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3/王立军没有精神问题 中央定调为政治问题

-王立军没有精神问题 中央定调为政治问题
-打压各方大佬在渝旧部 薄熙来犯下了官场大忌
-传王立军被中央定调为有“政治问题”
-伟达:重庆版“拍案惊奇”
-王立军事件中的中国司法挑战:如何超越政治八卦与秘辛?
-王立军事件:十八大前夕摊牌交易帷幕拉开
-王立军事件引发的互联网狂欢 是“意外”还是“进步”?
-华尔街日报:王立军事件引发中国政治斗争猜测


王立军没有精神问题 中央定调为政治问题

明报/本报获悉,北京方面已经初步定调,闯入美国驻成都领事馆、目前正在接受调查的重庆副市长王立军有“极为严重的政治问题”,间接否定了有关王精神不正常的说法。对于有关王立军2月6日闯入美领馆后,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也曾到成都幕后指挥包围领馆的报道,消息人士向本报证实,薄熙来当天并未去成都,警方是由市长黄奇帆带队,黄还曾进入领馆与王立军谈判劝他离开。

消息人士昨日对本报透露,对王立军的行为,北京已经定调他有“极为严重的政治问题。”这实际上否定了重庆官方之前有关王“精神高度紧张”的所谓抑郁症说法。而政治问题,与涉及贪腐的“经济问题”亦有区别。一般情下,政治问题范围广泛,从选举中拉票、诬陷他人、封官许愿(答应予人名利地位以诱使他人替自己卖命),到散播政治谣言,以至泄漏机密等,都属“政治问题”之列。

近年内地“落马”的高官,多是因“经济问题”,包括前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和前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两人下马前皆为政治局委员,官方对二人都未用“政治问题”定性。

昨日网上有消息指出,薄熙来6日也曾到成都,但未露面,而是在幕后指挥。但消息人士向本报确认,重庆包围成都美领馆的人员由市长黄奇帆带队,薄熙来并未前往。当日黄奇帆还曾进入美领馆,与王立军谈判,劝其离开。

昨日《重庆日报》等各大报章均在头版刊登了市委书记薄熙来11日会见加拿大总理哈珀的消息,并刊出大幅图片。与前天仅转载官方新华社300多字通稿的低调做法相异,《重庆日报》昨日的报道长达1600多字,放在头版第二条新闻的位置。刊出的相片中,薄与哈珀握手,黄奇帆在一旁微笑。

昨日,新浪、腾讯、搜狐及网易等内地门户网站都把《重庆日报》的薄熙来照片置于显著位置。有传言称,王立军事件后,所有关于薄熙来的公开报道,都必须经过中央审批。

另外,香港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称,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预定在全国“两会”后的3月底才召开,而目前60多名常委对王立军事件仍然一头雾水,不太可能开会罢免王立军全国人大和重庆市副市长的职务。相信王立军这两个职务最少会保留到3月底。

打压各方大佬在渝旧部 薄熙来犯下了官场大忌

明报/王立军事发后,内地民间热闹“围观”,各种说法莫衷一是。但京城消息指出,薄熙来主政重庆4年多,除了“唱红打黑”外,还在人事方面压制前朝人马,对团派、温总、中纪委书记贺国强的旧部多有得失,犯下官场大忌。

重庆副市长凌月明曾是贺国强的秘书,先后随贺从化工部到福建省,1999年贺国强升任重庆市委书记时,凌月明也被带到重庆任市委副秘书长。2002年贺进京晋升中央组织部长,已跟贺10年的凌也升任重庆市长寿区委书记。消息称,薄熙来2007年主政重庆后,凌虽升任副市长,但在7名副市长中排名第5,仕途前景黯淡。据说薄曾对凌说:不管你以前跟谁,现在在我手下。他还曾在公开场合指摘凌“以前搞乱了重庆”,对贺国强有含沙射影之嫌。

1992年从空军调到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工作的陈乃文,是温家宝的旧部,1994年空降尚未直辖的重庆任市长助理,后来升至正厅局级的重庆北部新区党工委书记。但薄熙来入主重庆翌年,陈就被降职为北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后来更投闲置散。传闻指温总2008年到重庆考察时,还专门问“小陈工作怎么样?”但现场官员面面相觑,无人敢回话。

“团派”官员张季在重庆的经历更为坎坷。张1984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共青团中央的青农部、青工部等任职十多年,与李克强、李源朝、刘延东、周强等人都共过事,本身又有经济学硕士和农学博士学位。1997年张季到重庆“挂职”,仕途一直看好,2006年时,年仅47岁就出任南岸区委书记(正厅局级)。但薄熙来入主重庆后,张季先后被贬至市农委副主任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长两个闲职上。2010年底,张季干脆返回北京,到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据说张曾上书10万字的“调研报告”,向高层参了“重庆模式”一本。

传王立军被中央定调为有“政治问题”

多维新闻/中国官方2月9日发布关于王立军事件的新华社通稿后就一直没有对外公布“有关部门”调查的最新消息。香港《明报》14日报道援引消息称,中央方面已初步定调,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目前正在接受调查的重庆副市长王立军有“极为严重的政治问题”。外界关于王立军6日进入美领馆后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也曾到成都幕后指挥的报道,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称,薄熙来当天并未去成都,警方是由市长黄奇帆带队,黄还曾进入领馆与王立军谈判劝他离开。

官方新华社2月9日夜间23时左右发布通稿称:“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9日应询答问时表示,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于6日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滞留1天后离开。有关部门正在对此进行调查。”此后官方并未再有后续消息公布。《明报》14日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对王立军的行为,北京已经定调他有“极为严重的政治问题”,这实际上否定了重庆官方之前有关王“精神高度紧张”的所谓抑郁症说法。

而政治问题,与涉及贪腐的“经济问题”亦有区别。一般情况下,政治问题范围广泛,从选举中拉票、诬陷他人、封官许愿(答应予人名利地位以诱使他人替自己卖命),到散播政治谣言,以至泄漏机密等,都属“政治问题”之列。近年内地“落马”的高官,多是因“经济问题”,包括前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和前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两人下马前皆为政治局委员,官方对二人都未用“政治问题”定性。

2月13日网上有消息指,薄熙来6日也曾到成都,但未露面,而是在幕后指挥。《明报》报道称,但根据消息人士的说法,重庆包围成都美领馆的人员由市长黄奇帆带队,薄熙来并未前往。当日黄奇帆还曾进入美领馆,与王立军谈判,劝其离开。早前,网络盛传,黄奇帆得知王立军离开重庆后,带领70辆警车赶到美国驻成都领事馆,将其包围;在王立军离开领馆时,黄奇帆想将王立军带回重庆,和国家安全部人员发生冲突,在中央干预下,王立军被国安带走。

中国民间智库人士王志纲2月10日深夜透过社交媒体新浪微博账户透露,他在北京首都机场的贵宾室碰见黄奇帆:“首都机场贵宾厅遇重庆巿长黄奇帆。握手、寒喧、匆匆分手。看样子,表情凝重的巿长是来京办事的,急着回去。”《明报》援引王志纲杨姓秘书报道称,王是在10日傍晚18时许在机场贵宾室(候机楼)碰见黄奇帆的。但除此之外,王志纲方面拒绝对事件发表评论。官方《重庆日报》报道,黄奇帆10日在重庆主持了有关土地房产调控工作的会议,而当天傍晚他却出现在首都机场颇令人意外。目前也没有更多官方的讯息解释黄奇帆为何会现身在北京。

不过香港《南华早报》13日报道引述重庆三个独立消息源证实,黄奇帆确曾亲自率领大批武警到距离重庆300公里的四川省会成都,包围美国驻成都的领事馆。报道称,拒绝姓名见报的消息来源指,黄奇帆是在10日被召到北京,但黄奇帆在北京向谁报告及解释事件原由,目前仍未确知,但据称中央当局要求黄奇帆解释为何要包围使馆,以及为何在官方微博上发表王立军“休假式治疗”的消息。

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等重庆各大报章2月13日均在头版刊登了市委书记薄熙来11日会见加拿大总理哈珀的消息,并刊出大幅图片。与12日仅转载官方新华社300多字通稿的低调做法相异,该报13日以“本报讯”刊登的报道长达1,600多字,放在头版第二条新闻的位置。刊出的相片中,薄熙来与哈珀握手,黄奇帆在一旁微笑。此外,包括《重庆晚报》、《重庆商报》以及《重庆时报》在内的各主要报纸也都在头版显要位置补刊了“薄哈会”的照片。

而中国大陆媒体也跟风报道。2月13日,新浪、腾讯、搜狐及网易等门户网站都把《重庆日报》的薄熙来照片置于显著位置。比如新浪新闻“国内新闻”就将该新闻置于二头条位置展示。这些门户网站的报道还特别截取《重庆日报》整版画面,但对《重庆日报》试图传达何种讯息则没有多做说明。根据截图,同样在头版上方,《重庆日报》则是刊出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五次座谈会的谈话及照片。此外,大陆传媒界有传言称,王立军事件后,所有关于薄熙来的公开报道,都必须经过中央审批。

然而,这些网络媒体此前对王立军事件的报道一直很“低调”。据多维新闻记者当时查证,截至官方新华社转载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微博关于王立军接受“休假式治疗”的快讯在2月8日11时左右发布之前,这些主流网络媒体对网络上的传言几乎只字未提;官方消息公布后,门户网站新浪新闻、凤凰网等才原文转发了新华社的快讯。凤凰网等当时将该条新闻在头条位置上展示了一段时间后即换下,而新浪新闻以及官方新华社网站新华网更只是在要闻区展示过很短时间,随后便被其他新闻覆盖掉。其后,北京时间2月8日下午开始至9日上午8时,几乎中国境内主流网络媒体的头条区、要闻区等重要展示区域均见不到王立军事件的相关报道。

另外,香港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称,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预定在全国“两会”后的3月底才召开,而目前60多名常委对王立军事件仍然一头雾水,不太可能开会罢免王立军全国人大和重庆市副市长的职务。相信王立军这两个职务最少会保留到3月底。(宇文 编辑)

伟达:重庆版“拍案惊奇”

联合早报网 中国聚焦

作者:伟达

近两年来重庆在中国弄出了不小的动静,唱红打黑,招商引资,“蛋糕”分享,等等。据说其现任市委书记也是跃跃欲试,希望借今年秋天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晋升政治局常委要职。总之,正当所谓“重庆模式”及其始作俑者一路高歌,风头正健之际,最近却突发了一件令人拍案惊奇的怪事:曾主导重庆打黑的公安局长王立军,作为市委书记的左膀右臂和体制内的重量级官员干部,先是被调职分管其全不在行的文教事务,后又私自跑到美国领事馆里去呆了24小时。经过一番如临大敌般的折腾及交涉后,王立军走出美国领馆,随后被重庆官方宣布开始接受“休假式治疗”。

迄今为止,中国官方对此次蹊跷事件只发了几行字的短消息,便再无下文,估计如果不是美国国务院对此事发言在先,中国那边可能干脆就“保密处理”了。公众和外界现在只能就此猜谜语了。看来中国离真正落实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公众知情权,还有长路要走,尽管近年来不少政府部门都设立了所谓发言人制度,但一遇关键和焦点问题,发言人便形同虚设。

即使是猜谜语,此事也完全是匪夷所思,因为“重庆模式”的政治标签是社会主义复兴:英明的领导人为民作主打黑除恶,弘扬红色文化加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等等。资本主义在这里可以是招商引资的对象,但绝对不成政治文化主流,甚至还会被认为是“敌对势力”。那么怎么忽然间作为打黑的红色领导人之一,却私自投奔到典型资本主义的美国领馆去了呢?

类似的事情,在中国人记忆中似乎还包括当年的“林彪叛逃事件”。本来如日中天的副统帅,党章规定的领袖接班人,忽然说是乘飞机准备叛逃到当时的“苏修”及“社会帝国主义”那里去。消息传来不啻是晴天霹雳,让绝大多数人都目瞪口呆。具体内情内幕虽不得而知,但大家还是可以根据常识作出判断:事情的基本面出了严重问题!具体说来,就是“林彪事件”深刻昭示出所谓“文化大革命”的荒谬和失败。

回到今天的所谓“重庆模式”,有人可能会说其确实是为重庆带来不少发展变化,但切记当年苏联搞“斯大林主义”,也强行实现了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而其中产生的巨大代价和隐患,历史已充分证明,为以后苏联的解体消亡埋下了深重的伏笔。“重庆模式”的重大缺陷,在于推行人治而非法治,强化政权而非民权,以政党文化取代公民文化,目前已直接导致“王立军事件”这样的反讽和内讧。

笔者以为,“王立军事件”再次从哲学与发展上,警示中国社会重视两大迫切问题。首先是应全面理解实践中国古典哲学“中庸之道”的思想和智慧。“中庸之道”不仅意味着做事应掌握分寸,不走极端,其还有一个关键意涵是从结构和成分的角度讲,要善于兼收并蓄,容忍瑕疵,才造就正常的事物和社会发展环境及氛围。所谓“水至清无鱼”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要求人们平常对“形势大好,莺歌燕舞,英明正确,红黑分明”这一套说辞及现象要特别警惕,因为其违反“中庸之道”的基本规律,往往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譬如说打黑不错,但有什么可以监督打黑的人自己“不黑”?如果主观臆测打黑的人必定自己不黑,那就太过天真幼稚了。

再者,很明显就是中国社会的政治文明程度还有待提升。既然有人对政治有抱负追求,就应该提供合法公开渠道令其有展示之地,有不同和反对的观点也可以正常合法地表述,最后结果由人民通过选举表决来定夺。要让中国政治演化和权力变迁公开到台面上进行,在私下弄得你死我活是不文明欠改革的劣行,也严重损害国家的根本稳定与人民的核心利益。

作者在美国从事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

王立军事件中的中国司法挑战:如何超越政治八卦与秘辛?

RFI /王立军事件让人们看到,当下的中国政治还远远没有达到某些论者一厢情愿的中国式宪政的制度化状态,毋宁说是拜占庭式宫廷政治爆发权力斗争的前夜。在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中,如何通过王立军事件,为司法途径挤出一条可能的出路,这不仅考验法律人的智慧,更加考验当政者的胆识。

毫无疑问,作为过去一周最劲爆的政治八卦,王立军滞留美国领事馆事件激起了无数的想象与口水。从叛逃论、滞留论、抑郁论、金蝉脱壳论,到乌有之乡的美帝挟持论,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然而绝大多数描述和评论,都不可避免地流于猜测与推断,无法得到正式渠道的证实,甚至无法得到两个以上非官方独立信源的证实。中国官方对此讳莫如深,真正直接面对这一事件的官方媒体,反而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这实在具有莫大的讽刺意味。

王立军的戏剧性命运转折,不禁让很多人将他同唐代著名酷吏来俊臣对比。来俊臣以请君入瓮的典故和《罗织经》而遗臭万年,将王立军同他强作比附未必公平,然而面对强主,兔死狗烹的下场却不无相似。来俊臣顶峰时官拜洛阳令(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长),次年就暴尸街头;王立军同样前一年官至重庆副市长,次年却冒着政治生命终结、党纪国法处分的风险,远赴成都避祸。

网上流传着王忌其骄而祸己,欲弃之臣夜遁,入蜀,投西番之门而不入的段子,但并没有将帅反目的确切证据。而重庆官方对王立军的评价中则称:工作有时要求急一些,批评人不太注意方式方法,这种委婉含混的措辞,在政治蜜月期可以看做无伤大雅的嗔怪,却也隐晦地标注了现代的酷吏本色。

然而,21世纪的中国毕竟和武则天时代相当不同。其中关键差别之一是,传统体制下天下英雄尽入彀中的格局不复存在,社会分化为众多具有自主性的阶层与群体,不必事事听命于官府,而律师群体正是最典型的例子。

对于很多刑事辩护律师来说,王立军事件不啻是一副兴奋剂。自李庄案以来,历经北海案等一系列屡败屡战的经历,中国刑辩律师群体一直笼罩在悲情气氛中。已经有多位律师半戏谑半认真地呼吁,如果王立军事件进入法律程序,可以考虑恢复李庄的律师资格,让他为王立军代理案件。而李庄本人也于2月8日表示,愿意为休假式治疗中的一切病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如果真有那一天,(我)愿意只身前往重庆出庭,为病人免费辩护。

李庄的表态,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受害者笑到最后报复式的扬眉吐气,但真正要和王立军一同走上法庭,在技术和政治层面,短期内都没有更切实的可操作性。且不论王立军方面目前正处于紧张的政治博弈阶段,李庄如果以公民身份辩护,在阅卷权、调查取证权、会见权等方面都将受到诸多限制,而他被吊销的律师执照,也并不随着王立军的倒掉而自动恢复。对于律师群体而言,他们也不过是借着信息管制的短暂混乱与真空,一吐心中积郁的怨气。发言者固然扬眉吐气,旁观者却当不得真。

坊间流传称,前重庆市公安局长文强临死前,已经诅咒王立军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法学教授贺卫方2011年4月发表致重庆法律界的公开信,其中也告诫王立军:尊重独立司法对于手握大权的人一样重要,文强在炙手可热的时候根本不会意识到这种独立性的价值,但一旦沦为阶下囚,他也许幡然醒悟,深刻地感受到,没有独立的司法,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这段话如今被看成是一语成谶的先见之明,然而要摆脱政治权力的全能诱惑,除了学者的激情呼吁外,也同样需要现实机遇和操作手腕。

很多评论者将这位副部级警官的出走,同当年林彪九一三事件相提并论。但从形式上看,这次更类似于六四后方励之避难美国使馆的事例。然而不管是九一三事件还是方励之事件,当时都没有在司法轨道上解决问题的任何可能性。如今王立军与上司决裂,同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甚至不排除卷入高层内斗的可能。但是此前的法律斗争并非全无意义,正如著名律师斯伟江评论的,万一王立军出事,律师也会不遗余力地保护他的合法权利,这就是李庄案的意义之一。另一位来自上海的律师也呼吁:避免王立军事件仅成为某些人人治权谋的闹剧和牺牲品,力促事件成为推动国家民主法治进程的鲜活案例和典型教材。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曾经指出,美国民主的一个特征是,所有的政治问题,最终都会转化为法律问题。以此来观照王立军事件,如何从信息铁幕笼罩下的饥渴中缓过神来,超越政治八卦与秘辛的层次,让事件可以光明正大地得以讨论,让当事人能够堂堂正正地得到一个程序救济,这不仅需要媒体倾注热情,同时更需要政治决策者有胆有识的善意回应。

王立军事件让人们看到,当下的中国政治还远远没有达到某些论者一厢情愿的中国式宪政的制度化状态,毋宁说是拜占庭式宫廷政治爆发权力斗争的前夜。在暗潮涌动的政治斗争中,如何透过王立军事件,为司法途径挤出一条可能的出路,这不仅考验法律人的智慧,更加考验当政者的胆识。

王立军事件:十八大前夕摊牌交易帷幕拉开

RFI/就像一部畅销的黑幕悬疑小说,重庆打黑英雄、原公安局长王立军突然落马事件迄今的发展可谓是扑簌迷离、充满了戏剧性。从对其不加说明的免职改任,到官方令人贻笑大方的“休假式治疗”解释表述,及至王立军敏感的美国领馆之行和之后被神秘的“有关部门”带走,短短几天内事件戏剧性的发展使其顿时成为媒体焦点议题,中国网民对这一被称作“重庆大戏”的议论更是沸沸扬扬,热闹非凡。在关注事件发展的同时,人们也希望透过事件探究中国权力高层政治角力的玄机。我们请美国“动向”杂志主编张伟国来分析一下这一事件。

RFI:王立军事件戏剧性的发展中似乎给外界留下很多玄机和想象的空间,围绕其中的传言也很多,您能首先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在此时,他这样一个权倾一时的打黑英雄会轰然落马?

张伟国:我们知道, 十八大是一个形式,在十八大上主要是鼓掌通过一些决议或人事安排。真正十八大上要通过的内容,也就是一些交易在十八大召开之前就要完成,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人事变更。现在这些需要做的交易到了一个摊牌的阶段。我们知道薄熙来近几年来一直是中共政坛上一颗最耀眼的政治明星,而王立军是薄熙来最重要、最得力的干将,所以王立军事件在这种压力下引爆,应该讲是反应了十八大这种关键“摊牌”阶段的帷幕已经拉开来了。从这个意义讲,有的人把它比做是当年的林彪事件也有一定的道理,正所谓物极必反。

RFI:对王立军前往美国驻成都领事馆请求避难这一政治上相当敏感的做法,您怎么看?中国官方在长时间沉默后最终也承认了他曾去过的事实,但外界并不清楚在他在使馆24小时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孤注一掷、请求政治避难?还是另有其他原因?现在网上对此有很多发文,传言也很多,甚至还有人在网上出示写有王立军名字的病历,以证明他患有抑郁症,对此您怎么分析?

张伟国:法律上,包括中国的法律,有一种叫做“紧急避险”。就是当一种意外发生的时候,(当事人)出于保护他人、或公共财产、或自身生命安全而采取一种不得已的伤害行为,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点。我们知道,王立军不但是一个打黑英雄,还是一个法学专家,在一些法学院还兼教授,他对中国的法律应该是比较熟悉的,所以他根据自己的职业,我相信他知道在那个24小时的时间里,他面临的一个非常致命的后果,如果他不采取这种行动的话,有可能就像网上传的那样,或者被灭口,或者被精神病等等。比如你所说的证明他患忧郁症的病例都已经流传出来了…。这些事情对他来说称得上是“轻车熟路”,因为他都做过,对别人做过。所以他会本能地特别警惕,用到美国领事馆去避险,对别人来说是很意外的,对他来讲应该是精心策划、早有准备的。

在这24小时内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从目前外面放出来的信息,我们可以大致有以下两条线索。 一是在领事馆的外面,我们看到,是先有重庆的武警把领馆包围起来,然后没多久是四川的警察武警把重庆的(武警)反包围起来,然后才是北京来的国安负责人、国家安全部副部长邱进现场协调,这是线索一。另外一条线大家都忽略了,就是在这24小时里,美国副总统拜登直接要求与习近平通话,我相信他们谈话的主题也就是在协调怎么处理王立军这件事情。

王立军的很多诉求肯定是通过美领馆,然后通过美国的外交途径转达到了中南海。只有在中南海作出了美国认为过得去的承诺,所谓“过得去”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这件事情将来在(美国)国会调查时是要过得了关的,也就是要符合美国的法律程序,第二条是不会影响奥巴马的选情,因为与中国的关系现在变成美国总统大选比较热门的话题,而且包括白宫在内的各方都不断地提高调门,对中国施加压力。所以这个时候所谓的“过得去”是不可能影响奥巴马的选情的。那么美国是拿到了它想要的承诺,而且,这个承诺转达到王立军的时候,王立军自己感觉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就出现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所说的,是他(王立军)自己走出领馆,也想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声称的,所谓“事情解决得很顺利”。我想事情大致的脉络应该是这样的。

RFI:大多数有关王立军事件的分析都认为事件将会影响到薄熙来,对王立军开刀,“剑指薄熙来”。据您的分析,谁可能是幕后操手呢?王立军目前的危机是否显示了薄熙来势力陷入困境?

张伟国:后面这种讲法应该是比较明显的。王立军舆论都将他称为是“打黑英雄”,而营造薄熙来十八大进常委的一个主要政治资本是就是所谓的“重庆模式”,“重庆模式”的核心就是“唱红打黑”。这个“打黑”就是靠王立军。王立军打黑有“打遍天下”的味道,不管是文强案,还是李庄案,每一个都是轰动全国,震惊朝野。这个模式现在随着王立军这样一个“突然转身”应该讲已经轰然倒塌。这个模式的倒塌,也就意味着薄熙来从政以来最严重的政治挫败,迄今为止,他可能还没有经受过比这次更严重的挫败,至于其前途到底怎样,这件事情到底谁在主导,我相信肯定是高于薄熙来的人在主导。从中南海来讲,到底是周永康,还是习近平、或是胡锦涛,这都是可以有各个方面的理由的。但是薄熙来十八大的常委梦应该讲是“差不多了”…

RFI:对事件发展及薄熙来十八大进政治局常委的预测?

张伟国:薄熙来和十八大的关系,外界有很多猜测,我们大概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去看待,一个是从不了解中共权力机制运作内幕、仅仅拿着报纸看这些表面的新闻报道,那你可以看到一个轨迹,就是薄熙来从十八大进入常委希望最大的人、呼声最高的人,一下子因为王立军这件事情变成了最没有戏的人。这一点大家只要看报纸、看媒体新闻,基本上是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的。

另外一条线索,如果从了解中共运作内情的角度去分析的话,实际上薄熙来本来就没戏,不要说他现在政治局委员是他父亲的一种政治交易获得的,他到重庆的这样一种安排,实际上是胡温对他的一种变相的“发配”。而就说他上任后的那些“折腾”,不但是打破了原有的中共政治派系之间的平衡,而且他这种大肆张扬的做派也完全颠覆了共产党选拔干部的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的选拔模式。所以如果没有政变,中共包括太子党在内的各派政治力量实际上都容忍不了他。而他自己,越到后来调门也越高,也更加暴露出他自己是在孤注一掷、做最后一搏。这一次政治局常委,留下来的也就是习近平、李克强,其他的都会换,其他要上的新人,除了汪洋有一点诸如提“广东模式”等试探以外,其他的一些人选几乎都是相当相当低调。这种在“进常”之前保持低调是他们的一种常态,高调和张扬跋扈反而如人通常所言的“见光死”,本身就违反了这种游戏规则。

他(薄熙来)的这种最后一搏现在看,结果到底会像陈良宇或是陈希同一样的下场?还是说会全身而退?网上现在已经有消息说他已经提出了辞职等等,这个是可以进一步观察的。

RFI:中国官媒低调处理王立军事件,但网上的讨论却异常热闹,而当局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封锁屏蔽相关评论,您对此怎么分析?

张伟国:对网上(就有关该事件)的活跃本身,是可圈可点的,我们都知道中国在“茉莉花”革命之后对网络的控制是越来越紧,就在最近还要搞“实名制”、对一些网络要建党组织等等。对网络的控制是有紧无松,那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放松了呢?因为以中共的这种控制手段,它要一种声音在中国的网络上消失,几乎是小菜一碟。这种放松显然是主导政局的人需要借用网络民意,达到屈人之兵的目的,让薄熙来知难而退。

薄熙来本来在其施政方式里有很大一块是煽动民粹,利用“毛左”等一些极左派来造舆论,那么现在网络上这样一种开放、这样一种大家简直像“狂欢”一样对他的爆料及评论,基本上也起到了一种对薄熙来“消毒”的作用。

另外一方面,薄熙来与陈希同、陈良宇有很大的不一样,就是他有很深的太子党背景。尽管人家都不喜欢他,他们父子俩坏事做了不少,但毕竟他们背后还是有其政治力量。如果不用网络上这样汹涌的民意去压倒他的话,而是像对付陈良宇、陈希同的这样一种公开的党内较量,那么中共内部不同的政治派系、左派和右派、改革派和保守派、特别是“毛左”之间就可能撕破脸,大家就可能摆出一个决战的架势。这是中南海当局无法接受、或者说是无法承受的。在六四后以后,共产党自己有一个很明确的底线,就是斗而不破。内部都明白他们掌权者是在一条船上的。你要斗、要分裂下去,船就会沉。所以现在既要解决薄熙来的问题,又不要让这条船翻了,我想,利用网上的这种民意和舆论力量,先来清扫战场,让薄熙来自己知难而退,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结局,但到底最后薄熙来是不是听命于这种安排,是不是还会绝地反击,这都很难说。从分析他们开放网络的做法,用意在这方面是有迹可循的。

王立军事件引发的互联网狂欢 是“意外”还是“进步”?

财经网/进入二月第二周,临近“两会”,本应进入淡定季的微博,却因王立军突然进入并“滞留”美国成都总领馆,带来一大波“意外”的狂欢。

这个意外,当然含有王立军之举实在突然之意,但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这样一个涉及到政治最高层的话题,竟然能在微博上被允许长时间“狂欢”。

这才是真正的大意外。

这场狂欢到底有多狂?只需摘取一个片断既可白描其盛:

2月9日晚21:14分,@人民网 ,这个一个人民也没关注,当时只有约3万粉丝的中国第一平媒官方微博,突然发布了这样一条内容:

“今晚人民网将有王立军最新动态,请时刻关注人民网滚动新闻或人民网官方微博。”

几乎瞬间,这条微博便被疯狂转发,其转发速度之快,与其仅3万粉丝这一数据极不相趁。同时,其粉丝量也迅猛增长。这一夜,这条微博被转发了5万余次,该微博的粉丝也一夜间增加了12万左右。转发数与粉丝数的上升速度,大概创了新浪微博正常相关数据的增速纪录。

这说明,人民,对于人民网为自己的人民提供他们渴求信息的需求是多么的饥渴。

当然,当晚关注@人民网 的大多数人民还是颇为失望。上述@人民网开创的预告体微博发出1小时40分钟后,它用以下70余字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就王立军事件答问】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9日应询答问时表示,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于2月6日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滞留1天后离开。有关部门正在对此进行调查。

多数人民不满意,因为他们早已从微博传言中获知了以上信息,并详细的多。

为什么有这个“意外”狂欢的出现?为什么能允许其成为“意外”存在?套用23年前小平一句话简单评析:

这是国际的气候和中国自己的气候所决定了的———小平原话“这是国际的大气候和中国自己的小气候所决定了的”。这里把“大”与“小”两词去掉。

再多说?还不宜。

但无论怎样,这一事关这个国家最隐密最忌讳的涉及高层核心政治性话题被允许在微博存在,都是一个事实。不管背后的实际动因是什么,也无论已几乎百分之百可以肯定这只是一次暂时“意外”,都不影响把它定义为一次“进步”。因为,凡事,有第一次才可能会有第二乃至第n次,才可能由“意外”起步而终致常态。

也正因为这是一次被人为而生的“意外”,所以,有诸多遗憾伴生。这一点,连《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 先生都不避讳。2月12日,他在微博中写到:

“王立军事件官方做了极简单发布后,已不再提。显然想淡化这件事,但是做不到。薄在多场合的露面被突出报道,官方弦外之音很清楚,也有一定效果。但为什么不用正音,一定要用弦外之音?为什么大家要一起猜新闻,知道会有多少人“猜错”不?改改这个习惯吧。爱这个国家,就帮它变得坦然些。”

有人评论说这是“婉谏”,但说出来总比不说好。说出来,总代表着一种希望更公开更透明的态度和要求。

中国的事情极复杂,急不得。如今天这个观察,写得极不通畅、极不通透、行文下笔时时左躲右闪前避后让,是碰到诸如此类话题时是不得不接受的“正常”写作状态。但愿,经此“意外”后,有关人士能够至少看清楚想明白一点:

适当放开些言论,让人们公开说点话甚至传些不靠谱的海内外小道消息,天没塌地没陷神州依然还是上周的那个神州。

华尔街日报:王立军事件引发中国政治斗争猜测

华尔街日报/中国一位高官力图淡化一场涉及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政治戏剧。此时这幕仍在上演的戏剧正引起越来越多的猜测,认为它反映出高层正在围绕接下来的中央领导人换届而展开权力斗争。

据重庆市政府本周早些时候说,在打黑行动中与薄熙来一道吸引全国关注的前公安局局长王立军,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疗”,也就是休病假。这引来网上大量猜测,认为王立军是在薄熙来与其对手的斗争中失势。有传闻说他在寻求美国的政治庇护。

在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下周访问美国的前夕,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在吹风会上说:”在前两天发生的事情是个非常偶然的个案,这事情现在已经解决了。”在始于今年晚些时候、10年一次的领导人变更过程中,习近平将成为中国新任最高领导人。

分析人士说,习近平2月22日在结束备受关注的访问行程之前,不太可能有更多关于王立军现状的消息传出。习近平此行除了美国以外,还将访问爱尔兰和土耳其。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努兰德(Victoria Nuland)证实,在重庆宣布王立军休病假之前不久,他曾与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官员会谈。努兰德没有讨论会谈详情,表示王立军是自行离开领事馆的。

周四仍不清楚王立军的行踪和该案的其他细节。重庆市公安局不予置评。

一些政治分析人士猜测,有人要阻止薄熙来在领导人变更过程中进入最高权力机关中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王立军是这一行动的牺牲品。这些分析人士说,虽然薄熙来在重庆的打黑行动使之在全国范围内一举成名,但其富有攻击性的行事风格可能使他在北京高层树敌颇多,这些人现在打击他的左膀右臂,是要把他本人拉下马来。薄熙来属于中国被称为”太子党”的政治派系,亦即革命领袖的子女。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中国精英政治专家薄智跃说,这是高层的一种权力斗争;在中国政坛,如果大人物之间没有更严重的事情发生,一般是不会动一位打黑英雄的。

他说,整个事情涉及的就是薄熙来;有人想通过王立军整薄熙来。

周四,有关王立军事件的讨论在网上迅速传开,”休假式治疗”成了新浪微博上的最热门词汇。

此事在网上引发的关注,凸显北京在为领导人变更做准备时面临的一个棘手现实: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在中国的流行,使得有关党内权力斗争的小道消息能够实时地在全国民众面前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