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6/人们呼唤教育重回平民时代

羊城晚报/那时,家家都有很多的孩子,却很少有家长头痛孩子的教育问题;那时,父母们多为生计奔波,为温饱操劳,无暇顾及孩子能否上名校、从名师……

光阴荏苒,社会进步,有人说,我们的教育却“病得不轻”。如今家长们对择校既愤愤不平又趋之若鹜,可看作是重视教育的一种“畸形”反应,从某一方面来看,这种重视总比当年的轻视、忽视甚至漠视要好得多。教育在我们这个年代,被抬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旧时:国家培养受教育

曾经,幼儿园是职工福利,小学是国家“义务”,大学是“国家培养”,免费或平价的教育,使得受教育真的成了公民权利。不少“放牛娃”成了大学生的真人真事在那时涌现。

上世纪70年代,高考恢复,“教育改变人生”第一次变得真实。当时,多数父母的“觉悟”还在于让孩子捧上“铁饭碗”———“工人阶级”和“臭老九”云泥之别,“白卷英雄”备受推崇。

80年代,整个社会被“知识无用论”涤荡了一轮又一轮,“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教育也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进入90年代,对人材的尊重、对知识的渴望才真正回到了应有的轨道上,也正是这个阶段,择校、天价收费、重点班等问题开始一一浮现。

如今:进名校抢着送钱

改革开放初,教育远没像今天这样,几乎成了“永恒的话题”。

身为70后的小赖对父亲放弃“择校”印象深刻。1985年,她举家从武汉搬至广州,面临转学问题。父亲当时已是厅级干部,秘书说,小孩能读培正小学最好,建议找关系“活动”一下,父亲一听就拒绝了:“孩子是读书的料,在哪个学校还不一样!”小赖后来读的是普通学校,靠自己努力,高考考到中山大学。

不过小赖也认为,父亲那一套,现在可能有点“行不通”。已为人母的她说:如果有条件,说什么也要把孩子送进名校。

如今,随手一捞,满大街都能捞起几个小赖这种等着送钱的父母。只生一个,谁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送入名校,别的不讲,校风至少比较正;读普通学校,如今社会诱惑多多,万一“群埋损友”,分分钟“一失足成千古恨”。

正是这种心态,导致“天价择校费”从幼儿园就开始交起,“简直贵过读博”。有位妈妈算了一笔账,从幼儿园开始“择校”,到孩子读完大学,至少需要40万元,如果打算“留洋”,至少还得备下20万元至30万元。

重拾免费教育需更高起点

30年来,教育发展无疑迈向多元化、多“才”化,从只重视考试与分数,到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发展;从书呆子死读书争当考试机器,到多才多艺培养特长。上学的机会也多了,当年高考如过独木桥,大学生百里挑一;如今城市大学升学率高,选择多了,自主招生、民办大学、赴港深造……

虽然城乡义务教育免费了、优质学位增加了、学校比以前靓多了,可提起教育,人们总还是觉得问题多多:原来放牛娃也能读大学,如今大学生却要卖猪肉;原来凭分数,如今靠身家;教育号称“义务”,杂费多如牛毛;工薪阶层感叹生不起、养不起,从幼儿园起种种收费令人望而却步;农村孩子失学打工,城市孩子学会给老师送礼;大学有大楼缺大师……

温家宝总理说,要使中国的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也许30年一个轮回,我们将重拾免费教育、福利教育,只是起点会更高。如是,乃国民之幸。记者 曾璇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