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4/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已经被证实发生了泄露

明报/与本港仅距离50公里的深圳大亚湾核电厂,5月23日发生反应堆内的核泄漏事故,核电站二号机组反应堆核心的一根燃料棒,疑因质量问题出现“小洞”造成泄漏,令反应堆冷却水的放射性碘核素和放射性气体均上升,但问题燃料棒仍未更换。中电强调有关泄漏极“微小”,并不列入国际核事件评级内,不会对公众构成危险。立法会议员则要求政府尽快了解事件,向香港市民交代。

大亚湾核电厂股东之一的中电的发言人昨晚表示,5月23日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反应堆的冷却水,其放射性碘核素和放射性气体均出现轻微上升,经分析初步判断,有一根燃料棒存在微小泄漏,专案小组现正跟进及监测有关情况。

发言人强调,放射性核素会被完全隔离,核电站运作和公众都无受影响,而过去两周放射性水平保持稳定,事故轻微程度至毋须列入国际核事件评级内,惟电站主动向国家核安全局及大亚湾核电站核安全谘询委员会汇报。

核安全谘询委员会主席何钟泰昨晚向本报证实,上周四的定期会议,厂方主动向成员汇报泄漏事故。电厂表示,当时汇报二号机组反应堆,有一条燃料棒怀疑质素有问题出现“小洞”,但因这只在“一回路”(反应堆)中出现,“不可能走出来”,辐射水平亦无增加,绝不属国际核事件评级须呈报的事故。但各委员会关注事件,促请厂方尽快提供事件调查报告。被问及该“小洞”到底有多大,何钟泰说并无此资料,但据他理解是极微小,甚至“毋须急于更换”,他相信可能是燃料棒的质素监控问题。

据政府权威人士透露,政府高层昨晚闻悉“自由亚洲电台”有关泄漏的报道后,第一时间向中电及负责监察大亚湾辐射的天文台了解,初步获悉情况并非报道般严重,并无辐射外泄。

保安局发言人指天文台监察数据显示,上月23日至昨日的辐射数据均无异样,而此次事故对核电安全不构成任何影响,根据目前机制,毋须即时通报,但政府已要求中电稍后提交详细事件报告。

由美国国会资助、向中国广播的“自由亚洲电台”昨日报道,厂方于上周四在安全谘询委员会会议报告上述事故,与会者对发生泄漏事故均感到十分震惊,察觉事态严重。

电台引述一名香港专家指出,据报事发时已有大量放射性碘核素散布于空气,空气中的活性气体也大量增加,显示辐射泄漏已超出厂区范围。

核燃料设有燃料棒、压力罩及混凝土三重密封式保护,这次泄漏的组件正是最内层的保护层燃料棒。报道引述专家说,厂方原先一直使用法国出产的燃料棒,两年前开始转用中国制的军用燃料棒,曾被各方质疑其安全性。据悉,肇事机组已运转10多年,电站已有老化迹象,单在5月内曾发生4宗异常事故,包括2次停电及1 次回水电路故障。

民主党张文光表示,是次怀疑发生核泄漏事故,情况可大可小,当地政府应与港府作紧密通报,并向公众交代。公民党副主席黎广德要求今天与政府官员会面,了解详情。大亚湾核电站位于深圳大鹏半岛,是内地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及资金建设的核电厂;香港的电力四分之一由大亚湾核电厂供应。