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4/舌尖上的中国,吃是一种永恒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引发蝴蝶效应 观众口水与泪水齐飞
-舌尖上的中国,吃是一种永恒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启示录:”爱国主义”如何融入食物与温情之中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走红 吸引无数观众在深夜守候
-让人很难忍心批评 《舌尖上的中国》:因为遥远 所以美丽
-网友锐评热议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舌尖,刀尖,心尖!
-内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为纽约华人热议关注话题


《舌尖上的中国》引发蝴蝶效应 观众口水与泪水齐飞

中新网/近日,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受到“吃货”们的热烈追捧。在充斥着谍战剧、偶像剧和宫斗剧的电视屏幕上,一部满怀情感、文化底蕴的美食纪录片,无疑成为一缕清风,打开了观众的心门。人们开始疯狂地搜寻这些远离都市的美食,诺邓火腿、内蒙古奶豆腐、云南松茸……这部纪录片引发的蝴蝶效应还在继续。

文艺派:地方版高校版出炉 网友争写舌尖体

《舌尖上的中国》没有太多营销,却犹如一匹黑马,引发了一股观片热潮。对此,导演陈晓卿表示,美食只是这个节目的外表,我们希望观众通过美食,感受到当下中国一些人和生存状态。正因如此,网友才会看得“口水与泪水齐飞”,看得“才下舌头,却上心头”。

《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不仅是美食,更在传递一种思乡之情,怀旧之感。无怪乎地方版、高校版纷纷出炉,文艺派“吃货”们争相传递着自己身边的味道。

北京网友们来到老字号,把焦圈、豆汁儿、驴打滚一股脑儿装进相机,发到网上,制造“舌尖上的北京”。西安网友也纷纷出谋划策,为“舌尖上的西安”提建议。上海、四川等地网友在网上图文直播“舌尖上的家乡”,各种美图让人看着就有食欲。

各个版本“舌尖上的母校”也在高校BBS上出炉。学子们总是对学校食堂各种抱怨,一旦离开母校却又念念不忘。于是,《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人大》应运而生。从网上的照片中看到,从打饭的师傅、热腾腾的盖浇饭到各种饭卡造型,都承载的学子的母校情结。

与此同时,网络上布满仿制纪录片中台词而作的“舌尖体”。一个个绵长的复杂句,让人看了温暖和踏实。如德国篇:入冬了,中部的图林根人民吃了一次图林根烤肠;南部的慕尼黑人民选择慕尼黑白肠;而距离不远的纽伦堡人民更加喜欢纽伦堡香肠;东边的柏林人民则将咖喱肠作为他们的餐食。家居篇:在鱼米之乡长大的徐妈妈深知,水,是食物中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寒冷的冬夜,徐妈妈拿出祖母传下来的铁壶,煮了一壶滚烫的水,给正在复习迎考的小明泡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鲜虾鱼板面。

行动派:边看边淘宝 下厨动手做

自《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以来,其中的美食备受观众推崇。不少“吃货”们完全hold不住了,纷纷上网淘特产,以致有观众调侃,“《舌尖上的中国》是不是淘宝拍的”。还有网友深夜难忍饥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

淘宝数据显示,5月14日该记录片开播之后的5天里,共有5844791人上淘宝找过零食特产,搜索次数达471万次,有2005万人浏览过相关美食页面,成交729余万件。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食品类的购买高峰,已经逐渐从中午的11点和下午的16点-17点,转向每晚的22-24点。

其中,此前冷门的毛豆腐、松茸、诺邓火腿、乳扇等,经过片子的介绍,被越来越多的“吃货”认识和接受。比如,毛豆腐在5天内的搜索量增长113倍,云南诺顿火腿5天内成交量翻了4.5番。淘宝上一家诺顿火腿店铺,近一个月内成交的45件里,有44件是在节目开播之后下单的。

淘宝上火的不仅仅是食品食材,还表现在相关烹饪器具上。数据显示,烹饪套装在过去5天内,搜索次数环比涨143.75%,各种锅、壶一类也增长21.78%,其中用于传统烹饪的蒸锅、砂锅、石锅等成交量涨幅最大,分别为70.86%和33.4%。而云南特产汽锅鸡中所用到的汽锅,成交量也增近20%。

除了食材外,纪录片中展现的地方特色菜做法也引起了网友下厨兴趣。网友fany0124就说,《舌尖上的中国》把视角放在原材料上,而且有人有故事,有传承有文化,许久不曾做饭的我,最终选择走进厨房做一顿自己想吃的大餐。网友“范哥点菜”发微博称:在《舌尖上的中国》的情景诱惑下,晚上来了一辣煮禾花鱼。

质疑派:为家乡美食叫屈 称拍摄手法简单

细心的观众发现,第6集在讲述“辣”时所用的台词和第5集《厨房的秘密》中讲述湖南菜“辣”的台词有重复之处,这引来不少网友的拍砖。重庆的“吃货”们表示,“重庆火锅仅亮相90秒,太不过瘾了!”四川的“吃货”们更是直言,“总长350分钟的纪录片中,仅有不到10分钟讲到川菜,这是打压川菜!”

面对各地网友追问“怎么没有我们那儿的某某食物呢”,陈晓卿幽默回应:“宁夏人民也这么问,山东人民也是。现在我已经不能去这些地方了,据说是去一次就要挨打一次。”在23日与网友互动时,陈晓卿说,“拍到的永远是最少的一部分,一次拍完我们就失业了,第二季、第三季都会有的。”看来,各地的吃货们可以持续期待了。

《舌尖上的中国》还面临着叙事手法,拍摄手法单一的质疑。有网友认为,七集纪录片叙事手法都差不多。还有网友认为,每每介绍介绍一个新菜系,开篇部分基本都是用摄像机仰拍;每次展示新食物时,摄像机永远都是平对着食物,缓缓出镜,放在桌上再特写,最后永远都是蓝天白云的镜头结尾。对此陈晓卿谦虚表示,“就这么点手段,还在继续努力学习。”

舌尖上的中国,吃是一种永恒的文化

京华时报 韩浩月/热腾腾的蒸气,悦耳的“咕咚”声,各种色彩分明的菜肴被搅拌翻动……这是《舌尖上的中国》中最常见的镜头,而影像一向又有包装、拔高的神化功能,这怎能不让22:30之后的观众垂涎欲滴?据报道,这部纪录片播出后,某购物网站的各种食材搜索量和销量暴增,一部短短几集的纪录片,强烈诱发了民以食为天的饮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走红有它独特的背景。首先,这是个快餐时代,点菜要快,上菜要快,吃菜要快,就算埋单抹嘴皮子走人也要快。其次,这是食品安全备受瞩目的时代,百姓日常所食之物,许多都笼罩着化学产品的阴影。而《舌尖上的中国》所推崇的饮食价值观,恰是与这两点背道而驰的。它告诉观众,想要吃到好食物,要有耐心,要经过认真的筹备,甚至需要辛苦而漫长的劳动。几分钟做熟再几分钟吃下肚的东西,如果也可以说成美食,那纯粹是自欺欺人。它还告诉观众,好吃的食物要出自天然,根据自然的规律来培养生成,而不是依靠化学的威力来欺骗味蕾。

《舌尖上的中国》对观众有着味蕾以及情绪上的双重迎合,哪怕它只捧出一个概念,也照样收视火爆。何况,为了拍摄这部片子,创作者东奔西跑,用那么多的素材,精剪出了信息含量如此全面的作品。7集的内容随便拿出5分钟,都可能构成一集的话题。按照现在观众对它的欢迎程度看,就算拍成70集,也满足不了大家对美食的渴望。只是,我怀疑追捧这部片子的观众,绝大多数是城市人。因为,只有城市人才对饮食的安全如此敏感,也只有城市人,才会感受到既安全又美味的食品的重要。在乡村,尤其是偏远一些的地区,由于人们还保持着饮食上的自给自足,在食品的制作上仍继承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方式。城市化淹没掉了很多东西,包括曾经属于全体中国人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从“果腹”到“独酌”,有人给饮食分出了十个层次的境界。“果腹”自然是最低层次的,吃饱就行,但达到用“艳遇”来形容的地步,就足见中国人曾经对饮食的重视程度了。而“独酌”的追求居然是为了获得一份“寂寥的心情”,这也只有中国人能通过食物获得如此高深的精神收获。若论《舌尖上的中国》境界,恐怕已经到了“猎艳”这一层次,与不断被满足的物欲、情欲相比,这单纯的食欲在近些年来,还真是被欠缺得太多太多了。

时代与社会的变化会改变人们的精神,但吃却是一种永恒的文化。通过吃,我们可以到达伏羲、神农时代,可以游走于唐宋明清。吃,将中国的历史串成了一条线,通过吃可以感受到中国的情与礼、爱与美。所以,无需再说太多,《舌尖上的中国》赶紧再拍续集吧。

《舌尖上的中国》启示录:”爱国主义”如何融入食物与温情之中
2012-05-23

解放日报 作者:周楠 林环/昨晚播出最后一集的七集美食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以超乎想象的热度风靡荧屏和网络。

一众名人在微博上大力推荐,人们边看电视边上网求购相关美食,开播仅5天就有超过584万人次的网民寻找零食特产;模仿者也在网上雨后春笋般涌现,“舌尖上的甜食”、“舌尖上的母校”等“舌尖体”悄然走红。

有评论称此片为“最佳爱国主义教育片”,“戳人心窝子的是把食物和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传承结合在一起”——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或情感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主题,但《舌尖上的中国》到底胜在何处?

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希望探讨的,不是这部美食纪录片传达了什么价值观,而是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传达积极向上又直指人心的价值观。

启示一 讲人的故事和情感

总导演陈晓卿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话特别实在。

“这就是一部介绍吃的片子,别拔太高了。”陈晓卿说。

《舌尖上的中国》共在国内60个地点取景,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但每一集的主角并非食物,而是人。

很多观众对片中一个故事印象深刻: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一家人吃着年糕唠家常。然而,短暂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只剩下这对老人。

“味道是骨子里绕不开的乡愁。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一位网友如此说。

片中有许多令众人感慨至唏嘘的人物,比如上海南京路上三阳南货店的腌腊柜台组组长侯师傅,从1975年起就在这里工作;又如大澳郑祥兴虾铺的店主、76岁的郭少芬,她长年与丈夫打理这家百年老店直至丈夫去年离世。这些并非单纯“介绍吃”了吧?

“我们更多在讲人的故事,人是主角,而美食是吸引观众的一条重要途径。”陈晓卿答。

40多岁的陈晓卿有两大爱好:除了已从事21年的纪录片工作,即为美食。他在报刊开设了美食专栏,也常与美食家朋友欢聚。

2011年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后需上报首批重点选题,陈晓卿就自然而然地报了《舌尖上的中国》。最终,这部片子证明,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我个人认为,纪录片必须讲人的故事,而不管是什么主题。我从来不用宏大叙事的方式。”陈晓卿回答得很快,语气也很肯定。他还特意提醒记者留意本片的英文名——“A Bite ofChina”。“光看这个名字也能知道,我们是浅尝辄止的,意思就是让你‘小小地尝一口中国的味道’。”

启示二 寻找最具“中国特征”的点

陈晓卿说,央视纪录频道的宗旨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本片追求的目标是以美食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

以“吃”为切入口,是通过“浅尝辄止”来传递深层次文化信息的好方式。记者采访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时,他曾提及“软实力”概念首倡者约瑟夫·奈教授的一句话——“软实力是吸引和说服别人的力量”。而具体实现途径是什么?黄仁伟认为,是“好的传播”,要在传播中“选取最具特征的点”。

何为“好的传播”?依据现代传播学以受众为主体的基础理论,只有与尽可能多的广大受众的生命空间互动,才可能引发最多共鸣。而相互间很可能全然陌生的受众,最共通的是什么?“吃”,当为答案之一。

而何为“最具特征的点”?在陈晓卿看来,“吃”恰恰是最具“中国特征”的其中一点。他举例说,中国人善于吃苦,如苦瓜、味苦带甘的陈皮等,可谓独特的味觉审美。

昨日出差常熟的上海记者兼美食家沈嘉禄,坚持在异地追看了本片的最后一集。自认“要求高”的他,却仍给本片打出了“90分”,总评语为“很好”。

沈嘉禄称,赞赏的主要原因是“平民视角,不走所谓高端路线,而且大多食物都经过长时间的流传”,既展现食文化的底蕴,也呈现了普通中国人的世代温情。

“不过节目比较浓缩,镜头切换太快,不够从容。我猜想是容量的原因。”沈嘉禄说,本片中美食的选取点还有待拓展,包括北方点心在内的不少美食都还未涉及。他建议,再拍一个“舌尖上的移民城市”系列,纳入上海等地。

短短7集,确实难以将幅员辽阔的中国上下五千年的食文化一一道尽。据《舌尖上的中国》主创人员告知,第二季、第三季正在筹划之中。

启示三 更具戏剧性的叙事方式

“一碗汤里喝尽一个时代的味道,一只枇杷也许是一个永远不再来的夏日。”——《舌尖上的中国》中经常有如此韵味十足的解说词。生动的文案,让观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现场同步感,真实到观众可以看见面团在一点点膨胀,闻到米酒飘出来的阵阵甜香。

《舌尖上的中国》甚至衍生出了一种所谓的“舌尖体”的文体,引起网友戏仿热潮:“没有四川的中国也不叫中国啊,我的火锅、兔头、蹄花、回锅肉啊!”

除了语言的优美以外,《舌尖上的中国》在叙事方式上也令人耳目一新。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7集以7个切面,用碎片化和故事片式的叙事方式,由一种内在的联系组合,讲述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无论是镜头、信息量还是悬念性,都远远超出国内一般纪录片。

陈晓卿并不避讳称自己曾经借鉴了很多国外优秀纪录片的拍摄方法,比如像BBC与央视合作拍摄的《美丽中国》就是创作组的研究对象。《舌尖上的中国》也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对本片评价颇高:“不同于一般的美食节目,它的叙事跳出了食品的领域,展现最传统的乡村,回到食物最朴素的样子,从中提炼大量细节、情节乃至故事,这才能让大家找到久违重逢的感情,觉得‘这才是生活,这才是食物,这才是中国’。”

在石川的印象中,片子里自然景观的镜头也拍得很有美感。“广西壮乡的风景如诗如画,梯田、山边,日出日落,云起云飞,都需要摄像长期拍摄。”还有,烹制食物的器皿、过程,都拍得十分精细,耐人寻味。

石川建议:“可以把食物有关的更多历史故事带进来,增强历史厚重感和知识性,比如东坡肉,可以讲讲苏东坡当年治理杭州的故事;也可以增加一些讨论,比如传统食物如何在目前商业化市场上保质保量地大众化等。”

启示四 “自媒体”时代的“自营销”

不管如何动人,一部非黄金档播出的纪录片,何以迅速走红,风头力压同期电视剧?对此,网上出现了一些关于“节目营销秘诀”的猜测。

陈晓卿告诉记者,他本人确实没有做过多少推广,最刻意的莫过于在14日首集播出上午发了一条微博,“今晚没事都看看吧。不难看,真的。求各位亲帮转。”截至昨晚11点,这条微博已经被转发11687次,其中不乏名人。同样截至昨晚11点,就连素来挑剔的“文艺青年聚集地”豆瓣网,19540人给它打出了9.5的高分。

如果没有刻意营销,效果为何如此之好?复旦大学市场营销系邹德强老师也是本片的观众之一。他认为,微博、社交网络盛行的“自媒体”时代,为营销带来很多新的方式,但成功的营销本质上都是相通的:“人们自愿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是花费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取得了平衡。当网友们花费了时间,用自己的名誉去自觉为这个节目传播时,是他们找到了食物中的意义。它直接和我们的欲望满足相联系。这种意义可能是故乡、亲人、朋友、成长的意义,是蕴含在食物中温暖的味道,一种单纯美好的意义。这和商业品牌中蕴含的意义以及感染人的力量,是一个道理。”

邹德强也加入了微博上自觉转发的队伍,“它表达了普通中国人对美食的朴素热情。不是每个人都能做 ‘高帅富’、‘白富美’,就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吃货’,也可以更自尊更美好,也更打动人。”

不过,在陈晓卿本人之外,此片在央视这个大舞台上多少得了些“搭顺风车”的推广便利。沈嘉禄告诉记者,他就是通过14日晚《新闻联播》得知此片开播。

“堪称是纪录频道一次成功的品牌运作。”邹德强说。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走红 吸引无数观众在深夜守候

人民日报/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有一个不太悦耳的说法:美国人喜欢拍科幻片是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喜欢拍穿越剧是因为不展望未来。这样的武断结论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如果满足于闭门造车,没有对现实的观照,或者只关注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却无视普通人丰衣足食的愿望,不管是穿越历史,还是畅想未来,都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让人很难忍心批评 《舌尖上的中国》:因为遥远 所以美丽

网易博客/这几乎是部让人很难忍心去批评,去吹毛求疵的纪录片。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思想、审美趣味上,它都已经是当下社会电视人能呈现出的最佳状态——它通过饮食所勾勒出的中国,也几乎是超越意识形态和地域、阶层差异乃至撕裂现状,而成为被国人普遍接受的价值共识。

作为吃货,我是陈晓卿的粉丝。他在微博上“简单推荐”新制作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言称“今晚没事都看看吧”。基本上就可以断定这部片子是陈晓卿的得意之作,那句“不难看”,也颇为符合他外表谦和内心狂傲的个性。

果然,这部七集纪录片一经播出,随即成为文化现象。在2012年5月的那些夜晚,有多少吃货在自家屏幕前徒劳地流着口水,或者愤怒煮碗牛肉面吞咽而下, 以“报复”社会并安抚被现代化生活方式亏欠了的肠胃。虽然叙事、风格存在差别,但在我看来,这部纪录片还是深深打上了总导演陈晓卿的风格,这种风格熟悉他 美食文章的读者不难体会,就是带着感情和敬畏去五湖四海奔一口吃食——填饱肚子的,永远是那些带着情感特别是亲情的乡土之味,岁月之赏。这些优点都在这部 纪录片里放大了,甚至包括陈晓卿对身边人的那份深情厚谊,从他笔下一回回的京城饭局,转化成了《舌尖上的中国》那可能播不出来的第八集:制作人员表演与自 我表扬相结合的幕后花絮。

这几乎是部让人很难忍心去批评,去吹毛求疵的纪录片。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思想、审美趣味上,它都已经是当下社会 电视人能呈现出的最佳状态——它通过饮食所勾勒出的中国,也几乎是超越意识形态和地域、阶层差异乃至撕裂现状,而成为被国人普遍接受的价值共识。对后现代 主义者而言,这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控诉;对主流意识形态而言,它是爱国主义新表征,是对大好河山的礼赞;热爱西方文化者,惊诧于叙事者的视角的普世和国际 化;而于传统文化论者,那个珍视家庭等价值,敬畏自然和传统的中国则是他们的理想国。于是,似可得出结论,面对撕裂现状,这个社会依然潜藏着共识。这共 识,用五岳散人的概括,可谓“舌尖上的乡愁”。

不过,无论是陈晓卿还是他的顾问如沈宏非,恐怕都面临着一个尖锐的问题:这个舌尖上的中 国,真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中国吗?当午夜变成黎明,乡愁之梦远去,阳光还原现实。我们还要看到在美好餐桌的另一面,还有一场由苏丹红三聚氰胺甲醛瘦肉精重 金属硫磺明胶组成的“味觉盛筵”。

也许不必如此纠结,即便舌尖上的中国并非真正的中国,我们也不妨想象那个中国的存在,因为她实实在在潜伏在我们内心中,让我们除去习以为常,更有一番愿景存在。

网友锐评热议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舌尖,刀尖,心尖!

王佩 撰文/《舌尖上的中国》只是一部美食纪录片却引爆中国,然而,这部纪录片最大的遗憾是回避了投射在食物上的社会问题。在拍摄诱人的舌尖上的中国的同时,没有触及刀尖上的中国,这使得这部纪录片难以长时间停留在人们的心尖。

《舌尖上的中国》有多火?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很多跟我一样平常不看央视的朋友,一到晚上10点40分就巴巴地守在电视机前,等待著名“扫街嘴”、央视总编导陈晓卿带来的午夜盛宴。虽然这只是一部普通的美食纪录片,但能够系统全面、多角度、多人物地讲述食物的故事,让这么通俗的题材用如此贴近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确实是中国纪录片的一个创新。那种关注美食背后劳动者的平民视角,使这部拍给“吃货”看的片子有了几分悯农情怀。很多人坦陈,看完前两集,不仅流了口水,而且落了泪。

然而,随着这部片子的持续播出,人们对内容和手法的争议逐渐多了起来。

首先,是片中的硬伤,比如:解说词说的是冬笋,但画面给出的是春笋。解说词说“冰层以下的水温是零下4度”,而事实上,中学物理就讲过液态水的温度不可能低于0度。还有,片中说“秋天,金色的小麦”也引起了网友的争议,因为中国大部分地方的小麦都是夏天成熟、夏天收割的。

其次,围绕片中美食的取材,也引发地域争议。网友认为,由于总编导是安徽人,片中刻意抬高了徽州菜肴的地位,对江浙、云南、广东美食情有独钟,却很少提及八大菜系中的鲁菜,对于中华文明发祥地河南的豫菜、口味独特的闵菜、赣菜等更是只字未提。

还有,很多人对解说词也有非议,觉得过于“文青”,屡屡出现“无论如何,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这样的句子。更有人称之为“舌尖体”,就是有话不好好说,滥用形容词和副词,把一个简单句变成绵长复杂句。例如片中说:“以江南精致细腻生活方式著称的嘉兴人,踏实放心的一天,却是从一个热腾腾的肉粽子开始的。”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嘉兴人的一天是从粽子开始的”。

通过阅读《舌尖上的中国》的总文案,发现这部片子的最大的问题出在结构上。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与第七集“我们的田野”,讲的都是自然的土产,主题重复了。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与第四集“时间的味道”,都讲食物的加工储存,也完全可以合并。第五集“厨房的秘密”、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主题还算明确,但叙述过于零散。只有第二集“主食的故事”最清楚、紧凑,但遗憾的是,结尾部分没完没了地拍一个摄像师家中包饺子,不但有夹带私货之嫌,而且让这一集显得虎头蛇尾。

平心而论,短短七集、六个多小时,把中国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的美食文化,都讲清楚,即使让BBC,Discovery来拍,也勉为其难。因此,《舌尖上的中国》采取了一个讨巧的办法,靠一个个段子取胜。段子的人物都有名有姓,采取同期声录音,增加其真实性。如果所有的段子都像卖黄馍馍、挖藕、做禾花鱼、蒸整猪、切豆腐丝、房顶种菜那样就好了,可惜没有做到。

另外这部片子还暴露了一些国内电视片的通病,不够精益求精,有时得过且过,靠小聪明、小细节、小亮点取胜,用上海话说,有一点捣浆糊。

看完第一集,我就被查干湖冰上捕鱼的画面震撼到了。我发了一条微博:“如果剧组派摄像到冰层下面捕捉一组收网镜头就更牛了。”这个要求并不过分,BBC纪录片《南太平洋》,为了拍摄捕获金枪鱼的镜头,就派摄影师到水下跟金枪鱼群一起游。况且,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对水下摄像机进行遥控,而不必真的派人下水。后来,经过多名网友的证实,我才知道,这组画面并非本片原创,而是直接剪自央视的另一部纪录片,属一鱼多吃型。随后,我查证了《舌尖上的中国》的全文案,发现第一集里的文案里确实没有查干湖的桥段,应该是后期制作的时候补进去的。还有第七集中獐子岛渔民潜水捕捞的镜头,与海底生物世界的镜头交叉剪辑,但从水的清冽程度、光照强度,一看就知道,这些美丽的画面是从别的片子里剪来的。

我觉得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算是瑕不掩瑜。而这部纪录片最大的遗憾是回避了投射在食物上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从片中看得出,中国近海、河流、湖泊的水都浑浊不堪,这是环境污染的结果。正如财新网采访一位水资源专家时所说,“北方有河皆干,南方有河皆污。”食品安全问题,可以用推特网友@cnsms的一段话来概括:

“冬天来了,当我国东南的南京人民用蓝矾为韭菜保鲜时,华北平原上河北阜城的人民正忙着把旧皮鞋做成胶囊。不远的石家庄,人们用苏丹红加工出红心鸭蛋。山东省的人民喜欢在白菜中加甲醛,辽宁省的人民则喜欢在豆芽里加一些亚硝酸钠。而全国范围内,美味的地沟油正风靡神州大地。”

《舌尖上的中国》最后一集,编导对着北京市民贵春家屋顶的小菜园抒情了十来分钟,“当都市中的人们涌向菜场,贵春却可以像个自在的农夫”。全然忘记了,在北京,有个自己的住处已是天赐,有个种菜的屋顶,那简直是中了头奖。房顶这一抹绿色在一片灰天灰地中显得格外苦涩,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把特殊当一般,把一般当特殊,在拍摄诱人的舌尖上的中国的同时,没有触及刀尖上的中国,这使得这部纪录片难以长时间停留在人们的心尖。

内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为纽约华人热议关注话题

侨报/央视美食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5月14日开始在央视一套开播,为期7集的纪录片20日尚未结束,早已成为纽约80、90后华人茶前饭后、短信电话里的必聊话题,从食材到民俗,让海外游子们看到“口水往肚里咽,眼泪顺脸颊流”。

烤炉上滋滋作响的肉夹馍饼、大面锅里翻腾滚动的臊子面……再到冰天雪地下的破冰捕鱼、朦胧细雨中的松茸采摘,有别于一般美食节目,导演的镜头对准的是每一个平凡而又普通劳作人民的日常生活。这部充满人情、乡情的纪录片是如何在不经意间引发热议的呢?每集50分钟的纪录片,分为《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7集故事横跨中国大江南北,从各地原汁原味的美食原材说起,不同的加工、选材方式,构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这些真诚的画面,引发观众感情上的共鸣则是水到渠成的“秘诀”。

从网络上观看到的《舌尖上的中国》,无疑勾起了无数华人的拳拳游子心、故乡情。无论是坐在华埠的小吃店里、法拉盛年轻人聚集的ktv场所,还是新浪微博的转发上,这6个字的出现频率都极高。新浪微博上名为“北美省钱快报”、“纽约吃货”等人的相关转帖都高达3400和700多。网友“辉记NH”说:“完全无那些什么:好好味,口感好好之类的词语。更多的是一些食物最原始的制作过程,一方面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家庭作坊劳动者的满足和感恩,一方面观众可以感受到美味的食物。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更有网友表示,此片颠覆了CCTV的形象。还有无数网友呼吁,什么意大利菜、三明治都弱爆了,应该尽早推出英文版,让外国人也看看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

对在美“漂泊”的80、90后游子来说,《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和亲情深深勾住了他们思乡的心。在巴克莱银行工作的北方人张先生笑着说,第一次看的时候是半夜12点,看得他口水直往下咽。第二次学乖了,吃饱了肚子看,却又被片中一家人围坐一桌,春节团圆包饺子的画面戳中泪点,那从饺子上蒸腾出的温暖,让他恨不能插上翅膀回到天津家中。一名在中国银行工作的华人张小姐表示,她被片中表现出中华人们对食材有节制的采取、最朴素的信仰而感动,这是超越了美食本身的中华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