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8/震震有词,养专家不如养蛤蟆?

捷克佳/5月27日下午16时后,四川青川和陕西宁强在40分钟内分别发生的5.4、5.7级余震,在地震发生之前的26日,宁强县、汉中、汉中东南川陕交界的镇巴县,省会西安等处均出现青蛙、蛤蟆的异常举动,西安北面的泾阳也出现蛇成群的反常情况,在网络的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上并有一些如片为证。其后的地震证实动物反常行为是准确的预测征兆。

看来,在与自然的抗争中,经验主义占了上风,而专家的可信度在降低。

专家之前说,前几天积聚的能量在昨天(指25日清川6.4级地震)已经基本释放完,近期内不会发生破坏性余震。而27日相距约百公里的两地连环震令地震专家感到困惑。

有网友认为,古代科学家张衡地动仪上的蟾蜍已清楚地说明生物对自然现象的感应力。网友说,张衡造地动仪的时候为什么要选几只蛤蟆来接掉出来的球,而不选择其它动物来接呢,说明蛤蟆能感觉到地磁波的变化。不少网友更认为,养专家不如养蛤蟆。也有网友给出如下对联:

上联:地震专家不学无术,震前鸦雀无声
下联:防震部门急功近利,震后屁话连天
横批:震震有词

信息源:

http://tieba.baidu.com/f?kz=389178942

http://hantai.678114.com/Html/News/jujiao/200805283AEA0241.htm


陕西宁强5.7、青川5.4级余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5月27日16时37分,在陕西宁强县(汉中西136km,北纬32.8度,东经105.6度)发生5.7级余震。同时北京时间5月27日16时03分,在四川青川县(北纬32.7度,东经105.6度)发生5.4级余震。陕西宁强和四川青川两地相距大约100公里。

中国央视证实,5月27日16时零5分,四川青川再次发生5.4级余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5月27日16时03分,在四川青川县(北纬32.7度,东经105.6度)发生5.4级余震,成都、重庆、陕西等地均有震感。另外最新消息说,陕西宁强在26日下午16时37分发生5.7级余震。

中新社报导,27日16时40分左右,成都明显感觉再次有余震发生。记者从建筑物内撤出。记者感觉到此次余震比16时03分青川发生的5.4级余震震感更为强烈。目前,记者正向地震部门查询相关数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26日下午受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7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7183人遇难,361822人受伤,失踪20790人。

此前有报导说,近日有网友发帖称美国地质勘探局官网:发布预告:“四川汶川县地震震源向东北方向迁移,地壳已出现大范围持续破裂,未来两周陕西西安市、甘肃天水市等地可能连续发生7级以上强震。请当地居民提前预防,并迅速相互转告”。

但中国地震局表示,在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上述网页上,只有汶川8.0级地震及其余震的震中分布图,并没有任何关于地震源迁移及未来两周陕西西安市、甘肃天水市等地的地震预报意见。5月20日美国有线新闻网CNN采访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专家称,该机构并没有对中国汶川地震发布过余震预报。

在USGS网页上所展示的分布图(在中国地震信息网的“余震分布与统计”网页中也有类似的图件)上,地震及余震震中呈现了自都江堰至青川的北东向分布。中国地震局也没有做出上述的预测意见。综上所述,网上所传的关于“未来2星期内,天水、西安等地有可能将连续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说法应属于误传或谣传。

另有网民发帖称,美国《国家地理》刊文说,在2007年7月中期的《地壳》(Tectonics)杂志中,欧洲、美国和中国的科学家们通过仔细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地壳撞击的能量在四川省汶川县积累,并将以地震的形式释放出来”,“科学家已明确表示出这些活跃断层的潜力,但被锁进了一份学术期刊”。

经了解,上面所提及的《地壳》杂志中的文章,只是做了地质灾害风险方面的分析,其结论是北川附近某些断层是活跃断层,有导致严重地震灾害的潜在风险,而不是一次地震预报。实际上,四川省地震局的周荣军研究员是该文的作者之一,他介绍说,本文所给出的只是背景性信息;其危险时间尺度可以是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

半小时连发两次5级余震 国家地震专家感到困惑

重庆商报/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5月27日16时3分,在四川青川县发生5.4级余震;5月27日16时37分,在陕西省宁强县发生5.7级余震。宁强县与四川青川县毗邻。

成都震感强烈 重庆震感明显

昨日发生的余震,成都震感强烈,重庆有明显震感。

“今天两次余震,我都感觉到了,没有往外跑,在办公室正常上班!”昨日17时,在重庆江北茂业大楼上班的陈先生告诉记者,这两次余震,大楼出现数次间歇性震感,当时觉得头有点晕,门窗也有振动声响。从楼上看到,步行街上也聚集了不少从商场中逃避出来的市民。

“这两次余震,我市的烈度为4度左右。”市地震局值班室有关人士称,两次余震对我市未产生任何影响,远离震区,市民不必恐慌。记者 童江华 实习生 李东

eq_qingchuan.jpg

青川:人们纷纷从帐篷中跑出

16时左右青川县城内震感明显,人们纷纷从帐篷中跑到空地当中,而30多分钟后的再次余震震感强烈,在路上可看见石头滑落时扬起的尘土,和25日的6.4级余震相比,明显感觉本次地震力度减弱,频率较低,震荡持续时间和上次差不多。

青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27日17时披露,当天两次余震,新增受伤63人,其中重伤6人。当地新增倒塌房屋42万间,剩余120万间房屋再次受损。

新华社

甘肃:文县县城楼房不停颤动

发生在四川青川的余震,甘肃陇南震感明显,兰州、天水等地出现不同的震感。就在灾区群众还在恐慌之中,陕西宁强再发余震,陇南市8县1区震感强烈。

这两次余震,有“鸡鸣三省”之说的甘肃文县有强烈震感,有近20人受伤,14条乡村道路毁坏,有少数房屋倒塌。

两次余震,文县城乡震感十分强烈,人们纷纷惊慌失措地跑出房间和帐篷,正在收割小麦的农民停下活计,正在抢险的解放军战士也不得不短暂地停下手中的活。文县县城楼房不停地颤动,一些危房的裂缝加大,县城四周的山体又一次发生局部滑坡。《兰州晨报》

陕西:略阳8万居民涌上街头

昨日发生的两次余震,西安有明显震感,一些人到开阔地带避震。

宝鸡也有两次明显震感,市民们再次跑到户外,商场、单位临时下班。

16时左右,凤县的杨先生正在办公室上班,突然感觉电脑屏幕晃了一下。接着,办公楼里的人都跑了出来。过了一会,大家感觉没事又进去了,没想到16时40分左右又震了一次,比之前的还厉害,大家再次跑出楼房,有女同事吓得脸色都变了。

与宁强县邻近的略阳县,城区的8万居民都涌上街头,救灾等各种车辆拥挤在一起。因为强余震的发生,可能造成房屋新的倒塌,当晚,县政府把原本已返回自己住宅的居民,全部转移到帐篷里。《西安晚报》

专家:短时间不应临近出现两次5级余震

对于大地震后15天后连续发生两次超过5级的余震,地震专家感到困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鋐昨日称,“如果地震发生后前5天,相邻地区相隔半小时发生两个5级以上余震,我不会感到奇怪,但27日相隔不远的青川与宁强连续发生5.4级、5.7级余震,实在让我感到困惑。现在看来,需要对汶川地震的整个序列作出重新认识,地震可能还将持续,不会很快衰竭。”他说,25日之后,按照衰竭规律不应这么短时间临近出现两次5级以上余震。

“27日发生在青川和宁强的两个余震比较复杂,这也体现在整个汶川地震后,地震序列相当复杂,跟以往的序列经验和专家预期均不同。”孙士鋐告诉记者。

宁强余震发生后,许多人担心地震震中正从四川沿北部转移,孙士鋐表示,宁强还是300公里地震带最北边附近。根据目前观察和分析,余震震中仍在汶川至青川北东方向300公里范围内活动,没有明显跳出300公里范围,对于未来震中是否脱离300公里,需进一步研究。

对于未来余震区是否可能发生7级地震,孙士鋐认为,对余震的预计是6.5级左右,也可能达到7级,但达到与汶川主震同等大小可能性不大。

孙士鋐说,目前成都不在汶川8级地震的余震区范围。5级以上大余震带来成都、重庆乃至西安普遍震感是地震波影响的正常状况。《广州日报》

相关新闻:中国地震局澄清西安有大震谣言

近日有网民发帖称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官网发布预告:“汶川地震震源向东北方向迁移,地壳已出现大范围持续破裂,未来两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等地可能连续发生7级以上强震。”经中国地震局核查,在上述网页上只有汶川8级地震及余震的震中分布图,并没有任何关于地震源迁移及未来两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等地的地震预报意见。5月20日CNN采访USGS专家称,该机构并没有对中国汶川地震发布过余震预报。所以,关于“未来2星期内,天水、西安等地有可能将连续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说法应属于误传或谣传。

浙江平阳现大量青蛙聚集专家称与地震前兆无关

新华网温州5月27日电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近日有群众向温州市地震局反映,当地有大量青蛙聚集,担心是地震前兆。对此,该市迅速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调查,经调查分析,认为这一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与地震前兆无关。

据平阳县梅源乡村民说,23日,平阳县梅源乡政府前面的溪流附近聚集大量青蛙,看着让人心里发慌。

温州市地震局接到群众反映后,立即组织生物、农业、林业等各方面的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

专家分析说,蛙类属于两栖动物,本身就有水陆生活的习性。在平阳出现的这种蛙,名叫泽蛙,这段时间正好是其由蝌蚪变成幼蛙的季节,幼蛙从水里转到岸上生活。而人们看到的也正是幼蛙,幼蛙上岸是正常的自然生物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幼蛙同时上岸呢?专家们发现:这与现场的特殊环境有关。由于溪流上有一条堤坝,所以溪流水流平稳,水藻多,非常适合蛙类产卵生活。

温州市地震局副局长金传顺说,接到群众报告后专家组也看了当地蛇场、鱼场,都没有异常现象。而且对附近有关区域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得知其他动物如老鼠、猪、鸡、鸭、狗等生活习性均正常,水井、地下水也均正常,未出现反常现象。金传顺说,这说明青蛙聚集这一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孤立现象,与地震前兆无关。

余震还可能发生宁强略阳须加强防范

2008-5-28 来源: http://xian.QQ.com  
■省长袁纯清立即召开会议研究余震对我省影响及有关应对措施

■余震造成1人受伤,860间房屋倒塌,3100间房屋受损;宁强略阳居民全部撤离建筑物

■宁强地震仍属汶川余震,西安市民不必恐慌,可按照避震常识积极做好防范准备

地震发生时,一块3、4吨的巨石从山上滚下,落在距采访车仅3米处

据新华社电 昨日16时37分宁强县发生5.7级余震,记者从陕西省应急办获悉,宁强余震发生后,陕西省省长袁纯清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强余震对陕西省的影响及有关应对措施。

陕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向汉中、宝鸡、西安、安康四市发出了紧急通知,要求加强防范余震,特别是略阳、宁强、勉县、陈仓区等地,凡危房和已经发现裂缝的房屋,不得继续使用,要就近安置好群众。

此外,陕西省副省长姚引良已率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连夜赶赴汉中,建立陕西省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指挥汉中前线抗震救灾工作。

据陕西省地震信息网监测消息,昨日16时12分至17时35分,陕西宁强先后发生3.7级、5.7级、3.0级及三级以下余震共8次。汉中、宝鸡、西安等震感强烈。

又讯(记者 卫晓宁 靳曼)汉中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昨晚7时30分召开紧急会议,市委书记田杰主持会议。会议决定,宁强县和略阳县居民全部撤离建筑物,暂住在室外或帐篷内,要求学校在安全地方上课,医院在帐篷内进行治疗,汉中市其他地方居民撤离危患建筑及高层建筑。会议同时要求,汉中市各个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公安部门要加强巡逻。

记者昨日19时获悉,省应急办、省地震局告知,未来余震还可能发生,请宁强、略阳等县加强防范。我省其他地区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

省地震局称仍属汶川余震

西安市民不必恐慌

本报讯(记者 张莉)昨日下午,先后在四川青川县和我省宁强县发生5级以上余震,西安有震感。宁强县与四川青川县毗邻。昨日晚上7时,记者从省地震局获悉,这两次依然为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后的余震,西安市民不用恐慌。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5月27日16时03分,在四川青川县(北纬32.7度,东经105.6度)发生5.4级余震;随后,北京时间5月27日16时37分,在陕西宁强县(汉中西136公里,北纬32.8度,东经105.6度)发生5.7级余震。昨日下午,很多西安市民都有震感,纷纷到户外避震,也有一些市民表示,并没有感觉到。由于昨日两次余震相隔仅半个多小时,一些西安市民打来电话询问是否属于正常,表示有些担心。

昨日下午7时,记者从省地震局获悉,昨日下午发生的两次余震仍然属于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后的余震,且距离较近,并非网上流传的关于地震震中向西安转移说的印证,省地震局提醒,西安市民不必恐慌,请保持正常生活秩序。同时,请按照避震常识积极做好防范准备。

昨日强余震未影响宝成铁路

据新华社电 记者27日19时从西安铁路局获悉,27日16时03分在四川青川再次发生5.4级余震和16时37分在陕西省宁强县发生5.7级余震后,刚刚抢通的宝成铁路和宁强段辖区的阳安铁路(阳平关至安康)未受明显影响,目前列车通行正常。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大地震,引发西安铁路局管内宝成线109号隧道山体塌方,致使21043次货物列车在隧道内脱线,包括12节油罐车在内的货车起火燃烧,宝成线因此中断行车。经过西安铁路局、中铁一局、中铁电化局、中铁十二局、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铁通陕西分公司的广大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等2200多名抢险人员,连续12天奋战,5月24日9时53分终于抢通了宝成线。


地震预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1世纪经济报道/“我们这些在一线工作的,对这次汶川大地震确实没有实现成功预报,感到很痛心。”近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钅宏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语气凝重。

“预报”和“预测”

面对质疑之声,地震系统一直坚持“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的态度,并呼吁世人要用科学理性的态度来面对这个问题。

然而,在痛苦与辩解之外,也有一批业内人士从地震预报的制度层面进行反思。

据孙士钅宏介绍,事实上,四川省地震局在今年早几个月,曾做出了一个分析,表示四川在未来几个月内可能将有大震。这一材料,上报给了四川省政府。

“但这个并不是地震预报。”孙士钅宏强调,这个材料只是背景性的材料分析,给四川省政府当局做决策参考之用。

这样的预报流程,是依照国务院《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来执行的。在这份1998年10月17日发布的条例中,详细规定了地震预报的整个环节。

依照条例规定,一次完整的地震预报要走三个程序:形成地震预报意见——针对地震预报意见进行专家委员会评审——发布地震预报。

其中,对于地震预报的发布,该条例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对全国性中长期预报,由国务院发布,而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内的地震长期、中期以及短临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而已经发布短期预报的地区,如发现明显临震异常,紧急情况下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管理地震工作机构和中国地震局报告。

事实上,“在我的经验里,国家层面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次短临预报的评审活动。”孙士钅宏表示。

规定虽然清晰地勾勒出地震预报的“三部曲”,但往往到了地震预报发布这一阶段,就遇到现实问题的纠缠。

“就拿汶川地震来说,四川省政府没有收到四川省地震局的明确的预报意见,即没有预报具体时间,也没有预报具体什么地方,缺乏地震预报的三个要素构件。”孙士钅宏表示。

对于震情预测,各级地震部门每周都要集中专家会商,从地震学、地形变、地磁、地电、重力、地应力、地下水、动物异常等各个方面去判断,经常是“口沫横飞”,意见不一。

即使最后“投票表决”形成明确的会商意见,肯定会写成“有发生几级以上地震的可能,但是也不排除不发生的可能”,然后向政府报告。

如果是拿一个模糊的预测意见,政府在决策时自然很为难。地震预报是一把双刃剑,你报了它不来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针对这种可能性不大的预测,地方政府一般采取“外松内紧”措施来处理,比如加派执勤警力和完善医院配套措施等。

因此,有地震预报专家表示,中国的地震预报或可参照欧美国家的做法,在制度设计上在“预报”和“预测”之间有一个宽松的尺度。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相信对于科学家来说,做出预报时就没有那么艰难了。”中国地震局系统内一位资深专家表示。

从“可以”到“很难做到”

政府部门面对地震预报时的欲言又止,完全是因为目前地震预报的低成功率。

目前,在国内地震学术届,绝大多数人都持有“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尤其是短临预报,短期内还无法实现”的观点。

新中国成立不久,1953年,中国科学院就设立了“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由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竺可桢任正副委员,开展包括地震预报在内的研究。

而中国地震预报的大发展,则肇始于1966年邢台大地震。据专家回忆,当时地质部、石油部、测绘局、水电部,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以及北大、科大等大专院校到邢台地地震现场去进行试验研究。

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宗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回忆起当时的一个有趣的细节:邢台大地震发生后,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说,大家争取解决这个问题,科学院召开了一个全院大会,动员各个学科,都去帮助解决地震问题。生物研究所把试验的动物搬到了邢台去,看猫的胡子什么时候波动。

而1996年11月,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地球物理联合会在伦敦召开“地震预报体制评估研讨会”。在对地震预测几十年的研究以及对各国地震预测考察后,包括盖勒、杰克森在内的三名地震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联名在美国《科学》刊发了一系列的论文,标题就是“地震不能预测”。

此后,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地震预报的研究已经不再是主流。

“对于地震预报来看,全球学者基本上是处于失望的状态。美国、欧洲、加拿大是不做地震预报,日本有些人还用地震预报这个词,但实际上做这个工作的人不多。在北美和欧洲,地震预报这个词已经不是很有积极意义的词了。”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成员、加拿大地质调查局王克林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据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长江学者陈永顺教授介绍,目前,中国在世界地震预报领域中起到一个顶梁柱的作用,“只有中国有一个固定的机构,有经费,常年坚持不懈的对这个问题研究观测”。

即便如此,中国地震学界的主流声音对地震进行短临预报已从过去认为“可以”转变为现在的“很难做到”,很多学者也从过去的地震预报研究转向了救灾减灾研究等。

而少数坚持地震预测研究的学者,多是独自进行研究,且在地震预报决策层无太大影响,被地震界称之为“非主流派”。

汶川之后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中国地震系统立即采取了行动。

据了解,地震发生之后,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湖北、云南、青海省地震局,以及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都派出现场应急工作队赶赴灾区,开展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向所属各单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迅速收集灾情,做好应急处置。

位于北京三里河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成为最繁忙的地方。

不久前,在这栋大楼的地下三层,进行了一次高规模的内部震情会商。主要是三个议题:一个是对这次汶川地震及其西部的震情分析,重点还是介绍一下汶川地震的情况,序列的衰减情况,地质构造的特点;第二,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对于我国东部地区的地震形势做出一个相应的判定;第三,对于首都地震圈地区的判定。

“对后两个议题涉及的很少,重点还是第一个。”参加该会商会的一位专家表示,“这个会不是预测预报的会。主要讨论现在我国地震严峻程度;我们主要应在哪些方面努力,例如哪些地方要增加一些流动观测等。”

5月18日下午,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在中国地震局主持召开总指挥部会议时,明确提出“地震部门要加强余震监测和趋势分析,加密、强化现场流动观测,把握震情的发展变化,及时提供可靠的预警信息,做好余震防范工作,防止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同时,要统筹安排力量,科学部署,做好全国其他地区的地震监测工作。”

更有地震专家建言,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中国地震预报工作。

比如说,重拾“专群结合”的地震预报经验。还有一些学者,呼吁改革目前地震局系统内部实行的双重领导的机构设置。中国地震系统,省一级归国家地震局垂直管理。省以下的地方地震局实行双重领导,工资是由地方财政支付,业务上归口省地震局管理。

汶川地震发生时,孙士钅宏正在云南考察地方地震局的建设,下到了保山地震局、龙陵地震局,这些地方机构反映地方地震工作开展起来还是很难。“解决地方地震局的工作积极性的问题,主要还是取决于体制的理顺。”他坦言。


余震将持续1~2个月震中向西北挺进

来源: 2008-05-14 05:08:22  东方网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鋐。

汶川地震剖析示意图。汶川处于中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地震密集带。 (CFP供图)

昨日记者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获悉,截至13日17时,汶川地区共发生Ms4.0级以上余震39次,最大余震震级为Ms6.1。

专家表示,事发后24小时的“黄金时期”,或情况良好或许可延长至72小时,是灾民生还最重要的一段时间。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曾将地震定级从7.6级修订为7.8级,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鋐解释说,“从目前情况看,不排除下一步继续修订官方数据的可能性。”

余震将持续1~2个月

谈到汶川大地震的主要原因,孙士鋐说,关于地震成因,学术界较普遍的说法是地球内部动力的释放,但地震真正的机理还没真正弄清。对于汶川地震,中国地震局专家普遍认为是板块逆冲引起,而不是板块走滑,如3月份新疆玉田地震属于走滑,即土地沿着破裂的断层滑动,能量释放比较彻底,余震较少。而逆冲则能量释放不彻底,地震衰竭速度较慢,往往有持续1~2个月的余震期。

震中将向西北方向挺进

“未来持续发生五六级或6级以上的余震会较多,并且完全可能。”

在地震发展的地理走向上,孙士鋐表示,“国家地震局研究认为,此次地震与唐山 地震类似,走向靠近西北方向,震源中心变化地区大概在120~130公里范围内。”

次生灾害会有联动效应

“灾害是具有链条伴生效应的,有学者分析,唐山地震前,台风路径因地震发生改变,缅甸飓风的路径在地震前也发生突然改变,包括地震之前淮河流域水流改变。这些灾害现象,有专家认为与汶川地震具有一定联系。”

孙士鋐认为,此次灾情发展很可能会引发诸多次生灾害,比如地震造成的河流断层,很可能形成新的汛情,地震伴生泥石流现象已经出现,地震对与汶川相邻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的习性和食物的影响,从1933年发生在四川茂县7.5级地震的经验上看,这些因素都可能存在。

对广东港澳地区影响不大

专家指出,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灾民生还的几率急速下降。

亲身经历过天然灾害的人表示,除非受灾者仅受轻伤、身处温暖的空间及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或许再有一些水可喝,否则不可能在瓦砾堆中生存。

专家表示,事发后24小时的“黄金时期”,如情况良好或许可延长至72小时,是最重要的一段时间。

另外,孙士鋐认为,此次地震对南方地区,特别是对广东及港澳地区的影响不大,破坏力度仅为2度,而汶川地震震中已经达到10度。

汶川地震 地下断层三百多公里

综合新华社消息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总工程师刘瑞丰研究员13日向媒体介绍说,四川汶川大地震整个地下断层长度三百多公里,断层为单侧破裂,并从起始点的震中汶川开始向东北方向延伸,汶川、北川两地破坏严重。

他说,地震断层长度即地壳破裂长度,有的表现为地面裂缝,有的在地面上看不出来,断层为一个破裂面,一般由震中往一个方向破裂,单侧破裂就是破裂面朝一侧破裂。

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1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灾害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强度大,波及面广,破坏力强。此次汶川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破坏力度较大。

二是震中位于地震高发区。有地震记载以来,此次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围内发生过8次7级以上地震。

三是灾区建筑抗震能力较弱。震中汶川县有羌族人口2.9万人。羌族房屋结构为石砌墙体或夯土板筑墙体,防震性能差。

四是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人员伤亡情况严重。

五是抗震救灾难度大。震中汶川县海拔1325米,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震后道路、通信中断,灾区近日又多阵雨天气,给灾区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http://hantai.678114.com/Html/News/jujiao/2008052724B1D849.htm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