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1/历史:锡伯族的悲壮西迁

东北新闻网/对于锡伯族,或许人们还不太了解,这是一个人口很少的民族,但她是一个伟大的、不屈不挠的民族,因为她经历了一场悲壮的磨难,其事迹可歌可泣。今年6月3日(农历四月十八)是锡伯族西迁纪念日,大讲堂特为读者提供相关资料,让您了解到锡伯族这一段悲壮的历史。

西迁壮举

我国新疆西部地区地处祖国边陲,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乾隆年间,为加强西北边防,清政府针对伊犁地区人烟稀少、防务空虚、外国侵略势力不断向东扩张的情况,于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10月设置伊犁将军“统理诸务”,开始移民戍边,垦荒造田。

清政府先后从黑龙江、张家口、热河等处调遣官兵驻防伊犁,又调遣绿营兵(由汉人编成的分驻在地方的武装力量)进驻伊犁。但伊犁将军明瑞深感伊犁现有驻防官兵不敷调用,乃向清廷请示增派官兵,清政府应其所请,决定“从盛京所属各城,调遣携眷驻防塔尔哈台之锡伯官兵1020名,眷属共计3275人。”

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旧历四月十八这天,人们从各地汇集到盛京锡伯家庙——太平寺,为准备西迁的亲人饯行。他们杀牲祭祀祖先,焚香祈祷一路平安,共食离别饭,共饮送别酒,洒泪话别。四月十九,西迁的锡伯官兵扶老携幼,赶着牛车,拉着行装,在清兵护送下走出彰武台边门,离开盛京,离开了生活半个多世纪的家乡,开始了伟大的西迁征程。

在举世罕见的男女老幼几千人的长征队伍中,还有一大批不愿与骨肉分离而随队前往的其他亲属。据记载,管带人员查明未注册跟随而来的闲散亲属共有405名。

当队伍走到科布多一带,正值阿尔泰山积雪融化,数河俱溢,水深流急,不能行进,连日等待。水退无期,只好取道绕科齐斯山而行,这时口粮已所剩无几。马、驼倒毙甚多。在粮食缺少、畜力不足、道路艰险、行军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管带协领阿木胡郎等一面咨文伊犁将军请示派人前来接济,一面带领官兵及眷属采集野菜充饥,继续前进。六月十二、十五、二十四、二十六,两队与前来接济的人相遇,领取到接济物资后继续赶程,终于于1765年(乾隆三十年)七月二十、二十二,先后抵达伊犁,胜利地完成了西迁的伟大历程。

锡伯族的西迁,是在交通工具非常落后,而且道路险阻、气候多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心效命国家的锡伯族军民冒酷暑,顶严寒,风餐露宿,以顽强的毅力,忍受着长途跋涉中的艰难困苦,日夜兼程,终于到达目的地。长途的艰难跋涉,使这支庞大的队伍减员不少,但在途中还出生了婴儿350余名。清政府原规定西迁3年到达,由于锡伯族军民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仅用了1年零3个月(其中包括在乌里雅苏台休整7个月),行程万余里,提前到达了伊犁,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一大壮举。(辽沈晚报)

创业保国

西迁伊犁的锡伯族军民,自西迁到新疆至新疆和平解放的180多年里,世世代代忠诚地履行着屯垦戍边的神圣职责。

锡伯族军民抵达伊犁后,于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春南渡伊犁河编为锡伯营,下设6个牛录(清朝八旗组织的基本户口和军事编制单位)。1767年又增编两个牛录,共8个牛录,沿绰合尔河和阔吉洋地方筑城驻防。主要任务是防守卡伦(边防哨所)和守台站。

19世纪20年代,英国殖民主义者支持流亡在浩罕的小和卓木霍吉之堂孙张格尔进犯新疆南部。锡伯官兵配合各路官兵与敌血战。1826年,在喀什浑巴什河的决定性战役中,八百锡伯官兵背水一战,打败敌兵,活捉张格尔,平定了叛乱,给英国殖民侵略者一次迎头痛击。

1912年,伊犁统领杨缵绪响应辛亥革命的召唤,领导伊犁军民起义,推翻了伊犁地区清朝的封建政权。在这次起义中,共有2000名锡伯官兵参加战斗,在战斗中,有200余名锡伯族官兵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944年,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各族人民爆发了“三区革命”,坚决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锡伯族因人口少成立了一个独立骑兵连,约有150余名锡伯族青年自愿应征入伍。

挖渠垦荒、造福后代,是锡伯族西迁的又一重大贡献。1766年,锡伯族官兵疏通了当地旧有的绰额尔渠,引水垦种了1万多亩荒田。1808年,锡伯官兵经过6年多的辛勤劳动,完成了一条长达200里的大渠,用以吸引伊犁河水,被称为“察布查尔布哈”(在锡伯语中,“察布查尔”意为“粮仓”,“布哈”意为“大渠”)。

目前,全国拥有锡伯族同胞近19万人,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2万余人),辽宁沈阳为5万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东北的锡伯族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而新疆察布查尔地区的锡伯族,至今却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及浓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经过与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

xibo.jpg
位于沈阳市皇寺路的锡伯族家庙——— 太平寺。 (资料图片)

锡伯族家庙:太平寺

在沈阳皇寺庙会所在地,有座重新修缮的庙宇,这座庙并不是人们常说的皇寺———实胜寺,而是锡伯族家庙,又称太平寺。它位于和平区皇寺路一段太平里21号。

康熙四十六年,居住在盛京的锡伯族人筹集了六十两银子,在皇寺附近买了五间房子建寺。后多人出钱修建寺院。嘉庆八年,佐领华沙布在大殿前的东西两面,刻立了两座石碑。碑文不仅记载了锡伯家庙的创立、扩建和修缮的经过,还记载了锡伯族迁到盛京的经过,把三百多年来锡伯族历史保存了下来。这两座石碑,如今尚有一座,被收藏在沈阳故宫博物馆里。在正殿的正中悬挂着“锡伯家庙”四个烫金大字的匾额,是咸丰年间驻守盛京城的锡伯族协领色普铿额敬献。


感受少数民族风情:辽宁锡伯族风俗

辽宁省科普作者:张帅/锡伯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其祖先是古代鲜卑人,居住在我国东北。锡伯族的一部分,在清朝迁徙到新疆。如今,生活在辽宁的锡伯族人民,其生活习惯和民间礼俗,都颇具特色。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是锡伯族传统的抹黑节。这天不等天亮,人们便带上头天准备好的抹黑布或毡片,挨门串户,不分男女老少往脸上抹黑。青年人见了老年人,先请安;后跪一腿,再向长者脸上象征性地抹一点黑,以示尊敬和吉庆。

锡伯族过抹黑节由来已久。据说很久以前,住在一条小河边的一户勤劳夫妇救了一只负伤的燕子。等燕子伤好后,这对老年夫妇便把它放回了大自然。过了不久,这只燕子给这对老年夫妇衔来一粒饱满晶亮的小麦种子。他们就把种子埋在院里,让其发芽成长。到秋天,这颗种子长成的禾苗每一节上都长满了沉甸甸的穗,一粒种子竟收了一斗。第二年,这一斗种子竟收了十斗。喜讯传开,远近邻舍都纷纷来借种。从此,锡伯人开始种小麦了。

巡天神知道这件事后,派他的神犬告谕大家,往后人吃面粉,狗喂麸皮。有年春节,有个年轻媳妇把烙糊了的发面饼子喂了狗。这下巡天神大怒,施神法把所有的小麦都变成了黑丹。全村人集体向巡天神祈求,请他恕罪。他们表示宁肯往自己脸上抹黑,也不愿让小麦变黑。巡天神被锡伯人的诚心所感动,收回了神法。但他临走时,用手从麦根向上一捋,挤走了所有节上的穗子,只留了顶上的一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种的小麦只有一只穗子的原由。

因为每逢正月十六日,正是巡天神来视察的日子,所以一到这天,锡伯人不等天亮就纷纷出门,往彼此脸上抹黑,好让巡天神看见他们的诚心,免去小麦的黑穗病。这就是今天锡伯族抹黑节的来历。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