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7/外交部回应薄瓜瓜英籍管家神秘死因

-薄熙来秘密绑架渝北区公安局长王鹏飞
-薄瓜瓜英籍管家神秘死因 外交部回应
-世界媒体看中国:薄瓜瓜父子
-西方媒体继续探究薄家英籍友人死因
-重庆猝死者海伍德曾为英国情报公司工作
-掌握薄熙来秘密英国间谍商人疑似被灭口
-重庆官场大清洗,又一常委被免职
-中共官媒谈政变:谣言助长民粹势头
-王立军推倒薄熙来 运动式唱红被叫停
-军报: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变化 部队确保听从指挥
-胡锦涛出访 军报警告周永康


薄熙来秘密绑架渝北区公安局长王鹏飞

博讯/2012年2月15日,大陆某网站及多个论坛爆出重庆市渝北区公安局局长王鹏飞因涉王立军事件被有关部门双规的消息,引起重庆当局强烈反应。当日,重庆市渝北区区长黄玉林通过媒体向外界辟谣,称王鹏飞被调查的消息不实。黄玉林向财新记者表示,关于渝北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王鹏飞,因重庆市副市长、前公安局局长王立军事件被调查的信息,为不实消息。黄玉林称“今天(2月15日)王鹏飞还参加了区里的会议,他的工作生活目前都很正常。”

正如财新记者介绍,王鹏飞上世纪80年代末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曾长期在辽宁省铁岭市公安系统任职。先后担任过铁岭县公安局局长、铁岭市公安局副局长、盘锦市公安局副局长,跟王立军在铁岭多年共事。王立军调任重庆后,王鹏飞于2010年末重庆打黑进入收尾阶段时,调重庆市公安局任职。2011年2月27日,王鹏飞由重庆市公安局调任渝北区公安分局局长;2011年8月25日,兼渝北区副区长。

王立军事件后,有关王鹏飞接受有关部门调查的消息不胫而走,原因众说纷纭。真实的情况是:王立军出走美国驻成都领事馆的第二天,作为王立军得力助手也是亲密战友的王鹏飞,其行踪立即被薄熙来秘密控制,薄熙来为了不给外界造成他肆意抓捕的口实,还是给王鹏飞在可控范围内的相对自由。然而,2月15日上午,就在薄熙来决定对王鹏飞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时候,消息被有关人士披露网上,引起社会各界包括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于是,薄熙来一边命令渝北区区长黄玉林公开出来辟谣,称王鹏飞上午还出席了渝北区的区长办公会,一边于当天晚上对王鹏飞采取了秘密绑架行动,将王鹏飞先是软禁在重庆一处部队招待所,之后又转移到距重庆几百公里外的另一座省会城市。

一位在北京公安系统工作的王鹏飞在中国刑警学院的同学告诉博迅记者,王鹏飞被薄熙来绑架后,为了不引起王鹏飞家人、同志、同学、朋友及媒体记者的关注,薄熙来特意指示看守人员对王鹏飞实行有限自由,可以在适当时候与直系亲属电话联系,报告平安,偶尔也可以接听亲戚朋友或同志同学的电话,但凭借经验和电话内容即可判断电话另一端的王鹏飞是被实时监控的,这种绑架方式被薄熙来创新为除“休假式治疗”外的“保护性调查”。

薄熙来为什么绑架王鹏飞?这是所有读者关注的焦点。

据来自山城重庆的深喉介绍,薄熙来绑架王鹏飞的真实原因,是怀疑王鹏飞亲自参与并共同策划实施了王立军夜闯领事馆的行动,薄熙来及其同党认定王鹏飞在王立军面对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是王身边这位多年与其共事、出生入死、血性忠勇的兄弟战友为其提供了汽车和临时通讯设备。这里必须要交代的是,王鹏飞在重庆市公安局另一重要的身份:重庆市公安局技侦总队总队长(这一职务在王立军出事的次日即被薄熙来指示秘密解除)。王立军给薄熙来制造了天大的麻烦,对于王立军比较了解的薄熙来认定,当时处于惊弓之鸟神经高度紧张状态的王立军,在出走的细节上一定得到了技侦专家王鹏飞的帮助,因为王鹏飞不仅是当年中国刑警学院的高材生,而且在铁岭市公安局任职期间,就有过技侦支队长的工作经历。于是,疑心重重并自以为聪明绝顶的薄熙来立即命令手下对王鹏飞采取了绑架行动。

薄熙来绑架王鹏飞后,想尽一切办法、软硬兼施让王鹏飞交代是否参与了王立军事件,并交代王立军出走的具体细节;薄熙来尤其需要得到的准确消息是,王立军究竟交给美国领事馆哪些不利于自己政治生命的材料,这些材料除了王立军以外,还有哪些人有备份;另外,薄熙来还想通过王鹏飞了解,王立军通过王鹏飞的技侦总队,还掌握哪些能致薄熙来于死地的绝密材料。面对薄熙来同党,刑警和技侦出身的王鹏飞,对薄熙来想要的东西只字没有,令薄熙来暴跳如雷,有时更如热锅之蚁。由于当时中央对王立军的态度薄熙来根本无从得知,国际社会及全世界的媒体也对王立军事件密切关注,令薄熙来无法对王鹏飞下狠手,以便逼供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的调查直至薄熙来去北京参加两会。

3月15日,两会结束次日,北京宣布薄熙来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后,王鹏飞的境遇得到转机,由原来的秘密地点被转移回重庆,所谓调查也按照中共党内相关程序进行,交由重庆市纪委。

消息人士称,由于王鹏飞没有涉及重庆打黑的实质过程,不存在外界猜测的参与刑讯逼供,更没有贪污受贿等重大违法犯罪行为;王鹏飞的职务按照组织程序安排,不属于违反原则的破格提拔;出身科班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的王鹏飞在铁岭、盘锦、重庆任职期间,同事口碑良好,工作能力水平得到公认;王鹏飞调任重庆任职的重要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与老上级王立军的私交,也是由于他的能力得到王立军及其他同行领导的欣赏并认可,也是技侦刑侦专家。鉴于此,已经完全不受薄熙来控制的重庆当局有关领导,很可能考虑从大局出发,为了重庆警界的团结和稳定,在近期恢复王鹏飞的工作。

外交部回应薄瓜瓜英籍管家神秘死因

中央社/与前中共市委书记薄熙来家庭关系密切的英国商人赫伍德去年离奇死亡,英国政府为此要求调查。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今天面对媒体询问仅表示,“我没有这方面的消息向你提供”。

中国大陆外交部下午举行例行记者会,洪磊在回答外籍媒体询问大陆政府针对此事有何看法时,作上述表示。

在记者会上,一连有2名外籍记者向洪磊询问此事,但洪磊向第1名外籍记者回答:“我没有这方面的消息向你提供”;当第2名外籍记者一问完,洪磊就说,刚才已经回答,“在这方面我没有讯息提供”。

这名外籍记者持续追问,大陆政府究竟有没有收到英国政府希望调查此案的请求时,洪磊则回答,“我将进行了解”。

英国广播公司(BBC)及华尔街日报均报导,英国政府已要求大陆,调查去年11月在重庆死亡的英国籍商人赫伍德(Neil Heywood)的死因;报导并提到,赫伍德与薄熙来家庭有密切往来,而官方陈述其死因是“饮酒过量”。

世界媒体看中国:薄瓜瓜父子

美国之音记者: 齐之丰 | 华盛顿

中共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解职的事件在国际媒体和中国相对自由的互联网空间已经进入生活模仿艺术或艺术模仿生活的肥皂剧状态。肥皂剧所需的金钱、权力、性诱惑和神秘莫测等必要戏分,已经一应俱全。

*《华尔街日报》再报料*

星期一在国际媒体当中一马当先详细报道跟薄熙来家有关系的英国人尼尔·海伍德去年在重庆神秘死亡的美国《华尔街日报》,星期二再发表头版报道报猛料。

通常是严肃无比、一本正经的商业报纸《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们显然也难以抵御读者对肥皂剧的阅读预期,于是给记者裴杰(Jeremy Page)这篇内容扎实的长篇政治新闻报道取了一个富有肥皂剧味道的题目:“英国人在中国死亡的疑案加深。”

裴杰的报道说,牵涉中国当前最大的政治丑闻的那个在重庆神秘死亡的英国人在过去的20年里,时常为英国一家由前间谍创办的战略情报公司提供咨询。

所谓的那个神秘死亡的英国人就是指尼尔·海伍德。他去年11月被发现死于一家重庆旅馆房间内。重庆当局在没有进行尸检的情况下就宣布他死于酒精摄入过量,并匆匆将他火化。而海伍德的朋友说,他是一个几乎滴酒不沾的人。据信,原重庆市公安局局长、薄熙来多年的心腹王立军就是因为调查海伍德之死而得罪了薄熙来。

中国执政党共产党中央办公厅的一份外泄的文件说,“在薄熙来同志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压力下,有关方面以各种名义违规审查王立军身边工作人员及有关重要案件的办案人员。”王立军由此感到自己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于是在2月6日到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试图寻求庇护,从而揭开了薄熙来解职剧的序幕。

*丑闻平添一重诡异*

《华尔街日报》记者裴杰星期二发表的长篇报道中画龙点睛或提纲携领的一段是:

“(海伍德曾经在前间谍创办的英国战略情报公司担任咨询)这一消息披露使薄熙来下台的丑闻平添了一重诡异。这一丑闻越来越像是国际外交和公司情报刺探跟中国讳莫如深的国内保安机构和不透明的政治的混合。”

这里所说的英国战略情报公司所搜集的战略情报,显然不是军事战略情报,而是公司发展战略情报。裴杰在下文进行了解释:

“收集商业情报,调查中国公司如今在中国是一门正在茁壮发展的行业。因此,从事这一行业的人难免常常涉入贪污腐败、裙带关系以及政府既得利益等问题。”

“目前依然在发展的薄熙来解职剧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海伍德在死亡的时候正在重庆干什么,在最近的过去,他在重庆究竟有些什么商业项目。他的好几个朋友和熟人,以及以前的同事说,这些事情他们一概不知。”

英国政府星期一已经正式向国际媒体证实向中国方面提出了调查海伍德死亡的要求。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则在北京对国际媒体表示,他对英国的要求不知情。

英国《金融时报》驻北京记者吉密欧(Jamil Anderlini)对海伍德之死的看法和说法,跟裴杰如出一辙。吉密欧在报道中写道,熟人都说他不喝酒的海伍德在重庆死于‘酒精摄入过量’,“这一案件给中国几十年来最为惊心动魄的政治戏剧添加了一个新的剧情转折。”

*薄瓜瓜与美女*

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英国的《金融时报》是所谓的大报,专长报道的是所谓的硬新闻。

相对而言,英国大销量的中档报纸(即介于专报硬新闻的大报和专报八卦新闻的小报之间的报纸)《每日邮报》星期二有关英国人在重庆神秘死亡的同一事件的报道,硬新闻就要少得多,但配有多幅大幅的照片,其中包括两幅薄熙来的儿子薄瓜瓜跟白人美女搭肩勾背的照片。

这篇署名驻北京记者彼德·辛普森的报道有一个副标题说,海伍德据信为薄熙来儿子争取到了英国著名私立学校哈罗公学和牛津大学的学生身份。但在报道正文中却说,“有人说,海伍德帮助薄熙来夫妇把儿子送进哈罗公学和牛津大学,但这一说法不能得到证实。”

*薄瓜瓜学费说法的漏洞*

薄熙来儿子薄瓜瓜上名贵的英国私立学校哈罗公学,然后再上英国的牛津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其学费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个问题让千百万身受上学难之苦的中国人感到好奇,中国社会上有关这个问题的议论也显然让薄熙来感到恼火。3月9日在北京举行的记者会上,在没有记者提出有关问题的情况下,薄熙来自己主动说起这个问题,而且说得很动情。他坚决否认儿子开超豪华跑车法拉利,并说儿子在外面留学都是全额奖学金,不存在学费来源不正的问题。,

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星期二发表记者乔纳森·曼瑟普有关薄熙来解职据最新剧情发展的报道,其中包括他对薄瓜瓜学费问题的挖掘。

非常有趣的是,曼瑟普将薄熙来在重庆推行的反贪“打黑”运动跟薄瓜瓜和薄瓜瓜学费问题巧妙地串联起来:

“薄熙来的反贪打黑运动不可避免地使人注意到他自己的明显财富,尤其是注意到他儿子薄瓜瓜的古怪行径。现年25岁的薄瓜瓜目前在上哈佛。先前,他上的是英国的牛津大学。再以前上的是英国最高档、最昂贵的私立学校之一哈罗公学。

“于是,人们就开始提出一系列问题:薄熙来作为一个执政党市委干部,工资相对微薄,怎么能支付得起他儿子的昂贵学费?薄熙来骄傲地反驳说,他儿子上哈罗、牛津和哈佛,靠的是他获得的‘全额奖学金。’

“然而,这种说法跟这些学校的记录不符,也跟薄瓜瓜的奢侈生活方式不符。他的奢侈生活方式包括为朋友购买成箱成箱的香槟酒,用飞机运送少林寺的和尚到牛津大学的一次派对上表演武术,安排电影明星成龙举办一次讲演。”

*故事远远没有完结*

美国《时代》周刊驻北京记者王霜舟(Austin Ramzy)星期一就薄熙来解职剧新发展发表博文说:

“这个故事远远没有完结。中国共产党希望对世人展示今年的领导班子换届是平稳有序的,但这一过程很可能充满意外事件和诡计。”

在讲述了自今年2月上旬王立军进入美国驻成都领事馆寻求庇护以来中国政坛发生的一系列戏剧性的事件,以及随着这些谜团重重的事件而出现的种种谣传、包括上个星期北京出现政变的传闻之后,王霜舟接着写道:

“这类传闻肯定会继续发生。官方有关薄熙来命运的信息是有限的,而官方先前的说法,如重庆市最初说王立军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疗’,或薄熙来自己说自己没有受到调查,到后来都被证明所言不实。”

世界媒体看中国:薄瓜瓜父子

美国之音记者: 齐之丰 | 华盛顿

中共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解职的事件在国际媒体和中国相对自由的互联网空间已经进入生活模仿艺术或艺术模仿生活的肥皂剧状态。肥皂剧所需的金钱、权力、性诱惑和神秘莫测等必要戏分,已经一应俱全。

*《华尔街日报》再报料*

星期一在国际媒体当中一马当先详细报道跟薄熙来家有关系的英国人尼尔·海伍德去年在重庆神秘死亡的美国《华尔街日报》,星期二再发表头版报道报猛料。

通常是严肃无比、一本正经的商业报纸《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们显然也难以抵御读者对肥皂剧的阅读预期,于是给记者裴杰(Jeremy Page)这篇内容扎实的长篇政治新闻报道取了一个富有肥皂剧味道的题目:“英国人在中国死亡的疑案加深。”

裴杰的报道说,牵涉中国当前最大的政治丑闻的那个在重庆神秘死亡的英国人在过去的20年里,时常为英国一家由前间谍创办的战略情报公司提供咨询。

所谓的那个神秘死亡的英国人就是指尼尔·海伍德。他去年11月被发现死于一家重庆旅馆房间内。重庆当局在没有进行尸检的情况下就宣布他死于酒精摄入过量,并匆匆将他火化。而海伍德的朋友说,他是一个几乎滴酒不沾的人。据信,原重庆市公安局局长、薄熙来多年的心腹王立军就是因为调查海伍德之死而得罪了薄熙来。

中国执政党共产党中央办公厅的一份外泄的文件说,“在薄熙来同志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压力下,有关方面以各种名义违规审查王立军身边工作人员及有关重要案件的办案人员。”王立军由此感到自己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于是在2月6日到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试图寻求庇护,从而揭开了薄熙来解职剧的序幕。

*丑闻平添一重诡异*

《华尔街日报》记者裴杰星期二发表的长篇报道中画龙点睛或提纲携领的一段是:

“(海伍德曾经在前间谍创办的英国战略情报公司担任咨询)这一消息披露使薄熙来下台的丑闻平添了一重诡异。这一丑闻越来越像是国际外交和公司情报刺探跟中国讳莫如深的国内保安机构和不透明的政治的混合。”

这里所说的英国战略情报公司所搜集的战略情报,显然不是军事战略情报,而是公司发展战略情报。裴杰在下文进行了解释:

“收集商业情报,调查中国公司如今在中国是一门正在茁壮发展的行业。因此,从事这一行业的人难免常常涉入贪污腐败、裙带关系以及政府既得利益等问题。”

“目前依然在发展的薄熙来解职剧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海伍德在死亡的时候正在重庆干什么,在最近的过去,他在重庆究竟有些什么商业项目。他的好几个朋友和熟人,以及以前的同事说,这些事情他们一概不知。”

英国政府星期一已经正式向国际媒体证实向中国方面提出了调查海伍德死亡的要求。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则在北京对国际媒体表示,他对英国的要求不知情。

英国《金融时报》驻北京记者吉密欧(Jamil Anderlini)对海伍德之死的看法和说法,跟裴杰如出一辙。吉密欧在报道中写道,熟人都说他不喝酒的海伍德在重庆死于‘酒精摄入过量’,“这一案件给中国几十年来最为惊心动魄的政治戏剧添加了一个新的剧情转折。”

*薄瓜瓜与美女*

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英国的《金融时报》是所谓的大报,专长报道的是所谓的硬新闻。

相对而言,英国大销量的中档报纸(即介于专报硬新闻的大报和专报八卦新闻的小报之间的报纸)《每日邮报》星期二有关英国人在重庆神秘死亡的同一事件的报道,硬新闻就要少得多,但配有多幅大幅的照片,其中包括两幅薄熙来的儿子薄瓜瓜跟白人美女搭肩勾背的照片。

这篇署名驻北京记者彼德·辛普森的报道有一个副标题说,海伍德据信为薄熙来儿子争取到了英国著名私立学校哈罗公学和牛津大学的学生身份。但在报道正文中却说,“有人说,海伍德帮助薄熙来夫妇把儿子送进哈罗公学和牛津大学,但这一说法不能得到证实。”

*薄瓜瓜学费说法的漏洞*

薄熙来儿子薄瓜瓜上名贵的英国私立学校哈罗公学,然后再上英国的牛津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其学费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个问题让千百万身受上学难之苦的中国人感到好奇,中国社会上有关这个问题的议论也显然让薄熙来感到恼火。3月9日在北京举行的记者会上,在没有记者提出有关问题的情况下,薄熙来自己主动说起这个问题,而且说得很动情。他坚决否认儿子开超豪华跑车法拉利,并说儿子在外面留学都是全额奖学金,不存在学费来源不正的问题。,

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星期二发表记者乔纳森·曼瑟普有关薄熙来解职据最新剧情发展的报道,其中包括他对薄瓜瓜学费问题的挖掘。

非常有趣的是,曼瑟普将薄熙来在重庆推行的反贪“打黑”运动跟薄瓜瓜和薄瓜瓜学费问题巧妙地串联起来:

“薄熙来的反贪打黑运动不可避免地使人注意到他自己的明显财富,尤其是注意到他儿子薄瓜瓜的古怪行径。现年25岁的薄瓜瓜目前在上哈佛。先前,他上的是英国的牛津大学。再以前上的是英国最高档、最昂贵的私立学校之一哈罗公学。

“于是,人们就开始提出一系列问题:薄熙来作为一个执政党市委干部,工资相对微薄,怎么能支付得起他儿子的昂贵学费?薄熙来骄傲地反驳说,他儿子上哈罗、牛津和哈佛,靠的是他获得的‘全额奖学金。’

“然而,这种说法跟这些学校的记录不符,也跟薄瓜瓜的奢侈生活方式不符。他的奢侈生活方式包括为朋友购买成箱成箱的香槟酒,用飞机运送少林寺的和尚到牛津大学的一次派对上表演武术,安排电影明星成龙举办一次讲演。”

*故事远远没有完结*

美国《时代》周刊驻北京记者王霜舟(Austin Ramzy)星期一就薄熙来解职剧新发展发表博文说:

“这个故事远远没有完结。中国共产党希望对世人展示今年的领导班子换届是平稳有序的,但这一过程很可能充满意外事件和诡计。”

在讲述了自今年2月上旬王立军进入美国驻成都领事馆寻求庇护以来中国政坛发生的一系列戏剧性的事件,以及随着这些谜团重重的事件而出现的种种谣传、包括上个星期北京出现政变的传闻之后,王霜舟接着写道:

“这类传闻肯定会继续发生。官方有关薄熙来命运的信息是有限的,而官方先前的说法,如重庆市最初说王立军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疗’,或薄熙来自己说自己没有受到调查,到后来都被证明所言不实。”

西方媒体继续探究薄家英籍友人死因

BBC/薄熙来与王立军的故事涉及美国后又有了英国素材

西方媒体继续探究薄熙来家英国籍友人尼尔·海伍德的死因,希望从种种线索中探究到与官方结论不同的真相。

英国独立电视台(ITV)驻中国记者安格斯·沃克周二(3月27日)报道称,海伍德的丧生之地重庆,是一座沉默而又充满秘密的城市。

报道说,英国在重庆的领事馆不愿置评,而正是这个领事馆的工作人员在事发后帮助了海伍德的家人料理后事。

“英国外交官们也保持沉默,拒绝透露海伍德生前最后一个晚上住的是哪家酒店。”

沃克还在胡润百富网上找到海伍德的照片,以及海伍德的一份简单的个人简历。在简历中,海伍德说他可以为伦敦出租车的制造商向一家中国公司销售产品。

《金融时报》周一引述前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家庭代表说,炒作薄家英籍友人死亡案背后可能有政治动机。

英国要求中国重新调查英国商人死因。一些在北京的英国公民认为这名商人的死亡令人怀疑,因此提出这项要求。

情报公司

《华尔街日报》刊登报道:“在重庆死亡英籍商人生前为英情报公司工作”。

报道引述英国一家战略情报公司发言人说,去年11月在重庆死亡的海伍德生前有时向该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该战略情报公司Hakluyt & Co由曾供职于英国情报部门军情六处(MI6)的人员创办。

报道称,该公司透露,海伍德并非该公司的全职员工,生前也没有在向他们提供任何有关重庆项目的咨询服务。

而就在前一日,英国外交部对媒体表示,它已要求中国就海伍德的死亡展开详细调查。
毫无疑问,《华尔街日报》的这一报道似乎更加增添了薄熙来下台这一中国政坛近期最震撼人士变动故事的神秘色彩。

西方媒体继续探究薄家英籍友人死因

BBC/薄熙来与王立军的故事涉及美国后又有了英国素材

西方媒体继续探究薄熙来家英国籍友人尼尔·海伍德的死因,希望从种种线索中探究到与官方结论不同的真相。

英国独立电视台(ITV)驻中国记者安格斯·沃克周二(3月27日)报道称,海伍德的丧生之地重庆,是一座沉默而又充满秘密的城市。

报道说,英国在重庆的领事馆不愿置评,而正是这个领事馆的工作人员在事发后帮助了海伍德的家人料理后事。

“英国外交官们也保持沉默,拒绝透露海伍德生前最后一个晚上住的是哪家酒店。”

沃克还在胡润百富网上找到海伍德的照片,以及海伍德的一份简单的个人简历。在简历中,海伍德说他可以为伦敦出租车的制造商向一家中国公司销售产品。

《金融时报》周一引述前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家庭代表说,炒作薄家英籍友人死亡案背后可能有政治动机。

英国要求中国重新调查英国商人死因。一些在北京的英国公民认为这名商人的死亡令人怀疑,因此提出这项要求。

情报公司

《华尔街日报》刊登报道:“在重庆死亡英籍商人生前为英情报公司工作”。

报道引述英国一家战略情报公司发言人说,去年11月在重庆死亡的海伍德生前有时向该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该战略情报公司Hakluyt & Co由曾供职于英国情报部门军情六处(MI6)的人员创办。

报道称,该公司透露,海伍德并非该公司的全职员工,生前也没有在向他们提供任何有关重庆项目的咨询服务。

而就在前一日,英国外交部对媒体表示,它已要求中国就海伍德的死亡展开详细调查。
毫无疑问,《华尔街日报》的这一报道似乎更加增添了薄熙来下台这一中国政坛近期最震撼人士变动故事的神秘色彩。

重庆猝死者海伍德曾为英国情报公司工作

多维新闻/3月27日,中国的知名独立媒体财新传媒对海伍德的身世背景进行了调查。根据“财新网”刊发的报道,被称与薄熙来家庭关系密切,2011年11月在重庆一家酒店神秘猝死的英国商人尼尔•海伍德,为行事低调的英国战略商业情报公司Hakluyt工作过,这一细节更增加了此事的敏感与戏剧性。26日,有自称薄熙来家族发言人的不具名者,通过英国《金融时报》称薄熙来的不具名家族发言人声称,薄家与尼尔•海伍德致死无关。

Hakluyt的发言人表示,“海伍德(Neil Heywood)在中国从事商业咨询业务已经很久了,而我们只是他提供服务的很多公司中的一家。我们对他的死感到非常难过。”

这家总部设在伦敦的情报公司的发言人表示,海伍德并非Hakluyt员工,只是他们的一名顾问(consultant)。“很多大公司在中国都会聘请顾问。”Hakluyt发言人同时指出,海伍德在重庆并不是在做Hakluyt的项目,他拒绝透露海伍德从何时开始成为该公司顾问、是否到死之前都与该公司保持商业关系。

发言人也不肯透露,Hakluyt从事何种业务,在中国专长于哪些商业领域,只是强调“我们是一家战略情报(strategic intelligence)公司。”

Hakluyt行事低调,其总部在伦敦对冲基金云集的Mayfair一带,其在纽约和新加坡设有子公司。该公司主页仅有三地联系方式和公司图标外,并无其他信息。

根据公开报道,Hakluyt由曾任英国军情六处(MI6)主管与英国企业联络的退休官员Christopher.James于1995年创办,前英国石油公司(BP)副总裁Peter Cazalet也参与了创办。英国的军情六处相当于美国的中央情报局。

Christopher.James已经于2006年退休,Hakluyt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Keith Craig曾在英国军方和外交部都任过职,也从事过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

Hakluyt并不公开其主要业务,其雇员中不乏前情报人员,其客户则都是蓝筹大公司。

根据《金融时报》网站27日凌晨更新的信息,海伍德(Neil Heywood)死时41岁,在1984年至1988年就读于哈罗公学,与薄熙来之子薄瓜瓜为校友,并且两人在英国和中国都经常碰面。海伍德妻子是大连籍,并与薄家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就有密切往来。

网络公开检索可知,海伍德在多家公司挂有“非执行董事”等职务。

海伍德在咨询公司华灵四方留下的简历称,海伍德“毕业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知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中文流利,长期担任西方大型退休基金中国问题专家,参与吉利汽车和国外投资者合资等涉及中国企业的投资合作的大型项目”。

有媒体称,薄熙来妻子所执掌的北京昂道律师事务所,长期在外资企业的审批、并购、融资等方面拥有大量客户。在华英国商务圈子熟悉海伍德的人,将其描述他为,与薄熙来家族关系密切,经常引见并安排相关商务机会。(王新 编辑)

掌握薄熙来秘密英国间谍商人疑似被灭口

苹果日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重庆死亡的英国商人尼尔•海伍德(Neil Heywood)生前有时向英国一间战略情报公司提供谘询服务。

昨天英国战略情报公司Hakluyt发言人对西方媒体证实,海伍德先生直到他在重庆神秘死亡前,一直都在定期为该公司工作。而就在前一日,英国外交部对媒体表示,它已要求中共就海沃德先生的死亡展开详细调查。

英国商人尼尔•海伍德于去年11月,神秘猝死在重庆酒店房间内。海伍德死前一直为英国战略情报公司(Hakluyt&Co)提供定期谘询服务。据知情人披露,重庆地方当局迅速宣布他因「过度饮酒」导致死亡,并未经验尸,即被重庆市原副市长、前公安局长王立军强行火化。海伍德友人曾向英国大使馆提出疑点,指海伍德滴酒不沾。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调查,海伍德的朋友描述,海伍德曾向友人表示,他和薄家关系很紧密,可以帮助引荐给薄,并安排生意,有指海伍德是通过他的中国大连籍的妻子,结识薄熙来和他的妻子。报道又指王立军相信,海伍德先生是被毒死,他和薄熙来讨论之后吵翻。

有分析认为,海伍德也许通过与薄熙来儿子薄瓜瓜的交往,有目的地走近薄家的内部圈子,发现了薄熙来许多不能为外界所知秘密,最终让薄熙来发现,而遭灭口。

重庆官场大清洗,又一常委被免职

美国之音记者: 海涛 | 华盛顿

中共宣布,重庆市委常委陈存根被免除职务,由宁夏党委常委徐松南接替。当局没有宣布将陈存根解职的理由,也没有说其“另有任用”。据报道,陈存根是跟随市长黄奇帆到美国驻成都总领馆“要回”副市长王立军的干部之一.

陈存根今年60岁,是重庆市委常委、人大主任、17届中央候补委员,在重庆是“五大班子”领导人之一。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星期二报道,“中共中央批准”,陈存根不再担任市委常委职务。报道只有一句话,没有给出任何理由,也没有说明其“另有任用。”

报道分别介绍了接替他的徐松南和陈存根的简历。
一般而言,如果不担任常委,陈存根其他职务的解除,只是时间问题。

虽然当局没有给出解除陈存根职务的理由,但最近重庆当局的重大人事调整,都和“王立军事件”有关,而且都朝着对现任市委书记薄熙来及其市长黄奇帆不利的方向发展。

黄奇帆曾带陈存根去美国领馆“要”人?

重庆副市长王立军2月6日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馆之后,市长黄奇帆曾“带队”到领馆“要人”。黄奇帆3月5日在凤凰网上说,他当时是带了一辆车和重庆政府秘书长去的。

但是,就在同一天,重庆政府发言人首次谈到王立军事件,对重庆官方华龙网采访时说:“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只有黄奇帆、陈存根、徐敬业三位重庆市领导和市政府秘书长受市委、市政府委派一起去的,根本不存在70辆警车一说。这一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完全是造谣。”

双方的说法显然有明显的差别。重庆发言人提到的徐敬业,是重庆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而陈存根和徐敬业都不是市政府秘书长。重庆政府秘书长是陈和平,他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发言人所说的跟随黄奇帆去美国领馆的官员名单上。而黄奇帆的说法,又没有陈存根和徐敬业。

王立军事件、特别是薄熙来被免职以来,中共对重庆的领导班子做了重大调整。先是中共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张德江南下接替了薄熙来,又有甘肃常委、公安厅长何挺接替了王立军。

薄熙来、王立军助手纷纷落马?

陈存根是陕西人,曾留学维也纳学习农业和林业。后来担任陕西人事厅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后来到国家人事部任副部长。2007年薄熙来主政重庆后陈存根调到重庆担任常委。

接下来是王立军从东北调到重庆的“重要干部”的相继“出事”。据《财新网》报道,重庆市渝北区原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王鹏飞,因涉王立军滞留美国领事馆事件等多个原因,现已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一月有余。

王鹏飞在东北就一直是王立军的重要助手。据该媒体报道,渝北区公安分局至少三名科以上警员表示,王立军从重庆前往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汽车为王鹏飞所提供,在王立军出事后,王鹏飞随即被控制。

文强案、李庄案公诉人被免职

就在上个周末,中国官方媒体证实,重庆起诉文强案和李庄案的公诉人么宁被免去了五分局检察官的职务。来自重庆的最新报道说,在“文强案”、“谢才萍案”、“李庄案”担任国家公诉人的么宁被免职。上述几个案子都是重庆打黑风暴中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大案要案。

星期五,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重庆市检察院五分院公诉一处副处长,“全国十佳公诉人”的么宁被免去职务。么宁曾被重庆市民称为重庆涉黑案件“第一公诉人”。同时被任免的还有其他一批检察院系统的官员。

中共官媒谈政变:谣言助长民粹势头

多维新闻/自王立军擅自奔赴美领馆寻求政治庇护以来,中国大陆便开始疯传各类政变、兵变谣言。而这种谣言四起的态势在薄熙来被免重庆市委书记职位后进入“高潮期”,如北京时间3月19日夜间传出的“京城放枪”、“机场封锁”、“长安街戒严”、“钓鱼台外媒云集”等桥段。中共官媒《环球时报》继“呼吁说法”后再次围绕此敏感事件发声,称中国社会应对纠缠于长安街和中南海的“政变”谣言有所警觉,切不可对其传播听之任之。

《环球时报》26日发表题为《坚守社会对谣言的抵御防线》的社评文章,将中国国内围绕薄熙来被免一事不断泛滥的谣言归因于信息的不对称。换言之,中国官方的正面信息有时跟不上社会的需求,让谣言钻了空子,还可能助长民粹之风。

而针对盛嚣尘上的各类鼓吹,如公开吹捧谣言的“正义性”,宣称“谣言倒逼真相”,“谣言倒逼改革”等,似乎有意让谣言成为脱离现行体制控制的“新政治轴心”。文章在承认中国官方需要不断改进信息发布体系的同时,也指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采取谨小慎微做法的必要性。因为快速发布信息的风险,有时的确大于搞清楚后集中发布的风险。这些风险由很多因素共同促成,包括社会有可能误读阶段性信息等。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官方在信息披露方面一直在向前走,整个中国社会的透明度呈明显不断增加趋势。尤其是随着微博的迅猛发展,各类信息的传播有了一个公开讨论和围观的平台。客观而言,这是中国改革最复杂的领域之一。“谣言合理论”无视中国各种现实,是激进主义经过草根打扮的表演。它实际要的是在现行政治框架外营造一个公众认知的另一个世界,不断腐蚀现行体制内的权威认同。

此外,文章同时发出应把抵制谣言看成中国社会当前人人都可践行的公益活动的倡言。中国在“有缺陷地”快速发展,但如果把当前各种谣言汇成一句话,它就是“中国糟糕到了极点”。这些谣言的流行在悄悄损害社会的内力,给社会的理性系统植入有迷惑力的病毒。而事实也一再证明,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的进步是靠谣言“倒逼”出来的。谣言在各国历史上的总体负面作用都是压倒性的,并使真相更加扑朔迷离,败坏世风。

与谣言相伴随而生的,是西方舆论会对中国模式和政治危机出现“集中爆发式”的质疑与预断。对中国大多数民众而言,此类不攻自破的谣言中并不天然附带浓厚的“政治意味”。相比照而言,一贯善于围绕中国民主与政治“做文章”的西方媒体,借机“唱衰”中国既定政治轨道的做法并非首例。尤其是随着西方危机的不断出现,“中国模式”被当做强大的对手屡遭“肢解”,这与其此前对苏联经济成就的敬畏之心如出一辙。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表示,党和国家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为此,接受历史和现实深刻的经验教训,中国下一步,首先要有一波思想解放运动,并将思想解放具体落实到民主和法律制度上。如此一来,即便存在此类“唱衰”,中国亦能在思想大团结的基础上,循着既定政治轨道谋发展,并再续风光。(泉野 撰稿)

王立军推倒薄熙来 运动式唱红被叫停

中国新闻周刊/核心提示:王立军事件一个多月来,重庆警方在媒体面前非常低调,常规的工作亦鲜有报道。一位曾接近过王立军的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王有一个习惯,所有讲话均有专人记录,出事后,重庆公安局的内网上开始删除王立军的讲话稿。曾被王立军引以为豪的警察沙龙在王出事后虽照常开放,但在一些公安分局的警察沙龙里,王立军的照片已被取下。

从副市长出走到主要领导换帅,公众对重庆的关注如同这座城市的火锅一样热度不减。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现任重庆市委市政府必须反思,并认真从王立军事件中吸取教训。在所有人看来,总理的表态既坦诚又出人意料。

总理讲话的第二天,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便空降重庆。当天,中共重庆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张纪南在会上宣布:张德江同志兼任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薄熙来同志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提名何挺同志为重庆市副市长人选,免去王立军的重庆市副市长职务。

主要领导人的变动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人们关心:重庆“红与黑”的鲜亮标签是否褪色,新书记上任是否会为这座城市带来新的生机。

管窥几天来的细节,无论是重视卫视的广告还是人民广场的告示,细心的人们发现,敏感与巧合往往被过度解读。至少,如今重庆依然平静。

过度解读的“告示”

3月16日,一张据称是摄于重庆人民广场的图片在微博上流传。在一棵树上挂着一块绿色的《告示》:近段时间,周边居民多次向我处投诉,反映人民广场白天唱歌以及夜间群众舞会声音过大,严重影响南边群众正常的生活、工作和休息,强烈要求我处遵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和重庆人民广场管理的通告》(渝办发(2009)152号)规定,对人民广场影响周边居民以及他人休闲、旅游观光等行为加强管理,请广大市民积极配合,共同打造人民广场良好、有序的休闲、游览环境。落款单位为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管理处,发布时间是3月15日。

重庆人民广场是重庆大型庆典和集会的场所,其符号意义不言而喻,特别是这里曾举行万人高唱红歌的歌咏会,而平时群众也在此唱歌娱乐。除此之外,《告示》的颁布时间也颇令人玩味,当天上午重庆市召开干部大会,宣布重庆市委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

《告示》很快被解读为一种信号。一时间,重庆禁唱红歌的传言四起。

广场的管理方、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管理处副处长黄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居民投诉由来已久,附近居民对此意见极大,多次向市长信箱投诉。早在2009年,重庆市就出台相关规定,禁止在广场使用锣鼓、自带录音机、音响等设备。然而,在多次整治过程中,安保人员在劝告中与群众发生冲突。这次整治并发布通告仍是因为居民再次向政府投拆。“正好赶上主要领导调整,这只能说是一个巧合,我们并没有想那么多。”黄敏解释说,通告上也只是写的“唱歌”,并没有指是“红歌”。

在此之前,唱红歌似乎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2008年,重庆市主要领导发出要在中小学校大力普及红色经典歌曲的号召,全市迅速开展“唱读讲传”活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均举行唱红歌比赛,首届中华红歌会亦在重庆唱响。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2月底,重庆市共开展“唱红歌”活动25万多场。

频繁的红歌演出让演出行业红火起来。一些演出公司专门承接各种红歌活动,提供舞台、音响、灯光等设备。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公司一年能承接上百场红歌演出,仅配合《红梅赞》的LED视频动画就根据不同单位的要求做了50多遍。精明的商人嗅到了商机,都想在红歌上分得一杯羹,有的演出公司加入重庆红歌研究会,成为会员,有的还打出定制红歌演出服装的广告。

专门从事商业演出的老板张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曾想与一区政府合作搞摇滚音乐节,而政府的答复是,不是红色歌曲很难合作,“要往‘红’上靠”,多次接触让他感受到政府对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排斥。据他所知,在唱红最“狠”的时候,一个广场的演出就要花几十万元,当然也只有与政府关系好的演出公司才能接到单。

人事调整之后,靠承接红歌演出的公司开始担心,如果不再唱红歌,他们的生意会受到一定影响。张明说,“我从不反对红歌,只是希望演出市场恢复到竞争中来,让市场来选择。”

3月15日,张明发了一条微博:让音乐节早些到来吧!

红歌退潮?

因“唱红”而走红的合唱队指挥王宗琼也感觉到了细微的变化,3月16日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她已经把“红歌”这个称谓,换成了“我们喜欢的歌曲”。“他们不提(红歌)了,我们也就不提了。”

“我们喜欢的歌曲”还在唱。3月16日下午,王宗琼还在给一家合唱队排练。她现在是四家合唱队的指挥。

在重庆,无论官方合唱团还是民间红歌队,王宗琼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

1998年,喜欢唱歌的王宗琼召集了20多个人成立“金云雀合唱团”。10年后,“唱读讲传”在重庆铺开后,“金云雀合唱团”屡屡获奖,王宗琼本人的名声也在圈内逐渐走高,一些单位开始向其抛出橄榄枝。“她现在指导一个队的价格是500元-1000元。”王宗琼的朋友王涵说。

盛名之下,重庆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几乎每一场大型的演出,都会邀请王宗琼参与。王宗琼做过的一件事,让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合清印象深刻。2010年,为了唱好《保卫黄河》,王宗琼把合唱团拉到壶口瀑布,在瀑布下面大合唱。“新闻播了以后,我都热血沸腾,非常佩服。”王合清说。

2011年6月,重庆组织“唱读讲传”赴北京巡演,王宗琼和“金云雀”也被邀参加。

同样在重庆当地一家合唱团当领唱的王涵认为,对红歌真正欢欣鼓舞的,是那些曾从红色岁月走来、有红色记忆的人。“我没觉得是故意要唱,甚至不认为那是红歌,因为现在的歌我们都不会唱,只会唱我们年轻时爱听的歌。”

来自基层的王涵说,她无法说出重庆“唱红”未来会怎样,但唱红的确曾让她生活简单而充实。

电视台改版?

在“告示”之前,禁播广告一年的重庆卫视也似乎有“解冻”的迹象——出现了一条酒类广告。

3月15日晚上,因为刚刚宣布主要领导的任免,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当晚的《重庆新闻联播》,节目之后,一条酒类冠名的广告映入眼帘。这立刻成为网络热点,被认为是一种微妙的“变化”——电视台改回去了?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重庆电视台台长刘光全否认了这一说法:“目前(电视台)没有任何变化,如果有变化那也太快了吧。”他解释说,因为这个酒厂支持“五个重庆”拍摄,给一些冠名费,所谓的广告也只是一句话:××提醒您收看“五个重庆”,“这哪里是广告了,今年1月就有了,为什么媒体之前不说,非要这个时候说?”

对于重庆电视台已开始招聘广告人才的传闻,刘光全也予以否认:“这也是瞎扯。”

敏感时期如此关注电视台“事出有因”。2011年1月、3月,重庆卫视进了两次改版,实施“一不二减三增”方针,即,不再播出带有商业性质的广告;电视剧播出总量减少并且不在黄金时段播出,外购外包节目的播出量减少;增加新闻类节目、自办专题和文化类节目。

这在中国的电视领域极为罕见。不仅一年3亿的广告化为乌有,重庆卫视的收视率排名也从2007年最高的第4位跌落至23位。

已在重庆电视台工作10多年的王兵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没了广告,收入大受影响,而《天天红歌会》等红色节目让电视台变得单一。在他看来,电视工作者原本是一个发挥自身特长,有着充足创作空间的工作,单调的节目容易让电视制作失去动力。“大家都只图播出安全。”王兵说。

王兵对于“红色电视台”也颇有微词:“有的红歌本来很好听,可每天剪辑的都是红歌,再好听也会烦。”王兵说,他更怀念之前的时光。1990年代,他进入重庆电视台时,工资就是三四千元,当时最好的房子也就三千左右,同事们也都有干劲,而《雾都夜话》《拍案说法》等节目也都好评如潮。可去年改版之后,让他再也找不到原来的感觉,工资仍是十年前的三四千块,去外省开会出差遇到同行,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单位。

对于BBC等国外电视台播放公益节目而没有商业广告说法,王兵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所谓公益应该是多样而包容的,发出的仅仅是一种声音怎么能叫公益呢?

外界炒得沸腾,重庆台内部却一如往常的平静。王兵说,至少从电视台内部还没有感受到变化。

纠结的广告商

关注重庆卫视“变化”的传闻的不止是媒体。3月15日这天,李永接到几个广告同行的电话和短信,讨论的话题只有一个:重庆广告的春天是不是要到了?对于重庆的广告公司而言,他们更愿意看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让这个行业尽快走出低谷。

李永是重庆某广告公司的老板,进入广告行业已有15年。重庆卫视曾是各家广告公司的大客户,禁播广告自然对广告公司造成影响,但对重庆广告业最大冲击的是两年前重庆户外广告整治活动。

2010年3月28日,大规模的户外广告整治在重庆启动,全城开始集中拆除户外广告。李永的公司原来有150多个广告位,共十几万平方米,最后拆得只剩下三四个广告位,“没有一分钱赔偿,政府没有这方面的预算。”李永说。

而这次整治的原因是,市领导要求提升城市品位。为此,多家广告公司曾数次与分管副市长开协调会沟通,希望政府能考虑广告业的发展前景,而副市长也表示已努力把意见带上去了,但最终未被采纳。

数据显示:从2010年3月28日到4月23日,二十多天之中,重庆主城拆除户外广告牌2.38万块,总面积达55.8万平方米,占到整个重庆户外广告的75%。

李永公司一年的营业额有七八千万,拆过之后只有原来的10%,更为糟糕的是,一百多名员工,有七成辞职,客户上门追要违约款。当时情况下,李永的公司还是幸运的,很多广告公司甚至关门或者转行。

李永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政府要求拆除的理由之一就是广告牌影响景观,但一年之后他发现,自己被拆除的广告位上又建起新的广告,只是内容换成了“五个重庆” “缩差共富”等公益广告。

“某种角度上说,这个行业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和尊重。”李永说,但因为高层领导的调整就嗅到所谓行业的春天或许过于敏感和乐观。

在他看来,政府花大力气的整治确实让重庆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但若政策变化,广告公司再以雨后春笋般出现对于这座城市也是不负责任的。

“应该依法依规,有序地推进。”李永建议。

警界的松与紧

最敏感的莫过于警方。王立军事件一个多月来,重庆警方在媒体面前非常低调,常规的工作亦鲜有报道。

王立军事件发生后,坊间便传出重庆市江津区委书记关海祥将调往重庆市公安局任职。有消息人士透露,2月11日,加拿大总理哈珀在访问重庆期间,身着黑色风衣的关海祥亦在现场指挥布置安保工作。

2月17日,重庆市公安局召开2012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春季攻势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关海祥首次以重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的身份公开出席会议。自此之后,关海祥再也没有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除公安高层外,普通警察亦极为谨慎。3月19日,一位交巡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公安系统并非外界想象那样,其实并没有太大变化,工作压力仍然很大。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如今,重庆的交巡警平台达到500个,交巡警1.4万余名。因为大规模扩招,不少交巡警至今没有编制。王立军事件后,很多没有编制的交巡警担心下岗,压力陡增。

一位曾接近过王立军的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王有一个习惯,所有讲话均有专人记录,出事后,重庆公安局的内网上开始删除王立军的讲话稿。原来警察上班要求穿警服或西服,如今也可以着休闲的正装。

此外,曾被王立军引以为豪的警察沙龙在王出事后虽照常开放,但在一些公安分局的警察沙龙里,王立军的照片已被取下。

虽然表面平静,公安系统的各项工作都被严格要求。3月16日下午,重庆市公安局召开全市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大会,市局党委要求,“全市公安机关、全体公安民警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统一思想,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以坚定的立场、坚决的态度拥护中央和市委决策,在重大问题、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

这几天,重庆大葱价格猛涨、房价小幅下跌、綦江55年一遇旱灾致11万人饮水困难。一位重庆当地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不论时局敏感与否,但重庆人火锅照吃,龙门阵照摆,生活还要继续。

军报: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变化 部队确保听从指挥

解放军报/解放军报27日发表重要文章,要求部队严肃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确保政令军令畅通。同时强调,如果不紧绷讲政治这根弦,就可能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面前迷失方向,就可能在个人进退去留面前患得患失,就可能在各种利益诱惑下漠视党纪军纪。此外,军报还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四个考验”“四个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去年以来,胡主席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胡主席指出,要扎实开展“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学习教育活动,严肃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确保政令军令畅通。胡主席的重要指示,体现了对事关党、国家和军队建设全局重大问题的深邃思考,体现了对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特殊政治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指导意义。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抓好落实。

一、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是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特有优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维护党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军队凝聚力战斗力、有效履行职能使命的重要保证。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都具有极端重要性。

这是我党我军性质宗旨的本质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军队的唯一宗旨。这样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是我党我军的本质要求。我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建党建军,通过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把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要求贯注于党和军队建设之中,引导党员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树立为人民利益牺牲奉献的大局观念,树立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的纪律意识。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成为带领亿万人民阔步前进的坚强领导核心;我军才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成为一支忠诚于党、战无不胜的伟大军队。实践证明,一个永葆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政党,必然是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高度集中统一、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一支有强大战斗力的人民军队,必然是政治上忠诚可靠、组织上纯洁巩固、纪律上十分严明的军队。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始终把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作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确保我军始终是党绝对领导下的、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忠实履行职能使命的人民军队。

这是新形势新任务的紧迫要求。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四个考验” “四个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社会大局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军建设站在新的起点上,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加快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任务非常繁重。特别是今年,我们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历史经验表明,每逢我们党的代表大会召开,社会噪音杂音会明显增多,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思想文化渗透会进一步加剧,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会更加尖锐复杂。新的形势任务,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坚定自觉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坚定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

这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体现了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党员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和道德品质。每个党员只有真正具备了强烈的政治意识,才能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时时处处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只有真正具备了强烈的大局意识,才能以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为重,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只有真正具备了强烈的纪律意识,才能高度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和军队的各项制度规定,坚决执行上级的决议和命令指示,成为名副其实的合格党员。

二、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内涵极为丰富,涉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各个方面,抓住了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关键和要害。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整体,统一于坚持我党我军的性质、宗旨和本色,统一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一于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的伟大实践,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落实。

讲政治是根本,是顾大局、守纪律的基础和前提。讲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这是我们党保持纯洁巩固和推进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是我军优良传统的精髓和军队建设的灵魂。我们强调讲政治,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有了这样的高度政治自觉,部队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才会有正确方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才会始终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思考问题、才会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严格组织纪律性。如果不紧绷讲政治这根弦,就可能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面前迷失方向,就可能在个人进退去留面前患得患失,就可能在各种利益诱惑下漠视党纪军纪。可以说,讲政治是“纲”是“魂”,对顾大局、守纪律起着决定性作用。

顾大局是关键,是讲政治、守纪律的具体体现。顾大局,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个体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我们共产党人顾大局,主要强调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对军队党员干部来讲,顾大局就是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从服务于军队建设全局。这个大局,本身就涵盖着政治和纪律的要求。大局里面有政治、有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保持一致是大局,国家战略是大局,履行使命是大局,安全稳定是大局,团结和谐是大局,牺牲奉献也是大局。邱少云在执行战斗潜伏任务中,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在烈火烧身时忍受剧痛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我军历史上几次进行体制编制重大调整改革,不少部队被撤编,党员干部听从党的召唤、服从组织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些都是党性观念、大局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的具体体现。可见,顾大局是共产党人的政治觉悟,是革命军人的优良品质,我们必须始终坚守,永远做党和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

守纪律是保证,是讲政治、顾大局必守的底线。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是军队的命脉。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严守党的纪律是对每个党员的政治要求,最重要的是严守政治纪律;严守党的纪律关乎党的集中统一,关乎党的事业全局。严肃认真、不折不扣地遵守党的纪律,是讲政治、顾大局的内在要求,是对党员干部政治品行、道德操守的规范和约束。对军队来讲,严明的纪律始终是政令军令畅通、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军队就会一盘散沙,就不可能成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我们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纪律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强化号令意识和服从意识,确保部队令行禁止、步调一致,保持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

三、切实把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要求落到实处

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关键是要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必须贯彻到部队全面建设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

不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思想上的统一是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党员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必须抓好理论武装这个根本,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加强思想改造,提升精神境界,坚定理想信念。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点学习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抵制各种错误政治观点和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影响的能力,切实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

紧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是具体的,必须触及思想、解决问题。要结合正在开展的“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学习教育活动,紧密联系党委班子、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联系党性党风党纪建设的实际,联系军队深化改革的实际,联系部队存在的矛盾问题和发生的事故案件,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引导,统一思想认识,反思存在问题,切实改进工作。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通过落实党委民主生活会、支部组织生活会、党员汇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围绕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要求进行分析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改造思想、加强党性锻炼。要把巩固思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成果作为重要内容,对尚未解决的问题要一抓到底,跟踪搞好整改落实;对容易出现反复的问题要始终盯住不放,防止“反弹”。

突出抓好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各级党委是部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领导干部是部队建设的中坚和骨干,一言一行对部队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必须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上坚持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各级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胡主席“三个作好表率”的要求,坚持从我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坚定政治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带头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听招呼、守规矩,巩固团结统一;带头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过硬作风和良好形象影响带动部队。要进一步从严教育、管理和监督高中级干部,特别是党委书记、副书记既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又要履行好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责。

着力推动各项建设和工作。要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把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要求体现到推进部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上,体现到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上,体现到高标准完成深化军队改革任务上,体现到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保稳定的各项工作上,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强大力量。

胡锦涛出访 军报警告周永康

大纪元/3月27日,胡锦涛出国访问的第二天,《解放军报》发表了题为“国情党情发生变化 部队时刻听党指挥”的文章,这是胡锦涛向周永康和江派发出警告,同时再次向外界显示自己牢牢掌控军权的信号。

王立军事件后,面对薄熙来和周永康的联手逼宫,胡温强势拿下薄熙来,种种迹象显示,胡温现在已经一定程度控制住了周永康,能够成功做到这一步,很大的原因在于胡锦涛取得了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几个月来,随着江泽民成为植物人的消息传出,原来江派的几大军头的倒戈,多次公开效忠胡锦涛的表态,都显示了这一点。

一方面,中共靠暴力起家,声称“枪杆子里边出政权”,军队是党的工具,“党指挥枪”是中共维持统治的基础和原则,同时也是镇压人民的工具和手段。《解放军报》文章称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比如,1989年六四,中共利用军队对学生和民众的屠杀,就是执行“政治任务”,这个政治任务就是邓小平说的“杀20万人,换20年稳定”。
另一方面,军队也是中共内部权斗时的杀手锏,掌控了军队等于掌控了生死。毛泽东能够随心所欲地发起政治运动和整死政治对手,就是牢牢掌握了军权。林彪落得惨死结局,原因之一就是他没有掌握实际兵权,甚至连调动一个连的兵力都需毛签字;赵紫阳被囚禁终生也和没有掌握军队有关。

3月27日《解放军报》在文章中说“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确保部队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很显然,军报这里强调的“军队听党指挥”是指听胡锦涛的指挥。

这里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变化”,可以解读为以薄熙来周永康为代表的江派势力,以政法委为大本营,拥兵自重,另立中央,对胡温中央造成了致命的威胁。薄熙来和周永康联手推翻习近平的谋反计划被曝光于世,虽然周永康暂时被胡温控制,但周永康在政法委多年的经营所形成的利益集团和势力,在面临被清洗时,都有可能反扑和铤而走险。

习近平访美期间,美方爆出周永康和薄熙来要做掉习近平的消息,也促使习近平最终和胡温站在一起,在处理薄熙来时起到关键作用。对于胡温和习近平来说,他们应该比一般人更加了解周永康的为人,其凶残、狡猾和赌徒的性格都可能会是他铤而走险、做临死一搏,所以说,现在军报中所称的“政治任务”就是彻底拿下周永康,清除江家帮。

胡锦涛外出访问一周,其间提前招集首批全国政法委书记进京所谓培训,实为变相软禁控制,并且让周永康亮相主持会议,起到维持表面稳定的作用。同时,让军报喉舌对周永康和江派发出警告,起到震慑政治对手的效果,也为随后将要展开的进一步清洗行动营造声势。另外一方面,此举也给那些追随周永康迫害民众的人一个信号,立即反正,戴罪立功是唯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