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星星千禧:“星星”知我心

–谨以此文恭贺《星星生活》千禧里程碑

题记:看官,倘若您看到《星星知我心》会心一笑,那您至少是八零后笔者的同龄人啦。据说,人上了年龄才会经常追忆往事。年届不惑的俺不敢称“前浪”,似乎也不能赖在“后浪”队伍里了;但也着实有点儿阅历了。此番以《星星生活》发行逾千期为契机,一个在多伦多中文教学领域耕耘了近十载的中文教师也凑凑热闹,粗略梳理一下近十年来的“星”缘吧。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翟乃刚)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倏忽间,来“土狼屯儿”十年了。

作为学对外汉语专业的“没技术的技术移民”,笔者基本也在中文教育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了十年。这些平凡的岁月虽不及曹雪芹那般“十年辛苦不寻常”,但也不乏一些个值得定格的瞬间。而这些片段,俺惊喜地发现竟在不经意间在《星星生活》留下了“备份”,也成就了咱的“星”缘。

初识星星

移民初期,笔者在约克教育局国际语言项目担任中文教师。彼时,同校老师里有位热心肠的“好人”——郝老师。新闻专业出身的她一直笔耕不辍,经常在本地新闻媒体上发稿子。在分享她大作的同时,我便自然结识了她的重要阵地之一——《星星生活》。后来,在她的作品集《我们在加拿大》出版时我还应邀写了读后感《热爱生活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亦发表于“星”刊。非常奇妙的“星”缘。

抒怀阵地

想必各位也有体会,甫一登陆,新移民会有特别多的心声想吐露,无论是“新大陆的新鲜”抑或New Comer的各种迷茫、忧虑。那时,笔者就在百无聊赖之际翻起了沪上“教老外说汉语”七年积累的照片。往昔的经历与感想便凝结于笔者的第一篇投稿——《这些年,俺遇到的那些洋学生们》。值得一提的是,文中的主人公很多都通过FACEBOOK读到了拙作,颇有意义。


【翟乃刚:这些年,俺遇到的那些洋学生们】

有感于房东先生和太太的有趣生活细节,我还斗胆用笔名发表了《移民趣事:后院田园争夺战》。时至今日,估计他们还被蒙在鼓里呢。老移民的正能量总能给新移民以积极的影响,那简直是一定的!

后来,我在华人背景的国际高中工作了三年,亲眼见到了中国留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场景,特别是亲历了他们申请大学的种种个案。于是乎,便有了后来登上《星星生活》当期推荐版的《升读大学之中加Style》。

合作伙伴

随着本地生活、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新移民也逐渐成长为“本土汉语教师”,并且逐渐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

十年的坚守和努力,让“多伦多翟老师”这个“马甲“在中文教学、中文考试(汉语托福)、中文比赛、中文师资培训等领域有了一些影响力。每及有相关的大活动,笔者都会在《星星生活》刊发消息,因为十年的合作已经自然成为了“同道中人”——接地气儿,做实事儿。

“加拿大GTA汉语考试服务中心”的《参加汉语水平考试 赢取巨额高分奖学金》, “加拿大中文教育学会”的《多伦多中文教育研讨班开班在即》,“加拿大华人同乡会联合总会”的“枫享心故事征文比赛”新闻发布会、颁奖仪式及优秀作品选登,“加拿大叶氏教育”《汉语国际教育资深教授来访加拿大叶氏学校》,海外中文教师协会加入华文教师完美远程培训等大多伦多地区中国语言文化推广领域的大事件的相关新闻稿皆以《星星生活》为首选媒体发布。

《星星生活》逐渐成为了我们多伦多本土中文教育工作者的“阵地”;也为关心中文教育的社会各界开辟了一个“靠谱的窗口”,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的纽带和桥梁。

君欲了解多伦多本体中文教学界动态,关注《星星生活》准没错儿。

Jack Jia-捷克佳

回顾与《星星生活》点点滴滴,不能不提到总编Jack Jia-捷克佳。说实话,是“结识”很久以后我才搞明白了这个ID的由来,因为翻遍《百家姓》也没有找到“捷”的姓氏,看本人也不是高鼻梁的欧洲人。聪明的看官您自个儿琢磨吧。

跟总编的交往,属于“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范儿。很少闲谈,每逢有新闻,只需“吱“一声。无需赘言,直奔主题,分分钟就完成了高质量中文教育新闻的发布。这种默契,难能可贵。

后记

十年来,笔者以推进海外中文“教”与“学”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为目标而不懈努力着。十年间,感恩《星星生活》一路相伴。

或许,提及《星星知我心》是有些“装文艺”的“赶脚”;但说到“星星”知我心,实乃发自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