD)抗议签证官“错误地诱导当事人承认造假”,并要求该人亲身上庭当面对质。吴伟国提供一份新证词指,面试时对签证官的质疑感到“震惊和迷惑”,因为知道妻子确实没有上诉,而是决定重新申请;签证官又对他说,如果坦白真相,仍会让他进入加拿大,并称对婚姻造假案了如指掌,他“没有机会成功”。

吴伟国证词提到,签证官反复盘问他“付了多少钱”,虽然自己多次强调婚姻属实,但对方全不理会,只强调讲实话就能得到签证,他最后因恐慌再次被拒,而“说了一个听来的金额”,签证官立刻改变声调指会因他“诚实”而批准,但因为他体检结果过期,会先寄给他新的体检表格,又嘱咐他好好学英文,到加拿大后“不要再跟妻子联络”,随后又安排职员让他在一份文件上签字。

吴指他与妻子都以为签证通过感到开心,因此未再对“奇怪的面试”深究。

IAD调查后承认,该名签证官在面试时开错文件,但不认为这个错误对吴氏夫妇的申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又指吴对签证官的问题无法提供可信解释,最后是“不情愿但自愿地”在声明文件上签字,因此驳回他们的上诉,亦拒绝让签证官出面对质。

梁素玲最后向加拿大联邦法院上诉,法官布兰查德(Blanchard J.)宣判指,鉴于吴伟国签署声明的情形,签证官的所作所为存在不当,他拒绝其团聚申请的理据难以采信,IAD的判决“不合理”,要求该签证官必须亲身出庭接受交叉盘问,而吴氏夫妇的申请应换人重审。

人蛇集团以香港为据点 用家庭团聚助骗移民身分

明报/移民部香港签证办事处内部报告指,针对中国华南地区的严打假结婚行动已初见成效,该处去年新收的配偶团聚申请较2008年减少一半;由于需时处理积压个案,估计短期内该类别拒签率仍保持在50%的高位。

根据本报从移民部取得的最新数据,香港签证处在2010年全年以及2011年第一季度对配偶团聚移民申请的拒签率分别为52%和35%。

移民律师李克伦(Richard Kurland)根据《资讯自由法》取得移民部文件,有来自香港签证办事处的内部报告指,在2007、08年有明显?象显示,存在有组织的人蛇集团以香港为据点,利用加拿大的家庭团聚类别,帮助不符合资格人士骗取移民身分。

报告指,这些“假移民”又极有可能成为受害者,因为其通常要付给蛇头3万至6万加币的费用,“远超过中国普通民众的负担程度”,令他们刚到加拿大已经背上“沉重债务”,为了还债往往不得不沦为廉价劳工或是被迫从事性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